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运动员训练过度的表现

运动员训练过度的表现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我监督又称自我检查,即健身爱好者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和生理机能变化做连续检查并定期记录。应控制在锻炼法规定的脉搏数以内。随后体重应逐渐趋于稳定。必要时进行临床医学检查,以便查出原因,及时调整训练计划。因运动导致的蛋白尿,称为运动性蛋白尿。运动性蛋白尿出现率及恢复情况与锻炼时的强度、运动负荷、训练水平和机能状况有关。血红蛋白是评定运动员身体机能状况的一个重要生理指标。

第一节 体育锻炼的医务监督

一、体育锻炼的自我监督

自我监督又称自我检查,即健身爱好者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和生理机能变化做连续检查并定期记录。其目的在于评价锻炼结果,调整锻炼计划,防止过度疲劳和运动性损伤,从而更有利于提高健康水平。经常性地进行自我监督,对于增进信心、坚持科学锻炼、防止运动过量或不足、提高锻炼效果和养成良好运动卫生习惯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自我监督的内容和方法

自我监督包括主观感觉和客观检查两方面内容。

(一)主观感觉

1.一般感觉

它是人体功能状态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状况的反映。身体健康的人就会精力充沛、活泼愉快;若患病或过度疲劳就会精神不振、软弱无力、疲劳、易激动。在记录时,若精力充沛可记为“良好”;若未出现不良感觉可记为“平常”;若精神不振、疲倦可记为“不好”。

2.锻炼心情

心情与精神状况有关。在锻炼过程中,若出现对体育运动不感兴趣,甚至厌倦,这可能是锻炼方法不当或疲劳的表现,也可能是过度疲劳的早期征象。可根据自己的锻炼心情,分别记录为“很想练”、“不想练”、“冷淡”或“厌倦”等。

3.不良感觉

在健身活动时出现肌肉酸痛是正常的,适当减少运动量酸痛就会消失。若锻炼后出现头痛、头晕、胸痛、胸闷、恶心、呕吐或其他部位的疼痛,说明运动量过大或健康状态不佳。在记录时,应写清具体感觉。

4.睡眠

经常进行健身运动的人,应当是入睡快、睡得好。

5.食欲情况

一般情况下,由于运动锻炼消耗能量较多,因此,经常锻炼的人食欲往往很好。但是有时由于运动量过大或出现过度训练或健康不佳时,也可出现食欲下降的情况。在自我监督日记上可记下食欲“良好”、“一般”、“减退”或“厌食”等情况。

6.排汗量

训练或比赛时,由于能量代谢水平较高,产热量多,因而排汗成为散热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排汗量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运动量、训练水平、气温、湿度以及神经系统的状况等。记录时可以记下汗量“正常”、“减少”、“增多”等情况。

7.体征

锻炼时的外部体征一般可从以下三方面去观察:精神(锻炼者的精神、表情、言语、眼神、注意力等),躯体(面色、呼吸、嘴唇、排汗等),动作(动作质量、准确性、步态等)。运动量适宜时,锻炼者一般表现为精神良好、面色稍红、步态轻快等。运动量过大时,锻炼者一般表现为面色红、气喘、满脸流汗、精神差、眼神无光、反应迟钝、动作不稳等,此时必须减量运动。

8.其他情况

在过度运动后,由于疲劳男性可能会出现遗精,女性也可能在一段时期内出现月经不调、痛经等情况。总之,在锻炼前、中、后期所出现的一些特殊感觉都要记在监督日记上,供指导人员参考。

运动量过小的表现:运动后身体无微汗、无发热感,脉搏也无大的变化,在运动后两三分钟即恢复至安静状态。

运动量适宜的表现:锻炼后有微汗、轻松愉快、感觉良好,睡眠、食欲良好,或虽然稍感疲乏、肌肉酸痛,但休息后会很快消失,次日体力充沛,渴望锻炼。

运动量过大的表现:锻炼后大汗淋漓、头晕眼花、胸闷、身体疲倦、睡眠差、食欲下降,脉搏在运动后15min尚不能恢复,次日仍觉乏力,不想锻炼。此时应注意减少运动量。其症状表现为:

(1)出现胸闷、胸痛、晕眩等症状。

(2)出现心悸、头晕、血压过于升高或下降。

(3)明显的呼吸困难、嘴唇发紫、脸色苍白、出冷汗、头晕、恶心、呕吐等。

(4)四肢肌肉剧痛、关节疼痛、步态不稳、动作不协调等。

(二)客观检查

1.安静时脉搏

每天早晨醒后,先不起床而立即仰卧测1min的脉搏数,这就是安静时脉搏,也把它称为“晨搏”。用这个脉搏来检查身体机能状态十分必要,若安静时脉搏比平时高12次以上,可能和过度训练有关,应立即改变训练方法和减少运动量;若比平时高6~8次,说明运动量大了,应当进行调整;若比平时高4~5次,就不要再增加运动量了。

2.锻炼后即刻脉搏

应控制在锻炼法规定的脉搏数以内。若连续几天超过规定数,身体又有不适感,说明运动量大了,应进行调整;若几天均未达到规定数,身体感觉良好,可适当增加运动量。

3.体重

刚进行健身活动锻炼,体重会逐渐减轻,尤其是身体肥胖者,这是由于机体的水分和脂肪减少的缘故。随后体重应逐渐趋于稳定。如出现体重不断减轻,并有其他异常感觉,可能与过度训练或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有关,应减小运动量并到医院检查。体重每周测1~2次。测体重应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进行,穿的衣服也应一致。

4.血压、肺活量心电图

健身运动爱好者的血压应趋于稳定。锻炼后收缩压上升20~25 mmHg(1mmHg≈133·322Pa),舒张压下降5~10 mmHg,应视为正常。测肺活量时应连续测5次,若每次测的结果是逐渐上升的,说明呼吸机能良好;若逐渐下降或前后显著下降,说明呼吸肌耐力差,是反应不良的表现。若血压突然升高、肺活量明显下降、心电图异常,则应减小运动量并到医院进行检查。

三、医务监督的常用指标

(一)脉搏

常人安静时一般脉搏(心率)70次/min左右,正常范围是60~100次/min。如果安静时心率超过100次/min称为心动过速。正常人运动训练期间在安静时心动过速或心率比平时明显加快,表示肌体功能状态不良、过度疲劳或早期过度训练。此时,更应注意晨搏变化。必要时进行临床医学检查,以便查出原因,及时调整训练计划。

经常检查定量负荷运动后的心率,有助于了解肌体功能状况。如运动后即刻心率增加的幅度不变或下降,说明肌体功能状况提高,体育教育和训练中运动负荷安排得当。如运动后即刻心率增加的幅度明显上升,说明肌体功能状况较差或训练安排不当,可能是过度训练。

(二)血压

正常成人动脉收缩压小于18.6kPa,舒张压小于12kPa。如果收缩压大于21.3 kPa或舒张压大于12.6 kPa,则称为高血压。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种。

除原发性高血压外,正常人训练期间血压升高可能是过度训练或过度紧张的表现,也可能由力量训练(如举重健美、投掷等)引起。青少年可能是由神经、内分泌改变引起的青少年性高血压。

血压偏低可能由心肌收缩力下降、脱水导致的血容量减少,炎热导致外周血管扩张等原因引起。

出现血压异常应调整训练计划,注意休息;如果血压异常不能改善,并伴有头晕、头痛等症状就应做进一步检查。

(三)尿蛋白

正常人尿中无蛋白或偶有微量蛋白。因运动导致的蛋白尿,称为运动性蛋白尿。正常情况下运动性蛋白尿于数小时至24h内恢复正常。

运动性蛋白尿出现率及恢复情况与锻炼时的强度、运动负荷、训练水平和机能状况有关。如果运动后尿蛋白排泄率比以往高,说明锻炼时运动强度大或身体机能状况不良。锻炼后第二天尿蛋白排泄率仍很高,特别是锻炼期间尿中蛋白排泄率高,说明锻炼时运动负荷太大或身体机能状况不良,应及时调整锻炼计划,加强休息及营养,以防发生过度训练和身体伤害。

运动性蛋白尿经休息、调整负荷后会逐渐减少、消失。如仍不消失,甚至不运动仍有蛋白尿,可能是病理性蛋白尿,如肾炎等,此时应停止锻炼,并做进一步检查。

(四)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具有携氧功能的含铁蛋白质。我国标准正常男子血红蛋白含量为120~160g/L,女子为105~150g/L。血红蛋白是评定运动员身体机能状况的一个重要生理指标。在训练期间,如果血红蛋白正常,成绩提高,说明肌体功能状况好;如果血红蛋白下降至男子低于120g/L,女子低于105g/L,称为运动性贫血,此时一般均有运动成绩下降、自我感觉不良的表现,说明肌体功能状况不良,可能是过度训练和过度疲劳,应当注意调整训练,并应注意在饮食中多补充铁和蛋白质,以弥补运动训练中过多的消耗。

(五)心电图

心电图反映了心肌的生物电变化,与心肌的自律性、兴奋性和传导性有关,能较敏感地反映心肌的电生理变化。心电图既是临床上检查心脏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又是观察运动员机能状况的重要指标。经长期运动训练后,心电图可有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的表现,如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表明心泵功能较好,是心脏对长期运动的适应。但少数情况下,训练过度、运动负荷过大、心脏功能不良时也会出现上述变化,这时运动员自我感觉不良,会伴有胸闷、乏力等。

如果心电图出现多发性早搏、显著窦性心律不齐、ST段及T波变化,说明是由过度训练、过度疲劳等引起的心肌损害、心功能下降。此时往往会有更明显的不良感觉,应进一步做临床检查,调整锻炼计划,或暂停锻炼。

(六)最大吸氧量

最大吸氧量是反映人体在有氧极量运动负荷时心肺功能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研究表明,最大吸氧量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最大心输出量,即与心泵功能的强弱关系最大。我国普通青年男子最大吸氧量约50mL/kg·min,女子约45mL/kg·min,而经过良好训练的男女运动员分别约为70mL/kg·min、55mL/kg·min。当由于过度疲劳或过度训练引起心肺功能下降时,最大吸氧量会明显下降,成绩也下降。经过运动负荷调整和相应的休息后,其值会回升。

刚参加锻炼的人,在训练期间最大吸氧量值稳步升高,说明锻炼计划得当,心肺功能明显提高,肌体功能状况良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