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载神韵,百年辉煌。在刚刚过去的千年里,人类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史:蒸汽机的发明,让人类摆脱了繁重的手工劳动;电的发明,给人类带来了无限的光明;飞机的发明、宇宙飞船的上天,让人类闯入了浩瀚的宇宙;快速、便捷的信息产业,让人类充分享受到了沟通无极限的喜悦……
满载着辉煌,满载着希望,人们饱含激情走进千年风景,步入世纪之门。民以食为天,食以质为本,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饮食文化的国家。富庶的农业资源和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食品工业,养育了生息在这块土地上的十二亿人民。在新千年的春风中,中国食品工业亦展示出了绚丽的英姿。
站在世纪之门,我们正进入到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最后一步战略目标的关键,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第一支柱产业的食品工业,首先应集中力量去增加更多的营养、安全、卫生、方便、色香味美的食品,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当人们的生活处于温饱型时,是很难顾及食品质量是否达标的。如今,民众对食品质量已到了求优求美、求精求新的程度,说明生活水平已从温饱型向富裕型迈进。食品质量问题便自然而然地受到党和国家以及各方面、各领域有识之士的关注。要提高全民质量意识,必须把质量问题当作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战略问题来抓。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日益临近,创造“世界级质量”已提上了议事日程。在我国,质量管理工作已经推行了20年,“质量第一”的呼声已响彻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朱镕基总理在去年的全国质量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质量工作是主攻方向,没有质量就没有效益。放任假冒伪劣,国家就没有希望。”作为中国食品行业唯一的质量监督媒体,又何尝不是每天心系产业发展、心系祖国繁荣昌盛!食品是人类生存之源,质量是企业发展之本。食品质量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立足市场,以质取胜。这就要求我国食品企业在“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技术质量”和“人才质量”上狠下功夫,给国家以希望,给消费者以安心。
五度风雨,日夜兼程。昨天我们的汗水流在一起,笑声分不出彼此。我们的真情、热情浓缩于版面,凝聚为智慧的名字——中国食品质量报。今天,我们同跨世纪之门,新添了与朋友们同履新地的喜悦与激动。在辞旧迎新之际,以食品质量意识为时代课题的《中国食品质量报》迎来了五周岁生日。五年来,经历了诸多重要报道战役和不断的报业整顿,经受住了各种考验。从周一刊跃升为周三刊,再跃升为日报。在1999年里,我们又写下了精彩的一页。五年来,“食界警察”的称谓,给了我们荣誉,给了我们经验,但在我国市场机制不完善、质量监督体系不健全的条件下,也会有力不从心的苦楚与尴尬。
报纸属于人民,做事依靠大家,质量是食品的永恒主题,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大事。亿万中国人民在食品领域的确需要一份实施舆论监督、保证食品质量、提高全民质量意识的报纸。在迎来第六个春天的时刻,我们仍将高唱“质量兴国”“质量兴企”“质量立业”的主旋律,矢志不渝地坚持贯彻党和国家关于食品工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食品质量的法律法规的宣传;以追踪质量热点、传播食品信息、推荐中外名牌、引导合理消费、监督食品市场、切磋美食技艺为己任,为理智的消费者和繁荣的食品市场做好“食界警察”的各项勤务工作。“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经济效益的保证”“质量是企业竞争实力的物质基础”“没有质量的劳动是无效的劳动”。食品质量问题是衡量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标准之一,不仅关系到人们生活的改善,而且直接影响着我国的人口整体质量,关系到国家竞争力的强弱、国民经济的兴衰和中华民族的国际形象。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与食品界同仁携手共铺“质量兴国”大道,同筑质量“帅”位长城。
晨曦崭露、旭日东升,千年梦想、世纪宏图,理想与现实双双在此交汇,翘首二十一世纪,一个全新的时代正向我们走来。生物科技将得到空前的发展,可能会使一切的不可能变为可能……遐想和期待只是迎新纪元庆新千年的一部分,毕竟,未来不可测,人类的能量不可测。亲爱的朋友,请收拾好自己的行囊,让我们搭乘新世纪头班车,一起来关注中华民族的食品质量振兴——这一千秋万代的伟业。
《中国食品质量报》永远和祖国联系在一起。我们满怀希望、欣喜异常,因为,我们看到的将是报社的繁荣和昌盛,同仁的祥和与幸福。珍藏起我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的那片纯洁的圣地,我们愉悦地进入了东方人的世纪、亚洲人的世纪、中国人的世纪!
我们与新世纪同行。
(原载《中国食品质量报》2000年1月1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