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推拿对伤筋的作用及原理

推拿对伤筋的作用及原理

时间:2022-0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推拿治疗既能降低伤害性刺激,又能降低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敏感性,通过对这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从而发挥止痛作用的。肌肉痉挛,是软组织损伤中十分普遍的现象,也是软组织损伤的重要中间病理环节。组织粘连是软组织损伤修复过程中常常发生的一种有害现象,而推拿疗法能够解除由此而产生的粘连,改变相应的病理状态。

推拿治疗对伤筋病症的缓解和消除有独到之处,无论是伤筋急性期还是慢性期,疼痛往往是主要症状,此外瘀血、肿胀、肌肉痉挛以及软组织粘连、肌腱滑脱、骨错缝等症常常伴随出现,推拿可以减轻或解除这些症状,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有着其内在的作用机制和原理。

(一)止痛

作为伤筋主症的疼痛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感觉和生理变化,疼痛的产生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外界刺激作用于机体局部所产生的微观病理变化因素的状况,另一方面是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敏感程度。推拿治疗既能降低伤害性刺激,又能降低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敏感性,通过对这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从而发挥止痛作用的。

1. 病理性疼痛因素及推拿止痛的机制

(1)循环障碍:疼痛产生的一个病理因素是循环障碍,推拿治疗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尤其具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使病变组织血供增加,循环加快,继而减少局部致痛物质而缓解或消除疼痛的。

(2)机械压迫、牵拉:疼痛产生的另一个病理因素是局部组织的机械压迫、牵拉。通过推拿治疗,既能消除肿胀,缓解肌肉痉挛,又能正骨复位,解除突出物压迫,从而解除机械性压迫、牵拉而消除疼痛。

(3)炎症介质刺激:由于局部损伤和其他因素,病灶周围炎症反应,产生大量炎症介质,如缓激肽、前列腺素等炎症介质具有致痛作用。推拿治疗,使这些炎症介质加快了与酶的接触而被破坏,或进入静脉血、淋巴液而被运走,使炎症介质浓度降低而止痛。

2. 对伤害性刺激判断敏感性因素及推拿止痛的原理

(l)闸门机制:闸门机制是影响机体判断刺激敏感性的一个内在因素。在外周神经冲动传入中枢神经的过程中,首先经过筛选和过滤,保证对人体生存最重要的信息优先通过,这一过程称为闸门机制。通过闸门机制,信息量通过越少,说明机体对伤害性刺激判断的敏感性越低,相应可以提高镇痛效果。推拿的手法刺激,能大量兴奋外周粗纤维,降低闸门,达到镇痛效果。

(2)内啡肽:人类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存在着内啡肽受体,内啡肽有降低机体判断刺激的敏感性,从而产生镇痛作用,推拿治疗能使体内内啡肽含量增高,它们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与内啡肽受体结合,产生镇痛作用。

(3)情绪反应:情绪可以影响痛阈,左右机体判断的敏感性,推拿治疗能使大脑皮质脑电频率变慢,产生a波化,从而稳定情绪,具有明显的镇静作用。

中医学认为,“不通则痛”,伤筋引起血离经脉,经络受阻,气血流通不畅,从而产生疼痛。推拿能舒筋活络,疏通气血,达到止痛作用,即“通则不痛”。

(二)消肿

肿胀的实质是炎性渗出,是局部的血管反应,而炎性介质是这种血管反映产生的关键环节,推拿治疗有消除炎症介质,从而使肿胀消除。

1. 消除炎症介质 推拿治疗可通过促进炎症介质的破坏、稀释和移去来消除肿胀。

2. 降低局部渗透压 局部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的增高,促使肿胀产生。推拿治疗,能促进晶体物质从静脉回流移去,胶体物质从淋巴回流移去,从而降低局部渗透压,消除肿胀。

3. 加速静脉、淋巴回流 炎症作用使小静脉回流障碍,组织液回流减少,继而产生水肿,推拿手法可直接作用于小静脉、淋巴管,驱动管内液体流动,同时推拿又有较好地扩张小血管管径的作用,促使静脉淋巴回流加速,从而消除肿胀。

(三)活血化瘀

推拿有活血化瘀,即改善相应器官或组织血液循环的功能,此作用发生的基本原理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促进血液流动 推拿手法借助外力作用于机体,压力传递到血管壁,使血管壁有节律地压瘪、复原,从而增加血管平滑肌的动力而驱动血液流动,因而改善局部组织血液循环,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

2. 扩张小血管管径,降低血流阻力 小血管管径是影响血液流动的另一个重要环节。推拿手法,一方面通过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另一方面可促进血液游离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的分解、排泄,这些作用均可使小动脉扩张;此外,推拿手法压力传递到小血管外壁,可降低血管壁内外压力差,从而使小血管平滑肌松弛而扩张管径。推拿可使小血管管径扩张,血流的外阻力减小,促进血液流动增快而起到活血作用。

3. 促进血管网的建立 推拿手法能促进病变组织重建血管网。由于推拿手法具有建立正常形态功能血管网的作用,从而促进病变组织的血液供应。

(四)解除肌肉痉挛

肌肉痉挛,是软组织损伤中十分普遍的现象,也是软组织损伤的重要中间病理环节。一方面,肌肉痉挛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当某处出现损伤之后,有关肌群马上处于持续收缩状态,以加强该处关节的外稳定,防止因过度运动而牵拉伤处,引起疼痛或再损伤。但另一方面,长期不能自行缓解的肌肉痉挛,还可产生许多不利影响。

推拿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缓解肌肉痉挛。其一,关节运动类手法,能使痉挛肌肉充分拉长而使肌痉挛缓解;其二,推拿治疗时所取的穴位,大多数位于骨骼肌附着处,分布有丰富的腱梭感受器,手法压力直接作用于腱梭感受器,也能使腱感受器兴奋而抑制肌纤维收缩; 其三,推拿手法又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减轻疼痛,可以消除引起肌痉挛的诱因,肌肉自然放松;其四,推拿能使突出物与神经根脱离接触,解除神经根的运动支所受到的外来刺激,使其停止发放冲动,痉挛随即消除;其五,推拿使错位的关节整复,从而去除了椎间神经的刺激,也可使肌肉间接放松;其六,推拿能消除炎性肿胀,能剥离粘连从而能消除引起疼痛的诱因,都能通过间接途径缓解肌肉痉挛。

除推拿以外,温度对肌肉张力也有影响。寒冷时,机体为了使产热增加,肌肉加紧收缩做功;而温暖时,肌肉放松,产热减少。因此,推拿时配合热敷可更好地解除痉挛。

(五)解除粘连

组织粘连是软组织损伤修复过程中常常发生的一种有害现象,而推拿疗法能够解除由此而产生的粘连,改变相应的病理状态。

1. 解除神经血管束卡压 如果神经、血管束穿出处出现纤维组织超常增生,形成瓶颈样狭窄,对其产生强烈刺激而引起慢性顽固性疼痛,如网球肘、股外侧皮神经炎,它们的基本病理过程就是如此。推拿手法可直接弹拨卡压的神经血管束,从而解除瓶颈样狭窄口,使其恢复正常功能。

2. 扩大关节囊容积 患关节滑囊炎症后,纤维组织增生使关节囊容积减少。推拿用较为缓和的法、弹拨法及关节被动运动手法,可使组织粘连逐渐分离,使肩关节活动范围恢复正常。

3. 促使肌肉、肌腱间的相互滑动 推拿手法可以通过牵拉肌腱而撕离粘连,或直接作用于局部,阻止粘连发生,从而解除纤维性粘连,促使肌肉、肌腱间的相互滑动,使运动功能恢复。

4. 延长挛缩组织 推拿治疗可以对挛缩组织予以较长时间应力刺激,以及改善局部血氧供应,促使胶原纤维降解,使其弹性恢复,松解挛缩组织。

(六)理筋整复

“筋出槽”“骨错缝”是临床中伤筋的常见病理现象,即关节活动受限或出现绞锁现象。

推拿可以通过力学效应使损伤的软组织纤维抚顺理直,错缝的关节和软骨板回纳到正常位置。起到理筋整复的作用,恢复正常的活动功能,缓解或消除疼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