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预防训练过度

如何预防训练过度

时间:2022-0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训练过度,是指因为训练不当等原因引起的机体疲劳,从而导致训练兴趣降低等一系列不良反应。训练过度在从事健身锻炼的人群中很容易发生。国际健美联合会曾经公布过关于训练过度的几个标准,这同样适用于器械健身锻炼者。我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参照这几条标准来判断是否训练过度。引起训练过度的原因很多,首先是在动作练习的选择方面。如果发生了训练过度,我们寻找原因,积极采取措施,在短时间内是可以恢复的。

训练过度,是指因为训练不当等原因引起的机体疲劳,从而导致训练兴趣降低等一系列不良反应。训练过度主要分为两种情况:过度兴奋型和过度抑制型。一般器械健身运动中发生的训练过度多数属于过度兴奋型。

训练过度在从事健身锻炼的人群中很容易发生。经常有锻炼者会出现不想训练、看见器械就厌烦反感等情况,这很有可能就是训练过度。训练过度在初期的症状表现多为:全身无力、情绪易波动、食欲缺乏、情绪不高,锻炼时容易产生烦躁感等等。如果这些症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防治,就会进一步恶化,从而产生更为严重的症状: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大量出汗、心悸、身体一运动就产生疲劳感,经过长时间的休息仍不能恢复,没有食欲,消化功能紊乱,等等。

国际健美联合会曾经公布过关于训练过度的几个标准,这同样适用于器械健身锻炼者。我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参照这几条标准来判断是否训练过度。如果你符合其中2条以上的标准,就说明训练过度。这些标准是:

(1)训练时易受伤和肌肉常感疼痛。

(2)早上起床前测量静止状态下的心脏每分钟搏动数、心跳次数比平常状态时增加,同时血压也超出平常的水平。

(3)训练情绪下降,容易激动。

(4)睡眠浅,常失眠

(5)肌肉的体积和力量状态与以前相比,水平下降。

(6)提不起精神,缺乏耐久力。

(7)性功能减退。

(8)食欲降低,食量减小。

(9)再一次训练前,肌肉仍感到疲劳。

引起训练过度的原因很多,首先是在动作练习的选择方面。因为器械健身的动作多是单调重复的,许多都是负重练习的。运动量太大、训练方法不正确、两次锻炼之间间隔的时间太短等都会导致训练过度。其次,日常生活安排的不规律、工作压力大、饮食不合理等,会影响练习者的精神状态和身体情况,在精神不好、身体状况欠佳的情况下也容易发生训练过度。

如果发生了训练过度,我们寻找原因,积极采取措施,在短时间内是可以恢复的。我们决不能不理不睬,无视症状,继续训练,那样会使身体各方面功能降低,久而久之,还可能导致慢性疲劳,难以恢复健康。用来防治训练过度的方法有以下这些:

1.降低训练量和训练强度 训练过度时,机体已经处于疲劳状态,如果还是按照以前的训练量和训练强度进行锻炼,对于疲惫的身体,无疑会加重它的疲劳状态。因此首先要把训练强度降下来,具体降多少为好,要视自己身体的情况来决定。

2.训练内容多样化 器械健身大多是枯燥的,很多人想在短时间内取得较大的效果,于是猛练一通,以致运动量过大,训练过度。训练内容的多样化,就可以让锻炼者不断发现新鲜的锻炼效果和乐趣,避免烦躁的心理。

3.加强营养,平衡膳食 运动会消耗大量的能量,所以我们应该在运动后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蛋、奶、蔬菜、水果等,加强营养,平衡膳食,保证拥有充沛的体力。

4.睡眠充足 运动时受到损伤的组织和细胞是在我们睡眠的时候进行修复活动的,所以必须保证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才能使我们精力充沛地进行第二天的训练。

5.加强对自己的医务监督 在过度训练的调整期,我们可以每天测一下血压、心率和体重,观察并记录饮食和睡眠情况。这样,我们就能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身体的状况。

如果运动过度者经过上述方法的调整,没有什么效果的话,那就应该暂时停止锻炼,请医生诊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