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长寿的心理密码

长寿的心理密码

时间:2022-0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心病心病,心理致病。正常范围内的情志变化并不会致病。长此以往,会使人患上高血压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对患有心脑血管病者,可导致病情加重,诱发卒中、心肌梗死等,危及生命。但目前临床使用的正规的系统的心理诊断和治疗方法却多由西医发明。认识到了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和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一中医对心理的认识

心病心病,心理致病。我国古人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认为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其中思和悲、恐和惊性质类似,故多以喜、怒、思、忧、恐为代表,称为“五志”。七情是人体对客观事物的心理反应,七情与人的五脏的生理、病理变化密切联系,与五脏的健康相关联,喜与心、怒与肝、思与脾、忧悲与肺、恐惊与肾相对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就记载:“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正常范围内的情志变化并不会致病。但强烈或长期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正常的承受范围,就会使人体气机紊乱,导致疾病的发生。正如《素问·举痛论》指出的:“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情绪变化对脏腑有影响,而脏腑气血的变化也会影响情志,如《素问·调经论》说:“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灵枢·本神》又说:“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可见,七情与内脏气血互相影响,关系密切。

若要健康,必须避免情志大起大落。特别是在患病后更应避免情志的异常波动,因为情志的异常波动可使病情加重或迅速恶化。根据临床观察,在许多疾病中,若患者有较剧烈的情志波动,往往会使病情加重或急剧恶化。如有高血压病的患者,若遇事恼怒,肝阳暴涨,血压可以迅速升高,发生眩晕,甚至晕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

情志对五脏及人体的影响,分述如下:

1.喜 喜为心志,心能表达人的喜悦之情。心能主血,喜悦时人体气血运行加速,面色红润,御寒能力、抗病能力提高,罹患心脑血管病的可能下降。

心主神明,愉悦时,思维敏捷,想象丰富,创造力增强,考试时也能有超常发挥,运动员易破纪录;心其华在面,喜悦时会神采飞扬,面带笑容,喜形于色,热恋中的情侣越发娇美动人或潇洒英俊等;心开窍于舌,高兴时能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语言流畅动听等。

由于心与小肠相表里,故人在高兴时胃口也大开,久则心宽体胖。

喜伤心。过喜的异常情志可损伤心,常出现心慌、心悸、失眠、多梦、健忘、多汗出、胸闷、头晕、头痛、心前区疼痛,甚至有神志错乱、喜笑不休、悲伤欲哭、多疑善虑、惊恐不安等症状,可导致一些精神、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发生,严重者还可危及人的生命,如大喜时造成卒中或突然死亡,中医称之为“喜中”。

2.怒 怒为肝志,肝能表达人的愤怒之情志活动。怒是个人的意志和活动遭到挫折或某些目的不能达到时,所表现的以紧张情绪为主的一种情志活动。怒既有积极的一面,即指对个人和社会产生积极的作用,战前动员要鼓舞战士的士气,包括激起战士对敌人的仇恨和愤怒,使之在战斗时化为巨大的战斗力;怒又有消极的一面,即指对个人和社会产生消极和不良的影响。暂时而轻度的发怒,能使压抑的情绪得到发泄,从而缓解紧张的精神状态,有助于人体气机的疏泄条达,以维持体内环境的平衡。

怒伤肝。大怒、过怒易伤肝,表现为肝失疏泄,肝气郁积,肝血淤阻,肝阳上亢等病证。出现胸胁胀痛,烦躁不安,头晕目眩,面红目赤,有的则会出现闷闷不乐、常叹息、嗳气、呃逆等症状。人体发怒时可引起唾液减少,食欲缺乏,胃肠痉挛,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血压上升,血中红细胞数量增加,血液黏滞度增高,交感神经兴奋。长此以往,会使人患上高血压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对患有心脑血管病者,可导致病情加重,诱发卒中、心肌梗死等,危及生命。

3.忧(悲) 忧(悲)为肺志,古代医家对忧愁的患者仔细观察分析后发现,肺是表达人的忧愁、悲伤的情志活动的主要器官。当人因忧愁而哭泣时,会痛哭流涕,这主要是因为肺开窍于鼻,肺主气,为声音之总司。忧愁悲伤哭泣过多会导致声音嘶哑、呼吸急促等。肺主皮毛,故忧愁会使人的面部皱纹增多。

忧(悲)伤肺。人在悲伤忧愁时,可使肺气抑郁,耗散气阴,出现感冒、咳嗽等症状。中医认为肺主皮毛,所以悲忧伤肺,还可表现在某些精神因素所致的皮肤病上。情绪抑郁,忧愁悲伤可以导致荨麻疹、斑秃、牛皮癣等。

4.恐(惊) 恐(惊)为肾志,肾是人们表达惊恐之志的主要脏器。惊恐是人对外界突发刺激的应激反应。人在受到剧烈惊恐之时,会出现大小便失禁,这与肾主前后二阴,肾主二便的功能相符。肾藏精,生髓充脑,人受到惊吓后,会突然晕厥,不省人事,与肾藏精,生髓充脑有关系。惊恐在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是有一定的益处的,可以引起警觉,避免机体遭到危害。

恐伤肾。惊恐过度会耗伤肾气,使得肾气下陷,大小便失禁,遗精滑泄,严重的惊恐,还会导致人的死亡。

5.思 思为脾志,人的思虑的情志活动主要是通过脾来表达的。思是精神高度集中的思考、谋虑的一种情志。当人在思考或焦虑时,往往会出现饮食无味,食欲缺乏;有的妇女可以因为工作紧张,思想高度集中导致月经量少,经期紊乱等,这与脾主统血的功能相一致。

思伤脾。过思则易伤脾。伤脾可以表现为气血不足所致的乏力,出现头晕、心慌、贫血等症状。有的还可出现嗳气、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疾病所表现出的一系列症状。

二西医对心理的认识

西医认识到心理因素导致疾病则要比中医晚很多。但目前临床使用的正规的系统的心理诊断和治疗方法却多由西医发明。当然,中医也有很多好的心理调节方法,只是没有形成系统。西医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过程。西医是实证科学,讲究实验证据。弗洛伊德及其以前的早期西医心理疗法,都不讲实验证据,完全依靠临床观察来探求心理学的规律,建立理论体系。弗洛伊德主义的整个理论体系都不是用实验方法建立的,而且他的理论也无法用实验的方法来证实,他的潜意识理论、“原我”“自我”“超我”理论、心理防卫机制理论、梦的理论、泛性论等,都无法用实验来证明。由于这种心理疗法不符合西医实证主义的思维模式,很快,随着现代神经电生理学的问世和发展,而被各种研究大脑的实证主义心理法所取代。但心理作为最复杂的生命现象,有证据者少,无证据者多,或者说很难找到证据。经历了近百年的研究和争论,西医最终认识到心理是全身各系统均参与的复杂活动,并提出了神经-内分泌-免疫学说,与中医的情志-气血-脏腑理论不谋而合。并在这个研究与争论的过程中,形成了系统的心理学理论和实践体系,为现在的心理学诊治奠定了基础。西医也从生物医学模式逐渐发展到了今天的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也就是说,不再把人仅仅当作物来看待,也把他所处的环境和其心理因素一起考察。认识到了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和治疗中的重要作用。现代医学研究已经明确,许多疾病,如癌症、高血压病、头痛、溃疡等大部分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现代生活压力重重,繁忙不堪,我们不仅需要在饮食、起居、睡眠、运动等各方面用心,也要注意在事业、金钱以及家庭等方面采取健康的态度。健康的生活态度,会使你的生活幸福,身体健康。

三如何调节心理

俗话说“心病还需心药医”,现在看来,所谓心药就是心理调节和治疗。一般人的心理问题还不需要专业的心理治疗,只要能够自我发现、自我调节就可以了。那么,生活中我们如何调节自己的心态呢?首先,要认识到自己有什么不正确的心理问题,然后培养自我控制能力,冷静处理外界的影响,逐步学会科学有效地调整自己的心态。

1.做个真好人 经常有人说,某某真是个好人啊,从来不和人吵架,遇到任何委屈都憋在心里,终于窝出病了,没治好就死了,真是好人不长寿啊!生活中,很多人都认为好人不长寿。认为忍让别人就是对自己不好,自己有气不发憋在心里,早晚要得病死掉。其实这是个误区。因为这样的人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好人,而是不敢得罪别人的假好人。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好人?只有真实地从心底里宽恕别人的人才是真正的好人!假好人实际上并没有原谅别人,而是表面不怪怨,心里怪怨,明明心里气得要命,嘴上却不敢说,不敢骂。但嘴上不骂心里骂,当面不骂背后骂。这种人表面是好人,心里不是好人。这种人还不如当面吵骂的人。而假好人晚上回家骂个没完没了,心里反复琢磨。一个暗地里痛苦不堪,怒气满胸,表面上又要装作若无其事的人怎能不得病,更别说长寿了。

真好人是能够宽恕别人的人,别人做错了事,能豁达地原谅别人,认为一切都是人之常情,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不是嘴上不怨,而是心里不怨,不是生了气憋着不发,而是心里根本就没有气。这样才是真正的好人。如此,既不得罪别人,也不得罪自己,既善待了别人,也善待了自己。一个总是宽容别人的人必然是长寿的。因为宽容的人心胸是豁达的,心情是舒畅的,气血就会和顺,经脉就会畅通,身体自然舒服,吃得真香,睡得真甜,没有恼人的梦,没有醉人的(闷)酒,自然百病不扰,乐享长寿。假好人当然不能长寿。不情愿地忍让,心里郁闷,肝气郁结,气血不畅,经脉闭通,导致胁肋胀痛,夜不能安眠,食不能美味,终日体倦乏力,周身不适,自然百病来扰,怎能长寿。

多行善事仁者寿

科学家研究发现:善恶影响人寿命的长短。乐于助人者平均寿命显著延长,在男性中尤其如此;相反,心怀恶意,损人利己和他人相处不融洽的人死亡率比正常人高出1.5~2倍。善良的人长寿原因是:乐于助人者内心平和,较少关注自身的焦虑和痛苦,精神健康。又常得到人们对他的友爱表示感激之情。常行善有益于增强人体免疫力。而心怀恶意、损人利己者寿命比较短。他们心胸狭隘、斤斤计较,心脏冠状动脉堵塞的可能性便加大,血压也易升高;那些贪污受贿、营私舞弊的人,做贼心虚,不敢把自己的心事向人透露,所以就会坐立不安、失眠烦躁、全身功能特别是免疫功能失调,患病的可能性大增,寿命怎么能长呢?

2.和孩子们玩,向孩子学习忘记 做到真好人的境界并非易事,需要长期不断地修炼。在没有达到如此高境界之前,我们应如何纾解自己的情绪呢?不妨和孩子们一块玩一玩,他们的童真会给你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快乐,在不经意间消除你的烦恼。并且向孩子学习吧!首先要向孩子学习的就是直来直去、随时释放烦恼和压力,这恰恰是人类心理健康的需要。孩子对事物的广泛兴趣,也是值得家长学习的地方。大人的烦恼,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们大人对很多事物都不感兴趣,生活也变得乏味。而孩子却对世界有着浓厚的兴趣,根本没有时间自寻烦恼。所以,我们不妨培养一点兴趣爱好,爱好它,专注于它,自然就会淡忘很多无谓的心理“琐事”。时光飞逝,每天都很新鲜,每天都值得你好好珍惜和发掘。不要让忙碌的生活蒙住了为事业和家庭奋斗的双眼,微笑着开始你的一天就能改变当天你做事的态度和方法,而积极的态度和方法就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以下次起床时,想象自己就是一个5岁的小孩子,你的这一天便会以更好的方式开始,你的脸庞会挂上微笑,这是全新的一天,这是全新的世界。

我们还应向孩子学习虽然有贪心但却可以很快忘记。下一次当你懊恼自己为何不能拥有你所想要的东西时,回想一下你刚刚告诉你孩子的话。每一次从商店玩具柜台走过时,你的孩子会喊道:“妈妈,我想要那个玩具,可以吗?”你厉声答道:“不可以!”孩子是怎么做的呢?他可能会哭几分钟,之后就忘得一干二净了。尽管有许多我们想要得到的事物,像百万豪宅、高级汽车,甚至私人飞机,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值得或者需要拥有它们。生活不可能总是心想事成。看看坐在车里的孩子吧,几分钟前还哭天喊地的,现在却已经笑嘻嘻地玩起从家里带出来的玩具了!孩子从我们做父母的这里意识到“不可能拥有一切”,那我们现在也需要再向孩子学习“不可能拥有一切”。这是一个轮回!

3.及时疏泄心情 面对不良情绪,应主动寻找一个释放的管道,有意识地把心中的烦恼和情绪倾倒出来,适时疏泄,可以避免不良情绪进一步发展。疏泄即疏导、宣泄,是我们日常生活保持良好心境的重要方法,我们经常会有意无意地用到它。例如,有的人在遇到工作压力时,就会郁闷焦躁,爱发脾气,经常与家人争吵,责骂孩子;有的人在遇到不顺心或者伤心事时会痛痛快快地哭一场。这些都是无意的心理疏泄,当然,自己心情不佳就责骂孩子,迁怒他人的做法是不合适的。我们需要动动脑筋,寻找适合自己的疏泄方法。

喊叫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疏泄的作用。有的人会到操场、树林等空旷的地方大喊几声。这样的减压方式既有效,又不会伤害到他人。但要注意别太拼命地喊叫,以免损伤自己的声带。

打东西也是消减不良情绪的有效方法。在日本特别流行。有些公司为了缓解管理人员和工人之间的矛盾,提高工作效率,专门设有“出气室”,里面有许多制作得很像管理人员的假人,专供那些当面不敢表示不满又有一肚子怨气的人发泄用。他们可以对这些假人又打又骂,借此可以起到消气的作用。还有一些专门让人出气的“发泄中心”,大多是在房间里摆满价格比较低廉的瓷器让人砸。

疏泄情绪的方法还有很多,例如:

(1)把不良情绪写在纸上:想怎样写就怎样写,毫不掩饰地写,痛快淋漓地写,写完之后一撕了之。在这个过程之中,情绪就会得到宣泄,这是比较经济有效的做法。

(2)长吁短叹:人在焦虑时,心率及呼吸频率均加快,而缓慢的深呼吸有助于使人安静下来。人们常将“唉声叹气”和不良的心境联系在一起,但事实上,它就是起到放松作用的深呼吸。心情不好时,选一处清静的地方,先通过鼻腔吸气以扩张肺部,然后将肺内气体慢慢呼出,如此反复地做一做“长吁短叹”,效果可能不错。

(3)找个情绪疏解员:当压力过大、情绪不佳时,若有朋友能在身边听自己发发牢骚,会很有效。就算他们无法给予任何实质上的帮助,但是那种有人倾听,有人共鸣的感觉,就足以让情绪获得疏解。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有人分享的快乐,会加倍的快乐;有人分担的痛苦,只剩一半的痛苦”。朋友的分忧解郁,是我们最好的减压良药。

(4)购物:压力大时适当地买些东西可以转移注意力,还可以为自己提供持续努力工作的积极动力。但是,要这么做最好还是先衡量一下自己的经济能力。

(5)大吃:还有人会选择疯狂地吃一顿,这也是属于情绪转移的方法,只要不过量、不过度,不失为一种正面的减压方式。

(6)为自己安排一场休闲活动:如和朋友看一场电影,或者去唱歌、跳舞,这种属于外放的宣泄方式,会对那些平常过于压抑自我情绪,以及较为害羞的人,带来莫大的解放功效。

4.怒不可“赦”!——发怒是自我摧残 发怒是由于外在刺激而引起的一种强烈的不良情绪反应,特别是青年人好强气盛,自控力又弱,易冲动,因而更容易发怒。还有的人因为成长环境的影响或是A型性格而具有易怒的秉性,动辄发怒,招人烦又自伤身体。殊不知,发怒是自我摧残!研究显示,脾气暴怒的人容易发生卒中、心肌梗死和猝死。我国医学古籍《黄帝内经·素问》中指出“百病生于气”。虽然这里的气并不是指生气,但我们可以引申使用此话,以警示自己不要生气。人在发怒时,会产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如心跳加快、呼吸紧迫、脸色改变,甚至全身发抖,这些变化说明发怒对人的影响很大。而这些仅仅是表象,对身体健康的危害是看不到的。

(1)大脑:生气会破坏大脑兴奋与抑制的节律,加快脑细胞衰老,弱化大脑功能。而且大量血液涌向大脑,使脑血管的压力增加,极易造成脑血管破裂而发生脑出血。并且此时血液中含有的毒素最多,氧气最少,对脑细胞不亚于毒药。

(2)心脏:每一次的生气或敌意,都会引发心跳加快,心脏收缩增强,血压升高,血液变黏稠,使供应心脏本身的血液减少而造成心肌缺氧。

(3)肝脏:生气时机体会分泌一种叫儿茶酚胺的物质,使血糖升高,脂肪分解加强,血液和肝细胞内的游离脂肪酸增加。游离脂肪酸有很强的细胞毒性,对肝细胞危害最大。

(4)皮肤:生气时血液中氧气少,游离脂肪酸等毒素多,这些都会刺激毛囊,引起毛囊程度不等的深部炎症,产生色斑等皮肤问题。

(5)胃肠:生气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并直接作用于胃肠,使胃肠的血流量减少,蠕动减慢,食欲变差,胃液增加,严重时会引起胃溃疡。同时还会影响大脑中的进食中枢,使人吃不下饭,也就是所谓的“气饱了”。

(6)免疫系统:生气会使内分泌系统制造一种由胆固醇转化而来的皮质固醇——肾上腺素。这种激素会阻挠免疫细胞的运作,降低人体免疫力,甚至会让免疫系统紊乱到攻击身体的正常细胞而导致自身免疫疾病,如白癜风、银屑病(牛皮癣)、红斑狼疮等。

人生旅途,成功与失败同在,顺利与困难交织,欢乐与苦恼共存,感情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任何情况下,要保持乐观、平衡的心态,不积累“感情势能”。做到遇喜而不狂,遇悲而不郁,遇急而不躁,遇惊而不慌,让生命之歌的主旋律不受冲击或干扰,不觅药方觅乐方,以达怡情爽神、益寿延年的目的。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要想做到完全不生气也是不可能的,遇到发怒的事时,要学会合理地宣泄怒气,不能把怒气发到同学、同事、朋友或别的人身上,否则会影响人际关系,要学会自我调节,合理宣泄,以下方法可供参考:

(1)回避法:遇到引起你发怒的刺激时,有意回避之,常言道眼不见心不烦,这是制怒的好方法。

(2)延缓怒气法:当遇见某一特殊情况,而且马上就要被激怒时,试着延缓15秒后,再以你一贯的方法暴发出来。下一次试着延缓30秒,不断加长这个时间。一旦形成了延缓发怒的习惯,生气与不生气就完全由你决定,你还会发怒吗?

(3)记录法:学会自己对自己行为进行分析。每次发怒后做一份生气记录,如实记下此次生气的情况,如时间、地点及事情。一段时间后,反过头再分析,你往往会发现自己当时是可笑的,事情是不值得生气的。

(4)换位法:人们在发怒时,大多是在生别人的气。如果能换一下位,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往往就不会感到生气了。

(5)照镜法:生气时照一照镜子,看看自己暴怒的脸有多丑多可笑!可能你都会忍不住笑了。

生气的骆驼

骆驼在沙漠里跋涉着。正午的太阳像一个大火球,晒得它又饿又渴,焦躁万分,一肚子火不知道该往哪儿发才好。正在这时,一块玻璃碎片把它的脚掌硌了一下,疲惫的骆驼顿时火冒三丈,抬起脚狠狠地将碎片踢了出去,哪知却把脚掌划开了一道深深的口子,鲜红的血顿时涌了出来,滴落到沙粒上,升腾起带着血腥味的烟尘。

生气的骆驼一瘸一拐地走着,嘴里骂着那块讨厌的碎玻璃。很快,血腥味引来了秃鹫,它们哀鸣着在骆驼上方的天空中盘旋着。骆驼心里害怕了,不顾伤势狂奔起来,沙漠里留下了一条长长的血痕。跑到沙漠边缘时,浓重的血腥味引来了沙漠狼!沙漠狼向骆驼发起了攻击,无力的骆驼只得像只无头的苍蝇般东奔西跑,疲惫加之流血过多,不久骆驼就跑不动了,狼扑了过去……临死前,骆驼追悔莫及,一声长叹:我为什么要跟那块小小的硌了一下脚的碎玻璃生气呢?当时不踢它该多好!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不如意的时候,或者说是倒霉的时候,如果像这只生气的骆驼只能使情况变得更糟!如何看待不如意,怎么处理倒霉事非常重要。其实,我们不妨糊涂点,就把它看作是命运的安排,认了;要放宽心,说不定下一秒坏事还会变成好事呢……

要记住,千万别生气,别跟自己过不去,有些事不是我们自己所能左右的。生气就是给自己搬了块绊脚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