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价值主观说

价值主观说

时间:2022-04-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罗素说,当我们认为某物有“价值”时,那是在表达我们的感情。另外,对价值主观说的支持,还来自于对精神价值的认识,并将此推及其他价值领域。更准确地说,价值主观说的错误在于把价值与价值评价及其结果混为一团,误把价值判断当做价值存在。更让价值主观说得到支持的是,主体的价值评价因人而异,因时空而变,体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主观性。

罗素说,当我们认为某物有“价值”时,那是在表达我们的感情。[1]培里也曾说,我们感兴趣的任何对象,都是有价值的。[2]这便是典型的价值主观说。

价值主观说的代表人物,有哲学家迈农、培里、罗素、赖兴巴哈、艾耶尔等,他们认为价值并非客观存在,而存在于人们对客体的态度,强调以情感来界定价值。人们对某一对象感兴趣,即认为它有价值,否则认为它没有价值。所谓价值只不过是人们主观情感的表达,并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人而异,因时因地而变。从本质看来,价值只是一种精神现象,而在现实中并不存在。

另外,对价值主观说的支持,还来自于对精神价值的认识,并将此推及其他价值领域。由于人作为一种存在,是具有精神性的。其精神活动可分为知、情、意三个领域,这是人与动物的区别。因此,人具有满足知、情、意的精神性需要,只有都得到满足,人才成为人。但是,人们在认知、审美、道德活动中,相应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价值仅产生在精神层面,并且在精神层面形成人能体验与表现的情感和态度。这样,便认为价值只是主观的、精神的。

价值主观说,并非价值主观臆想说,并未坚持价值是主观臆造之物,而是认为价值是主观形成对对象的看法或评价。因此,价值主观说已经初步具备了主体-客体关系思维方式,并认识到价值既与主体相关,也与客体相关,只是没有科学地认识到整体存在的主体-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更准确地说,价值主观说的错误在于把价值与价值评价及其结果混为一团,误把价值判断当做价值存在。而价值评价、判断都是在主体-客体关系思维方式下产生的。主体是价值的承担者、评价者,当客体作用于主体时产生价值,同时产生精神层面的价值意识。二者在逻辑上存在先后,即先有价值存在后才有价值评价。但是,在时间上却难以觉察到其先后顺序。并且主体直接感知到的只能是价值意识,不仅包括被动形成的价值心理,也包括主动形成的价值观念,如情绪、感情、兴趣、爱好等。因此,主体便误以为价值评价就是价值。更让价值主观说得到支持的是,主体的价值评价因人而异,因时空而变,体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主观性。尤其是精神价值及其评价都处于精神层面,搅和在一起,难以区分,进而导致对精神价值的错误认识以点带面,推及其他价值领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