首页 理论教育 痢疾的典型临床表现有哪几个症状

痢疾的典型临床表现有哪几个症状

时间:2022-0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典型的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特征是起病急、发热、腹痛、脓血便,并有中度全身中毒症状。急性中毒性菌痢起病急、发展快,体温可达40℃以上。慢性细菌性痢疾可为急性细菌性痢疾治疗不彻底,或迁延不愈,或开始症状较轻而逐渐发展起来,且病情迁延达2个月以上者。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当属中医学痢疾的范畴,尤其与肠澼、滞下、热痢等病证相似。在秦汉时代,人们对痢疾已有了初步认识。

细菌性痢疾又称志贺菌病,是由志贺菌属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性腹泻。

典型的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特征是起病急、发热、腹痛、脓血便,并有中度全身中毒症状。腹泻可1日10多次或更多。重症患者伴有惊厥、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也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非典型的急性细菌性痢疾以婴儿多见,多无全身中毒症状,不发热或低热,腹痛较轻,腹泻可一日3~5次;粪便成水样或稀糊状,含少量黏液,但无脓血,左下腹可有压痛,食欲减退,并有恶心、呕吐。

急性中毒性菌痢起病急、发展快,体温可达40℃以上。小儿患者早期出现烦躁、慌恐和惊厥等。少数患儿可表现抑郁,如嗜睡、精神萎靡、昏迷或半昏迷等,数小时内可发生休克或呼吸衰竭。小儿主要表现为高热、惊厥,而发病初期肠道症状不明显。成人患者主要表现为脓血便频繁,循环系统症状明显。

慢性细菌性痢疾可为急性细菌性痢疾治疗不彻底,或迁延不愈,或开始症状较轻而逐渐发展起来,且病情迁延达2个月以上者。

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当属中医学痢疾的范畴,尤其与肠澼、滞下、热痢等病证相似。其病因在于湿热、暑湿、寒湿、疫毒等外邪侵袭,内因与饮食生冷、七情所伤、脾肾亏虚有关。主要病机为浊邪壅塞肠中,气血与之相搏结,使肠道传导失司,脉络受损,气血凝滞,腐败化为脓血而痢下赤白。

历代医家对痢疾的认识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秦汉时代、晋代至宋代、金元明清时代。在秦汉时代,人们对痢疾已有了初步认识。《内经》中称本病为肠澼,并对其病因和临床特点进行了初步介绍,如《素问·太阴阳明篇》中说:“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膑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汉·张仲景《金匮要略》称本病为下利,认为其病机为“有热”,并创制了清热燥湿解毒凉血的白头翁汤和温涩固下的桃花汤,至今仍是临床常用方剂。从晋代至宋代,痢疾病因病机和治疗的认识均有较大的发展。如东晋·葛洪以“痢”称本病,使之与泄泻相区别。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中有水谷痢、赤白痢、脓血痢、冷痢、热痢、休息痢、蛊注痢等二十余种痢疾。在病因认识上,认为有寒暑不调,外受风邪,挟冷热之气或饮食起居无常等因素,而在病机方面,则认为脾胃大肠虚弱,营卫不足,气血不和,导致外邪入侵是形成痢疾的主要机制。唐·孙思邈《千金要方·脾脏下》中说:“大凡痢有四种,谓冷、热、疳、蛊。”宋·严用和在《济生方·痢疾》中首先提出“痢疾”的病名,强调饮食停滞在其发病中的重要地位,治疗则强调应先涤荡其邪秽。金元明清时代,对痢疾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的认识渐至成熟。在病因方面,强调了湿热致病的重要性。如金·刘河间认为“大抵从风湿热论”及“后重里急,小便赤涩,皆属燥热”;元·朱丹溪认为“皆湿热为本”;同时认识到疫毒痢的传染性,“时疫作痢,一方一家,上下传染相似。”在辨证方面,刘河间认为应辨下痢的颜色,朱丹溪认为“赤痢属血,白属气”。治疗方面,刘河间主张“后重则宜下,腹痛则宜和,身重则除湿,脉弦则祛风”及“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明·张景岳《景岳全书》认为病之本不在大肠而在脾肾,“脾肾虚弱之辈,但犯生冷极易作痢。”并提出“凡治痢疾,最当察虚实,辨寒热,此泻痢中最大关系。”有的医家还提出痢疾四忌:一忌温补,二忌大下,三忌发汗,四忌分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