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留下一片绿荫

留下一片绿荫

时间:2022-01-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林则徐的这种做法实际上已经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大量统计资料表明,高干子女的犯罪率远远高于平民子女。年轻的丛飞走了,他把“光明”留下来,他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留在人民心中。他两次被邀请出席联合国国际防治荒漠化会议,并代表中国发表讲话。石光银为我国的治沙事业赢得了世界的赞誉,他创造的功业是实实在在地给后人“留下一片绿荫”。“三立”中,立德是个人修养与奉献;立功、立言是服务社会,造福人类。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一代一代的人来了,一代一代的人去了。他们的生命价值何在?有的人有一个轰轰烈烈的生,却留下一个默默无闻的死;有的人有一个默默无闻的生,却留下一个轰轰烈烈的死;有的人显赫一时,却只成为匆匆的历史过客;有的人潦倒终身,却成为历史灿烂星空的泰斗。这一切绝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生命价值的客观性和历史性,使不绝于耳的喧嚣显得极其微不足道。

一个人在世上走一遭,究竟该留下些什么?有些人期望把显赫的地位、名声留下来。可是你想一想看,中国几千年历史,数百个皇帝,人们能记起几个?有些人期望把财富留下来,看看先哲是怎样考虑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在他的书房里挂着这样一副对联: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林则徐的这种做法实际上已经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反过来,纵观人类历史,一些贪官污吏,一些精神贫乏得只剩下口袋里的钱了的富豪,他们也许给后代留下许多财富,但也同时把“精神病毒”留给了后辈。因为他们的后辈耳濡目染,长期处于尔虞我诈、巧取豪夺的氛围之中,那些“精神病毒”怎么能不传染上呢?这就是“富不出三代”的重要原因。大量统计资料表明,高干子女的犯罪率远远高于平民子女。

古人云:“惟立德、立功、立言可以三不朽。”民间自古就有“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之说。当然,古人的“名”包含着“三立”的意思。我国古代许多学者、艺术家不为钱财、不计身家性命,蹈危履险,甘清贫、耐寒寂,矢志不移地追求某一种事业,其根本的精神动力就是要为后人留下点什么。他们明白,寿命终归有限,惟名可久可远,因而他们精神深处,大多是要为自己,为宗族留下一个好名声。桓温说得最为痛快:“大丈夫处世,不流芳百世,便遗臭万年。”一个有抱负有追求的人,他的人生志向一定是着眼于国家社会,着眼于历史和未来。他的一生精力,绝不会甘于消耗在口体之俸、亲情之乐上面。“身后是非谁管得”,不过是一种欲求不得或对自己不负责任的无可奈何。“生前富贵应无份,身后文章合有名”,白居易钟情的是诗文;“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少保看重的是名节;“是气所磅礴,凛冽万古存”,文天祥自信的是气节。“但得流传不在多”,人生短短几十年,能在某一方面给后人留下一点痕迹,使自己的名节凭着这一点痕迹而与国家、社会相始终,便很不容易了。最可悲的是来无声,去无息,白在阳世走一遭。

古人的“三立,三不朽”中,惟立德最难,但也最有价值。孔子创立儒家学说,影响数千年,影响了全世界。现在已经有70多个国家建立了“孔子学院”。2006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丛飞,是一个著名歌手,商业演出频繁,本能过上富裕的生活。但他却没有将钱用在物质的享受上,而是倾其所有,在十几年的时间里,累计捐款捐物300多万元,资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超过150人,自己却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他实在是物质的穷人,精神的富翁。物质的东西是会消亡的,而精神的东西却能永存。丛飞患病留下最后嘱托:“我死后将眼角膜等有用的器官无偿捐献给有需要的人,就算我为社会所做的最后一次奉献。”当姚晓明博士轻轻摘下丛飞的眼角膜,看到丛飞微张的双眼安详地闭合上时,这位久经“沙场”的眼科医生也禁不住热泪盈眶:“这是丛飞生命的礼物,他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世界。”年轻的丛飞走了,他把“光明”留下来,他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留在人民心中。

所谓“三不朽”云云,说到底“功”是核心,是基础。功者,事业也。没有事业上的成就,人生就如中无一物的空麻袋,是无法立起来的。《二十四史》中,几多王侯将相,今天人们知道其名字的又有多少?而人们之所以知道某些人的姓名,难道不是因为他们曾经做出过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吗?“全国第一位治沙英雄”石光银,是陕西省定边县海子梁乡四大壕村的农民,在40多年的时间里治理了22.8万亩荒沙地,并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营造了近100多千米的绿色屏障,还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治沙新路,现任陕西石光银治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石光银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第一位治沙英雄”、“优秀共产党员”、“全国绿化十大标兵”、“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国家防护林体系建设先进生产者”、“全国十大扶贫状元”、“全国农村优秀人才”等60多项殊荣,被国际名人协会评选为国际跨世纪人才。他两次被邀请出席联合国国际防治荒漠化会议,并代表中国发表讲话。石光银2000年获得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的“世界优秀林农奖”;2002年又获得联合国授予的“世界林农杰出奖”。石光银为我国的治沙事业赢得了世界的赞誉,他创造的功业是实实在在地给后人“留下一片绿荫”。

考古观今,立德不易,现在和平时期立功也难。实际上,在立言方面的成就也是一种功业,这有曹丕的名言“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为证。《道德经》不足五千字,它流传数千年,为世人所传诵。广东某大学一位教授,讲课水平一流,外聘讲座每天可得千多元,但他常常拒聘。而是专注于没有多少报酬的著书立说。十几年主编出版著作十多部,总发行量达到10多万册。朋友不解,问他为什么“有钱不捞”,他说现在温饱问题解决,并不缺钱,而一本书、一篇文章,甚至一句话可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一本书发行数万册,影响多少人?这也许就是他“立言”的价值。

“三立”中,立德是个人修养与奉献;立功、立言是服务社会,造福人类。一个人如果能够在道德和功业,在完善自己和服务于社会两方面达到完美境界,就可以说人的生命获得了不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也就发挥到了极致。

是追求为后人留下点什么,还是只图吃喝享受,两种不同的生活境界反映出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细细想来,人生若只图肉体的满足与快乐,就与一般的低级动物没有多少差别了。想为后人留下点什么,并不一定真能留下什么,但是秉持这样的人生信条,生命之舟便有了舵,就不会偏离前进的航向。无所栖泊的心路之旅便有了定盘星,再不会心猿意马,无所适从。甚至会理智地摆脱对物欲的过度追求,集中精力去做一些有可能留下点“什么”的事情。雷锋同志说,一滴水容易干,而汇入大海则可永不枯。他说的意思是,靠个人单干,成绩不会很大,也难以保持。这话虽不全面,但却给人们指出了一条新路:在整体事业中锻造个人的成就,通过整体的恒久来保持个体永生。愿为后代留下点什么的人们,不妨沿着这条路走一走,试一试!

我们无法留住朝晖,我们也无法留住晚霞,能与我们厮守到底的,惟有息息与共的生命。就连一方低矮的山冈、春翠、秋荒都可以阅尽人间无数的轮回,而我们却做不到。甚至,我们都抵不上遗落在风尘之外的一截断墙残垣。它静静地停留在那里,可以无尽地欣赏周边雀子的低飞,聆听夏虫的浅唱,而我们却做不到。其实人太渺小了。无涯的历史,它在完成自我浩瀚的同时,不会在意一个卑微生命的寂寞存在。即便这样,我们最终还是难以亮成火炬,亮成灯塔。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希望亮出属于自己的光芒。哪怕只有萤火虫一般微弱的光亮,也要竭尽可能地在这个世界一闪——这就是我们活在这个世间的价值。也许,那一刻,只有一个人路过,他看到了,他也会淡淡地说:哦,这是一只萤火虫,它发出了属于自己的光亮。这就已经足够了。

没有什么不在岁月中老去。财富留不住,千金终有散去的时候;容颜留不住,美人终有迟暮的时候;还有虚妄的名声,这些都留不住。然而,你曾经的一个甜美的微笑,你曾经扶助人的温暖的手,你的智慧,你的爱,却可以长久地留在他人的心里。而且,当别人想起并诵念你的时候,这一切,是那么蓬勃而富有生命力,让人津津乐道,口齿生香。

作为凡夫俗子,也许我们一生都不会有一件惊天动地的壮举,史册上连我们的影子也不会看到,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忘记自己,淡化自己,甚至小瞧自己,我们应该给自己留下点什么,哪怕一年只有一句话,一件事,我们也应该努力为自己书写。历史是自己创造的。人生不能没有回忆,回忆过去不管是痛苦还是快乐都是人生的一种享受。人生不过百年,给自己留下点东西并不容易。我们只要留下一份真情,一份善良,一份辛劳,一份爱心,就应该说无愧于平淡的人生了。漫漫人生路精彩的只是瞬间。无论我们从事何种职业,无论我们是耄耋老人还是懵懂少年,是风华正茂的青年还是深谙人世的中年人,让我们都努力为自己留下点东西吧。每个人都要交一份人生的答卷,答案是自己书写的,考卷是别人评判的。为了年年、月月、日日都有自己应该回味的东西,为了将来交一份好的人生答卷,督促自己勤勉人生,每天都做好自己应做的工作,让自己每天都有可回味的东西。争取留给自己多一点的东西,别生活在空虚与遗憾中。

环顾疯狂的现代环境,被钢铁、水泥、化学和塑料制品重重围困,被人造的不朽之物、不可降解之物重重围困,现在的人们似乎不屑于什么不朽,不相信什么永恒了。崇高的信仰、伟大的心灵、真挚的感情、深邃的诗意,这些源自生命深处又对应着宇宙终极奥秘的神圣之境,人却日益远离。人越来越拒绝着诗性,也越来越降低着人性;人不再相信不朽,因此甘于自己的速朽;人不再崇拜永恒,因此只痴迷于当下的欲望满足和片刻快感而放弃永恒的精神价值。

其实功名、财富、权位,都是过眼云烟,都是速朽之物。什么是不朽的呢?日月星辰不朽,大地山河不朽,清风白云不朽。在不朽的大自然面前,人,无疑是匆匆过客,是速朽的、霎生霎灭的幻影。每个头脑清醒的人不甘于在不朽的自然面前仅做个速朽的过客,他们觉得这样不仅对不起不朽的自然,也对不起速朽的自己。用不朽的心灵,不朽的爱和创造,供奉这不朽的山河、不朽的天地、不朽的宇宙——这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于是,不朽的人就超越了时空,有了与天地对称的不朽价值。

不要把个体命运看得太重,也不必为个人的一切做过多的注释。与其用喋喋不休的解说去换取他人的怜悯和赞誉,不如缄口不语,用默默无闻的劳作为社会、为后辈“留下一片绿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