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假如此刻我放弃采访

假如此刻我放弃采访

时间:2022-0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多次荣获重庆新闻奖一、二等奖。震区采访,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北川中学“高二八班”的采访,职业道德的标尺,让我在关键时刻选择了放弃采访。在一些重大事件的采访中,特别是一些带有危险的事件的采访中,假如我们放弃了采访,那对于读者来说,对于自己内心来说,都是不负责任的。当天白天,我一直坚持在离泄露源仅有200米远的地方采访。

◎重庆晨报社 涂 源

涂 源

先后供职于重庆法制报、重庆经济报、重庆晨报,现在重庆晨报时政财经新闻中心工作,2009年度为重庆晨报首席记者。2009年以地震新闻作品《高二八班 一个人的复课》获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二等奖,该文同时荣获年度全国晚报、都市报好新闻奖一等奖、重庆新闻奖一等奖。多次荣获重庆新闻奖一、二等奖。

一幕悲剧,让我不忍心坚持采访,采访有可能让被采访者的心灵受到伤害——假如此刻我放弃采访,可以吗?

一次暗访,让我深陷不法分子包围,继续采访将有性命之忧——假如此刻我放弃采访,可以吗?

一桩突发事件,周遭环境险象环生,奔赴现场就意味着让自己身处险境——假如此刻我放弃采访,可以吗?

新闻从业11年,多半时间是在做记者。当记者,写之前首先要做的是采,每天我们都在采集新闻素材。每天的一张报纸就是读者的一份阅读盛宴,而记者的工作就像是为一桌宴席挑选菜品的原料,我们以新闻敏感和职业道德,选出最好的原料,保证它的新鲜干净,让它可以变为美味的视觉大餐。

我们不能因危险、压力而放弃采访,我们也不能因会给被采访者带来心灵伤害而强行采访,我们的采访要对得起读者,也要对得起自己的内心。

地震中,我放弃了采访

这么多年的采访,让我最记忆犹新的,是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

汶川大地震让每个国人刻骨铭心,它给震区大地刻画了巨大的伤痕,夺去了太多的生命,而它给灾区同胞带来的深深的心理伤痕,则会延续相当长的时间。

我是在5·12地震发生4天后,随着重庆心理志愿者咨询团奔赴绵阳的,地震中死亡人数最多的市就是绵阳。

在灾区的采访,我只关注了心理救援问题,我觉得,在废墟救援之后,心理救援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心灵的伤痛会比身体的伤痛更难治愈。

震区采访,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北川中学“高二八班”的采访,职业道德的标尺,让我在关键时刻选择了放弃采访。

北川中学是这次大地震中死亡人数最多的学校,全校有上千师生遇难,温家宝总理多次前往,写下了“多难兴邦”的大字。在这座学校找寻典型案例,讲述地震带来的伤痛和不屈,是我从新闻敏感上首先想到的。

在北川中学安置点,也就是绵阳长虹培训中心,我寻找着地震中受损最严重的班级,很快,我获知:高二八班只有一个学生因病未去上课而幸存,其余52个学生全部遇难了。

一定要找到这个学生!想了很多办法,我终于找到了这个名叫张壤的学生亲戚的电话号码,他一直未返校,而学校即将复课,因班主任受伤同班同学全部遇难,无人告诉他学校复课的消息。

我料想这名学生心灵上肯定有巨大的伤痛,因为他成了一个没有任何同班同学的学生了。我打电话去他亲戚家,请其转告张壤,学校就要复课了,该返校了,我并未提出采访。

次日,张壤果然返校了,我找到他,告诉他,我就是那个告知他学校复课消息的人。其他同学都在上课了,他独自在临时帐篷里面发呆,不愿到新班级上课,从他的眼神中,我看出了他内心正受着巨大的折磨,这种伤痛比他自己身体受伤更严重。

跟着心理志愿者在震区工作了几天的我知道,伤痛巨大的人需要一次倾诉,这样他就会好过许多,但如果他第一次不能完全倾诉,或者被迫进行反复倾诉,就会加重心灵伤痛。

此刻,我明白,如果我坚持采访他,他可能会因为对陌生人的排斥,而将伤痛憋在内心,采访可能对他造成难以补救的伤害。

我也知道,一个班级只有1名学生幸存,这个故事足以让这篇稿件全国闻名。

究竟怎样选择? 职业道德告诉我,我应该在此刻放弃采访,否则我会因为一篇让我出名的稿子,而让另外一个人深陷内心的折磨。

于是,我把采访本和笔放回了包里,试着以心理志愿者的真诚,和他谈心,对他劝慰。

我们成为朋友后,他渐渐把他为何幸存、5·12之前高二八班如何温暖、5·12之后他内心的变化等,全部告诉了我,但是我一个字都没有记。

虽然没有笔记,但这些都印刻在了我脑海里。因为我真心和他做朋友,我也记住了每一个细节。

尽管我当时放弃了采访,但最终我了解到了比采访所能得到的更多的真情实感。在我后来在余震中摇晃的旅店中,写出这篇有全国影响力的文章的同时,我又找到了身在绵阳的重庆心理咨询师上门和他交朋友,我还辗转找到了他在重庆疗伤的班主任老师,随即我返回重庆,驱车把这位班主任老师送到绵阳,让他们这对患难师生得以团聚。

这对师生和我都成为了好朋友,多次见面相聚,但我都不再进行“采访”。在全国众多媒体找我要这对师生的电话的时候,我都婉言告知:他们更需要平静的生活。

我想,假如当时我不顾被采访者的心情坚持不人性化的“采访”,那这些后文可能都没有了,而如果我把他们的电话告知了其他媒体,也许作为最初采写此事的我能“更出名”,但这会让这对师生反复剥开心中尚未结疤的伤口,这也是我绝对不能去做的。

危险中,我坚持着采访

在一些重大事件的采访中,特别是一些带有危险的事件的采访中,假如我们放弃了采访,那对于读者来说,对于自己内心来说,都是不负责任的。

2003年上半年,“非典”成为了公众谈之色变的焦点社会问题,在“非典”发生的前期,由于大家对于这种疾病的恐惧,一些人甚至都不敢上班,不敢去医院,不敢咳嗽。

综合考虑之后,单位将编号为17号的重庆市“非典”新闻采访证交给我了,让我每天前往医院、入境关口、毒株研究中心等地方进行采访。由于害怕,单位同事甚至暗示我最好不要到单位去上班,写了稿子传回去就是了,以免“传播病毒”。

当时大家对这种疾病都缺乏了解,我也相当害怕,出入医院都要带着专用的口罩,家里人看到每天报纸头版上我对“非典”的报道,对我非常担心,害怕我也染病或者被隔离了。

强烈的新闻责任感告诉我,我不可能在此时将17号证件交给他人——假如交给别人,别人一样地天天面对危险,他们的家人同样担心不已,而且我跑“非典”已经有一定的经验了,我得继续跑下去,直到战胜“非典”。

在报社关心地询问我是否希望换人来跑的时候,我表示,此事危险,我已经了解了一定的防范知识,还是我继续跑完为好。报社最后一直让我完整地进行了“非典”新闻的采访,每天傍晚将固定版面留给了我。

类似的危险事件的例子还有很多——

2004年4月16日,这一天重庆江北的天原化工厂发生了氯气泄漏事故,警戒线设立在了离事故两公里远的地方,而这天晚上,江北区有10万居民紧急转移,事故现场造成了9人死亡,很多现场工作人员的呼吸道被灼伤,脸部出现红疹。

这可能是我市主城迄今最严重的一次泄露事故。

当天白天,我一直坚持在离泄露源仅有200米远的地方采访。当我回到家吃晚饭的时候,忽然听闻现场发生了爆炸,当场炸死多人,强烈的腐蚀性物质甚至让现场的死者尸骨无存。

报社告知我这一消息,询问我是否去现场,我当场表示:马上去!

家人得知我要去现场,当时就哭了,因为从电视画面可以看到,所有的人都在撤离到离现场两公里外的地方,10万人都在大转移,而我却要冲到离现场只有200米的地方进行守候,这样的举动是相当危险的。

尽管危险,但我是一个新闻人,我有义务告知读者现场发生了什么,我绝对不会因为胆怯而让报社派其他记者前往现场,而假如我不去现场,我将无法面对我的内心。

最终我去了现场,在没有任何车辆愿意往现场开进的情况下,我步行前往了事发地,坚持到深夜,完成了这一重大突发事件的采访。

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新闻人,越是困难的采访越是要在现场,此刻,不能“假如我不去”。

新闻每天在更新,而我们的新闻责任感、新闻热情和新闻道德底线不能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