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血液流变学与疾病

血液流变学与疾病

时间:2022-0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血液流变特性的改变与多种临床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栓塞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血液流变学检验主要包括宏观及微观流变学检验。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细胞,对血液的流变特性影响最大,其变形性是微观血液流变学检验中最重要的指标。血液黏度的测定能为临床许多疾病,尤其是血栓前状态与血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等提供重要依据。

血液流变学与疾病

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及其有形成分的流动性、变形性和聚集性变化规律及其在医学中应用的科学。血液流变特性的改变与多种临床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栓塞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血液流变学检验主要包括宏观及微观流变学检验。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是宏观血液流变学检验的重要指标。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细胞,对血液的流变特性影响最大,其变形性是微观血液流变学检验中最重要的指标。

血黏度是血液黏稠度的简称,是反映血液黏滞性的重要指标之一。血液黏度的改变,可以从整体水平了解与其他因素(如细胞因素、分子基础等)的联系。血液黏度的测定能为临床许多疾病,尤其是血栓前状态与血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等提供重要依据。一旦血液黏度增高,就意味着机体开始处于一种无或有症状的病理状态,应积极采取措施,防止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影响血黏度的因素很多,主要有:红细胞变形性和红细胞聚集性、红细胞的大小、形态和比积,以及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纤维蛋白原的含量等。

一、血液黏度增高

血液黏度增高会引起血流阻力增加,使血流速度减慢,最后导致血流停滞,直接影响脏器血液供应,导致疾病。

全血黏度增高常见原因如下。

1.血浆蛋白异常 如巨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先天性高纤维蛋白血症等,由于血浆中蛋白的含量异常增高,使血浆黏度增高,进而使全血黏度增高;另外,血浆蛋白的增加还可导致红细胞的聚集,从而造成全血黏度的增高。

2.红细胞数量增多 原发性或继发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心病、白血病、高原环境、长期缺氧等造成红细胞增多的疾病,均可伴有血液黏度的增高。

3.红细胞质异常 如红细胞聚集性增加、膜的流动性和稳定性下降等可使得血液在流动时阻力增加,属此类型血液黏度增高最典型的疾病为高血压、心肌梗塞、冠心病等,血液黏度增高的程度可反映心肌缺血的严重性,血液黏度测定对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可提供一项前瞻性指标。血液黏度增高,尤其是低切变率下黏度增高,可能出现在心肌梗死之前,是在其他症状出现之前的较早表现。此外,还可见于脑梗塞、糖尿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肺梗塞、视网膜动静脉栓塞、镰状红细胞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球形细胞增多症等。

4.恶性肿瘤 血液黏度增高使恶性肿瘤易于转移。肿瘤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及球蛋白增高、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性增高,使全血黏度增高。肿瘤细胞释放的促凝物质使血液凝固性增高,也是血黏度增高的原因之一。

5.其他疾病 慢性肝炎、肝硬变、高脂血症、休克等可出现血液黏度增高。风湿性关节炎、肾功能不全、外科手术后等均可出现血液黏度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二、血液黏度降低

从引起血液黏度降低的原因来看,主要与红细胞比积的减少有关,可分为病理性和生理性低血黏度两大类。

1.病理性低血黏度 主要见于几种出血性疾病,如出血性脑中风、上消化道出血、鼻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等。这些疾病的特点是血液黏度降低与红细胞比积的减少成平行关系,是机体失血后组织内水分向血管内转移而使血液稀释的结果。因此,这类疾病又叫出血性低血黏症。另外,尚有一些疾病,如各种贫血症、尿毒症肝硬化腹水症、急性肝炎等,也表现有低血黏度,但这类血液黏度降低与出血无关,而与慢性消耗性病理过程有关。因此,这类疾病叫做非出血性低血黏症。

2.生理性低血黏综合征 这一类型的特点是血液黏度的降低出现于人体正常生理过程的某一阶段。例如,妇女在妊娠期所见的血液黏度低下属于此类型。

(刘久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