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户外运动意义更大

户外运动意义更大

时间:2022-0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积极的户外运动是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体现了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是人们精神追求的一种表现。户外休闲运动的兴起,使人们逐步离开传统的体育场馆,走向荒野,纵情于山水之间,向大自然寻求人类生存的本质意义。因此,超负荷运动后人体极易疲劳,甚至加重已患疾病的病情。过度运动显然对身体不利。对于正常成年人的运动量,以每分钟心率增加至140次为宜;老年人的运动量,以每分钟增加至120次为宜。

四、户外运动意义更大

在影视作品中,常见到剧中人因为心情不好,然后一阵狂奔,观众大多认为这种镜头不真实。然而,有研究表明,现实生活中若真遇上不称心的事,不妨放开跑一跑,因为这样的确能够消除人的郁闷心理。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教授兼心理治疗师瑞斯特在运用跑步对沮丧病人进行治疗后得出结论:跑步对许多消沉者,似乎是合理的药方。

人的一生,谁都离不开运动,从婴儿学步,到各种各样的锻炼方法,无不是为了生存、为了健康。只有当人类具备了强健的体魄,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在远古时代,人类靠着强健的身体与野兽作斗争,捕获食物,适应恶劣的自然环境。在现代社会,生存条件大大改善,吃的食物营养丰富,居住条件冬暖夏凉,出行以车代步,繁重的体力劳动由机器取代。有人说,物质文明的发展是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心脑血管病产生的根本原因。的确,这些疾病与环境污染、食物污染、空气污染、水质污染密切相关,另外,还有一个导致现代“富贵病”高发的重要因素,那就是现代人营养过剩和缺乏必要的健身运动。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锻炼时间不宜太短,更不宜太长。时间太短,热量消耗不够,当然动总比不动好,哪怕只是动动胳膊、松松筋骨也是有益的。锻炼时间太长,则会影响第二天的工作或学习。总之,锻炼应该定期、定时为好,而且不能过度,要持之以恒,细水长流。“户枢不蠹,流水不腐”,这自古以来的道理,永远都是有用的。

动物学家发现,大象在野外生活可活到200岁,一旦被俘获,关进动物园,尽管生活条件比野外好得多,却活不到80岁;野兔平均可活15年,而自幼养在笼内过着“优越”生活的家兔,平均寿命才4~5年;野猪的寿命也比家猪长一倍。那么,为什么野生动物比家养动物寿命长呢?重要的一条是野生动物为了寻食、自卫、避敌、摆脱恶劣气候的侵害,经常要东奔西跑,身体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体质变得越来越好,寿命自然比家养动物长了。同样,人也是如此,经常参加体育运动锻炼的人,寿命就长。这说明一个道理:运动是健康长寿之本。

积极的户外运动是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体现了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是人们精神追求的一种表现。它不仅陶冶情操、增长见闻、扩大胸怀、锻炼身体、休养身心,同时也是对自我的一种挑战。人们通过户外运动,能更好地认识自身的潜能,增强自信,直面挑战,勇于克服困难。通过户外运动,人们能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在困境中相互依存、相互帮助的团队合作精神。这不仅是受回归自然及自然广义思潮的影响,同时也是我们与生俱来的需要,那就是热爱生活,热爱运动。

户外休闲运动的兴起,使人们逐步离开传统的体育场馆,走向荒野,纵情于山水之间,向大自然寻求人类生存的本质意义。只身户外,以冒险形式所展现的户外休闲运动成了人们超越自我、挑战极限的空间:登山穿越,野外露营,背上沉重行囊。

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加,人们在喧嚣的城市,更希望找到一种和谐,一种童年时的自由,无忧无虑的生活。这种生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年龄的增长已消逝殆尽,所以人群中出现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去自然中享受抚慰,在自由中解脱烦恼,他们或许骑着自行车,或许是背着登山包去攀登一座又一座山峰。这种方式可以说是一种运动,也可以说是一种旅行,但总的来说,他们属于户外运动。

户外运动的目的是在自然中找寻自我的感受,感受花瓣落下的刹那伤悲,感受河水潺潺流过,感受一览众山小那宏伟磅礴的气势,这样,你才有了诗情,有诗情的人是常常会被自然感动的。你会被旅途中一棵草尖嫩芽的萌发而感悟生命的意义,会被花丛追逐翻飞的蝴蝶感悟爱情的真谛,会在登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感悟工作的压力实在是微不足道。在这同时,锻炼出来你坚强生活和工作的毅力,挑战出你曾经软弱无力的勇气,磨砺出你坚韧不拔的性格

有句话说:“人在旅途中,不是在于目的地,而更在于旅途过程中的那些美景”。你的收获来自你旅行的过程,而不是你的目的地,天涯海角何其之大,哪里又是真正的目的地呢?

只有真正理解了户外运动的意义所在,你才能尽兴而归,而以某种目的或者某种利益去旅行,那我说你是个门外汉,是个不懂户外运动的人。

户外运动是种城市中的自我陶醉,也是自我锻炼的机会,希望山友们挽起彼此的臂腕,享受这山、这水、这小桥流水人家的美景。团结起来攀登一座一座高峰,“众人合力,可以断金碎石”,相信今后一次次的徒步之旅将会带给大家更多的自然的惊喜和美不胜收的景色。

“温和运动”有益健康。持续的、适度的运动可使人精神振奋,因为这样的锻炼促使大脑分泌更多的心理“愉快素”。反之,激烈的、过度的运动却使儿茶酚胺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从而使T淋巴细胞受体因“饱和”而功能锐减,同时还可反馈性地使血液中的T淋巴细胞减少,并抑制B淋巴细胞的生物活性,降低免疫功能。因此,超负荷运动后人体极易疲劳,甚至加重已患疾病的病情。过度运动显然对身体不利。也有很多人只在有时间或有心情时才偶尔做运动。这种偶尔为之的“运动”对健康更是无益,它很容易破坏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过程,甚至还会加重器官的磨损,导致寿命缩短。

因此有专家建议,宜将“生命在于运动”倡导语改为“生命在于适度运动”。美国运动生理学家莫尔豪斯认为,“运动应当在顺乎自然和圆形平面(指一种平缓的而非陡然的过程)的方式下进行”。运动量由小到大,动作由简单到复杂,讲究舒适自然,循序渐进。比如跑步,刚开始练跑时要跑得慢些、距离短些,经过一段时间锻炼,再逐渐增加跑步的速度和距离。美国有关专家提出了温和运动健身的新观点。温和运动就是一种低强度、低能量消耗的运动模式,也称“适度锻炼”,即每周消耗2000千卡热量的体能,相当于打2~3小时的乒乓球

那么,怎样才能掌握一个合适运动量,进行“温和运动”呢?目前比较公认且简便易行的评判标准是:以每次锻炼之后,感觉不到过度疲劳为适宜。也可以用脉搏心率作为运动量的指标,若运动量大,心率及脉率就快。对于正常成年人的运动量,以每分钟心率增加至140次为宜;老年人的运动量,以每分钟增加至120次为宜。每个人每天都能累积相当于30分钟的“温和运动”,比如骑自行车上下班,乘公交车提前一站下车步行,在机关办公时不乘电梯而爬楼梯以及早晚散步等,其活动量就基本够了。选择了适度的“温和运动”方法,就要持之以恒养成习惯,“温和运动”是持续的锻炼,它对人的意志和毅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只有锲而不舍的人才能享受到它带给你的健康快乐。

很多人都喜欢“闻鸡起舞”,在早上做运动。不过,从医学及保健的角度看,清晨并不是做运动的最佳时间。特别是在有较多植物生长的地方,因为植物在夜间吸收氧气,并同时释放出二氧化碳,所以在清晨时分,植物的光合作用只是刚刚开始,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仍然偏高,氧气的含量就相对较少,越早做运动,效果反而越差。从生理学的角度看,经过了一夜的睡眠之后,人体内的水分亦随着呼吸、皮肤及排泄等流失了许多,全身的器官以至细胞都处于失水的状态,这都会使得循环的血量减少,血液的黏滞度增加,影响了血液在体内循环的速度,导致运动时心率和呼吸都会显著增加,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就更容易会诱发血栓等情况。据报道,早上出现心脑血管意外(如心肌梗死)的机会是其他时段的3倍。相反,很多专家认同傍晚或黄昏做运动的好处。一天繁忙的工作过后,精神甚至身体都已是十分疲累,在傍晚或黄昏时分(晚饭前)做点运动,可以收到缓和精神紧张及强身健体的作用。况且,人体经过了大半天的工作之后,对运动的适应能力较强,摄取氧气的能力较早上为高,而且嗅觉、触觉和视觉在下午5至7时最为敏感,所以是一日之中做运动的最佳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