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常用的补气药有哪些

常用的补气药有哪些

时间:2022-0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代研究表明,党参对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能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并能使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加,可用于缺铁及营养不良性贫血,还有降压和健胃作用,与黄芪同用能治疗慢性肾类蛋白尿。此外,还可用于消渴病,有补气养阴止渴的功效。

(1)人参:味甘、微苦,性微温,为补气要药,且可生津止渴,安神益智。适用于体虚欲脱之症,可以补气固脱;脾胃气虚,运化无力,四肢倦怠,食欲缺乏等症;肺气不足,气短喘促,脉虚自汗;津亏口渴或口渴不止的消渴症;心神不安,失眠多梦,惊悸健忘。此外,还可与补血药或补阳药同用,治疗血虚或勃起功能障碍。常用量为5~10克,水煎服;研末吞服每次1~2克,如挽救虚脱,应用大量15~30克,煎汁分数次服。

(2)党参:味甘性平,能补脾肺之气,且可养血、生津液。适用于中气不足,脾胃虚弱,食少便溏,四肢倦怠;肺气亏损,气短喘促,言语无力;气血两虚或血虚萎黄,头晕,心慌,气津两伤,气短口渴。党参与人参古时不分,故《本草纲目》有人参而无党参,至清代《本草从新》始正式收之。但其药力较弱,轻症或慢性疾病可以党参代人参用。重症、急症用人参为宜。常用量为10~15克,煎汤服。现代研究表明,党参对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能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并能使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加,可用于缺铁及营养不良性贫血,还有降压和健胃作用,与黄芪同用能治疗慢性肾类蛋白尿。

(3)西洋参:味甘,微苦,性寒。功能补气养阴、清火生津,适用于阴虚火旺、咳喘痰中带血;气阴两伤,烦倦口渴;津液不足,口干舌燥;肠热便血。常用量为3~10克,煎汤服。

(4)黄芪:味甘性温。为补气药,且可升举阳气,又能固表止汗,托疮生肌,利尿退肿。适用于脾肺气虚、气短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胃下垂、子宫下垂;气虚不解固摄引起的便血崩漏;气虚血滞,肢体麻木、关节疼痛或半身不遂;体弱表虚、自汗、盗汗;痈疽疮疡由于气血不足,内陷不起,脓成不溃或溃后脓出清稀久不收口;气虚小便不利,肢体面目浮肿。常用量为10~20克,煎汤服。固表止汗,托疮排脓,生肌敛疮,利尿退肿宜生用,补中益气升阳宜炙用。现代研究表明,黄芪有强心作用,能扩张血管、改善皮肤血液循环及营养状况,并能降低血压,有利尿及抗肾炎作用,可治疗肾炎蛋白尿,有保肝作用,增加免疫力。

(5)白术:味甘苦性温,补气健脾,燥温利水。适用于气弱脾虚运化无力,食少便溏,脘腹胀满,四肢倦怠;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留而为痰饮水肿;气弱脾虚,肌表不固的自汗。此外,还可用于妊娠气弱脾虚、胎气不安之症。常用量为每天5~15克水煎服。补气健脾宜炒用,燥湿利水宜生用。现代研究表明,白术有明显持久的利尿作用,有降血糖和强壮作用,能增强免疫力。

(6)山药:味甘,性平。既能补气,又可养阴,且稍有收敛作用。为平补脾、肺、肾之品,适用于脾虚便溏或泄泻;肺虚久咳或虚喘;肾虚遗精、尿频、白带过多。此外,还可用于消渴病,有补气养阴止渴的功效。常用量为10~30克煎汤服。入补脾药宜炒用,入补肾药宜生用。现代研究表明,山药有增强消化系统的功能,有降血糖作用,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能增强耐缺氧能力,有抗衰老作用。

(7)红枣:味甘性温,能补益气,养血安神。适用于中气不足,脾胃虚弱,体倦乏力,食少便溏;血虚,面黄肌瘦,头晕眼花,妇女月经量少色淡;心肝血虚,精神恍惚,睡眠不佳。常用量为5~12枚或10~30克。现代研究表明,红枣有保肝、增强肌力的作用,可治过敏性紫癜。

(8)鹿茸:味甘性温,为补肾阳、益精血的要药,且有强筋骨作用。适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畏寒肢冷,勃起功能障碍、早泄,子宫虚冷,小便频数,腰膝疼痛,头晕耳聋,精神疲乏;精血不足,筋骨无力;子宫虚寒,崩漏不止,白带过多。此外,还可用于疮疡久溃不敛,脓出清稀者,有温补内托的功效。常用量为1~3克,研细末1天3次分服或入丸散。现代研究表明,鹿茸有强壮作用,能增强免疫功能,促进红细胞、血红蛋白、网状红细胞的新生,对长期不愈合的疮口能增强再生和促进骨折愈合,有强心和调整心律不齐的作用,对低血压和慢性循环障碍有治疗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