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感知“《论语》要旨”

感知“《论语》要旨”

时间:2022-0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论语》原本的字数是非常大的,经过后世弟子的精简与提炼,才成为如今一万多字的定本。孔子注重“一以贯之”之道。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内容是《先进第十一》的最后一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在中国教育史上,《论语》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参考书。在《论语》中就有非常丰富的内容。孔子将“孝”置于“仁”的范畴并作为“仁”的重要组成部分予以诠释,提升了“孝”的内涵。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弘扬着源远流长的民族精神,勾勒着礼仪之邦的政治社会理想等,对中国人的情感、性格有很着深刻的影响和塑造作用,这些都是中国文化经典的应有之义。《论语》的内容相当丰富。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

首先,它是先哲们思想的结晶。《论语》原本的字数是非常大的,经过后世弟子的精简与提炼,才成为如今一万多字的定本。但是,数字的精简,并不影响先哲们思想的流传。这里,主要以孔子为例。孔子在谈“为政”的时候,非常重视无为的治理之道。“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第二》第一章)孔子注重“一以贯之”之道。“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第四》第十五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第六》第二十八章)“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第十五》第二十三章)孔子注重仁的思想。“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第六》第二十八章)除了孔子之外,孔子重要的弟子子贡、子路、颜渊、曾参、子游、子夏、有若等都有各自的思想值得我们去探讨。

其次,《论语》是一部文学著作。《论语》除了有丰富的思想,还有很多精彩的文学片段,甚至有的章节可以作为先秦优美散文的代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内容是《先进第十一》的最后一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阅读完文段后的整体感受就是一幅生动的师生交流图,而文字的画面感同样是文学性的重要特征之一。

第三,《论语》是一部教育学著作。在中国教育史上,《论语》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参考书。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教育思想与观点,如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循循善诱、分层指导等。

第四,《论语》是一部伦理学著作。作为伦理上的教导,“孝”是核心的话题。在《论语》中就有非常丰富的内容。孔子将“孝”置于“仁”的范畴并作为“仁”的重要组成部分予以诠释,提升了“孝”的内涵。用孝道来指点人心的仁,推广孝心以达于仁,这是孔子重孝的根本原因。孔子将孝悌作为“仁学”的立足点,其根本目的在于希望借助这种本能性的亲子之爱,使道德价值的真诚性获得可靠的保障。

第五,《论语》是一部社会学著作。在社会学角度,“君子”话题是不容忽视的。当然,“君子”同样含有伦理学上的意义,是一个交叉的概念。“君子”包含的内容很丰富,表示一种理想的、崇高的和优美的人格,是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的有识人士,于己于人均能融通和谐。依照传统的说法,儒家具有“修己”与“治人”两方面的内容,然而两者无法截然分开。无论是“修己”还是“治人”,儒家都以“君子”人格的构建为其枢纽:“修己”即所以成为“君子”,“治人”则必须先成为“君子”。总之,“君子”更重要的一层含义就是“成德”之名,是就“道德品质”“人格”而论的。

总之,《论语》在内容上的丰富性和深刻性是其作为经典的显著特征,这同样也是中国文化经典的应有之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