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繁殖地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繁殖地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时间:2022-0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繁殖地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1.辽宁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嘴鸥繁殖地辽宁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辽宁省盘锦市境内,地处渤海辽东湾顶部双台子河入海处,地理坐标为北纬4045′至4110′,东经12130′至12200′,总面积12.8万公顷,是一个以保护丹顶鹤、黑嘴鸥等多种濒危、珍稀水禽和滨海沼泽湿地生态系统为主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
繁殖地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_黑嘴鸥

(一)繁殖地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1.辽宁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嘴鸥繁殖地

辽宁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辽宁省盘锦市境内,地处渤海辽东湾顶部双台子河入海处,地理坐标为北纬4045′至4110′,东经12130′至12200′,总面积12.8万公顷,是一个以保护丹顶鹤、黑嘴鸥等多种濒危、珍稀水禽和滨海沼泽湿地生态系统为主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

(1)自然概况

①地质地貌

辽宁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大地构造位于华北台地东北部,区域构造位于辽河断陷的构造位置上,下辽河盆地是中生代的断陷盆地。自中生代形成之后,在第三纪时期由于北东—北北东向断裂的控制作用,盆地发生了大幅度下沉,并在其内部发生强烈的分异作用,形成一系列的隆起和凹陷。凹陷内部有巨厚的老第三纪堆积,厚度可达6000米。下辽河盆地是沉积中心之一,第三纪发育齐全,上第三纪分为馆陶组和明化镇组。第四纪分布广,面积大,成因类型复杂,岩相变化较大。

下辽河盆地自中生更新世以来有过三次海侵,在辽河口、双台子河口堆积了三套海侵地层,海岸线有过频繁的进退迁移,反映出本区构造运动相对活跃的结果。

本区地貌类型为辽河下游冲积平原,地势低洼平坦,海拔高度为1.3~4.0米,坡降为1/20000到1/25000,河道明显,多苇塘泡沼和潮间带滩涂。

②气候

本区地处中纬度地带,属于北温带半湿润季风性气候区。区内年平均气温为8.4℃,春季平均气温为8.7℃,夏季平均气温为23.1℃,秋季平均气温为9.9℃,冬季平均气温为-7.8℃。其各月气温变化明显呈单峰型,即一年中出现一次最高值和最低值。其中,最高值出现在7月,平均气温为23.4℃,最低值出现在1月,平均值为-10.2℃,年较差为34.5℃。年平均降水量为623.2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平均降水量为392.1毫米,占年降水总量的62.9%;春季降水量平均为96.5毫米,占年降水总量的15.5%;秋季降水量平均为121.0毫米,占全年降水总量的19.4%;冬季降水量平均为13.6毫米,占全年降水总量的2.2%。各月降水以7月最多,月平均为164.1毫米;1月最少,平均为4.1毫米。

区内蒸发的特点是年蒸发量大于年降水量,年平均蒸发量为1669.6毫米,是年降水量的2.7倍。一年中,以春季的蒸发量为最大,蒸发量最高值出现在5月,平均蒸发量为264.9毫米,这主要是因为春季空气干燥少雨、风速大,加快了蒸发。冬季蒸发量最少,最低值在1月,为38.0毫米。夏季蒸发量大于秋季的蒸发量。由于年蒸发量大于年降水量,地下水矿化度又高,地表水蒸发后,土壤中的水分随之上升,使土壤中的盐分聚集在地表面,造成土壤盐渍化。

区内平均干燥度为1.1,属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区内全年日照时数为2768.5小时,超过辽宁省的平均值。其季节分布是春季大于秋季。日照时数的年内变化呈双峰形,5月是最高峰,为278.5小时;9月是次高峰,为250小时;7月出现一次低点,为216.8小时,最低点为11月,其值为195.4小时。区内平均日照百分率为63%左右,以冬季最高,为69%;夏季最少,为57%。年内日照百分率1月最大,为70%。8月最小,为56%,主要是雨季云量增多的影响使百分率降低。进入9月,云量较少,日照百分率增大。

由于受渤海影响,风速和风向变化较小,年平均风速为4.3米/秒,4月最大,达5.8米/秒,8月最小,为3.3米/秒。年瞬时风速为25.7米/秒。一年中,3—8月多刮南、西南风,9月至翌年2月多刮北、西(东)北风;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土壤一般在11月上旬开始结冻,下旬封冻,最大冻土深度可达117厘米,解冻日期在3月中旬,4月中旬化通。

③土壤

辽宁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土物质主要由河水携带的大量泥沙沉积而成,土壤以沼泽土和盐土、潮滩土为主,由于受长年积水影响,土壤透气性差,养分分解慢;又因土壤含盐量高,影响植物根系对土壤养分的代换吸收,造成土壤养分大量积累。

水是该区土壤形成特别是盐渍化过程的基本条件。辽河、饶阳河、双台子河及大凌河等河流自上游携带大量泥沙入海,被高矿化海水所侵袭,成为海渍淤泥,逐年堆积在河口附近,使浅海地区逐渐向陆地发展,形成滩涂潮滩土;海水后退,滩涂变成陆地,耐盐植物出现,开始了土壤的盐渍化过程,此时地面仅生长着极少数的碱蓬植物,地表几乎裸露,在蒸发的影响下,地表积盐超过了海渍淤泥的含盐量,地下水矿化度浓缩增高达60克/升。同时,海潮的入侵和海水溯河倒灌向滨海及河流两岸的地下水补给盐分,这些盐分参与土壤积盐过程,地下水受海水补给影响地区的土壤为滨海盐土;再向内地的一定范围内,地面生长着大量的耐盐性植物,在本区年蒸发量大于年降水量的气候影响下,地下水中的盐分随水沿毛细管上升至地面,水分蒸发后,盐分残留在地表,形成了草甸土;海水继续后退,早年的滨海盐土逐渐脱离海水的影响,一些地势较低的地区土壤常年积水或季节性积水,且排水不良,地面大量生长芦苇等半水生耐盐植物,土壤在盐渍化过程中,还附加了沼泽化过程,形成了沼泽盐土。因而潮滩盐土、滨海盐土、草甸盐土、沼泽盐土构成了本区的土壤结构。

④水文

保护区内集水主要来源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其中地表水包括流经本区入海的双台子河、大辽河、饶阳河、大凌河等河流水系和降水的地表径流。地下水为第四系浅层和第三系地下水,均属松散岩类空隙水。

双台子河和大凌河为形成和维持本区湿地生态系统的主导因素。

双台子河发源于河北省七老图山脉的光头山,其上源为老哈河、西拉木伦河,汇流后为西辽河。流经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在辽宁省福德店附近与发源于吉林省辽源市的东辽河汇合后进入辽宁省境内称辽河干流。辽河自盘山六间房开始,横穿盘锦市流入渤海,六间房以下河段称双台子河,其流域面积为21900平方千米,全长1390千米,其中保护区境内流域面积725平方千米。

大凌河发源于辽宁省凌源市打鹿沟,流经朝阳、义县,经凌海市流入盘锦市,沿保护区东郭苇场的边界进入渤海。由于其发源于半干旱地区,平时地表径流较小,每逢雨季汛期,地表径流突增,并携带大量泥沙,当河流进入平原后,大量泥沙淤积河床,形成宽广滚动的河床,对地下水的补给十分有利。其流域面积为23549平方千米,河长为397平方米,在保护区内流域面积为2.2平方千米,长度为22平方米。

(2)自然环境与生物资源

辽宁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属华北植物区,受区域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其种类比较单一,分布有维管束植物126种,分属38科87属,其中呈优势分布的有30余种,建群植物不超过10种,多为草本种类,而少有木本种类,但个别区域常零星地分布有杨、柳、榆等单株树。由于无自然高地和天然的树林,植物区系仅限于盐沼和耐盐植物的组合以及淡水沼泽和干旷草地的种类。

区内湿地分为人工湿地、半自然湿地和自然湿地。其中,人工湿地主要包括稻田、虾蟹田和盐田;半自然湿地主要是一些人工灌溉的芦苇沼泽;自然湿地包括草甸芦苇沼泽、碱蓬芦苇沼泽、香蒲芦苇沼泽、以柽柳为主的灌丛草地及河流等。

湿地类型从生态系统上看,表现为以下特点:

一是草甸芦苇沼泽。在保护区范围内,草甸芦苇沼泽分布的面积有150.5平方千米,占保护区总面积的7.4%。多为受到人为活动或自然灾害干扰后而形成,一般植被较矮,盖度在60%~80%之间;主要植被种类有拂子茅、芦苇、碱蓬、罗布麻及小獐毛等。

二是纯芦苇沼泽、碱蓬芦苇沼泽、香蒲芦苇沼泽和芦苇池塘。在保护区范围内,纯芦苇沼泽、碱蓬芦苇沼泽、香蒲芦苇沼泽的面积及其所占比例分别为157.8平方千米,7.76%;17.85平方千米,0.88%;81.72平方千米,4.02%(1997年6月)。芦苇高度一般为2~3米,其个体密度较大,每平方米多达80~120株,芦苇的直径为0.5~12厘米。碱蓬芦苇沼泽常分布在防潮堤内潮沟分布区及防潮堤外滩涂上地势较高的区域,香蒲芦苇沼泽一般分布在潮沟、水渠、道路两侧水位较深的地方,水深为0.5~1.5米,随着水位的降低,芦苇密度逐渐增加,其产量可达140~150千克/平方千米。芦苇沼泽的土壤类型为盐土,质地黏而重,通透性较差,土壤表层含有大量的水分,这个广阔的芦苇湿地环境为各种鸟类的隐蔽、栖息、觅食和繁殖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芦苇池塘包括大小不等的池塘和位于芦苇沼泽中的大部分水域,面积为27.14平方千米,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07%。分布的种类有浮游生物、沉水植物,如香蒲、异叶眼子菜及狐尾藻等。芦苇池塘浮游植物的生物量一般为12.4毫克/升,浮游动物的生物量为4.6毫克/升。

三是碱蓬滩涂。主要分布在潮沟的两侧、河口三角洲及高低潮线之间的滩涂,形成了绵延数里的植物群落,面积为63.75平方千米,碱蓬群落每年亩产3700千克的有机物。碱蓬滩涂上分布有丰富的鱼类、蟹类和贝类资源,这为鸟类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并成为黑嘴鸥的重要繁殖地和栖息地。但由于近年来对黑嘴鸥栖息环境的连续破坏,对黑嘴鸥种群和栖息地保护工作造成极大影响,使黑嘴鸥的种群始终处于濒危边缘。

四是潮间裸滩。是定期被潮汐淹没的滩涂,面积为52.37平方千米,占保护区面积的2.58%。由于定期被潮汐淹没,许多植物不能适应这种环境,只有一些硅藻生存,其初级生产力低,但潮汐带来的有机物为生活在这里的鸟类和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五是河流及河口区域。在保护区范围内入海的河流有两条,即双台子河和大凌河,面积为113.49平方千米。其中双台子河(含全辽河水系)流域总面积219000平方千米,全长1390千米,年平均径流量44.7亿立方米。它在保护区内长度约39千米,有大小近10条河流流入其中。右岸有饶阳河、小道子、三道沟、鸳鸯沟等5条河流,左岸有干鱼沟、接官厅等4条河流,流域面积7.25平方千米。大凌河发源于辽宁省凌源市,其流域面积为235.49平方千米,河长397千米,年径流量20.2亿立方米,大凌河在保护区流域面积为2.2平方千米,长度为22千米。河口水域主要指的是河口入海口到北纬40 45′以北的水域,面积为363.64平方千米。

六是保护区海岸的潮汐。为不规则半日潮,大潮潮差大于4米,小潮潮差大于3米。因此潮间带分布有大面积的滩涂,滩涂上有潮沟沟通海陆间的水文联系,如东南部的混江沟,保护区内潮沟的面积为16.53平方千米。

七是浅海水域。海域包括北纬4045′以南到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部分,其面积为742.13平方千米。

八是稻田。保护区内水稻的种植面积约130.39平方千米,占保护区面积的6.41%。

辽宁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貌类型分布情况见表3。

表3 辽宁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貌类型分布

img8

续表

img9

辽宁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其物种多样性也主要体现在湿地物种多样性上,并以珍稀水禽种类分布较多和种群数量大而在世界上著名。在现有分布的1020种物种中,有浮游植物104种、浮游动物51种、无脊椎动物443种、脊椎动物412种。其中甲壳类49种,分属于5目22科,主要有天津厚蟹、颗粒关公蟹、中华绒螯蟹、对虾、中国毛虾等;昆虫300种,隶属于11目77科;软体动物有63种,隶属于4个纲12目26科,主要有文蛤、四角蛤蜊、毛蚶等;鱼类124种,隶属于19目57科,淡水鱼种类38种,主要有鲤鱼、草鱼、鲢鱼等;海洋鱼类41种,主要有小黄鱼、带鱼、白姑鱼等;海水、淡水间洄游鱼类16种,主要有黄鲭、鲈鱼、梭鱼等;两栖爬行动物14种,其中,两栖动物4种、爬行动物10种;兽类21种,隶属于7目11科,主要有普通刺猬、狐、黄鼬、草兔、海豹和多种鼠类;鸟类263种,隶属于17目47科,主要有丹顶鹤、白鹤、黑嘴鸥和多种雁鸭类及众多的涉禽等。从重要物种的种群监测看,本区分布的丹顶鹤数量已由1991年的300只增加到2003年的806只,白鹤的种群数量分布有420余只(1994年)、雁鸭类近20万只,其中翘鼻麻鸭就有10万只、黑嘴鸥6000余只、涉禽共分布有43种20万余只。

在辽宁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的多种野生动物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9种,主要有丹顶鹤、白鹤、白鹳、黑鹳、金雕等;二级保护动物29种,主要有灰鹤、蓑羽鹤、大天鹅、白额雁、黄嘴白鹭、白尾海雕、渤海斑海豹等。有《中日候鸟保护协定》规定保护的鸟类145种,如大白路鹭、黑鹳、大天鹅、灰鹤、大杓鹬、黑嘴鸥等;《中澳候鸟保护协定》规定保护的鸟类47种,如白眉鸭、琵嘴鸭、彩鹬、小杓鹬、中杜鹃等。在国际上有重要保护意义的物种有丹顶鹤、白鹤、白枕鹤、白头鹤、黑嘴鸥、震旦鸦雀、斑背大苇莺、渤海斑海豹等20余种。其中,该区为世界野生丹顶鹤繁殖分布地的最南限和世界上黑嘴鸥种群的最大面积繁殖地及栖息有黑嘴鸥的最大繁殖种群。

2.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嘴鸥繁殖地

山东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位于渤海湾南面的黄河入海口处,北临渤海,东靠莱州湾,介于东北亚内陆和江淮平原之间,地理位置坐标为北纬3735′至3812′,东经11833′至11920′。总面积1530平方千米,是一个以保护黄河口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鸟类为主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由于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入海,使黄河每年向海延伸平均达2.2千米,年均造陆面积32.4平方千米,从而使黄河三角洲保护区的面积逐年增大,是世界上土地面积自然增长最快的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的所在地东营市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三角洲地区,黄河经东营市境内流入渤海。东营市的地理位置为北纬3655′至3810′,东经11807′至11910′。东、北临渤海,西与滨州市毗邻,南与淄博市、潍坊市接壤,南北最大纵距123千米,东西最大横距74千米,总面积7923平方千米。

(1)自然环境

①地质

地层:黄河三角洲地区处在中朝古陆的华北地台上,位于郯城—庐江大断裂的西侧,济阳坳陷的东部,渤海坳陷的南侧,主要受新华夏构造体系和北西向构造的控制,为中新生代断块—坳陷盆地;黄河三角洲地区处在古老的变质岩基底上,沉积层较全,地层总厚度达万米以上,地层自下而上分为太古界、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四层。

表层沉积物:自然保护区地表是全新世沉积,以成因划分,主要有黄河冲积物和海积物两大类,并以黄河冲积物为主,包括河床—漫滩沉积物、河间洼地—泛滥沉积物、天然堤沉积物和决口扇沉积物;海积物主要来自于河流输入的泥沙,经海洋动力作用形成的潮滩沉积物和近岸海域沉积物。

地质构造:黄河三角洲地区在地质构造上位属济阳坳陷东部,主要断裂方向有北东、北西和近东西三组,各组断裂发生、发展和延续时间不同,互相切错,形成扫帚状构造体系,由于各个块体相对运动,形成了凸起和凹陷相对排列的格局。在长期地质发展中,各凹陷和凸起在不断地下降或相对抬生,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局部构造,如潜山构造、逆牵引构造、盐丘构造、继承性构造和断鼻或断阶构造。

矿产资源:黄河三角洲地区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卤水和地热资源,已探明的储量居中国沿海之首,其他矿产资源还有岩盐、石膏和煤等,且蕴藏量也十分丰富。

②地貌

黄河是保护区地貌类型的主要塑造者,该区的地貌直接受近代黄河三角洲的形成和演变的控制,形态复杂、类型较多,可划分为陆上地貌、潮滩地貌和潮下带地貌三种类型。

陆上地貌:黄河平均年输入黄河三角洲的泥沙量为10.5×108吨,其中64%沉积在沿程河道及河口沿岸地区,使黄河三角洲分流河道形成地上“悬河”而频繁摆动,构成了由河成高地为骨架,与微斜平地和河间洼地相间而成的扇状地形,并分布着在河流作用与海洋动力作用下形成的各式各样的地貌类型。

潮滩地貌:从潮位关系上,潮滩地貌分高潮滩和潮间带,在黄河三角洲,其潮滩地貌形态为贝壳及其碎屑堆积体、河口沙嘴型沙坝、潮水沟系、潮间分流河道及其河口沙嘴等。

潮下带地貌:从成因和地貌特征上可分为现行河口水下三角洲和废弃河口水下岸坡两种类型。

③水文

黄河:黄河是形成和维持该区水系的主导因素,因其定期性涨水情况不同,一年有“桃、伏、秋、凌”四汛。3月下旬至6月为桃汛期,其特点是总水量少,水流平稳,其间由于黄河两岸工农业生产用水,特别是引黄灌溉的发展,引水能力剧增,常出现断流。从1972年至1994年23年间,共17年出现断流干河,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断流时间越来越早,断流历时也越来越长。据利津水文站1950—1985年实测资料计算,黄河进入河道地区的年平均径流量为419×108立方米,黄河水量各年分配不均、变幅大,最大为973×108立方米,最小为91.5×108立方米,相差10.6倍。黄河河口地区年平均流量为1330立方米/秒,最大洪峰流量达10400立方米/秒(1958年7月25日),最小流量即断流干涸。黄河是世界上泥沙含量最高的河,黄河输送到河口地区的年平均沙量为10.49×108吨,年最大输沙量为21×108吨(1958年),年最少输沙量为20.42×108吨(1960年),相差8.7倍。黄河水质很好,pH在8.0~8.3之间,属弱碱性水,总硬度在2.16~5.56之间,属弱硬水。

其他河流:自然保护区境内其他的通海河道有刁口河流路黄河故道、小岛河、人工河等,全为排水河道。刁口河流路黄河故道总长59千米,自然保护区一千二管理站境内有三河和四河两条现在通海的黄河故道。小岛河位于自然保护区大汶流管理站南界,全长27.5千米,自然保护区内长2千米,人工河位于自然保护区黄河口管理站界内,全长8千米。

地下水:自然保护区地处滨海地区,其地下水基本为松散岩类孔隙水,从水质上分有咸水和微咸水,由于矿化度较高,目前在工农业生产上较难利用,咸水多为氯化物-钠型或氯化物·硫酸盐-钠型水,微咸水为氯化物型水。

海岸及浅海:自然保护区内水域面积为1105.86平方千米,其中陆地水域面积为792.72平方千米,浅海面积为313.14平方千米,浅海有3个月的结冰期,一般年份于12月上旬开始结冰,3月上旬海冰消失。保护区范围受潮汐影响较大,北部一千二管理站附近平均高潮间隙为4~5小时,平均大潮潮差为0.46~1.0米,平均小潮潮差为0.30~0.70米。黄河入海口附近平均高潮间隙为10~11小时,平均大潮潮差为1.06~1.78米,小潮潮差为0.46~0.78米,保护区沿海为不规则的半日潮区,其海水的盐度为3%左右。

④气候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属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区,主要气候特点是季风影响显著,四季分明,冷热干湿界限明显,春季干旱多风回暖快,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多晴天,冬季寒冷少雪多干燥。尽管地处沿海,但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点。

自然保护区年平均气温为11.9℃。全年热量资源比较丰富,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0℃的积温为4714.1℃,日数为278天;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10℃的积温为4294.8℃,日数为206天。无霜期210天。年平均太阳总辐射为5364.0兆焦/平方米,平均日照时数为2781.7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592.2毫米,夏季有余,春、秋季不足。年降水变率为19%。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8%。年干燥度为1.6,属半湿润地区。

自然保护区大陆度为62.3,全年平均风速为3.7米/秒,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东南偏南风。

自然保护区气候突出优点是雨热同季,降水多集中在植物活跃生长期,光热水资源偶合情况良好,气候有效性较高,有利于植物生长。其不利方面,主要是它的不稳定性,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冬季季风比较强大,温度年际变化也较大。气候变化导致自然保护区内旱涝、大风、冰雹及风暴潮等气候灾害频繁发生,给自然保护区造成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

⑤土壤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土壤的形成和发育是在三角洲成陆过程中不断受到黄河泛滥改道和尾闾摆动、海岸线变迁、海水侵袭、潜水侵润、大气降水、地面蒸发、植被演替以及人为垦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它在形成、发育方向、发育阶段和属性上发生各种变化,从而形成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土壤。共划分为潮土土类和盐土土类2个土类、3个亚类、7个土属、22个土种。

(2)生物资源

①植物资源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是一个新生的湿地生态系统,其植物资源有以下特点:一是年轻性。自然保护区成陆年幼,各种植物资源处于产生、发展的最初阶段。二是发展性和频繁性。自然保护区的陆地面积每年仍以32.4平方千米的速度增加,加以充沛的淡水资源和适宜的环境条件,使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资源也不断由陆地向海岸方向发展,各种植物群落之间的产生、发展和演替频繁。三是自然性。自然保护区内人类干扰极少,各种植物资源的产生、发展和演替基本上在自然状态下进行。

根据《中国植被》的植被区划,自然保护区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暖温带北部落叶栎林亚地带,黄、海河平原栽培植物区。据调查统计,现分布有植物43科、123属、193种,其中蕨类植物3科、3属、4种;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39科、119属、188种。基本没有地带性植被,多属隐域性植被,植物种类的分布受周围生境的影响比较明显,在黄河及引黄灌渠的两岸、坑塘和洼地,水分充足,土壤湿润,潜域化明显,形成了以芦苇植被为主的沼泽植被;地势低平,受海潮侵蚀的广大滩涂土壤含盐量高,主要分布着一年生碱蓬和多年生柽柳、芦苇等盐生植物。由滩涂向内地推进,盐生碱蓬逐渐增多,构成单优势的肉质盐生植物群落(主要是翅碱蓬群落),同时在有柽柳种源的地方逐渐发育成以柽柳为主的柽柳灌丛。随着地势的增高,当海拔在3米以上时,地表含盐量减少,有机质增加,形成了有一定抗盐性特征的一年生和多年生草甸植被,建群种和优势种主要有蒿类、獐茅、白茅、狗尾草、中华补血草等。在黄河的北侧河滩地上,由于黄河水经常漫滩,土壤的含盐量较低,土壤较为肥沃,分布着天然实生柳林,主要品种有旱柳、杞柳等,林下植被为白茅、芦苇。

自然保护区的水生植被主要分布在纵横交错的沟渠、河流和星罗棋布的水库、池沼中。主要有以金鱼藻为主的沉水植物,以浮萍、紫萍为主的浮水植物和以莲为主的挺水植物。

自然保护区的西部、南部边缘和黄河入海口北岸等地区,土壤含盐量大多在0.3%以下,部分经过开垦治理出现了人工植被和森林,这些植被主要由较耐盐的乔、灌木树种和农作物组成。

②浮游植物

自然保护区海域分布有浮游植物4门116种,其中硅藻门102种,占浮游植物种数的88%;其次是甲藻门11种,占浮游植物种数的9.5%;还有少量的淡水绿藻。

浮游植物总量平均为每立方米226×104个,第四季度月平均为每立方米327×104个,不同浅海区域浮游植物个体数动态的变化是不同的。黄河入海口及其外海除出现春、秋季两个浮游植物个体数量高峰外,7月下旬还出现一个数量最大(1310×104个/立方米)的夏季高峰;黄河入海口以北,浮游植物个体数量高峰出现在秋季(9月底,420×104个/立方米),以黄河故道入海口一带的密集度最高。

③动物资源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是中国最大的一块新生湿地,分布有丰富的动物资源,可分为陆生野生动物生态群和海洋动物生态群。现记录有野生动物1524种,其中,陆生脊椎动物300种,有兽类20种、鸟类265种、爬行动物9种、两栖动物6种;陆生无脊椎动物583种,有节肢动物534种、原腔动物32种、扁形动物17种。该区在动物地理分布区划上属古北界、华北区、黄淮平原亚区,带有明显的古北界动物特色,是东洋界成分向北渗透,古北界动物向南扩散的南北交融过渡地带。在众多的动物分布中,鸟类是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最为优势的类群。分布的265种鸟类中,有留鸟32种、夏候鸟63种、冬候鸟28种、旅鸟142种。其中,水禽144种,占鸟类种数的54.3%。由于该区域海拔高度均在8米以下,主要植被为芦苇、碱蓬等,没有明显垂直分布。

按照鸟类在不同植被类型中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划分为以下6个生态分布区。

农田苇沟区:为种植大豆、小麦、水稻的农田生境,周边有苇沟存在,鸟类群落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大苇莺、黑水鸡、白翅浮鸥等在苇沟营巢繁殖;冬季雁鸭类、灰鹤、大鸨等集中于该区越冬;春、秋季储水旺季分布有以泽鹬、白腰杓鹬、风头麦鸡等鹬类为主的鸟类群落。

森林区:主要以大片人工刺槐林为主,有部分天然柳林,鸟类夏季以黑卷尾、红尾伯劳、白头鹎为主,还有棕扇尾莺、大斑啄木鸟等。

苇场草地区:黄河三角洲的苇场草地不仅面积大,生长旺盛,而且露天沼泽、苇塘、裸露地相间分布,人类活动难以深入,为鸟类的繁殖提供了宁静多样的栖息环境,群体较大的有大苇莺、苍鹭、白额燕鸥等,冬季常见的有丹顶鹤、大鸨等。

灌丛碱蓬区:有大量的柽柳灌丛,由于土壤严重盐碱,其他植物难以存活,优势种为碱蓬、三棱草等,有少量芦苇分布,是泽鹬、鹤鹬的取食地。

水域区:许多鱼虾池、沟溪、池塘、水库为鸥类、雁鸭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常见的有红嘴鸥、黑尾鸥、斑嘴鸭、绿头鸭等,其种群数量较大。大天鹅、灰鹤等在此区越冬。

碱蓬滩涂区:有大面积的滩涂,因为分布有丰富的无脊椎动物,食物资源丰富,人类活动少,是遭破坏最小的自然湿地环境,成为鸟类理想的栖息地,单位面积鸟类种群数量最大,常见有上万只的鹬类、鸥类混群在此栖息。

3.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黑嘴鸥繁殖地

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苏省海滩,盐城附近,响水、滨海、射阳、大丰和东台县境内,地理坐标为北纬3241′至3431′,东经11926′至12056′。总面积2800平方千米。海拔0~4米。湿地类型以沙质海滩、潮滩、海滨微咸及咸水湖泊和沼泽、盐场、鱼塘、虾池、沼泽地及小型淡水池塘为主,是丹顶鹤和鹭类、雁鸭类、涉禽等多种珍稀水禽的重要越冬地。

盐城市地处江淮平原东部,长江三角洲辐射区内。地理位置位于北纬3234′至3428′,东经11927′至12054′。东临黄海,南与南通市、泰州市毗邻,西与扬州市、淮安市相连,北与连云港市接壤。东部海岸线582千米,占江苏省海岸线总长度的56%。沿海滩涂面积4560平方千米,占全省沿海滩涂总面积的70%,占全国沿海滩涂总面积的1/7。盐城市位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日照充足,雨量丰沛,气候宜人,四季分明。由于受季风性气候影响,地面极端温度偏高,年平均温度为15.41℃。

(1)自然环境

①江苏的海岸历史与地质

黄河从1128年到1855年在江苏北部入海,长达700余年,而江苏海岸带的南端是长江入海口,南北两方的丰富径流带来大量的泥沙,形成了广阔的苏北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及其间的海滨草原。

江苏海岸除全新世高海面时期海水入侵较深外,海岸线在相当长时间内大致稳定在赣榆、板浦、阜宁、盐城至海安一线,在海岸线附近形成数条沿岸堤,其中以西冈、中冈和东冈最为有名,成为不同时期海岸线的自然标志。

西冈北起赣榆郑园,经灌云东风、羊寨、龙冈入兴化,再向南经安丰直至海安西部,这条沙堤距今7000~5000年前即已形成。

中冈是苏北诸沙堤中出露最多和比较连续的一条,它北起赣榆罗阳、大沙,经涟水唐集、灌云青山和灌南新安,向南至永丰,后经大丰三圩和兴化合塔入海安,接扬泰古沙冈,其形成年代距今4610±100年。

东冈北起赣榆范口、大沙,经灌云下车、灌南城头、滨海潘冈和建湖上冈,再向南经沟墩、盐城、草埝和东台入海安境,这条沙堤在距今3300~3900年前即已开始形成,至迟在2000年前就已出露。

唐大历年间,李承曾在阜宁至盐城一线筑长丰堰,堤线大致沿东冈延伸;到了北宋,在1023年到1027年,著名历史人物范仲淹又兴修捍海堰,也是在东冈上,与其后30余年中,在今南通市所属沿海修筑的海堤连成了从阜宁以北,直抵吕四的绵延数百里的大堤,成为大约在1000年前的江苏海岸线的人工标志。

自从1128年黄河夺淮入黄海以来,江苏海岸的北段(灌河口以北)和中段(灌河口至东台—海安交界处)逐渐淤进,而在明弘治七年(1494年),黄河全流夺淮以来,淤积大大加快,海岸迅速东移,潮墩和沿海盐墩是这一时期海岸线的标志。

1128年到1855年间,不论是河口延伸或三角洲成长速度,还是滨海平原的成陆速度,明显地分为两个阶段。1494年以前,河口淤长速度为54米/年,全流夺淮后,河口延伸速度加快至215米/年;1855年,河口已伸至今河口外20千米,形成了苏北三角洲。

黄河入海的大量泥沙不仅直接形成了苏北三角洲,而且经过潮流、波浪作用的参与,在与三角洲两翼的海湾中形成了广阔的滨海平原,北连赣榆沙质滩脊海岸,南接长江三角洲。

在射阳新坍—盐城南洋—东台四灶一线,有一埋藏很深的古沙堤,是苏北滨海平原上中部的一条沙堤,距今约1000年前开始形成,至迟在15世纪已出露海面,成为明代中期海岸线的自然标志。

根据历史文献,至迟在元代,岸外已有大片沙洲存在,在清乾隆时的地图上已明确地标出这些沙洲,它们主要分布在今大丰县中南部和东台县北部沿海。研究表明,苏北滨海平原的成陆方式以沙洲并陆为主,以并陆后岸线的均匀淤长为辅。

黄河的北归使得江苏海岸又经历了一次与前次方向相反的动力泥沙条件的突变,巨量泥沙来源的断绝,使海岸及水下沙洲重新调整,河口岸线在黄河北归初期大致以1千米/年的速度后退;至20世纪初,河口后退速度为300~400米/年;至20世纪70年代,由于海岸防护工程的建造,河口区已基本停止后退。

②地貌

该区属于江苏中部海积平原,是近千年来海岸不断淤长形成的滨海草原,地面高程在2米左右,地表组成物质南粗北细,南部琼港附近多为粉沙,向北泥质成分增加。该区西部接下河洼地,其主要排水河道射阳河、新阳港、黄沙港和斗龙港等由此入海,南部高亢草原上的入海河道有川东港、东台河、梁垛河和三仓河等,除汇集地表径流外,还得人工补水。

射阳河口至东灶港,岸线长364.5千米,为堆积岸段,岸线走向北西,沿岸潮间带浅滩宽10~13千米,岸外有一片南北长200千米、东西宽90千米的辐射状沙洲区,它由一条沙嵴组成,沙嵴之间隔以深15~20米的深槽,沙嵴冲淤变化大,总的趋势都在淤高增大,而深槽在变迁缩小。新阳港附近沿岸平原为草滩湿地,滩面上生长白茅,潮水沟头及河汊中生长芦苇,其沉积层主要有3层:0~1.6米为浅棕色粉沙黏土,呈水平状纹层,在1毫米厚度内有若干个黏土粉沙薄层;1.6~3.0米为浅灰色粉沙与黏土互层;3.0~ 4.0米以下,浅灰色粉沙层,具明显的斜层理,该层厚度在15米左右。堤外2千米以外有一宽度5千米的高潮位泥滩带,滩面多生长盐蒿。

③气候

该区海岸带是以季风性气候为背景,处于暖温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并受海洋性、大陆性气候双重影响的狭长地带。

全年太阳总辐射量为110118千卡/平方厘米,日照时数为2100~2400小时,年平均气温13~14℃,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0℃的积温为5200℃左右,大于等于10℃的积温为4250~4550℃。1月平均气温为0~1℃,累年平均极端最低气温与1月平均气温一致。春季(4月)平均气温12~13℃,夏季(7月)平均气温26.0~26.5℃,秋季平均气温15~ 18℃。因受海洋的调节,冬半年(9—2月)偏暖,夏半年(3—8月)偏凉;春季回暖迟,气温低,秋季降温迟,明显偏暖无霜期266天,大陆度58.7。

年平均降水量为1000~1080毫米,春季降水量平均为180~220毫米,夏季400~480毫米,秋季200~240毫米,冬季最少,平均为60~100毫米;相对湿度比较稳定,为80%左右。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平均风速为4~5米/秒,风速最大月份为4月,最小月份为6—7月。

(2)生物资源

①植物资源

该区分布有植物480种,其中40种左右为栽培植物。根据植物生活型、群落外貌及种类组成,可分为3种类型。

一是陆生盐生植被。

盐蒿群落:盐渍裸地上的先锋群落,海堤内外普遍分布,以响水县灌东盐场与滨县新滩盐场外滩、射阳县西潮河口—三步桥、大丰县中路港—三里闸、如东县东凌垦区等地分布面积较大,群落盖度50%~80%。此群落在海堤外通常为大穗结缕草群落所演替,在海堤内地势较高的地方,则为獐茅群落所演替。

碱蒿群落:见于新堆堤坡、河岸,常为次生盐渍裸地的先锋植物群落,群落盖度可达90%。群落内獐茅匍茎发达,生长繁殖力强,群落最后为它所演替。

盐角草群落:通常零星小块出现,灌云县柴门附近有以千亩计的大面积分布,所在地为盐场废水库,群落盖度20%。

大穗结缕草群落:主要分布在堤外滩地,以射阳县西潮河口—三步桥、大丰县中路港—三里闸及海丰农场等处分布面积较大,群落盖度可达85%。白茅侵入此群落后,最后即为白茅群落所演替。

獐茅群落:主要分布在堤内盐渍土上,通常零星小块出现,灌云县沂河农场约有600公顷的大面积分布,群落盖度70%~80%。

茵陈蒿群落:零星小块分布于堤内荒地,如黄海农场、新洋试验站等地均有分布,群落盖度60%~90%,种类组成比较复杂。

白茅群落:在射阳新洋港、大丰三里闸、竹港、川东港等处堤外滩地,有大面积分布,群落盖度70%~80%,此外,还偶见有零星分布的拂子群落、束尾草群落、中华补血草+盐角草群落。

二是沼生盐土植被。

大米草群落:主要分布在小潮高位以上,群落盖度可达90%以上,系从欧洲引进种植。

糙叶苔群落:常见于堤外海滩洼地,群落盖度50%~70%。

扁秆镳草群落:以带状分布在河道入海口的两侧,如新洋港两岸分布较多。此外,堤内抛荒水稻田也有生长,群落盖度30%~70%。

芦苇群落:分布在低洼湿地及河流、溪沟、池塘边,面积较大,盖度60%~70%。

水烛群落:见于低洼湿地或溪沟边,零星分布或小块镶嵌在堤内;芦苇群落内,群落盖度可达90%以上。

三是盐水生植被。

川蔓藻群落:是滨海咸水内最早出现的种子植物群落,主要分布于海滩自然池塘及废弃盐池内,堤内盐分重的池塘、溪沟内也有出现,水清澈,透光度大,含盐量高达1.80%,经常水深达0.5米以上,群落盖度可达90%以上,随着咸水淡化,即逐步为狐尾藻群落所演替。

狐尾藻群落:见于堤内池塘、溪沟,水中含盐量0.33%,群落盖度可达80%以上,随着水中盐分减少,菹草得以侵入,最后为它所演替。

菹草群落:见于溪沟内,水深1米以上,含盐量甚少,群落盖度可达80%以上,随着水体沼泽化,即为沼泽植被所演替。

②动物资源

该区分布有腔肠动物43种、环节动物65种、软体动物156种、甲壳动物139种、昆虫310种、鱼类281种、两栖和爬行动物45种、鸟类379种、兽类47种。保护区内共有43种特有动物,以鱼类为主,濒危物种有62种,其中鸟类46种。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丹顶鹤、白头鹤、白鹤、黑鹳、东方白鹳、中华秋沙鸭、遗鸥、大鸨、白肩雕、白尾海雕、白鲟等12种;二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河麂、大天鹅等67种。保护区还是我国少有的高濒危物种分布区之一,已发现有29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濒危物种红皮书。

在众多的野生动物中,以水鸟最为突出,该区是鸳、雁、鸭、鹤、白骨顶和鸥类极其重要的越冬地。该沼泽地尤其以濒危的丹顶鹤的大型越冬种群而出名。冬天出现的数目近来不断增加,从1981年的200只到1982年420只,1984年476只,1986年618只,1987年608只。丹顶鹤10月下旬到达,3月上旬离去。1988年1月的水禽调查在23个点上发现水禽535000余只,其中包括260只中白鹭、540只大白鹭、1550只苍鹭、20只白琵鹭、11只大天鹅、35000只鸿雁、20000只豆雁、11200白额雁、2350只灰雁、3700只赤麻鸭、10300只翘鼻麻鸭、2450只赤颈鸭、900只罗纹鸭、1050只赤膀鸭、960只绿翅鸭、157000只绿头鸭、113000只斑嘴鸭、5600只针尾鸭、3300只白眉鸭、20700只琵嘴鸭、500只红头潜鸭、750只青头潜鸭、1300只普通秋沙鸭、318只丹顶鹤、101000只白骨顶、150只黑翅长脚鹅、750只反嘴鹤、12800只其他10种鹬类及11200只鸥。1990年1月的隆冬水禽调查中,记录到越冬鸟104种185000余只,包括576只丹顶鹤和1186只灰鹤、63只白琵鹭、146只白鹤等。该沼泽地区对繁殖水禽也相当重要,包括珍稀的黑嘴鸥,该鸟的繁殖地最近才被发现。总数超过100对鸟的两个营巢区位于盐城沼泽地,第一个营巢区1984年在该区的北部发现;第二个营巢区于1987年在南部发现,1987年在北面营巢区发现约540只鸟,在南面的营巢区发现350多只。也有白额燕鸥的繁殖区和震旦鸦雀的留鸟大种群。鹊鸭在此繁殖,冬天有白尾海雕于此越冬。

4.辽宁鸭绿江口滨海湿地自然保护区黑嘴鸥繁殖地

辽宁鸭绿江口滨海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辽宁省丹东市境内,濒临黄海,地理坐标为北纬3941′至4030′,东经12021′至12331′,总面积1080平方千米,是一个以保护内陆湿地、水域和海洋、海岸生态系统为主的自然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维持该区域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水利条件主要有海水、潮水、河水、潮沼和地下水。其中,河水主要有鸭绿江、柳林河、大洋河、小洋河和双岔河等12条河流。由于海水的顶托作用,各河流在此将携带的大量泥沙沉积于河口,形成了复合三角洲。

(1)自然环境

①地质地貌

地质:按东北地层区划,鸭绿江口保护区为辽东分区的营口—丹东小区,该小区地层以太古界、鞍山群、下元古界辽河群及太古界混合岩为主,其他地层零星分布。岩石类型主要为黑云母条状混合岩,在外观上呈灰白色,中细粒花岗变晶结构和条痕状构造。保护区地质构造属中朝准地台腹辽台隆,为新华夏系第二区隆起带与纬向天山—阴山复杂构造带的复合部位,其基底又为华夏系构造,从而奠定了沿黄海波状平原地貌的基础。保护区东起鸭绿江口,西至东港与庄河交界处,该区处于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上,所构造运动特点表现为长期间歇及差异性的抬升,造成了第四纪地层的不发育和发育程度的不均衡。区内第四纪早更新世和中更新世地层分布极为零散,晚更新世及全新世地层也仅局限在丘前斜坡、丘间沟谷、现代河床和海湾地带。第四纪堆积物成陆类型,受地貌形态因素的控制。即丘陵剥蚀平原地带为残破分布区,特别是在坡角较缓的宽缓低平剥刨平原区,普遍分布厚度大于1米的碎石混土层或风化沙土层,在较大河流两侧及季节性河谷中主要分布冲积、冲洪积黄褐色、浅黄色亚黏土、成亚沙土及灰黄、灰白沙砾石。近河口地段往往变为灰黑、黄褐色淤泥质亚黏土或亚沙土、淤泥质细沙。在海岸基岩岸段,沿岩分布的狭长带状区域为淤泥质细沙或亚沙土构成的海积一极阶地。

地貌:自然保护区地势低洼而平坦,主要是第四纪以来,黄海沿岸地区曾经历了多次海面变化,至距今1万年前所发生的冰后期海侵,使海水顺东北、北东北和西北两组断裂构造线入侵,当时的海岸线比现在多伸入内陆达10千米至数十千米,形成了港湾溺谷,由于地热等条件适宜,在溺谷、港湾的边缘部位发育了沼泽,随着后期河淤海退的发展,形成了今日鸭绿江口、大洋河口冲积三角洲平原。保护区地貌由湿地平原、滩涂河口沙洲和水下三角洲3个大的地貌单元组成。

②气候

保护区属于温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冬季漫长,夏季较短,受海洋影响,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9.9℃,历年最低气温-28.8℃,最高气温33.9℃。无霜期203天。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039毫米,而且年内降水量分布不均匀,冬季占3.9%,夏季占62.1%,秋季占19.3%,春季占14.7%。年均日照数23686小时。优越的气候条件对生物的生长发育极为有利,但春季的冷空气活动较为频繁,夏季的低温寡照、秋季的低温寒冷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③水文

保护区内河流密布,南北贯通,由北向南注入黄海,较大的河流有12条。东部为鸭绿江水系,有安民河、柳林河和石佛沟。其中柳林河发源于鸦雀岭,流域长度为42千米,于河中游建成铁甲水库后,控制了314平方千米流域面积,消除了水患,灌溉面积达180平方千米,并进行了水产养殖、水力发电等综合利用;中部为新沟河、二道河、沙坝河、龙态河、枣儿河、依龙河等6条河流;西部有大洋河、小洋河和双岔河。其中大洋河是东港市境内最大河流,河长202千米,在东港市流域面积4平方千米,河网密度0.44千米/平方千米,年径流量21.7亿立方米。

④潮汐

保护区沿岸海域各主要分潮振幅比值均小于0.5,属于正规半日潮。每日2次涨潮落潮,潮流运动为往复式。平均波高0.4~0.6米,最大波高1.3~4米,多发生在8月。夏季海水表层温度为28℃,冬季表层海水温度低于0℃,有大量海冰出现。虽然沿岸海域属正规半日潮,但因鸭绿江径流沿海南下及潜水分潮的共同作用,使东(鸭绿江口外)、西(獐子岛附近)部海域潮汐日不等现象极为明显。平均潮差由渤海海峡向鸭绿江递增。受鸭绿江、大洋河河水的影响,在该海区有较强的余流,主要由沿岸径流、盐淡水交汇引起的密度流、风海流及黄海暖流余脉组成。在多种因子的共同作用下,余流分布十分复杂,特别是沿岸余流更为复杂。春季,表层余流方向多为东北或东向,余流量值11~16厘米/秒,底层余流方向多为东南或南向,量值2~13厘米/秒。夏季余流较春季大,最大余流量值出现在鸭绿江口近岸,量值26厘米/秒,方向为东。

⑤土壤

保护区的土壤可分为水稻土、沼泽土和滨海盐土3个土类、10个亚类。水稻土是人工培育的土壤,在长期种植水稻、施肥、灌排的影响下,发生频繁还原淋浴和氧化积淀过程,它是由各种土带性土壤半水成土和水成土经过水耕、熟化培育而成,使原来的土壤特性受到不同程度的改变,形成特有的形态、理化和生物特性。水稻田土较典型的结构为耕作层、梨底层、涉育层、淀积层、淀积—潜育层。保护区内的水稻田土有盐渍型水稻土、沼泽型水稻土和淹育型水稻土,沼泽型水稻土面积最小。

沼泽土主要分布于鸭绿江江口和大洋河河口地区,成土母质为河、海沉积物,质地比较黏重,透水性弱,经常积水,或微弱流动。除承受大气降水外,还有来自周围的地表径流河海潮水的补给,同时在冬季冻结。植被主要为芦苇,杂草有三棱草、水葱、菖蒲等。滨海沼泽土的形成过程使其在表层进行着土壤的腐殖化过程,下层进行着潜育化过程,沼泽土的表层由于经常处于水分饱和状态,通气条件不好,微生物活动条件差,有机质不断积累乃至泥炭化。在下层,由于积水及有机质分解时产生的还原物质经常处于还原状态,潜育过程占优势。由于受海水的影响,滨海的沼泽土同时进行着盐渍过程。沼泽土按有机质累积阶段和土壤化过程不同,划分为盐化沼泽土、淤泥沼泽土和泥炭沼泽土。

滨海盐土主要分布于海岸段和潮间带。根据滨海盐土的形成条件和过程,划分为潮滩盐土、滨海盐土。潮滩盐土是形成滨海盐土最初阶段的土壤,分布在潮间带。潮滩盐土的成土母质是自江河上游挟带来的大量泥沙,经海流、潮汐、波浪等海洋动力因素作用,不断沉积、絮凝、堆积于河口近海岸边,这些泥沙是形成潮滩盐土的物质基础,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生物活动。从土壤发生的角度来看,它不单纯是一个盐渍化的泥沙沉积物,而是一种地积与成土过程相伴进行的以潮汐为主要动力的海滩土壤。它有自己独特的形成过程,这个过程主要有:泥沙絮凝沉积过程;盐渍化与还原过程;潮汐运移过程和养分累积过程。保护区潮间带的高潮区主要为高肥黏质潮滩盐土,湿时暗灰色,平时浅灰色,无明显的结构和发育层次,表层泥糊状,向下逐渐紧实,含盐总量为1.3%,pH7.4~8.2,阴离子中Cl-含量最高,占毫克当量为87.9%,其次是S2O4,为10.9%,阳离中Na+—K+最高,占89.2%,Mg2+占8.5%,Ca2+最低。中潮区为中肥黏壤质滩土,土壤呈暗棕灰,较紧实,无植物根系,水分饱和,质地为重壤土—中黏土,表层质地较粗,底层较细。低潮区为低—中肥沙壤质潮滩盐土,滩涂较坚硬,有较浅潮沟,为暗灰色,无结构,未见植物根系,层次分异不明显,为海水饱和。质地为中壤土—紧沙土。滨海盐土是潮滩盐土脱离海潮的直接影响后演变而成的。土壤地下水仍然为侧渗流入的海水。这种含盐地下水,盐土壤毛细管上升,在比较干旱的季节里,导致表土积盐,就形成滨海盐土,只生长耐盐植物,呈斑状分布,整个剖面为浅灰到暗灰色,无明显的腐殖质层和发育层次,略显结构,有少量植物根系。滨海盐土的质地为重壤土中黏土,pH为中性到微碱性,保护区滨海盐土肥力在该海岸段最高,有机质含量为0.57%~ 1.53%,全氮0.032%~0.108%,全磷0.072%~0.139%。

(2)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

①生态环境

鸭绿江口滨海湿地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080.57平方千米,东西长约120千米,南北宽约25千米,由陆地、芦苇沼泽、滩涂和浅海海域四大主要部分组成。陆地从鹤大公路以南至沿海防潮堤,面积为31.83平方千米;芦苇沼泽主要是鸭绿江口和大洋河河口地区,芦苇沼泽总面积为60.07平方千米,其中鸭绿江口地区厦子沟面积为4.2平方千米,文安滩面积1.2平方千米,东港港区芦苇面积20平方千米,大洋河河口地区面积为34.67平方千米,沿海滩涂面积242平方千米;浅海海域(潮间带以下和5米等深线之间)面积为466.67平方千米。

主要保护对象。鸭绿江口滨海湿地自然保护区为内陆实地和水域生态类型与海洋和海岸生态类型的复合生态系统,系统健全、功能多样、景观完善、生物多样性丰富。保护区的建立,保留了北半球原始滨海湿地的完整性,保持了东北地区最南端野生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保存了东北滨海湿地的野生生物的遗传性。但随着人口的剧增和人类经济活动的频繁,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加重,使自然生境不断恶化,野生生物物种不断减少。为阻止自然生境的破坏和物种丧失,必须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与物种的保护。

生态环境。鸭绿江口滨海湿地自然保护区是复合生态系统,生境多样,主要有芦苇沼泽、潮滩盐沼、碱蓬盐沼、河口湾和浅海海域5种生境。

芦苇沼泽:芦苇沼泽面积60.07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鸭绿江口和大洋河口一带。芦苇高2~3米,植株稠密,约100株/平方米,茎粗0.6~1.2厘米,群落中混有香蒲、菖蒲等湿生植物。一望无际的沼泽既有利于鸟类的隐蔽和筑巢,又有丰富的食饵和水源,是鹤、鹳、鹭等鸟类迁徙途中的重要停歇地,也是苍鹭、草鹭、雁、鸭、鹬和鸥类等多种鸟类的繁殖地。

潮滩盐沼:潮滩盐沼是周期性受到海水浸淹的地带,总面积为242平方千米,分布于鸭绿江口和大洋河之间的潮间带,因其土壤盐分高,又有潮水浸淹,高等植物难以生长,仅分布有固着附生在海滩上的硅藻植物群落。潮滩盐沼的第一性生产力较低,海潮周期性携来大量的有机物质,为这里生存的生物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在潮滩盐沼中生活的主要有文蛤、杂色蛤仔、四角蛤蜊、竹蛏等。

碱蓬盐沼:主要分布在近河口和海岸的潮沟两侧,形成绵延数千米的碱蓬盐沼群落。夏秋季节,远远望去宛若一望无际的紫红色地毯。该生境中,主要植物是碱蓬;动物有蟹类、沙蚕、蛤、螺等,是黑嘴鸥及其他鸟类索饵的场所。

河口湾:鸭绿江口和大洋河口湾地区是咸、淡水的交汇地带,是河流进入海洋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生境,由于河口湾中营养丰富,第一性生产力高,成为众多水生生物的繁殖、生长、育肥的水域。河口湾水体的广盐性和广温性,导致河口湾中的生物与其他生境中的生物有着不同的生态特征,也是许多经济鱼类生殖洄游的主要通道。

浅海海域:鸭绿江口滨海湿地自然保护区拥有浅海海域466.67平方千米,浅海海域水文条件优越、水质良好,海水能够达到国家一级海水标准。由于沿岸十几条河流源源不断地输入,浅海海域营养盐含量较高,浮游生物数量大,是各种鱼、虾、贝类的繁殖和索饵场所。

②生物资源

物种。保护区包含了内陆湿地、水域、海洋和海岸等多种生态系统,为各种各样的野生动物、植物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环境,因此保护区内物种具有多样性和稀有性。

野生植物:到目前为止,保护区共发现植物344种,其中低等植物55种,高等植物289种,国家级珍稀、濒危植物有野大豆1种和多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野生动物:保护区内已发现鸟类240种、鱼类88种、两栖类3种、哺乳类6种,底栖动物74种,浮游植物55种,浮游动物54种。其中世界珍稀鸟类有黑嘴鸥和斑背大苇莺,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丹顶鹤、白枕鹤、白鹤、白鹳、黑鹳等8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大天鹅、白额雁等29种,还发现了华北动物区的代表动物金线蛙。

生物资源量:鸭绿江口滨海湿地自然保护区地处黄海北部,受12条河流的淡水注入影响,形成了近海海域的营养盐丰富区,促进了浮游生物的增殖。浮游生物的生物量增大,为鱼、虾、贝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使该地区总体生物量极高。

浮游生物的生物量:本地区浮游生物的生物量比渤海略高,浮游生物受季节影响变化较大。浮游植物除冬季外,其平均生物量均高于渤海地区;浮游动物平均值的分布是由东北向西南岸递减,最密集的区域,平均生物量(湿生)均超过500毫克/立方米,个体生物量超过1000个/平方米。最密集的区域出现在鸭绿江、大洋河河口的近海。海洋浮游植物的季节变动见表4。海洋浮游动物的季节变化见表5。

表4 海洋浮游植物的季节变动

img10

表5 海洋浮游动物的季节变化

img11

③湿地资源

芦苇资源:保护区有着丰富的芦苇资源,面积约60.07平方千米,芦苇高2~3米,植株稠密,每平方米80~120株,茎粗0.6~1.2厘米,群落中混有香蒲、菖蒲等湿生植物,下部有碱蓬和海滩苔草。在连片的芦苇沼泽中,既利于鸟类隐蔽和筑巢,又有丰富的饵料和水源,因而为鹤、鹳、鹭迁徙时提供了停歇地,给苍鹭、草鹭、雁、鸭、鹬等多种鸟类提供了繁殖基地。保护区芦苇产量极高,年产芦苇4万余吨,成为丹东市造纸的主要原料基地。

滩涂资源:保护区的沿海滩涂为湿地中生物量最大的部分,面积约为242平方千米,养育着诸多的生命体,是活的基因库,是黄海海岸中目前保持最完好的滩涂之一。滩涂地区的生物群落主要是蛤仔、蛤蜊、文蛤、泥螺等,生物分布总量以大洋河西侧和鸭绿江口西侧最为丰富,分别为4996克/平方米和7540克/平方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