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分类收运体系和处理设施布局存在问题

分类收运体系和处理设施布局存在问题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活垃圾分类持续推进的过程中,多种因素制约分类成效,其中分类收运体系建设滞后成为一个重要原因。分类容器设置的规范性、适宜度和便捷性对居民是否分类投放垃圾有显著影响。此外,湿垃圾分出来后,后续的收集运输体系仍然主要沿用混合收运方式和路线,存在频次和路线不合理、转运设施缺乏等瓶颈问题。目前大型城市生活垃圾转运站、处理厂(场)布局不合理的现象较为突出。

1)分类收运体系建设滞后

生活垃圾分类持续推进的过程中,多种因素制约分类成效,其中分类收运体系建设滞后成为一个重要原因。分类容器设置的规范性、适宜度和便捷性对居民是否分类投放垃圾有显著影响。此外,湿垃圾分出来后,后续的收集运输体系仍然主要沿用混合收运方式和路线,存在频次和路线不合理、转运设施缺乏等瓶颈问题。

2)设施布局不均衡

目前大型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存在分布不均的现象,致使在个别区域出现某些环卫处理设施会出现超负荷运转的情况,2013年北京市8座大型垃圾处理设施都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最高的负荷率达到246%;上海13座无害化处理设施,超负荷运行的有6座;对于某些地区来说,垃圾运距较远、不经济,增加了垃圾运输费用,大部分城市中心城区垃圾平均运输距离达到30 km以上。

造成布局不均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规划预见性不足,导致城区的功能区划在变化,城区人口的聚集点在变化。另一个是大型城市环卫规划的落地情况不理想,生活垃圾设施建进度跟不上城市环卫规划,原因一是项目建设周期受土地和设施“落地难”等因素制约,各地项目开工时间大多晚于预定日期;二是有些项目被迫取消,导致城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设施数量不足、布局不合理,不能满足大型城市的发展需求。

3)设施布局不合理

目前大型城市生活垃圾转运站、处理厂(场)布局不合理的现象较为突出。一些转运站距离居民住宅非常近,防护距离不符合规范要求,在日常作业过程中产生的臭气、噪声污染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还有填埋场、焚烧厂选址不科学,没有考虑足够的防护距离,生活垃圾在进厂(场)、处理的过程中产生的臭气对周边的影响明显,引起周边群众的反对和抗议,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新设施的选址落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