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浙中绿岛”生态效应价值说

“浙中绿岛”生态效应价值说

时间:2022-0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直到90年代中后期,武义县出台了一系列强硬的保护政策,自然生态才开始复兴。“浙中绿岛”是武义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战略与终极旨归。武义县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初显“绿岛效应”,为欠发达地区先行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借鉴经验。
“浙中绿岛”生态效应价值说_回乡之路寻皈审

第三节 “浙中绿岛”生态效应价值说

“浙中绿岛”的提出,是对近代武义发展史的一次反思。据《武义县志》记载,直到清朝初期,武义县人口从未突破7万人。及至清康熙、雍正年间,由于采取了“轻徭赋与民休息”、“招集流民奖励垦殖”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等政策,大大促进了人口的增长。从雍正九年(1731)到宣统二年(1910),武义县的人口数从15308人迅速达到155329人。人口的急剧膨胀,导致平原人满为患,大量人口迁移山区,刀耕火种,吃山用山,时日一久,原始森林植被遭受严重破坏。从民国开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段时期,由于生产技术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还是属于传统的刀耕火种。20世纪50年代末经受“大办钢铁”和“大跃进”等大规模的运动和60年代初三年自然灾害,一直到90年代初期,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燃料、畜牧业饲料等方面的压力,使人地的矛盾尤为突出,开荒种粮、砍柴当薪、伐木养菇等,“人与自然之争”造成了生态系统的严重衰退。直到90年代中后期,武义县出台了一系列强硬的保护政策,自然生态才开始复兴。

“浙中绿岛”是武义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战略与终极旨归。武义县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初显“绿岛效应”,为欠发达地区先行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借鉴经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