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脚下的土地,我该怎样感受你的魅力

脚下的土地,我该怎样感受你的魅力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无疑,黄土高原是一个历经沧桑的高原,黄土高原上的董志塬是历受磨砺的粗犷男子。然而,即使鬼凿神斧,苍茫的黄土高原依然留存下广袤的董志塬。尽管建国初期,全国申报黄帝陵的地区达50多个,最后被陕西黄陵夺得。并且使这块浑雄的土地成为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成为生命文化的遗址。而当油城远迁,留下幢幢楼房和污染的河道时,这座男性的高原似乎忍受过阵阵的疼痛。

董志塬,这个名称在陇东提起来无人不知,在陇上提出来大概只有一部分人知道。然而在京城、在南方知道的人有多少,我不敢肯定。其实这并不足为奇。有几次,当我混迹于京城的市井,偶然被出租车司机或者小店主人问起住址时,我故意把住址提高到省会城市,然后等待他们刮目相看的神情。其实错了,我看到的不是迷茫,就是愕然的表情。等我进一步解释“敦煌、牛肉面、《读者》”时,才看到他们显出通晓的表情。不知道也没有办法,洒落在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的许多名地像黑夜里布满天空的星星一样,虽然人们还不了解,但它们依然闪烁着璀璨的光芒,展示着存在的魅力。

向外面的人说起时,应该是——董志塬在陇东,陇东在甘肃东部,在黄土高原上。

无疑,黄土高原是一个历经沧桑的高原,黄土高原上的董志塬是历受磨砺的粗犷男子。为了看清生于斯,长在斯的这个粗粝的男性高原,我曾登上高巅,迎着朝阳向东望去,浅白色的乳雾中我看到了一岭一岭苍绿的林莽;顶着正午的阳光,我看到北面一层高过一层的褐色的岩石般的塬体;我看到南面是一抹远过一抹的苍波漫岭;面对橘子一样鲜艳的夕阳,我看到一层深过一层的灰色地平线。登上“神鹰”,我向下望去,一座平整的塬体,被鬼斧神工挖成千疮百孔的“沟、塬、梁、峁。”我泪流满面地唱过一句诗:“十万大山/十万大山里才里是我的陇东/才是我的董志塬。”从一亿九千万年前环江翼龙时的湖海遍地到2500万年前黄河古象时的沼泽草地,再到逐渐堆积隆起的黄土高原,陇东这块苍茫的黄土高地,先是经历了来自内部的成长力量的冲挤,接着又经历了来自外部的狂风打磨以及流水的冲蚀,大自然已绝对地使它饱经磨难。然而历史也似乎把自己强硬的刀伐剑击的野蛮,摆在这块黄土上肆无忌惮地进行裸陈。从秦伐义渠、汉征匈奴、隋降突厥、唐攻吐蕃、宋讨夏金,以及元、明、清、民国时的刀飞剑舞,这个粗犷的男子身上已绝对的是遍体鳞伤。

然而,即使鬼凿神斧,苍茫的黄土高原依然留存下广袤的董志塬。即使历经磨难,这位粗犷的男子依然是慈心善怀,满身仍然搏动着仁爱的血脉。这块苍厚的土地上曾留下人文初祖轩辕黄帝寻经问道的行迹,距董志塬不足200里地的正宁县有桥山,桥山上有黄帝冢。尽管建国初期,全国申报黄帝陵的地区达50多个,最后被陕西黄陵夺得。但这里的桥山和黄帝陵也有史书记载、学者考证,更存有根有据的传说。一个伟大民族的人文始祖与这块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所遗传的文明基因是丰是欠,这不必再去强词夺理。而与始祖在此阐医论道的岐伯医祖,也曾生活在这块土地上。他偿百草、探药性、开中华医药之先河,早早地扶济着一个民族成长的躯体。距离董志塬北面50公里地,有周祖陵。夏朝末年,农官不窋不满朝延的衰政,而带领部族来到今庆城县。他“行地宜,务耕种,教稼穑”,在这块土地上播种下仁德的种子,繁衍13代,收获了一个强盛的西朝奴隶制国家。并且使这块浑雄的土地成为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成为生命文化的遗址。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也有这里无私的给予,作为陕甘宁边区建立最早的政权所在地华池南梁,距离这里也不过100公里。它为经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中国工农红军提供了立足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这里是延安的后防,为一个革命的成功奉献了许多优秀儿女和衣食。

这是一块历尽沧桑而悯爱依旧的男性的土地。人们常说:“八百里秦川,比不上董志塬边。”这并不是言其广大,而说的是一个慈善的故事。一群乞丐在富遮的八百里秦川没有讨得活命的施舍,而当他来到董志塬上的时候,却能吃上又大又白的蒸馍,刻心的良善使他们拖口而出了这句话,并且让这人性的光芒传遍甘秦大地。建国初期的50年代到70年代,这里被称为“陇东粮仓”,曾向贫饥的甘肃大地供奉了无数饱满的粮食。而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到新世纪初,这里一次又一次的发现深厚的油层。黑金般的石油,被源源不断地输送进炼油厂,输送进汽车的活塞缸,成为一个民族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飞奔的姿势。而当油城远迁,留下幢幢楼房和污染的河道时,这座男性的高原似乎忍受过阵阵的疼痛。历尽磨难却仁爱依旧,这就是我生于斯、长于斯的慈父样的董志塬。而那董志塬西边蒲河与茹河交汇处的覆钟山下,北魏开始凿建的石窟内,庄严富态的巨型彩色菩萨像(以及“萨垂那太子舍身饲虎”的佛本生故事)已历经千年,那博爱和善的表情依然栩栩如生,成为这块土地大仁大爱的形象化身。董志塬上的小崆峒山,尽管是袖珍的佛道混供,但它时时在外化和启悟着这块土地的仁爱之心,慈善之怀。

为了感受这座高原,我曾在春夏之交头顶蓝天上壮丽的云块,像是脚踩大海中消融的冰山,我行走在碧绿的麦苗和橙黄的油菜花及以鲜艳的桃花共同组合的这幅油画里。无疑,这座粗犷的男性高原的躯体里,流淌着多情智慧的血液,沧桑的脸上开放着灿烂灵秀的山丹花。生息于这块土地上朴实而智慧的女子,看着天上飞过的小鸟,拾起路边的树叶,边走边撕,即刻就在手里玩弄出一个欲飞的小鸟,而这时她们也许是走在下地的路上。回到家里缠磨着那样慈祥的老奶奶,让她剪窗花。口传心授,一剪就剪出一个“生命树”,剪出一个“抓吉娃娃”。而这些生动的形象不知外化了几万年前人类那种原生的情感姿态,那些精密的构思足够设计一座计算机所用的智慧。而在遍布陇东大地角角落落的窑洞或沟边,你不小心就会碰到这样一位国家级的艺术大师。董志塬北边的环县山区,劳作后的人们利用牢固的牛皮刻制出精美的牛皮影,再带以道情的说唱,那种质朴而高亢的声音,让你感受生命在这块土地上的质直和纯粹。它可以出省、出国、出洲,是这块丰情土地奉送给世界的多情“魔剧”。陇东高原上,董志塬周边的沟沟岔岔里,当大雪覆盖了沟、梁、塬、峁,甚至出门的路。在眼睛一样的窑洞里,扑闪着多情的创造色彩。用各种彩色的布条和彩色的丝线,这块高原在进行智力的锻炼和梦想的制作。那一个个色彩丰富,造行生动的布做的“十二像属”、“鱼儿钻莲”、“三羊开泰”……被佐以香料,在来年端午节顶在孩子的肩头,悬挂在街道,让人看到满眼的色彩,闻到满心的香气。带到东南西北,带到五湖四海,都成为抢手的珍品。西面镇原农家的窑洞墙上,种地的农民把高雅的字画贴上去,于农闲时节在细细体味思与行的优美造型。东面子午岭里的树根被这个土地上的人们拣拾回来,细细加工,就是一个动作夸张的动物或人物的艺术根雕。马莲河边的石块被这个土地上多情的人拾起来打磨锤钎一番,成为那造形古拙的石雕艺术。与智慧结合,与情思结合,与想象结合,这块粗犷高原的内心扑动着智慧而多情的翅膀。

诚然,在这样一个粗糙苍茫而有仁厚灵秀的男性高原上,西峰绝对是这个男子养育的优秀的青春后生。西峰——一个被黄土的苍茫、仰绍文明的古拙、农耕文明的仁厚,被战争厮杀的残烈、被民俗文化的灵秀,被现代文明的智巧——所滋养的一个城市。西峰,是被环江翼龙及黄河古象的惊世骇俗的闻名,被华夏始祖的大智大德,被周祖的仁厚坚毅,被王符的精思妙策,被傅芥子的大智大勇,被范仲淹的忧国忧民,被李梦阳的诗家绝唱,被天宇的深邃大地的博厚映照着的城市。它是被子午岭的绿色屏障,被延安的红色光茫,被黄河岸边的富庶宁夏,被古城西安历史的辉煌所围照的金色三角地带。

为了深入这个城市的内部,我常常毫为理由地穿行在城市里的大街小巷中。每当节假日,金色阳光朗照闪光楼群,行走在这个城市的街道,我总深刻地感受到这里的人气特旺。脚下迈不了几步,就会被面前不期而遇的人碰一下,躲过去,又被人碰一下。抬头望去,面前是黑压压自由的一片人。而街道中间是潮水一样闪过的车辆。要购物,东西南北的大型超市既是休闲地又是购物区,还有条条街道边长龙身上金鳞样闪烁的门店,给人们带来繁华的快乐;要吃饭,有一座8层楼高的方形美食大厦,加之街道上各种饭馆、酒店、特色小吃,给人们带来美食的快乐;要出行,近行则有随手而停的出租车辆,远行则有发往全国各地的特运快客,如果想飞,则有飞往古城西安、兰州等地的“神鹰”……走在西峰的街道上,虽然感受不到大都市的豪华气派,但却真正能感到蓬勃、繁荣与和谐,感受到被苍凉、仁厚和灵秀所滋养的这一个青春城市的朝气与活力。

(2007年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