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贫困的人类学研究

贫困的人类学研究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类学对贫困的研究始于刘易斯的贫困文化论。贫困文化论激起了广泛的争议,支持者被称为贫困文化学派,他们将贫困归因为个人的特征,认为穷人有偏离于主流社会习俗的独特行为方式,这些行为方式会代代相传,最终形成贫困文化。尽管存在上述争议,刘易斯提出的贫困文化论对人类学家关于贫困的看法有着深远的影响。

人类学对贫困的研究始于刘易斯的贫困文化论。在《五个家庭:贫困文化的墨西哥案例研究》中,刘易斯运用民族志方法生动地呈现了5个墨西哥贫困家庭的经历,并提出了“贫困文化”的概念,进而将其理论化(Lewis O.,1975)。贫困文化论激起了广泛的争议,支持者被称为贫困文化学派,他们将贫困归因为个人的特征,认为穷人有偏离于主流社会习俗的独特行为方式,这些行为方式会代代相传,最终形成贫困文化。而反对者,如阶级贫困学派则认为我们所看到的穷人的行为是穷人适应贫困环境的选择,在他们处于不利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时出现的自然反应,并不是穷人有着不一样的价值观所致。尽管存在上述争议,刘易斯提出的贫困文化论对人类学家关于贫困的看法有着深远的影响。

进入21世纪以后,超越孤立的文化、引入全球化视角成为贫困人类学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例如,在全球化的社会环境下分析个人和地区层面健康状况与贫困之间的循环关系,评估社会政策、意识形态和政治力量之间的互动对贫困个体经历的影响,探讨全球劳动力供给对地方就业影响的途径以及性别文化信念等对贫困个体和社区的影响等。纽伦和佩斯查理发现引入全球化有助于增强对全球不平等、贫困和健康恶化的理解,并认为人类学能提供解释全球化对特定文化和社区影响的方法,即通过连接个人经历与地区、全球化进程以阐释贫困的各个方面(Nguyen V.and Peschard K.,2003)。此外,“脆弱空间”(space of vulnerability)下的生存与生活、文化物质主义、女性主义、新经济形态以及福利系统对当前贫困水平的影响、脆弱性和逆境下的恢复力、去工业化与福利削减等对无家可归这种极端贫困者增加的影响等也是当前人类学贫困研究的重要主题。如冈沃纳德分析了妇女贫困与性别歧视的脆弱性相关度高于与经济活动相关度的原因,指出由于种族、性别和阶层的交互影响,处于相同经济机会的妇女更容易陷入贫困(Gunewardena N.,2002)。

人类学关于贫困问题的研究不同于其他社会科学,其观点植根于跨文化的比较视角以及地方文化的分析,通过运用民族志、叙事分析和参与观察等研究方法构建连接全球、地区(社区和文化)与个体经历的分析框架,并生动地讲述特定群体和文化中个人经历的故事。全球化背景下,贫困被看做是不平等的产物,根源于全球系统对地方情境下个人生活的影响。正如摩根和马斯克维奇所评论的,人类学家通过将全球影响与社区事务连接起来,加深了我们对全球化、新经济、福利改革等对穷人之所以贫困及其个人经历影响的认识(Morgen S.and Maskovsky J.,2003),同时,也为降低贫困、收入差异、社会不平等和提升经济安全的相关政策研究拓展了视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