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记忆中的流年岁月

记忆中的流年岁月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49年新中国成立,少年时代的孙老师更加茁壮成长,学习积极性高、喜欢思考、博览群书的他很快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1959年,19岁的孙老师以优异的成绩踏入了浙江大学的校门,主修工程力学,同时努力学习俄语。因此孙老师十分鼓励当代大学生主动向党组织靠拢,认真学习马列理论,积极加入中国共产党。

孙炳楠老师出生于1940年,一个处在战乱年代的中国,但在父母的鼓励下孙老师接受了良好的基础性教育,这对他以后的学业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重视教育让他快人一步地踏上了追求更高知识水平的路程。1949年新中国成立,少年时代的孙老师更加茁壮成长,学习积极性高、喜欢思考、博览群书的他很快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1959年,19岁的孙老师以优异的成绩踏入了浙江大学的校门,主修工程力学,同时努力学习俄语。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不稳的现状并没有就此终止孙老师对于知识的渴望,他如饥似渴地学习,没有书读就邮购书籍,抱着一颗为理想奋斗的心,正值青春的孙老师在学业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1964年从浙大毕业后,孙老师在同学中是唯一留任浙江大学的毕业生,他的同学们个个天南海北,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有从事导弹设计研究的,有在西北边疆的,各行各业的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作出了优秀杰出的贡献。“两弹一星”、边疆建设、城市规划……谈起这个,如今的孙老师一脸自豪,有着如此多的有成就的同学也是一种幸福啊。

孙老师在学校时就开始接触早期的计算机技术,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土木工程,亲自参与软件开发与研究,促进了建筑设计从图版上的设计到微型机画图的发展建设阶段,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孙老师还为计算机在建筑业的应用和发展做了不少推广和促进工作,为浙江省建筑业朝着信息化、管理自动化、半自动化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孙老师在大学时学习的是俄语,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我国与苏联的交往明显多过与西方世界的交流。孙老师勤奋好学,再加上天资聪颖,所以他的俄语水平很棒。毕业后发现俄语的用处不大,再加上中苏关系转冷,孙老师的俄语无处发挥。20世纪80年代英语的重要性渐渐显露,步入中年的孙老师没有丝毫犹豫,转而攻读英语。可以想象一个40多的人从头开始学习一门外语需要多大的勇气与毅力,孙老师硬是凭着勤奋攻克了这道难关。

孙老师曾经在美国学习工作了两年有余,这段经历对提高他的英语水平帮助很大。如今的孙老师在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上发表了较多的英文论文。孙老师高水平的外语能力,再加上他精通计算机技术,让我们彻底领悟了老一辈知识分子努力“与时俱进”的信念,心中敬意更甚。

青年时代的孙老师对加入中国共产党一直抱有很大的热情,曾经多次递交入党申请书,经过自身的不懈努力,最终在1987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孙老师说:“大学生入党不仅是一件光荣的事,更关系到能否提高人生境界的关键。入党以后,人的见识会有很大的增长,思考问题、看待事情都会从大局和整体去看,无疑这是伟大的转变。入党对于提升学生的组织领导能力,更好地服务人民、建设祖国都有不小的促进作用。”因此孙老师十分鼓励当代大学生主动向党组织靠拢,认真学习马列理论,积极加入中国共产党。孙老师的肺腑之言也让我们感受良深。

每个人都有脆弱、犹豫不决的时候。孙老师也不例外。“中国有一段特殊时期,使得学习变得一文不值。”孙老师无奈地摇着头,“当时都有了卖书的想法。”孙老师略带无奈的微笑和眉宇间流露出来的忧伤让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当时的他是多么的伤心和无助。但紧接着,孙老师又欣喜地谈到了他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从来没有放弃过在浙大的工作,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学术上的研究与进取,在岗位上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在不同的领域发展自己。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了今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