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寂寞长夜笺墨香

寂寞长夜笺墨香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是的,这些学者对王璞云先生的褒奖是实在的。在灵武文坛上,王璞云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他的《穿透岁月的记忆》一书的出版发行,印证了铁砚磨穿的笔耕及今日能量释放的辉煌成就。王璞云,1945年出生在灵武县一个有名的西医世家。璞云少时憧憬的梦想破灭了。

寂寞长夜笺墨香——读王璞云先生《穿透岁月的记忆》有感

认识王璞云先生已几十年了,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一位笔耕不辍、学识渊博、知识厚重的学者,更让人感触颇深的是,他在文史研究和文学创作上多少年如一日,如同不知疲倦,勤奋跋涉在陡峭山坡、崎岖山道、春耕原野的黄牛一般勤奋。至今67岁的王璞云,虽然在灵武是家喻户晓的灵武文人,但几十年里没有正式工作,每日为自己的躯体肚腹温饱种田、种树,给很多单位帮写志书如辛勤的蜜蜂蚂蚁一般而忙碌。他写出的文章,宁夏著名学者贺吉德、牛达生、杨森翔等人评论,是:“孜孜以求地为家乡追寻着渐行渐远的记忆,将执著的爱化作一篇篇质朴、平实且有深度的文章,希冀打开历史记忆的闸门。将灵州大地昔日的辉煌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让灵州人为自己的家乡而感到骄傲。(贺吉德语)”“在灵武能够有像璞云先生这样通过翻检志书,田野调查,搜询口碑研究地方文史的人士凤毛麟角。(牛达生语)”。“王璞云是灵武人,一生坎坷……,他原来就没有工作……即使如此,王璞云仍然痴心不改,自费从事着他所挚爱着的地方志事业(杨森翔语)”。是的,这些学者对王璞云先生的褒奖是实在的。王璞云先生确实是嚼书如命,苦耕不辍,从他写作的经历,印证了鲁迅先生所讲的那样“吃的是草,而挤出的是奶。”

我和他在20世纪90年代便相识,那时我在政府一个部门工作,每天上班总遇上几面。他给人的印象是其貌不扬,不修边幅,每天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到档案局上班。有时双腿沾满了草枝和泥巴,一双鞋子湿漉漉的。有一次在秋天的季节里,他上班时,骑的自行车后架上还竟捎着半捆草葽子和一把镰刀。他给人一种有自卑的感觉,逢人脸上总有一种谦恭的笑容,给人一种善良憨厚的感觉。那时他还不到50岁,双鬓竟染上了霜尘,这种表面上木讷迟钝,衣着“土里土气”,给很多人一种错觉,这个中年农民怎么在县委档案局工作。

后来和文友曹克强先生等人谈起他,才知他确实是一位东塔乡的农民,居住在东塔汤家巷道的东山边子的居民点里。由于具有厚重的文字水平和渊博的历史知识被档案局县志聘请从事县志写作的一位临时工。

当一本本散发着油墨清香的县志讨论稿摆在我的面前时,当看到一篇篇文字流畅,显示出才华横溢的论文时,当《宁大科技杂志》《灵武文史》等刊物杂志上不停地刊登着王璞云先生的文章时,由于喜好志书的爱好,他的文章我都曾一一拜读,他书写的《灵武东塔》中:“镇河塔如血气方刚的大汉,伫立在黄河古道边,望着汹涌澎湃浩荡东流而去,人们不禁思叹,高耸入云的宝塔,不知建于何年代?”如诗如词的字句,使我及很多人被这种才华横溢的水平而折服。

在灵武文坛上,王璞云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在灵武县成立作家协会时,被众多文人共推为常务理事。认识璞云先生的人,都有着和我一样的感触,几百篇文章的观点和立意,都为今后文史研究开辟了学术研究的空间,而且他的文章都在努力还原着历史的真谛。令人惊诧和不解的是,这位其貌不扬的农民,竟能有如此深厚的文字功底和历史知识,后来在不断的接触里和逐步地了解里,还有从他的文章里,我读懂了他,我也曾和刘振海、曹克强、唐世俊、王学江、余学保、王文华、杨东刚、刘宏安、陈丽娟等文友的交谈里,更了解了璞云先生的经历。古人云“天道酬勤”这句话确实应和在了璞云身上,纵观璞云先生成长的经历,也应合了璞云的人生路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几十年来,璞云先生一步步从坎坷中行进,在多少夜半孤灯,万物俱寂,昏黄的灯烛下映射出他苦读研习古志,搜检资料,笔耕不辍的身影,还有那行千里路,破万卷书的信条,在他人生历程中真实的得到了诠释。他的《穿透岁月的记忆》一书的出版发行,印证了铁砚磨穿的笔耕及今日能量释放的辉煌成就。

回眸璞云先生的经历,曾经有过的磨难使人扼腕叹息,今日笔下成功的浓墨重彩,又使人欣慰,几度风雨,几度春秋,让人有一种感悟人生的嘘叹和一种大彻大悟的理悟。面对璞云先生众多的文章,不敢妄自多作评议,仅从多年文友之谊,了解和接触的感触感慨书写此友人生中一些琐碎之事吧。

王璞云,1945年出生在灵武县一个有名的西医世家。少年时,在灵武县城完小读书,后在灵武一中读书,他学习时非常勤奋,很早便在班中,甚至同级中出露头角,出类拔萃,尤其是语文课学的非常好。他的作文曾多次被老师当做优秀作业在课堂评点。这时的王璞云少年不知路艰难,踌躇满志,学习勤奋,在他的日记本子里和思绪中及美好的想象里,中国的一些大学殿堂里,肯定有他的一席之地。这时他由于勤奋学习,每年功课名列前茅的现实使很多同学和老师仿佛看到希望之神在向他招手,闪烁着光华的大道已伸向了他的脚边。令人惋惜的是“天有不测风云”。在平静的学习里,在朗朗的读书声中,高声喇叭的喧嚣打破了平静的学习秩序。他深深尊敬的老师一夜之间变成了“臭老九”,挨整批斗,他的父亲也因为有所谓的“旧军医”的历史而被批斗,一纸文书,全家被下放到了东塔乡接受劳动改造,一夜之间风暴折断了这只欲翔苍穹雏鹰的翅膀。璞云少时憧憬的梦想破灭了。沮丧、受辱的他背起了书包,昏昏沉沉,步履蹒跚地不知怎么一步步回到了残破的家中。

潺潺流淌的秦渠边,巍峨的镇河塔的倒影里,树木婆娑的浓荫下,教场滩边残破的石碑上,烟墩沟边滚烫的沙滩上,王璞云的身影频频出现。他在这里凝望着天上漂浮着白云,南飞的大雁,双手揪着自己的头发,泪珠如断线的珠子,一颗颗滚落在衣襟和泥土上。失落、茫然、痛苦弥漫着他的心身,他痛苦的思索着不知今后路在何方。好在老百姓是善良的,他回到生产队里的一些社员非常疼爱这位“落魄”的小书生,他们怜爱这位肚子里有文墨的“小知识分子”,大家在生活上关心他。用王璞云先生的话说,村里有些老百姓真好,上工时,有的姨妈塞给他一把干枣子,有的姨爹悄悄地塞给他一块干馍馍,一些年长的兄长给他默默地卷起一支支粗大的小喇叭式的旱烟卷,用种种方式平息着他心中的苦闷。在长辈和乡邻的关心爱护下,王璞云慢慢地适应了劳动的作息生活,尽管岁月流逝地那么慢,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生产劳动时间是那么漫长,随遇而安的古训,使王璞云很快地成了生产队里的一个好劳力。无论是什么时代,老百姓是憨厚善良地,他们尊重着知识,尊重着人才,在不长时间里,社员们珍惜他的知识,选举推荐他成了生产队的会计、出纳。

生性爱学习的璞云先生尽管早早告别了学府生涯彻底变成了农民,已适应了每天劳动的这种环境,但是一种爱读书的秉性,一种深深的爱好使他没有放弃学习,每天散工回来,他仍旧在油灯下,炕桌子旁边学习和写作。一次偶然的机会,更使他深深爱上了文史的研究和写作。20世纪60年代中期,有一天散工吃完晚饭后,那天天空非常明亮,月亮圆而亮,他坐在秦渠边,听着蛙鸣和蝉啼,任思绪如脱缰的野马在原野驰骋,这时“文革”已到“破四旧、立四新”的时候,水渠里到处漂浮着“神主子”的木牌位和一些雕着花纹的旧门破窗,这时水面上一个漂浮的蓝色大箱子飘到他的跟前,他伸手拾起一个木棒,紧追水流,将箱子划到渠边捞了上来,这个木箱子木质很好,封闭得也非常结实,这时已夜静人寂之时,他没有多想,匆匆忙忙背起这个大箱子便赶回家中。回家后,打开箱子看,里面装着《四书》《五经》《四大名著》和《乾隆灵州府志》等志书。从包装和书的扉页古色古香,藏书主人收藏印的篆刻文字来看,这箱书的主人应该也是一位爱书惜书的文人,在特定的历史环境里抛书秦渠,也属无可奈何之举。第二天,他没有去上工,非常细心地将这些书晾晒在屋顶上,为了怕人发现,用背斗、簸箕等工具扣在上面。第三天,他又向队长请了假,仔细地翻看这些书,这些书一般人是不愿意看的。因为这是一些线装书,特别是志书,给人感觉内容枯燥,文字生涩,而爱好古文历史的王璞云却非常感兴趣。他如捡到了珍宝一般高兴,爱不释手,反复研读。特别是对《乾隆灵州府志》等志书非常喜爱,在读书时想到的是:灵武灵州古时并称,灵武具唇喉襟带之势,为边疆重镇。建县几千年,也是一个历史名城。其中有唐太宗灵州会盟,唐肃宗灵武登基,灵武古城几次迁址等等光辉灿烂悠久的历史。这些历史熠熠生辉,蕴含着很多典故于其中。而且随着岁月流逝,还有多少历史被淹没在历史的风尘中,需要人们去挖掘,探索整理,否则,多少历史事件的真实将随着时光隧道的延伸,全被尘封淹没,永远成为憾事。王璞云在深深的思索中,暗下了决心,钻研灵武的历史,澄清一些迷雾。自此璞云迷上了灵武史志的研究。开始潜心研究灵武的一些历史人物、风情、民俗

有了自己选择的爱好,内心世界的充实,使他忘却了一些人生中的不平、困苦。一种锲而不舍的研求精神,使他坐在简陋的房中,以一种学海泛舟认真求证的态度,使他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加,写作水平不断提高,资料也一天天充实。

在研究写作中使他头疼的是,资料的贫乏,使他的写作和研究往往中断。为搜集资料,他先后自己筹资上北京、甘肃、陕西等地的图书馆、档案馆去收集。为省餐费,甚至是让自己的妻子烙些馍馍,当作干粮去一些大城市,为了省钱有时连公交车都不敢坐,而是徒步到一些大图书馆查找资料。那时科技不发达,没有复印机。他竟用手抄写资料,日积月累,积累颇丰。我曾见过王璞云亲手抄写的卡片,收集的资料竟达几万张。在写作过程中,为了完成某一篇研究文章。他费尽心血,写《民国将军王国璋》这篇纪实史料文章。他在甘肃兰州费尽心血,多方打听寻觅王国璋的女儿王慕侠女士的下落,收集王国璋先生生平事迹。为写好《苏维埃时期红军政权》,他五次到甜水河一带走访年逾古稀的老人了解情况。为写好《张三其人》,他不辞劳累,跋涉偏僻山乡,到处寻访张三的亲属,为探求明代黄河的流向和变迁究竟是怎么样的,他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耗费了十几年工夫去考察。用宁夏著名作家杨森翔的话来讲:“王璞云一定要勘察黄河古河道的轨迹和走向,此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是对于他这个没有公职,无固定工资收入的贫困人,更是谈何容易!”更使人难忘的是为真实的再现民国辛亥革命灵武杰出人士高登云的事迹,他在盐池鸦儿沟乡、陕西省定边县砖井乡农村寻访高登云后人,了解高登云的事迹。长途跋涉,历经艰辛,在风雪中,徒步行走几十里,在偏僻的乡村找知情人,在寻觅中甚至被恶狗撕咬。采访过程中,当高登云的一些亲属看到满脸灰垢,拿着打狗棒提着干粮包的王璞云时,高登云的后辈亲属,百思不得其解,这个人为啥寻访百年前的人物事迹,在一种误会中人们甚至以为他是一个精神病人或乞丐。

现在当人们走进灵武档案局时,看到珍藏的《马氏家谱》《朔方道志》《乾隆宁夏府志》《宁夏府志》等珍贵的复印件时,尽管事情已过了多年,很多在档案局工作的同志仍感叹地讲,这是20世纪80年代王璞云带着灵武的大米到甘肃档案馆,给一些管资料的人说好话,甚至跑到资料员家中,千央告万乞求才复印回来的珍贵史料,这项工作为人们查找资料,填补档案资料空白,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是他付出的心血。在寻求资料阶段,他的身份是农民,而且还是一位临时工,使人感慨的是这种敬业的工作态度是一种大爱情节。这种情结便是热爱灵武,敬业工作的真实情结。

壬辰年正月初十,王璞云先生专程携带《穿透岁月的记忆》一书到我处,看到他的著作,我没有感到惊讶,因为我知道这是厚积薄发的结果,是璞云几十年聚集的能量释放迸发,是春华秋实,硕果必结之时了。据我所知,王璞云积累的资料非常丰厚,而且多年来笔耕不辍,他写出百万字的文章使人毫不奇怪。夜间,拜读了这本书的63篇文章,深深被文章的内容所吸引,近期又和很多文人相聚,分别谈了读后的感想,我和众文友的观感是一样的,很不容易,很难得了。他的文章朴实、细腻、功底扎实,更重要的是严谨。说实话,和王璞云几十年相处,还有一个很深的感触,他很谦虚,从不以自己的文章而沾沾自喜,他曾写过一篇文章让我看,我不揣深浅,对本文的题目,提了修改意见,璞云先生听后,稍作思考,便立即提笔将题目按我说的纠正了,并言道:“甚妙”。虽为小事,事后我自忖,璞云谦虚治学、虚怀若谷。《穿透岁月的记忆》这部书出版,是灵武文坛的一件喜事,也是璞云先生对自己几十年心血结晶的展示,是可喜可贺的,这是他几十年的心血积累,成功是自然和必然的结果。书籍的出版是璞云努力学习的结晶。有些文章频有新意,并且和以前写文章的技巧水平有明显的差别。这是他在改革开放后,自修了宁大中文课程,学习完必修课程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毕业证书。功底更加扎实,使文笔和水平更得到了飞跃。

我抚摸着王璞云《穿透岁月的记忆》这本书,看着他一篇篇文章,心中涌荡着很多感慨。很多人也许不知道王璞云几十年他笔耕不辍,取得的成绩具有欢乐,但更多的是酸楚。厚重的书稿里面有心血,也有不堪回首曾泪落千滴的苦寂。

我曾在一次和他聊天时,听他给我讲过他在这几十年里写文章时半夜三更的寒冷,没有暖气的简陋寒舍,手足冰冷的那种凄冷感觉。写书在半夜时分,炉火快尽时,为不惊动和打搅劳累一天的妻子悄悄下炕去用铁铲向炉内填煤的疲惫。饥饿时,半夜到厨房找一块锅巴或半碗剩面条充饥的那种无奈。在窗棂上黎明的曙光闪现时,放下手中的笔,又拿着铁锹去田里干活那种心酸的感触,我也听他讲过为谋求温饱,当一些单位按照县上的要求,急于完成修志任务时,找他写志书,当志书定稿后,他如同一堆被嚼过甘蔗渣一样,被扔出门外,那种疼入肺腑的人事冷漠酸楚冷寂,这种感觉如阴影顽疾,长久地留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好在璞云是个意志坚韧的人,他矢志不移地去写作,去追求,去拓展人生价值的真谛,从牙缝中的仅有的钱买资料、书本。这种磨难经历将永远刻在王璞云的心里。他不同于工薪阶层,更不同于一些官吏文人,有条件去阅读查找资料,有舒适的“书斋、书房”去写作,他购书全凭自己从土里刨出来的那点钱去买,甚至用家里老母鸡生的蛋钱去买书。他曾有这样的经历,爱人清晨在田里铲一点菜,让他上街去卖,买回油盐酱醋,但是他在集市中卖完菜后,却一头钻进新华书店,到下午新华书店关门时,饥肠辘辘的王璞云,竟忘了买东西,抱着几本书回到家中。在爱人的埋怨中,他知道理亏,忙着给妻子赔不是,他曾这样说“只要有书看,我喝白开水都觉得不饿了”。到过王璞云家中的人,都能看到卧室门板上有很大一块被灯泡烤得深深的煳焦印迹。那是王璞云在一次考察完灵武长红枣的起源后,晚间他聚精会神,以全心身的激情投入到创作中,在奋笔疾书中不知不觉到了凌晨4时,妻子被一股浓烈的焦煳味熏醒,原来是他倾心写作,灯泡把门板烤糊了一大片。要说的是,王璞云先生这辈子,娶了个好妻子,几十年里相濡以沫,关心和支持着他的创作。她是家里的顶梁柱,风里来,雨里去,支撑着这个半耕半读的家庭,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深明大义,理解支撑着王璞云这个嗜书如命的丈夫,应该说,王璞云学术上的造诣成功,与妻子的支持、理解、操心是截然分不开的。

蒲松龄先生有一段自勉联“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矣。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王璞云的文学创作生涯,今朝《穿透岁月的记忆》书籍的出版,印证了这段话,在艰难的人生历程中,他是一个农民,在谋求着温饱的同时,却干着常人难于干的事。今日,当我们看到这本22万文字厚重的书籍,令人钦佩和感叹。这本书在未付梓印刷前,虚怀若谷的王璞云曾拿着书稿,邀请我为此书作序,我深知这本书从挖掘积淀的灵武历史多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书的内容沉甸而厚重。这本书的序应由大家巨匠作序,方可为书增彩添色,力辞之下,璞云先生才作罢,原书稿近50万字,出版印刷后为22万字,不得其解询问璞云,方知是因为一些文章的观点目前在宁夏的学术界争论正火,仍须谨慎细心进行研究,故王璞云暂时割爱,未放在此本书中。看着一个农民文人朋友的大作,还想说的是,这本书确实值得看,而且必须予以肯定,特别是身处优越环境拿着工资,有着舒适写作条件的人,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手捧此书应汗颜。更应该感到璞云先生在艰难的创作环境,创作出好的作品,为灵武故乡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确实不容易,应该从内心中为璞云感到由衷的高兴,并为之志贺,这应该是我们的心态和理悟。这也是“文友”应必备的品德和心理素质。

王璞云的文友很多,大家都知道,也清楚这样一个道理,时光飞逝,岁月如梭,冬天的冷凄,夏日的酷暑,已在璞云的脸上烙下了人生印迹,67岁已是过了一个花甲的年龄了,如今仍于夜间清晨伏案写作,实属不易。确属很难得,很不容易了。王璞云在一次聚会时和我说过这件事。有时老伴问他:“半辈子了,你痴迷书籍,这么苦,真不知你图的个啥”。璞云曾爽朗地讲:“人来到这个世界里,总要留给后人和社会一点东西吧!”璞云先生还说:“蚂蚁在沙路上爬行后,尚且能留下痕迹,人又岂能空度一生。人活着,不是为自己,写点东西留下来,唤醒人们的记忆,说来也是一件修德之事。”面对一个农民作家朴实的语言,我想,这是一种境界,一种追求,更是一种激情。这也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苍苍青天,茫茫人海,璞云先生讲的很好、很实在,人应把自己的一缕光彩永留苍穹大地之间。

是的,我们不仅看到了璞云的《穿透岁月的记忆》,也看到《灵武县志》《灵武市志》《灵武一中志》《灵武园艺场志》等志书,这些含有王璞云心血的文章熠熠生辉。他的《穿透岁月的记忆》,应该讲是有价值,有见解,有立意的一本书籍,这是他的心血,也是灵武文史上将永存的瑰宝。宁夏文物考古所研究员兼宁夏大学西夏研究中心兼职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夏研究中心学术委员,牛达生先生说的好:“璞云先生的这本著作让我们了解了灵武,认识了灵武的历史,大体上将记忆中的灵武呈现在了世人面前,这是难能可贵的,因为想要了解灵武古城的人需要它,每一位关注宁夏历史的读者需要它。”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春耕原野百花艳,寂寞长夜笺墨香,春种秋收,春华秋实,璞云历经多年的耕耘,汗洒文稿,笔耕不辍,终于开出了艳丽的花朵,结出了丰硕甜蜜的果实。读璞云的《穿透岁月的记忆》,不揣浅陋,写下以上文字,以作读后感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