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着改变生活

学着改变生活

时间:2022-0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希望这不是一个太糟的譬喻。虽然从大一到大三,我已经上台演讲过很多次,在学生会活动和其他校园文化活动中也到台上锻炼过很多次,但当时走上讲台时,仍然非常紧张。不论前辈的评价是否属实,之后我都开始“有意识地”学习其他辩手的辩论技巧。

回忆渐渐涌入脑海,时间如回潮,渐渐平息。

大四的时候,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似乎比前三年都快,身边弥漫起各奔东西的味道。毕业前收拾寝室时,许多看过或没看过的书籍资料,是去是留,几秒钟内也就决定了。翻阅自己曾经写下的批注和笔记时,有些内容已经不太记得了,于是会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整理东西的速度也就渐渐慢下来,偶尔会想起一些往事,更多的时候只能带着不太情愿的感觉,继续把一些资料和书本归入“不再保留”。这多少是件有些无奈的事,但在我们日后的生活和经历中,类似于毕业离校这样的时刻,都是十分典型的境遇。在这样的境遇中,自己尽管很清楚仍然有许许多多事务和心愿未能得到合适的安放,却不得不在有限的时间中做出判断和决策。我希望这不是一个太糟的譬喻。

大三的时候,我参加过一些学生评优活动,其中一个环节是上台演讲。虽然从大一到大三,我已经上台演讲过很多次,在学生会活动和其他校园文化活动中也到台上锻炼过很多次,但当时走上讲台时,仍然非常紧张。有些人说这是兴奋,不是紧张。我觉得兴奋固然不假,紧张也是货真价实。好在演讲时舌头没打结,听众离得远估计也看不太清楚实情。如今我上台演讲似乎已经不太会紧张了,失去了那种面对挑战时既紧张又兴奋的感觉,也是遗憾。

大二的时候,我跟队友辩论赛训练时,被比我年长的几位前辈轮番“抨击”,毫无招架之力。当时有种黔驴技穷之感,几次训练之后,我依然觉得很受挫,但有次聊天时前辈无意中说:“你学习和模仿能力很强啊,居然会用我们的风格来对付我们!”不论前辈的评价是否属实,之后我都开始“有意识地”学习其他辩手的辩论技巧。我体会到,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收获”并不一定以你预想的方式到来,火花与启发往往会在不经意间产生,然后折回自己的意识。我很珍惜这样的机运。

大一的时候,期末考试复习阶段大家会互相传阅听课笔记,主要是为了防止遗漏考点之类。我记得有几门课我的笔记被借去复印传阅,我暗自担心:我万一记错了什么或是少记了什么,岂不是给人添乱?之后,我强迫自己上课更加认真地记笔记,防止出错,有点儿哭笑不得。当时有些不需要做笔记的课程,我也会尽量多写笔记。一方面是为了通过快速听记,训练自己上课集中注意力;二来有点儿强迫症,既然其他课程要记笔记,索性所有课程都记笔记算了。后来,记笔记的习惯渐渐断了,偶尔也用笔记本电脑写笔记,但不再是原来的感觉了。

最后,我想借用维特根斯坦的一句话和大家分享:“所有的好学说都是无用的,你应该改变你的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