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繁茂秀丽的夏季

繁茂秀丽的夏季

时间:2022-0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孟夏是夏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四月,公历5月,《遵生八笺》曰:“孟夏之月,天地始交,万物并秀。”夏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夏,仲夏又称毒月,即农历五月,公历6月。季夏是夏季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六月,公历7月,《遵生八笺》曰:“季夏之月,发生重浊,养四时,万物生荣。”气温过高可影响身体的各个系统,如消化、心血管、呼吸系统等,使内脏功能活动发生变化。

乾坤运转,四季轮回,又到了稻花飘香、鸟啼蛙鸣的夏季。《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这是古人对夏季自然界万物状态的描述,古人认为一年四时季节的更换是阴阳变化的结果。从春到夏,阳气不断生长,阴气则越来越弱。一年十二个月中,夏季的三个月是自然界阳气最旺、阴气最弱的时期,阳长阴消达到顶点。此时阳光最盛,日照时间长,昼长夜短,雨水充沛,天气炎热,地热蒸腾,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之气交合,万物繁荣茂盛,农作物生长渐旺并达到顶峰,许多植物开花结果,因此夏季是一个万物繁荣的秀丽季节。

夏季,也可分为三段,古人称之为孟夏、仲夏和季夏。孟夏是夏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四月,公历5月,《遵生八笺》曰:“孟夏之月,天地始交,万物并秀。”此时春天刚过,阳气越来越旺,万物呈现出旺盛蓬勃的生长趋势。

夏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夏,仲夏又称毒月,即农历五月,公历6月。《遵生八笺》曰:“仲夏之月,万物以成,天地化生。”此时自然界阳气旺盛至极,万物生长更加茂盛。仲夏包含夏至节气,夏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与冬至一样是自然界阴阳转折时期,这一天阳气上升至顶点,阳极而生阴,《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意思是说,从夏至这一天以后到立秋的45日,阴气渐升,阳气渐降,故又有“夏至一阴生”的说法。夏至这一天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此后白昼渐渐变短,夜晚渐渐变长。

季夏是夏季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六月,公历7月,《遵生八笺》曰:“季夏之月,发生重浊,养四时,万物生荣。”此时阴气渐浸上长,自然界万物的生长趋势逐渐向内凝集,植物开始结果,为四时的中间阶段,其阴阳之气的变化影响着其他季节。季夏之时,虽然阴气呈上升趋势,但还不十分强大,阳气只是从它的顶点开始下降,仍然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加上湿气较盛,湿热交蒸,热气不易散发,故季夏是一年中最闷热的时期。

夏季的气候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是热和湿。夏日炎炎,气温很高,同时由于我国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因而携带大量水汽由海洋进入陆地,故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天降雨量最多,空气湿度较大。

夏季我国江淮流域以南(简称江南地区)还有特殊的气候特点,其夏季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一般从6月中旬开始,由于受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力相当的影响,一般在每年6月上中旬到7月上中旬,出现一段阴沉多雨的时期,此时的天气气温高、湿度大,使人感到特别闷热,器物容易发霉,民间称这种天气为梅雨。又因这段时期正是江南梅子黄熟的时候,故又称之为梅雨或黄梅雨。现代气象学上通称梅雨。

梅雨期过,进入七、八月的盛夏时期,我国民间把一年内最热的日子分为三个时段,称作“三伏”。这时天气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晴热高温,酷暑炎炎。伏,指隐伏起来,指这个时候阴气被阳气所迫,藏伏起来;伏,也可理解为躲避盛暑,伏闭不出的意思,古人认为在三伏天白天应闭户不出门,以免发生中暑等病。一般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头伏(或初伏)始日,第四个庚日为中伏始日,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或三伏)的始日,每伏10日。

三伏酷暑应避免日晒,注意休息

人生于天地之间,与外界环境是统一的整体。人一方面从大自然中吸取氧气、水和各种营养物质来充养自身,另一方面还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因此,夏季炎热潮湿的气候也毫无例外地影响着人体的生理变化。

夏季阳气盛,气温高,自然界阳升至极,人体内的阳气也非常充盛,并运行畅达于外,此时气血也趋于体表。《素问·八正神明论》曰:“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意思即是说夏季阳气旺盛,天气炎热,人体气血畅通易行。此表现于脉象上,即“夏应中矩”,“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夏季人体气血充盛,溢于体表,好似自然界万物生长茂盛,故脉象应合于矩之象洪大方正,充实而有力,偏于浮浅,触之即得,来势较盛,且上下起伏明显。

现代研究发现,夏季人体血液循环及脉象变化,主要与夏季气温高、气压低的气候特点有关,当外界环境气温升高,气压偏低时,人体体表血管因外界阻力减弱,温度升高而扩张,血流量增加,流速加快,再加上此时皮肤肌肉松弛,脉象就呈现浮大。当外界气温达到35℃时,浅静脉开始扩张,心率加快,血液循环加速。当外界气温达到38℃时,心脏输出比平时多60%的血液至体表,参与散热。由于体表皮肤血管扩张,血流增加,此时内脏血管则相对收缩,血流相对减少,功能相对减低。

夏季人体皮肤舒展,腠理开泄,津液外泄,出汗较多,加上皮脂腺分泌旺盛,皮肤经常处于潮湿油腻状态。湿度较高,人就会感到周身皮肤黏湿难受。气温升高会使机体发生物质代谢的变化。当气温高于33℃以上时,为了给排汗提供能量,机体加强基础代谢,加快糖、脂肪及蛋白质三大代谢过程。同时,维生素代谢也增加,汗液的排出使维生素C等水溶性维生素丢失增多。此外,汗液中还含有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因此夏天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要比普通标准高1倍或1倍以上。

高温高湿能使高级神经活动的某些功能如注意力、精确性、运动协调和反应速度降低,对时间空间的判断力减退。故湿热天气容易发生工伤和事故。有人还发现在高温高湿的室内环境下,可使人抑郁不乐,或烦躁不安,头晕目眩等。在我国的江西省有谚语云:“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牵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短短几句话,反映了夏天人们的通病——懒散。其原因是夏季气温升高,空气中的湿度增加,体内的汗液无法通畅地发散出来,即热蒸湿动,湿热弥漫空气,人身之所及,呼吸之所受,均不离湿热之气。所以,暑令湿胜,必多兼感,使人感到四肢困倦,委靡不振。

气温过高可影响身体的各个系统,如消化、心血管呼吸系统等,使内脏功能活动发生变化。高温对胃腺分泌的抑制作用最明显,故夏季胃酸分泌减少,消化功能和胃肠免疫功能均降低。人们往往食欲不振,易患胃肠疾病。即中医所说的“湿阻”现象。为了散热,人体周围末梢血管扩张,这样使心脏负担加重,平时体内水分的50%~75%由肾脏排泄,高温时仅10%~15%经肾排泄,这会使肾脏发生某种程度的功能不全。由于心肺等重要器官供血相对不足,在高温高湿的情况下,容易发生热衰竭(严重的中暑)。此外,高温还会使呼吸加快,以呼出热量,当气温升至38℃时,甚至会出现气喘。

总之,从中医理论讲,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人体阳气旺盛外浮,阴气内伏。特别是季夏、长夏,暑毒外蒸,阴气内伏的矛盾到达高峰。古代中医养生家陶弘景、孙思邈等人都认为夏季养生最难,因为人体阳气趋于体表肌肤,体内腹部的阳气偏虚,阴气潜伏,而外界气候炎热,往往使人喜欢寒凉的环境和食物,如稍不注意,过于寒凉则很容易使体内的阳气更加虚损,而导致疾病。正如许多养生歌诀所说的那样“四时惟夏难将息,伏阴在内腹冷滑”,“惟有夏月难调理,内有伏阴忌凉水”。因此此时养生一定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长”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