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年人膳食如何求“变”

老年人膳食如何求“变”

时间:2022-0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们在夏季过多的发散之后,各组织均感水分不足,如受风凉,易引起头痛、流泪等一系列症状,甚至使旧病复发或诱发新病,医学上称之为秋燥综合征。老年人对秋天气候的变化适应力和耐受力较差,重视饮食调养可以起到一定预防作用。对体弱多病的老年人,更有康复、祛病和延年之功效。

品种求变:营养学家告诫我们,每天最好安排30种食物以备选择,至少吃14种才能达到膳食平衡的目的,仅以矿物质与微量元素为例,数量多达几十种,分布极其广泛。如果食物每天一个样,不仅影响口味,降低食欲,更糟糕的是会造成某些养分的不平衡,甚至缺乏,从而埋下患病的祸根。

四季求变:春季食谱要突出温补阳气类食物地位,如葱、蒜、韭菜等蔬菜。同时,根据孙思邈提出的“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的原则,大枣、瘦肉、禽蛋等亦是佳品。

夏季首先要注意补足水分和钠、钾、钙、镁等无机盐,含氮物质以及维生素B、维生素C等。蔬菜每天不应少于500克,豆腐不少于300克,鸡蛋1个,少量瘦肉,诸如肉末豆腐、木须肉、炒青菜、蒜泥拌茄子或黄瓜、咸鸡蛋、酱肝等都是佳肴,应少吃油腻食品。另外在这个季节苦味食物值得推荐,如苦瓜等蔬菜。

秋季气候干燥,易使人产生种种“秋燥”症状,如咽干、嘴唇裂、口渴、便秘等,饮食要点是养阴润肺,芝麻、蜂蜜、梨、莲子、银耳、葡萄、萝卜之类是秋季佳品,多喝开水、淡茶或牛奶、豆浆等饮料,少吃辣椒等燥热食品,用饮食调养秋燥症。

立秋之后,气候干燥。人们在夏季过多的发散之后,各组织均感水分不足,如受风凉,易引起头痛、流泪等一系列症状,甚至使旧病复发或诱发新病,医学上称之为秋燥综合征。老年人对秋天气候的变化适应力和耐受力较差,重视饮食调养可以起到一定预防作用。饮食调养,“清润”为宜,秋季易伤津液,平时要适当多饮些开水、淡茶、豆浆以及牛奶等饮料,还应多吃些萝卜、番茄、豆腐、柿子、香蕉等,这些食物具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功效。要禁烟、酒以及辣椒等燥热之品。暮秋时节,人们的精气开始封藏,进食滋补食品较易被机体消化、吸收和藏纳,有利于改善脏器的功能,增强人体素质。对体弱多病的老年人,更有康复、祛病和延年之功效。这时可适当多吃些鸡、牛肉、猪肝、鱼以及莲子、大枣之类的食品。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说:“秋冬间,暖里腹。”因此,在饮食上还应注意暖腹,禁食生冷。

冬季天气寒冷,是闭世故之令。进食的要点是“保阴潜阳”,即多吃点敛阳护阴的食物,如胡麻仁、龟、鳖、藕、木耳等。同时,天气寒冷,宜增加热量,加强抗寒能力,故狗肉、羊肉等高热量食物不可冷落。另外,冬天应多吃些新鲜蔬菜,以免引起维生素缺乏,故胡萝卜、油菜、菠菜、豆芽菜等便显得更为宝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