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太极拳是知己知彼的弹簧功

太极拳是知己知彼的弹簧功

时间:2022-0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3.1给出了太极拳的力学对联。左联是“知己体会松灵沉稳”,右联是“知彼运用沾连粘随”,横批是“太极弹簧功”。太极拳是武术,一定要有知己知彼两方面的功夫,才能在推手中获得好成绩。“沾连粘随”是推手的要领,这是弹簧功的运用功效,也是太极拳的战略原则。太极拳将弹簧原理贯穿于内和外两个方面。太极拳主“不用力”,战略原则是后发制人,后者主“用力”,战略原则是先发制人。在太极拳界称此力为“听力”。

图3.1 太极拳的力学对联

图3.1给出了太极拳的力学对联。左联是“知己体会松灵沉稳”,右联是“知彼运用沾连粘随”,横批是“太极弹簧功”。

左右联中“知己”和“知彼”对应。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太极拳是武术,一定要有知己知彼两方面的功夫,才能在推手中获得好成绩。当然现在很大一部分太极拳爱好者练习的目的是健身,主要是练套路。练套路要知己是公认的。练好套路的同时要用意,就是用意念和假设的对方推手,或者说是意念知彼。这种意念知彼可以指导把太极拳真正练到家,而且突出意念的运用和锻炼,可以健脑益寿。

左右联中“体”和“用”对应。体、用两字出自杨澄甫《杨式太极拳体用全书》。“体”主要指自身的练习,“用”侧重于攻防含义。这里把两字扩写成“体会”和“运用”以突显它们的动词性质。

“松灵沉稳”是练自己的要领,这是弹簧功的练习基础,也是养生效果的源泉。“沾连粘随”是推手的要领,这是弹簧功的运用功效,也是太极拳的战略原则。

太极拳将弹簧原理贯穿于内和外两个方面。内要体会练松灵沉稳,外要运用沾连粘随,由内及外,体用互协。弹簧功的生命力在于既有优越的养生功效,又有高超的攻防含义。

打太极拳时的力和物理中的力有完全相同的定义: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牛顿第二定律给出了力、质量和加速度间的定量关系,见式(2.55);转动定律给出了力矩、转动惯量和角加速度的关系,见式(2.57);两方对抗时有弹塑性力,见式(2.58)、式(2.62)。

在练套路时人体和外界有一些相互作用力,主要有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两组力。垂直方向有地球对人体的万有引力(常称为重力)和地面对人体的支撑力,见图3.2。重力和支撑力等值反向,则人体在垂直方向平衡。水平方向有空气阻力和脚底的摩擦力。空气阻力和摩擦力等值、反向,则人体在水平方向平衡,或者说人体能在水平方向匀速运动。任何一对力不平衡,就会使人体产生加速度。风会增加空气阻力,因而会影响人体平衡。想象在冰上打拳,感觉一定很不一样,这是因为冰上摩擦力小,改变了通常行架时的力系。

图3.2 作用于人体的力

杨澄甫(1883—1936)在《太极拳术十要》中说“太极拳论云:此全是用意不用力”,用意是说要用意识来指导。人体的任何动作都始之于意识。打太极拳当然不能例外。意识有主意识和下意识两种。人会“不用想”就做一些习惯动作,这其实是在下意识主导下做习惯动作。而太极拳的“用意”应该并重主意识和下意识。“不用力”是一个动作要领,是由意念指导的动作的目的。太极拳是武术,每一个招式都有其攻防含义。攻防是说我方和对方发生力的关系。例如我方出掌打沙袋,见图3.1,“不用力”可理解为掌刚接触沙袋时掌和沙袋间没有力。和其他拳种相比,打太极拳要慢。在掌接触沙袋之际,掌和沙袋的相对速度慢到几乎为零。在本例中:在接触前,沙袋的速度是零,掌的速度是零;接触后掌和沙袋成为一体,沙袋和掌的共同速度还是零。因为接触前后没有速度的变化,加速度为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因为右侧的加速度为零,左侧的力也为零。这就证明了“不用力”在力学上是成立的。

高速拳是武术界的另一个侧面。李小龙能在一秒钟内发十拳。2000年《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Guinness World Records)记载李小龙一拳能打出400磅[1]的力量,与拳王阿里相同,阿里的体重是260磅,而李小龙的体重只有130多磅。李小龙打拳是意在“用力”,而这个力来自于速度。设想一拳高速打在沙袋上,拳和沙袋连成一体的瞬间两者的共同速度远小于原来拳的速度。拳突然减速,其过程中的加速度量值很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公式,沙袋受到的力也很大。力学上称拳打沙袋为碰撞。碰撞的冲量是个有限量,但碰撞的时间很短,而碰撞力和碰撞的时间成反比,所以碰撞力会很大。

读者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实验:将一个称体重的小磅秤放在地上,一脚在地上,另一脚去踩磅秤,见图3.3。“不用力”去踩磅秤,只要使接触磅秤时脚的速度为零,就能既做到脚和磅秤接触,又使秤读数为零。“用力”去踩磅秤,用力增加脚的速度而且用这个速度去砸磅秤,会看到读数骤然增大,甚至指示超过体重。

图3.3 用力和不用力

这个小实验示出了两种不同的但都是极为有效的武术原理。太极拳主“不用力”,战略原则是后发制人,后者主“用力”,战略原则是先发制人。

先发制人的原则比较容易理解。主要运用视觉、听觉寻找战机,靠速度,用力置敌于无反抗之力,甚至导致敌人伤残。

太极拳除用视觉、听觉外,更将触觉运用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杨澄甫的“用意不用力”出自李亦畲(1832—1892)《五字诀》:“起初举动未能由己,要息心体认,随人所动,随屈就伸,不丢不顶,勿自伸缩……要刻刻留意,挨何处,心要用何处,须向不丢不顶中讨消息……此全是用意,不是用劲。”这里说我方迎敌之初不要有先人之见,要跟随对方的运动。对方或屈或伸,我方要迎合其屈伸。要粘住对方,不离开对方,但又不顶住对方。其目的是用触觉去体会对方的攻势。孙子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意思是说只有既了解自己,又了解敌人,才能总是立于不败之地。李亦畲叙述的太极拳理论就是用我方的意来了解敌人。而了解敌人的力学手段是“不用劲”。杨澄甫的“不用力”和李亦畲的“不用劲”是一回事。

“不用力”是我方的用意,是我方的攻防战略,是我方的练法,是我方的实施过程。相对速度为零,没有力是实现我方用意的力学原理。在前面的沙袋例子中,对方静止,因而在接触沙袋之际我方的速度也是零。实际的对手向我方进攻时速度一般不为零。速度不但不为零,而且还有不同的方向。我方迎招之处的速度就要与对方速度等值又同向。也就是要让相对速度为零。在相对速度为零时两方粘住,没有加速度,因而没有力,这是极端情况。实际情况是在接触前相对速度不为零,而两方粘住后双方又以同一速度运动,中间有速度变化,因而有加速度,进而有力。掌握得好的太极拳师可将相对速度降到几近于零,相应的力也很小,估计不超过1kgf[2]。但是本书没有统计数据,1kgf只是毛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做一些实验。这个力不但不为零,而且有其存在的意义。在太极拳界称此力为“听力”。这里听字是一个类比,是指接触对方时,我方的皮肤触点能像耳朵一样可以听出对方的动向。通常攻击力至少几十千克。听力和攻击力相比是几乎“没有力”。这是杨澄甫“不用力”的相对含义。比较符合力学现实的解释是“用意用听力”。

怎样才能实现“相对速度几乎为零呢?”设想我方有一台传感器,在敌我粘住时把传感器正好安在接触点来听对方的力和速度。我方还有一台高速计算机,赶紧用计算机处理传感器传来的信息。然后计算机指挥我方用等值反向的速度和对方一起运行。但是当年张三丰初创太极拳时传感器还没有发明。杨露禅打遍京城全无敌时计算机还没有造成。当今太极拳师在竞技中也没有时间来请示实验仪器。

杨澄甫在《太极拳说十要》中接着“用意不用力”说:“练太极拳全身松开,不使用分毫之拙劲,以留滞于筋骨血脉之间以自缚束,然后能轻灵圆转自如……‘极柔软,然后极坚刚’也。”这里说全身放松是基本的练法,只有全身放松才能实现由意念指挥的运动,因而体现出外柔内刚的总体效应。

拙劲导致难以自控的习惯性动作。卓别林在《摩登时代》里演一个装配线上的工人,他的工作是旋螺钉,大概每分钟得旋200次。这种高度重复的工作把他旋螺钉的动作变成了机械动作,工休下班时他也没办法停止旋螺钉。卓别林把这个心酸的故事导演成一个惟妙惟肖的喜剧。这里旋螺钉的动作就是由拙劲导致的。这是一种强迫性的、无法阻止的动态拙劲。现在大家都使用计算机,敲一天键盘,手腕会僵在一个滑稽的位置上,这是静态拙劲在作怪。拙劲在生活中比比皆是,解决的方法是让相关部位去做点其他事,即我们常说的“放松放松”。

两方对打(图3.4),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进招方的进攻力和接招方的抵抗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不因为你是攻方而多给对方一点力,也不因为你是攻方而少受一点力。

图3.4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力学上攻守两方的接触是两个物体间的碰撞。力学定律不会歧视碰撞中的任何一方。那么究竟谁占优势呢?优势有两种,即使对方受伤或失稳。使对方受伤的方法是用我方的坚强部位去和对方的软弱部位碰撞,例如用我方的拳和对方的头部碰撞在大小相等的力作用下拳完好无损,头部却已受伤,用我方的脚和对方的膝碰撞,等等。拳击是典型的利用第一种优势的运动,见图3.5。使对方失稳的方法是将对方的重心移出其支撑面。摔跤是典型的利用第二种优势的运动,见图3.6。

图3.5 拳击

图3.6 摔跤

很多拳种同时运用两种优势,但侧重于利用第一种优势。这在冷兵器时代是很有必要的。第一种优势用打伤对方来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拳击、散打都进入了竞技场。竞技比赛的主要目的是比较技能。竞技比赛的规则常旨在把可能发生的伤害限于最低程度。拳击散打中的手套主要是用来保护双方的。手套是一种多向弹簧。在两方碰撞时中间介有弹簧。这时弹簧产生两种效果:一是会减小两方碰撞时的相对速度,因而减小了相互的冲击力;二是会将冲击力比较均匀地分布于较大的面积上,因而减小了压力。这样来减小局部变形,以保护碰撞中的双方。

太极拳几乎是一个仅仅运用第二种优势即使对方失稳的拳种。太极拳的战略是以守为攻,以静制动。以守为攻不是不攻,而是在防御中伺机而攻。以静制动不是不动,而是在静中伺机而动。特别要指出的是这里的静不是绝对的静止。对方向你进攻,你静止不动,必然和对方顶住。这就犯了太极拳的大忌——双重。双重是硬拼,以壮欺弱的战术。太极拳的静有两层意义。其一是相对静,即在两方接触处让我方和对方做一样的运动。对方进,我引其进;对方退,我跟其退;对方迂回,我随其迂回;要保持相对速度为零。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首先是心理上的障碍。人类在亿万年的进化中养成了自我防卫的条件反射功能。对方向你进攻,你出掌相迎。你这一掌的目的是击败对方,至少是挡住对方。学太极拳的人,特别是进入推手散打训练的人首先要克服这种心理障碍。因为太极拳出掌的第一目的很不相同。太极拳出掌的目的是刺探,是去“听”对方的动向。要保持相对速度为零,还有力学上的困难。你这条件反射的一掌和对方碰个正着,你的速度和对方的速度相反。两个速度相反的物体碰撞,相对速度突然变为零,因而产生很大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这时部位坚强的一方占优势。如果两方部位一样坚强,则不分胜负或两败俱伤。这种战术违背了太极拳的战术原则。其原因是你方用了拙劲拙力,缺少弹簧功能。太极拳的静的第二层意义是要保持自身稳定。防守和进攻中都要让作用于我方整体的合力平衡。虽然我方与对方接触的肢体和对方一起运动,我方的重心却保持平衡,即在任何时刻我方的重心要在支撑面内。接触肢体和重心间有一个练就的弹簧,该弹簧在防御中提供缓冲,在进攻中提供能量,在接触中提供信息。

设想子弹打向钢板,结果可想而知——硬碰硬。子弹瘪头,钢板凹坑,这是典型的塑性碰撞。设想子弹打向弹簧,结果将很有趣——硬碰柔,见图3.7。

图3.7 子弹打弹簧

图3.7(a)中子弹高速冲向弹簧,两者没有接触前,弹簧处于自然长度,两者间没有力。图3.7(b)中子弹刚接触弹簧,子弹速度还没减低,弹簧长度还没减小,两者间没有力。弹簧与子弹接触的一端和子弹的速度一样,或者说相对速度为零。图3.7(c)中子弹压缩弹簧,子弹速度不断减低,弹簧长度不断减小,两者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断增加。图3.7(d)中子弹压缩弹簧达到极点,子弹速度减为零,弹簧长度减为最短,两者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达到最大值。图3.7(e)中弹簧推子弹,弹簧长度不断增长,子弹速度反向不断增加,两者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断减小。图3.7(f)中弹簧恢复自然长度,子弹正要离开弹簧,子弹的反向速度增至最大,两者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减小为零。图3.7(g)中弹簧静止,子弹以等值反向速度飞离弹簧,两者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为零。这是典型的弹性碰撞。子弹没有瘪,弹簧恢复原状。弹簧在(b)、(c)、(d)中化解了子弹的进攻,又在(d)、(e)、(f)中反守为攻进而将子弹弹了回去。

太极拳的力学原理就是用练就的一身弹簧劲来和对方竞技。弹簧能收缩,能反弹;打太极拳要能化,能发,能向各个方向化发,能用身体各个部位化发。式(2.58)是一维弹簧公式,式(2.62)是三维弹性体公式。它们适用于各向同性材料。人体虽然不是由各向同性材料构成,但人体的弹性和这些公式类似。只要训练得当,人体可以变成一个全功能的三维弹性体,而且是更好的弹性体。因为材料的弹性是全被动的,而人体的弹性将被动和主动因素融合成一个整体。

练化和发就要全身放松。在生理上放松是增加关节的灵活度,伸展关节周围的韧带,恢复肌肉的功能,畅通经脉。在力学上放松是利用关节的灵活度、韧带的宽韧度、肌肉的伸缩度,经脉的畅通度把全身变成一个有效的万能弹簧。

如图3.8所示,人体有十一个主要的关节群:上肢有肩、肘、腕、手指;躯干有颈椎、胸椎、腰椎;下肢有髋、膝、踝、脚趾。太极拳的经典理论和现代理论对每个关节都有放松要求,见表3.1。放松的目的是让各个关节群运动灵活。“放松”和“不用力”是两回事。放松是解除拙劲,而让合理的劲和各关节有效合作,以实现攻防原则和养身效果。放松应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来理解。

图3.8 人体关节群

虚灵是将头颈向上引,顶颈是将颈椎微微向后靠。虚灵顶颈的合运动就是将头部向后上方松开,随之下颚微内敛,见图3.9。虚灵顶颈使胸部脊椎弧度减小,胸部微微向前挺出。力学上使上体引直,有利于中正平稳。虚灵顶颈要贯穿于所有招式中。

表3.1 关节的放松要求

续表

图3.9 顶颈和敛臀

沉肩是将两肩向下放松。两手通过肩连接于上部躯干。沉肩使连接处下沉,两手的重量也下沉,因而帮助整体重心下降。上部躯干有很大的质量,在攻防中上部躯干为手的运动提供了反冲基地。沉肩使连接处接近于躯干中部,因而提高反冲基地的效率。站立时要沉肩,见图3.10。在攻防的所有招式中都要沉肩,见图3.11。沉肩的动态理解是要让肩关节灵活。肩关节灵活让手臂运动到位,伸展富有弹性。例如搂膝拗步推掌时,大臂由右后方运动到前方,肩关节是实现大臂运动的中枢,见图3.12~图3.14。大臂和上体的角度由肩关节掌握,出掌时掌位的伸缩功能部分来自于肩关节的灵活性。

图3.10 站立时沉肩

图3.11 招式中沉肩

图3.12 肩后仰

图3.13 运肩

图3.14 肩前送

垂肘是放松大臂和小臂间的关系,不要将大小臂间挺直,要有一点弯曲。大小臂都下垂时肘部要自然弯曲,见图3.15。在攻防的所有招式中都要垂肘,见图3.16~图3.17。出招近时肘部弯曲比较大(图3.16),出招远时肘部弯曲度较小(图3.17)。即使出招至最远处,肘部还有一定弯曲度(图3.17),大小臂间不要坚挺。在攻防中肘部的弯曲度使大小臂间相对活动灵活,攻时有利于伸展发放,防时有利于收缩化解。

图3.15 站立时垂肘

图3.16 招式中垂肘

图3.17 定式中垂肘

舒腕是要让腕部运动灵活,不要让腕部僵硬。一般在准备动作或运掌过程中,腕部要自然伸展,见图3.18。出掌时腕部要根据需要灵活运动。做海底针时,掌可在侧向相对于小臂向外微弯,见图3.19。做单鞭时一手做勾,见图1.20。这时腕部需要向掌心方向弯曲。

图3.18 自然伸展

图3.19 侧向下弯

做按掌时通常要求坐腕,见图1.23。这时腕部需要向掌背方向弯曲。金鸡独立时一掌立于胸前膝上,掌侧向前。这时掌需要相对于小臂做内向弯曲,并且需要相对于腕部做一旋转,见图3.20。腕关节由尺骨和桡骨连接于小臂,见图3.21。尺骨和桡骨的相对缠绕运动能使小臂旋转。小臂的旋转决定了腕部的方位。倒卷肱运用腕部方位的变化反守为攻。

图3.20 侧掌

图3.21 旋小臂

展指是要让手指运动灵活,伸展自如。指连于掌,指的运动总是应和着掌的运动。杨式太极拳的基本掌型是荷叶掌,见图1.17。五指自然舒展,沿掌面伸出。荷叶掌面积大,用荷叶掌和对方接触时可以把力分布于较大的面积内来减小压力,因而减低双方受伤的可能性。荷叶掌指间有间隙,能很好地附于对方的接触面。荷叶掌有自动的弹性,即在双方接触之际掌指会自动后仰。这种弹性对探知和化解对方的攻势很有帮助。也是因为荷叶掌的面积和弹性,我方能将较大的力向合理的方向有效地发放出去。陈式太极拳的基本掌型是瓦楞掌,见图1.18。五指舒展,拇指与小指向前仰,其余三指依序微向后仰,掌心内含。瓦楞掌有助于螺旋劲的使用。太极拳也运用拳(图1.19)和钩(图1.20),这时五指要适度收拢。太极拳八个劲法之一的“采”是用掌指附于对方来引动对方。这时要求掌指关节运动灵活,掌指肌肉用力适度。

含胸拔背是要让胸背运动灵活,含展自如。在太极拳中,胸的运动幅度不大,但是胸的运动至关重要。胸可有五个位置(图3.22)。

图3.22 胸的含展

“坚凹”是将胸在水平方向凹到最大程度。“坚挺”是将胸在水平方向挺到最大程度。太极拳中一般不用极限位置。同样的太极拳不用“坚凹”和“坚挺”这两个位置。胸从日常位置在水平方向微微内含,两肩略微向前放松的位置称为“微含”。“微含”是太极拳中胸的基本位置。在起式、云手、十字手、收式中,胸处于“微含”位置。在所有其他招式中,胸的位置变化于“含胸”和“展胸”两位置之间,而“微含”是中间的一个基本过渡位置。“含胸”是收缩胸部肌肉,展开背部肌肉,使胸内含,肩部前送,背部拔出。

图3.23 胸的鞍形位置

不要把“含胸”和弯背混淆起来。前面顶颈要求胸部微微向前挺出,此处“含胸”要求胸部在水平方向内含。如果设想原来日常胸的位置是一张平面(虚线),那么顶颈加“微含”就将此平面变成微曲的鞍形曲面(实线),见图3.23。

胸和背是上部躯干的前面和背面。人体的肋骨群通过胸脊椎小关节群连接于胸椎,见图3.24。锁骨由胸锁关节连接于胸骨上端,见图3.25。肩胛骨连接于锁骨的另一端。胸背部的肌肉韧带把脊椎、肋骨架、锁骨、肩胛骨连成一个整体。含胸是由胸背部肌肉的协同调节来蠕动胸脊椎小关节而使肋骨架前绷,同时脊椎相对后拔,使锁骨绕胸锁关节向前旋转,推动肩胛骨向外向前而使肩前送的一个整体运动。含胸自然导致拔背,含胸和拔背是一个运动的两个结果。含胸拔背是一个整体劲力的发放,给人一种力从根里发出的感觉。杨澄甫称为“力由脊发,所向无敌”。

图3.24 肋骨前绷

图3.25 肩胛骨外前移

和“含胸”方向相反,“展胸”是展开胸部肌肉,收缩背部肌肉,使胸开展,肩部后送,背部内含。

胸背部肌肉比手部肌肉多且强壮,胸含展时运用胸背部的肌肉群发力,成倍增加了单用手部发力的能量。又因为胸部的巨大质量提供了有效的反冲力,感觉上好像掌被胸背有效地推了出去。这种力由脊发的方式多倍增长了掌力,是杨澄甫“所向无敌”论的力学原理。胸部的运动幅度不大,对方容易忽视我方胸的运用。力由脊发可运用于每一个太极拳中的八种劲法。特别是最后一法“靠”,胸肩背可直接用于攻防。

胸的含展运动有特殊的养身效果。胸背部的肌肉群的运动帮助活血、舒经,使肌肉功能健全并富有弹性,是合理的有氧运动。胸椎、肋骨架、肩骨间有韧带群,胸的含展运动帮助提高韧带群的伸展功能。肋骨通过胸椎小关节群连于胸椎,胸的含展运动蠕动胸椎小关节群,张弛对肋骨和胸椎的压力,帮助提高关节和骨架的功能。肋骨架内是肺,胸的含展运动对增加肺活量有帮助。心在肋骨架内的左下方,胸的含展运动间接地按摩心脏。

松腰是要让腰部运动灵活,旋转自如。松腰的静态理解是要让腰中正安舒,上下盘间没有相对旋转度,这是预备转腰的最佳位置。在打拳运架过程中,上下盘间的相对旋转度因招式而变。松腰的动态理解是以腰的灵活转动来实现上下盘间的相对运动。几乎每一个招式都要注意以腰启动,以腰到位结束。腰应和其他部位同时启动、运动、到位。例如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左野马分鬃,转腰应和出左脚同时进行,见图1.6、图1.7。接着转腰应和分掌同时进行又同时到位,见图1.7~图1.8。不要让腰先到位,然后再运掌。腰部的肌肉群有很大的能量,此能量通过脊椎而传于掌,因而增加出掌的力度。只有腰、掌同时到位,腰部的能量才能发生功效,而且上盘所受的力能通过腰传给下盘。腰的旋转使上盘有一个角动量,这个角动量在转动方向提供反冲基地,使我方肢体和对方接触时前冲有力。

图3.26 腰椎旋转

腰部有五个腰椎,腰椎相互串联并连接于盆骨之上。腰绕垂线的转动由腰椎间及其与盆骨间的相对转动叠加而成,见图3.26。由下而上腰椎相对盆骨的转幅逐渐增大。腰介于胯和上体之间。如果没有松好腰,胯和上体之间关系僵硬,就难于将太极拳打好。松腰不是让腰软塌,而是让腰灵活并且有潜力。灵活是关键。只有灵活,才能用力得当。潜力是具有用力的功能。不该用力时不用力,该用力时有足够的力。因而松腰能帮助将力有效地传递于胯和上体之间。

敛臀是要让盆骨微微向前以使腰椎弧度减小,见图3.9,帮助把上体引直。敛臀应贯穿于所有招式中。敛臀会促使膝关节前弯。

圆裆是在打拳全过程中把髋关节微微向两侧撑开,哪怕是站立时也应这样,见图3.27。打拳时髋关节需要形成多种复合角度,见图3.28~图3.30,因此髋关节的松灵对运步沉稳很重要。

图3.27 圆裆

图3.28 胯周围的关节

图3.29 髋关节前后弯曲

图3.30 髋关节左右弯曲

打太极拳时上体的胸要转向各个方向。上体通过脚将力传于地。胸的方向和两脚的方向构成一个自然状态。例如二十四式太极拳起势定式两脚尖和胸都向南,见图3.31和图3.32中马步;左野马分鬃定式左脚尖向东,右脚尖向东南,胸向东,见图3.31和图3.32中弓步。胸与脚之间有腰、髋、膝和踝关节。膝关节主弯曲,几乎没有旋转功能。踝关节的旋转功能也不大。胸方向和两脚方向间的夹角主要取决于腰椎和髋关节的旋转功能。盆骨由左右两髋关节连于两脚,胯的方向取决于两脚的方向,见图3.28。胸通过腰椎连于盆骨。由于腰的旋转功能,胸的方向不一定和胯的方向完全一致。例如左野马分鬃定式胯向东南,而胸向东,见图3.31和图3.32中弓步。或者说在招式中,在一定限度内胯和胸可各有其位。

图3.31 左野马分鬃正视

图3.32 左野马分鬃侧视

圆裆的动态理解是开髋沉胯。文献中对于运胯有很多说法,有松胯、开胯、坐胯、合胯、落胯、收胯、沉胯。这里把“松胯、开胯”理解为开髋,而把“坐胯、合胯、落胯、收胯、沉胯”统称为沉胯。开髋是要放松髋关节,让胯灵活并且有潜力。髋关节除能旋转(图3.28)外,还能前后弯曲(图3.29)、左右弯曲(图3.30)。沉胯不是把胯沉下去,而鼓励放低拳架。这里沉是沉静、沉稳、沉得住气的意思。各人拳架高低应由具体情况而定。一旦高度定了下来,在行架过程中就要基本稳定。例如,起势定式的马步高度和左野马分鬃定式的弓步高度应相同。沉胯的意思是保持胯部高度基本不变。因此,马步的胯高度和弓步的胯高度应相同,见图3.31马步和弓步或图3.32马步和弓步。

在运架过程中,上体要保持中正,这要求胯中线大体上垂直于地面(图3.29),这是沉胯的另一层意思。这样,上体的重量才能稳坐于胯上并有效地传给两腿。同时腰能绕垂线自由旋转,从而如意运作上体的动作。胯中线与腿间有一个角度,称为胯腿夹角,见图3.29。定式步型的胯腿夹角随胯高及腿的位置而定。胯比较高一点,大腿就比较接近垂直,则胯腿夹角更趋于180°。不同步型的实腿的胯腿夹角由步型需要而定。弓步前腿是实腿,图3.31弓步示出了弓步前腿的胯腿夹角。马步两腿承重,图3.32马步示出了马步的胯腿夹角。由图3.31的弓步和图3.32的马步可知,尽管两定式的胯高一致,但马步的胯腿夹角和弓步的胯腿夹角可以不同。虚步后腿承重,在“南东上”坐标系中胯腿夹角不在“东上”平面内,见图3.33。虚步实腿的胯腿夹角在东南向和上方构成的平面内,见图3.34。

图3.33 虚步实腿复角

图3.34 虚步实腿胯腿夹角

沉胯的力学含义是将胯稳坐于支撑腿上。特别是在运脚过程中,因为常需要单腿承重,常会不由自主地将承重腿引直,以减低运动量,这时胯的高度被不由自主地提高了,同时胯腿夹角变大。如此在运架过程中胯时高时低。初学者在出脚时为了出得远一些,将承重腿引弯,这时胯的高度被不由自主地降低了。胯降低的直接效果是重心下降,导致夯脚,落脚沉重。沉胯运用于单脚独立运脚过程中就是要保持胯腿夹角不变,虽然单腿承重,但腿不引直,胯不提高,重心高度不变。在出脚时重心高度仍然不变,因而落脚轻盈,落脚之时脚和地之间没有力。发劲时胯的高度不变,不软塌,有效地将下盘的支撑力传给上盘。

举例来看,从马步运步到弓步的过程中,胯的高度应保持不变,见图3.31和图3.32。在图3.32中,从马步运作到提脚的过程中,重心移到右脚,右腿的胯腿夹角基本不变。从提脚运作到落脚的过程中,单腿承重。上体有一个转动,上体的转动是通过髋关节绕垂线旋转实现的,这时大腿要稳住,保持胯腿夹角不变,让胯绕髋关节旋转。在图3.31中,从落脚运作到弓步的过程中,重心移到两脚间近左脚处,左腿变为实腿,左腿的胯腿夹角由大变小,最后达到定式角度。

再举一个例子,讨论一下沉胯在从右宽弓步运动到左宽弓步中的含义。从右宽弓步运动到左宽弓步的过程中,胯的高度应保持不变,见图3.35~图3.40。从图3.35运作到图3.37的过程中,重心移向右脚,右腿的胯腿夹角达到一个稳定角度。在图3.37中,重心移到了右脚,这时胯和右膝同向,大腿要稳住,将胯腿夹角锁定。接着从图3.37运作到图3.38的过程中,右腿单腿承重,左脚从后位运动到右脚侧,稳住胯腿夹角,胯没有绕右髋关节旋转。然后从图3.38运作到图3.39的过程中仍然单腿承重,左脚从右脚侧运动到前位,保持胯腿夹角,让胯绕右髋关节垂线作适度左旋。最后从图3.39运作到图3.40的过程中,左腿变为实腿,左腿的胯腿夹角由大变小,最后达到定式角度。由此可见在运步过程中做到沉胯有两个要点:胯高不变;单腿支撑时锁定胯腿夹角。

图3.35 右弓步

图3.36 后坐撇脚

图3.37 移重心

图3.38 收脚

图3.39 出脚

图3.40 左弓步

曲膝是在打拳全过程中要让膝关节有一个小的弯曲,哪怕站立时也是这样。曲膝使身体的上下运动富有弹性,易于应变。打拳时膝关节需要成多种角度,因此膝关节的松灵对运步沉稳很重要。

润踝是要让踝关节松灵。太极拳中许多步型的踝关节需要成多种角度,因此踝关节转动幅度要掌握恰当。起脚落脚时踝关节的角度有许多变化,因此踝关节的松灵对轻起轻落乃至运步沉稳很有帮助。

站立时小腿垂直于地面,踝关节成直角,见图3.41。马步时小腿前倾,踝关节内勾,见图3.42。弓步前脚的小腿可略微前倾,保持膝关节不超过脚尖,踝关节微内勾,见图3.43。弓步后脚的小腿和地面成复角,踝关节内勾又侧扣,见图3.44。扑步下蹲之脚尖外撇,踝关节内勾,见图3.45。扑步侧铺的脚侧压,小腿侧向倾斜,踝关节侧向内扣,见图3.46。虚步前脚尖点地,小腿向后倾斜,踝关节开展,见图3.47。侧向起脚时先脚跟离地,踝关节开展,见图3.48,然后脚尖离地。侧向落脚时先脚尖点地,踝关节开展,见图3.48,然后脚跟着地。后起脚时先脚跟离地,踝关节开展,见图3.49,最后脚尖离地。后落脚时先脚尖落地,踝关节开展,见图3.49,最后脚跟落地。前落脚时先脚跟点地,踝关节放松,见图3.50,然后脚尖落地。由此可见,根据不同情况,踝关节应采用各种角度,这对站稳和轻起轻落很有帮助,所以踝关节要练得松快灵活。

图3.41 站立

图3.42 马步

图3.43 弓步前脚

图3.44 弓步后脚

图3.45 扑步蹲脚

图3.46 扑步铺脚

图3.47 虚步前脚

图3.48 侧向起脚、落脚

图3.49 后起脚、落脚

图3.50 前落脚

抓趾的静态理解是在定式时要五趾抓地,以增加脚掌的支撑面积。抓趾的动态理解是要让趾关节松灵。起脚落脚时趾关节需要抓地,或自然伸展,或上翘,因此趾关节的松灵对轻起轻落乃至运步沉稳很有帮助。站立时小腿垂直于地面,要五趾抓地,见图3.41。马步时小腿前倾,要五趾抓地,见图3.42。弓步前脚的小腿可略微前倾,保持膝关节不超过脚尖,要五趾抓地,见图3.43。弓步后脚的小腿和地面成复角,要五趾抓地,见图3.44。扑步下蹲的脚外撇,要五趾抓地,见图3.45。扑步侧铺的脚侧压,小腿侧向倾斜,要五趾抓地,见图3.46。虚步前脚脚尖点地,小腿向后倾斜,要五趾抓地,见图3.47。侧向起脚时先脚跟离地,要五趾上翘,见图3.48,然后脚尖离地。侧向落脚时先脚尖点地,要五趾上翘,见图3.48,然后脚跟着地。后起脚时先脚跟离地,要五趾上翘,见图3.49,最后脚尖离地。后落脚时先脚尖落地,要五趾上翘,见图3.49,最后脚跟落地。前落脚时先脚跟点地,要五趾放松,见图3.50,然后脚尖落地。由此可见,根据不同情况,五趾要抓地或上翘,这对站稳和轻起轻落很有帮助,所以五趾要练得松快灵活。

通常所说的转“腰”,实际上是转“腰胯”。图3.32中从落脚运作到弓步腰和胯都有转动。在定式(弓步)上,胯和胸的方向不同,因而腰间的五个脊椎就有相对转角。在图3.31中从马步运作到弓步的过程中胸转动了90°,胯转动了约45°,两脚的方向也有变动。腰胯的转动过程:从马步到提脚,腰和胯都没有转动;从提脚到落脚,腰没有相对于胯的转动,胯绕右髋转动了一个角度,所以胸和胯取同向;从落脚到弓步,腰相对胯有转动,胯又绕两髋转动了一个小角度;最后胸和左脚尖同向,右脚在45°方向,胯在胸方向和两髋位置的前提下取一个自然位置(相对扭转力最小)。

由此可见要练松,而目的是灵。全身练成一身能自我控制的弹簧劲,没有一丝拙劲。打太极拳时全身所有关节都能灵活运动,因而任何部位都能化发自如。

设想弹簧有几圈失效了,弹簧的有效长度减小,见图3.51(a)。子弹开始压缩弹簧时,失效圈不能收缩,有效圈却被大量压缩,弹簧的收缩功能减弱,见图3.51(b)。当子弹压缩弹簧太多时有效圈和失效圈不能协同工作,弹簧的失效圈被迫进入塑性变形,见图3.51(c)。弹簧反弹时有效圈弹性恢复,但失效圈保留变形,见图3.51(d)。即使子弹开始离开了,弹簧的总长度还是缩短了,见图3.51(e)。失效圈使弹簧在三个方面降低了功能:第一,降低了弹簧化解子弹攻击力的功能;第二,弹簧可能被压缩超过极限而被损坏;第三,降低了弹簧的反弹功能,弹出的子弹速度比原来的低。弹簧部分失效相当于有拙劲。

图3.51 一部分弹簧失效

人体的拙力导致一些不由自主的习惯性动作。根据各人的情况,习惯动作也不同。练松可以帮助解除拙力。练好太极拳的关键是练松灵,解除所有的拙力。桩功、热身运动、适当地拉韧带,都可帮助练松。打拳本身是最好的练松方法。初学太极拳的人在做云手时可能仅仅运动两手,不注意运动腰胯。这是腰胯里的拙劲锁住了腰胯的运动。这时要松腰胯,要以脚带动髋,以髋转动胯,以胯推动腰,以腰转动脊,以脊带动肩,以肩运动手。在做搂膝拗步时常见的错误是胸先到位,然后搂膝推掌。这是腰胯和胸的拙劲锁住了上体躯干的运动。比较好一点的做法是以腰胯带动两臂运动,腰胯、臂同时启动并同时到位。更好一点的做法要将松灵的胸运动融于推掌的过程中。要以含胸运动来将掌催出去。因而上体的运动是转腰胯、含胸、推掌的组合运动。一动都动,一到都到。臂、胸、腰胯三部位的运动叠加给这一掌很大的运动幅度和掌力。

“靠”是太极八大劲法的最后一个。最典型的是肩侧靠,胸前靠,背后靠。还可以用臀靠、腿靠等。除手之外,身体每一个部位都能用于靠。手是最常用的攻防用具。太极拳中手的用法有专门的劲法名称,常用于敌我双方处于及臂之距,而靠则用于近程攻防。例如,用转腰含胸运动使我方的胸肩部向前靠。靠时转动腰椎,旋转胸椎,转动胸锁关节,前送肩胛骨。这一系列的关节运动都超出了日常运动的范围。日常运动范围的限制造成了拙劲。任何部位的拙劲都会减弱胸靠的成功率。胸靠成功的关键是要练就腰胯的松灵、胸的松灵和肩的松灵。要把腰胯、胸肩练成一个连续的弹簧。

松灵在防守中的运用是太极拳的基本功。二十四式揽雀尾分招按的前半招是化解,见图3.52~图3.54。两掌舒展以大面积柔和地接住对方的攻势,顺着对方的攻势向后化解,在向后的同时向下化解。向后化解是“引进”对方使其“落空”。向下化解是运用横向力来改变对方的进攻方向,有我方出“四量”拨开对方“千斤”进攻的奇效。按的前半招联合运用后撤和横移来防守。后撤用肘的弯曲、胸的展开、臀部后移来实现。增加肘部的弯曲度提供了很大的后退幅度,手臂的弹性好,接招柔和。胸的含展幅度不大,但胸的质量大,肌肉多,胸的展开提供了“外柔内刚”的后盾。臀部后移导致整体重心后移,移走了对方的攻击对象。由弓步坐后腿,伸展前腿来移动重心。臀部后移牵涉几乎所有下部关节的运动。“敛臀”帮助臀部稳定后移。坐后腿时髋关节弯曲坐稳,膝关节弯曲承重,踝关节弯曲撑地,五趾抓地,脚掌踏实。伸前腿时髋、膝、踝关节都伸展,脚跟点地徐徐重心后退。虽然弯肘、展胸、移臀三部分都能独立实现,单做其一或二而不做其他可能是拙力在作怪。常见的是不注意做展胸,拙力保持胸部呆板。同时做弯肘、展胸、移臀最为合理,引进的余地大,承受能力也大。另外可见的是只做后退,不做下引,这也可能是拙劲所致。肩肘部的拙劲阻碍手臂的横向运动。同时向后向下的运动要求沉肩垂肘,大臂绕肩关节转动,肘关节弯曲并向下运动,两掌画弧,坐腕展指。由此可见,几乎全身所有的关节都参与了这个化解过程,任何部位的拙劲都要解除到最低程度。要把趾、踝、膝、髋、胯、腰、胸、肩、肘、腕和指串成一个连续的人体弹簧。

图3.52 “挤”定式

图3.53 “按”后引

图3.54 “按”后坐

太极拳的每一个招式中都有化有攻,有的先化后攻,有的化攻同功。前例按是一个先化后攻的招式。先接掌后坐化解,后前弓按掌进攻。倒卷肱中的旋臂是化解和进攻同时进行的例子。

下面讨论一下松灵在做掤时的重要性。掤是化攻同功的典型例子。揽雀尾中的掤手臂撑圆,徐徐前迎,见图3.55~图3.57。由于肘部弯曲,整条手臂富有弹性,好像拿着一个弹簧去迎敌。一旦接触对方,掤手的第一功效是测试对方的攻势,太极拳的术语是“听”,根据对方攻势的大小应对。如果对方攻势本来不大,我方的掤可发力直接攻入对方。如果对方攻势大,小臂自动收缩吸收对方的能量,对方发现攻入不测之境。如果对方退回,我方将前面吸收的能量放出,再加上有意向的能量将对方发出。对于沉肩垂肘、圆臂,整条手臂关节的松灵是实现掤的关键。要把胸、肩、肘、腕练成一个能听、能守,又能发的人体弹簧。

图3.55 出脚

图3.56 前掤

图3.57 掤定式

力学上用力偶来产生螺旋。杨式倒卷肱运用小臂的螺旋运动反守为攻,见图1.29~图1.31。上体是反冲基地,小臂是出膛的炮弹——螺旋式的出膛的炮弹。所以要练小臂在螺旋向的放松,使小臂在螺旋向灵活而富有弹性。这在杨式太极拳中是抽丝,即小臂一边后退(或前进)一边旋转,在陈式太极拳中是缠丝。通常缠丝的旋转度比抽丝的明显。图3.58~图3.60是陈式太极拳右金刚捣硾碓中的一段,两掌从左捋到右。在捋的过程中,左臂外旋,右臂内旋。两臂的旋转提供一个力偶,两掌由左向右的运动提供一个拖带力,两者合成一个螺旋捋。捋的动作幅度大,螺旋的动作幅度小。通常对方对捋有心理准备,对螺旋却缺少对策。因此螺旋捋大有出其不意的奇效。力学上螺旋的切向运动和捋的运动垂直,很小的横向力能有效地在纵向爬坡。这就是为什么作用于旋具上不大的力偶能帮螺钉爬进木头中去。缠丝和抽丝正是运用了力学上的螺旋功效。太极拳中有手臂的螺旋,腿的螺旋,腰胯的转动其实也是螺旋。图3.31中从马步到弓步腰胯的旋转形成一个角动量,进而增加了左臂的横向挒力。纵向弹簧能收缩,能反弹。螺旋的弹性类似:要能缩旋,能弹旋。

图3.58 缠丝之始

图3.59 缠丝进行中

图3.60 缠丝定式

太极拳的松是将全身关节练得灵活。太极拳的许多基本动作,如圆臂、垂肘、含胸、曲膝,使太极招式具有本能的弹性功能。全身关节的组合运动把太极招式变成三维弹簧。三维弹簧体现了太极拳以守为攻的力学原理。意念是总指挥,接招之始由意念分析对方攻势而定攻防。防时意念指挥全身撤退并在撤退中捕捉反攻机会。攻时意念指挥全身能量发放于最有效的方向并在发放过程中随时准备转为防守。在力学上太极拳是由意念指挥化力、发力的弹簧拳。

练松灵有特别的养生意义。有拙劲的肢体部位由两种极端情况造成:重复使用过度或缺少使用。在生理上这两种极端情况常引起局部冲血、肌肉绷紧、韧带僵硬、神经紧张等。练松灵就是去除拙劲,使关节灵活,血液流通,肌肉富有弹性,韧带柔顺,神经舒畅,胫脉畅通,真气腾然。因而练松灵有祛病延年、修身养性的功效。

前面提到打太极拳时要沉胯。一根弹簧的材料质量要好,要能伸能缩,能受力能恢复。打太极拳时的下盘的筑基功夫要好,要有弹性,要能上下左右运动,要能受力能恢复。这些要求可以用一个字来简括,就是“沉”。下盘的主要任务是提供承上启下的基础,虽然有运动,下盘运动的幅度比上盘的小。下盘的运动要沉稳、有章,这样才能将地面的支撑力传给中上盘。具体来说,除了一些个别的招式,打太极拳时胯的高度要基本不变;腿脚的功架,如弓步、坐步等都要符合力学原理。功架和桥梁上的桁架类似,见图3.61。桁架的结构、材料、载荷可由力学计算所得,太极拳功架要锻炼才行。

图3.61 桁架

不同之处是功架还要变换,在变换过程的每一个位置上都是符合力学原理的弹簧。

弹簧失效的另一种可能性是弹簧的支撑点不稳。被压缩至极限时,图3.62(c)中弹簧右端的支撑点被迫右移,支撑点右移后又不能恢复[图3.62(c)~(e)]。然后,在图3.62(d)~(e)的反弹过程中,子弹提前离开弹簧的左端。弹簧支点被迫移动,使弹簧在三个方面降低了功能:第一,降低了弹簧化解子弹攻击力的功能;第二,弹簧失去了设计功能,而支撑点被损坏;第三,降低了弹簧的反弹功能,子弹离开弹簧时速度降低。弹簧支撑点被迫移动,相当于打拳时的失稳临界条件。后面的章节将详细讨论临界条件的数学表达式。这里仅指出有两类临界条件——失根和打滑。临界条件将导致失稳。失稳和拙力有很大关系,拙力使功架在受力时硬抗,不知适时进退。弹簧功要求“稳”,就是重心要有弹性。要能主动移动重心,来掌控稳定度。图3.52~图3.54中,重心主动撤退,使对方落空,同时我方将重心稳控在两脚之间。图3.55~图3.57中,重心主动前行,我方重心成为攻击的源泉,同时我方将重心稳控在两脚之间。由此可见,弹簧功的“稳”要从运动中来理解。经典理论谓之阴阳(或虚实),就是在变化中求稳。机械弹簧有自动的收缩反弹功能。太极拳的弹簧功要练就自动的弹性,由下意识和主意识控制重心位置。如此可保持脚和地面的连接:不脱离(失根),也不打滑。始终将重心位于两脚造成的支撑面内。

图3.62 弹簧基点不稳

“沾连粘随”被称为推手“四纲”。可以说推手是太极拳在武术界的独创。推手是用实际对抗形式来训练太极十三势的运用。推手是套路到散打间的桥梁。经过推手训练的拳法比较接近于太极拳原理的临场应用。沾连粘随从力学原理上体现了太极拳“以守为攻”“知己知彼”“以静制动”的战略思想。前面论述了弹簧功体现于“知己”的四个字——“松灵沉稳”,现在论证弹簧功体现于“知彼”的四个字——“沾连粘随”。沾连粘随应融于八法之中,即掤能实行沾连粘随,捋能实行沾连粘随,等等。

词典上“沾”的意思是“稍微碰上或挨上”。“沾”讲的是太极拳的接手要轻、要准。太极拳推手时首先就是要接手。从力学上做到接手轻就是要实现相对速度几乎为零的弹性变形。模拟弹簧子弹的例子,见图3.7(b)、(c),子弹打到弹簧上,弹簧前端接住子弹并以同样速度向后退。这退是弹簧变形,因而可恢复。接手要轻,但不是绝对没有力。推手中的“沾”是要以练就的弹簧劲来接手。根据具体情况弹簧力可大可小,但一般比两方硬撞的力小很多。弹簧力可以正向可以侧向,因而可以多方向化解。弹簧力引起弹性变形,即两方都没有受伤。这弹簧力也就是“听力”。接拳者根据“听力”的大小和方向来了解对方的意图。

词典上“连”的意思是“接续”。“连”讲的是在太极拳推手时,我方要有意识地和对手连起来。模拟弹簧子弹的例子,图3.7(b)~(f)的全过程中弹簧和子弹连着。在推手时一旦接手,就要和对方连着,直到把对方发出去,或对方退出接触范围。对方进,我要退;对方退,我要进;对方侧移,我要跟着。一方面要以练就的弹簧反弹能力来自动实现“连”,另一方面意念上要根据“听”到的对方的动作意图来有效地在动作上做到“连”。

词典上“粘”的意思是“像胶水所具有的、能使一个物体附着在另一个物体上的性质”。“粘”讲的是在太极拳推手时我方要有引导对手的能力,能吸住对手,能变被动为主动。模拟弹簧子弹的例子,图3.7(b)~(f)的全过程中弹簧引导子弹先后退然后反弹。如果说前面的“连”是客让礼先,那么“粘”是反客为主了。我方退时,能把对方拉进来;我方进时,能把对方向前推;特别是我方能制造新的方向把对方粘到意外的方向。一方面要以练就的弹簧反力来自动实现“粘”,另一方面意念上要根据“听”来的信息来制作攻势才能有效地在动作上做到“粘”。

词典上“随”的意思是“跟、顺从”。“随”讲的是在太极拳推手时我方要能借力打力,在最有效的方向上将对手发出去。模拟弹簧子弹的例子,图3.7(d)~(f)的过程中弹簧将子弹反弹出去。对方进得急,我方可顺势拉一把;对方退的急,我方可顺势推一下;特别是我方能制造新的方向把对方发到意外的方向。一方面要以练就的弹簧反力来自动实现“随”,另一方面意念上要根据“听”来的信息制作攻势,才能有效地在动作上做到“随”。

沾连粘随要组合运用。沾接着连,连变为粘,连中有粘,粘中有连,粘变为随,最后把对方发出去。我们看一下攻的例子,在第5章图5.29之初和对方沾住;在图5.29、图5.30全程和对方连在一起;在图5.30中和对方粘住,使对方无法脱离;在图5.30中后期随对方的势和我方制造的势把对方靠出去。在防的例子中,在图3.52中和对方沾住;在图3.52~图3.54全程和对方连在一起;在图3.53、图3.54中和对方粘住,使对方无法脱离;在图3.54中后期随对方攻势我方重心后退使对方落空。在攻防同功的例子中,在图3.55、图3.56中和对方沾住以听对方的攻势;在图3.55~图3.57中全程和对方连在一起;在图3.56、图3.57中和对方粘住,使对方无法脱离;在图3.57中后期随对方的势和我方制造的势将对方掤出去。

[1]1磅≈453.6克。

[2]1kgf=9.806 65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