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里古村焕新颜

西里古村焕新颜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里村位于现在石家庄市的桥西区,东至石太铁路沿线,西至友谊南大街,南达裕华西路,北到中山中路。据西里村的老人说,在西里村除了姓谢的人家以外,其他的住户大多是在明朝永乐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居来此的。可以说,西里村也是个移民村。胜利公园的旧址,原本是西里村刘氏家族的墓地。据说西里村的刘氏原本姓牛,他们的始祖牛振邦在朝为官,不慎获罪,于是子孙全部改姓为刘。







西里小楼,为何闪现毛泽东的身影?烈士陵园,又因何选址西里故冢?光明影院,到底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


1951年1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取得第三次战役的胜利,“联合国军”被赶回“三八线”以南,朝鲜战局大体上稳定下来,毛泽东松了一口气。

此前,儿子毛岸英在朝鲜战场牺牲带来的悲痛,一直萦绕在毛主席心头,难以消解、释怀。他想离开北京,找一个僻静的地方,集中一段时间编辑《毛泽东选集》。于是,他以休息的名义向中央请了假,离开北京,乘火车来到石家庄,住进了事先选好的一所保育院。这所保育院,就坐落在西里村。


西里是个移民村


西里村位于现在石家庄市的桥西区,东至石太铁路沿线,西至友谊南大街,南达裕华西路,北到中山中路。西里村由四条主街组成,分别是白街、姚街、谢街和刘街。如今,姚街已经不复存在,昔日的白街也变成了现在的富华路,只有谢街和刘街依然保留着故时的名称。时光荏苒,现在的我们已经无法窥见当年西里村的繁华胜景。

⊙ 西里村今貌

西里村原属获鹿县,明嘉靖本《获鹿县志》中便记有西里乡之名,清代的时候曾将该村写为西李村。1941年3月8日划入石家庄市市郊,到1980年才被划归市内的桥西区,西里村由此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据西里村的老人说,在西里村除了姓谢的人家以外,其他的住户大多是在明朝永乐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居来此的。可以说,西里村也是个移民村。其实,这个西里村与东面的东里村,都是因古代的石邑城而得名。在隋朝到北宋的几百年间,镇头村及其周边是一座恢宏的城垣——石邑县城,唐朝初年还做过恒州治所。规模很大,面积广阔。东里村和西里村就是原来城里的居民区,古代称之为“里”。直到现在,在长江流域的一些古城,还是把城里的胡同叫作“里弄”,也就是古代居民街坊。西里,就是石邑城西部的里坊;东里,就是东部的里坊。北宋以后石邑县并入了获鹿县,石邑城废了,于是东里、西里就成了村落。这是村名的真正由来。


保育院里编《毛选》


就在这个由大部分移民组成的西里村里,有这样一栋建筑,至今仍让村民们念念不忘,它被人们俗称为“小白楼”。据在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工作的张建华多方走访及取证,这座“小白楼”最早是日本三菱银行筹建处的所在地。后来日本投降,这座小楼被封存了起来,这便是“小白楼”称呼的由来。石家庄解放后,市政府将保育院地址选在了这座灰白小楼的北面,当时周围还十分荒凉,举目皆是老百姓的庄稼和菜地。我们开头提到的那个毛主席编选审订《毛泽东选集》的保育院,就在这里。下页图就是当年毛主席住过的房间。

毛泽东主席入住保育院后,与石家庄保育院一墙之隔的小白楼,成了值班室和电话总机房。小白楼与保育院的平房院落,中间有一道短墙相隔,将整个院落隔成了南北两个小院。毛主席住在北院,他的房间在保育院进门向左,穿过长长的走廊,中间是他的办公室,办公室中间摆着宽大的写字台,写字台左侧是为毛泽东准备的可躺可靠的沙发

当年,毛泽东主席在这儿的大部分时间就是修改“毛选”。这是一项审慎、细致而又十分繁复的工作。从《毛泽东传》以及《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等书中,不仅可以清楚地了解毛泽东在“小白楼”审订“毛选”的进程,而且还可充分说明毛主席修改“毛选”工作之辛苦、沉重。“毛选”的编辑工作,从头到尾都是毛泽东亲自做的。他参与选稿和确定篇目,对大部分文章进行精心修改和校订,并为一部分文章写了题解和注释。这些修改,绝大部分是文字性的,也有少量属于内容方面的。毛泽东选稿极为严格,约一百万字的清样稿,被他选掉了一大批,上面都批着“此件不用”四个大字。协助毛泽东编“毛选”的,主要是他的三位秘书:陈伯达、胡乔木、田家英。从现辑录在多部文献中的毛泽东与陈伯达、田家英的一些通信中,可以窥见毛泽东精心编“毛选”工作之一斑。

⊙ 保育院


“小白楼”与烈士陵园


毛泽东主席到过很多地方,武汉东湖宾馆、杭州西子宾馆,都因毛泽东主席和众多国家领导人的入住下榻而胜景生辉,引人瞩目,但毛主席在外地连续居住两个月的地方却少之又少。如果说西柏坡是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标志,那么,小白楼则是毛泽东思想成形和确定的重要纪念地。在很多石家庄人的记忆里,这所位于市郊的院落一直是个神秘的处所。临街的两扇白色木门常年不开,透过高高的围墙和封闭的门缝,人们能看到院内松柏成荫,法国梧桐树、柿子树及各种杂树浓荫蔽日。这种凝重肃穆的气氛,与西侧陵园中的片片浓荫联成一体,以至于很久以来,许多人一直以为它是华北军区烈士陵园的一部分。

华北军区烈士陵园是我国兴建较早、规模较大、造型艺术较高的烈士陵园之一。它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1万平方米,四十多年来,一直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的热情关怀。华北军区烈士陵园采用我国传统的主轴线布局,园内主要建筑都分布在三条轴线上。布局严谨,东西对称,层次分明。烈士陵园大门由花岗石和青石砌成,门壁上镌刻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十五个贴金大字。高大雄伟的纪念碑坐落在可容纳万人的悼念广场中央。这座华北军区烈士陵园,是由朱德同志亲自题笔命名的。这样一座规模宏大的烈士陵园,当年为何选址在此,与西里村有着怎样的关联呢?

1948年秋,朱德总司令来石家庄视察,提议利用当时的“胜利公园”旧址建立烈士陵园,以纪念牺牲在华北大地的革命烈士。胜利公园的旧址,原本是西里村刘氏家族的墓地。这里古冢累累,苍松翠柏。据说西里村的刘氏原本姓牛,他们的始祖牛振邦在朝为官,不慎获罪,于是子孙全部改姓为刘。牛振邦及其后裔的家族墓地上有一对金代筑造的铁狮子,立在墓道之前。1938年民族危亡,日寇入侵。侵占石家庄的关东军石门师团抢占了刘氏墓地,创建了掩埋日本侵略军亡灵的神社,并把那一对铁狮子安放在大门口。1945年日本侵略军投降,日本鬼子的神社改为胜利公园,那对刘氏家族墓地的铁狮子也随着搬进公园之内。

石家庄解放后,中央工委接管城市,尤其是党中央进驻西柏坡之后,石家庄这座城市就成为当时中国的红色首都,为共和国奠基之城。1948年华北人民政府在石家庄人民礼堂成立。随后,中共中央华北局、华北行政委员会、华北军区决定修建华北军区烈士陵园,1950年3月正式动工。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刘伯承、邓小平、贺龙、陈毅徐向前聂荣臻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为陵园的建立题词。1953年6月竣工,1954年8月1日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礼仪式。国家内务部、中共中央华北局、华北行政委员会、华北军区及河北、山西、内蒙古自治区等地的党政机关代表参加了大会。华北军区烈士陵园的建立,充分体现了华北人民对曾经战斗和牺牲在华北大地的革命先辈们的深切缅怀之情。

⊙ 华北军区烈士陵园

烈士陵园东西两条辅轴线上的纪念建筑采取遥相对称的民族形式,西面是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大夫陵墓,东面是柯棣华大夫陵墓、爱德华博士和巴苏大夫纪念碑。两墓前的广场中央分别矗立着白求恩、柯棣华高大的汉白玉全身雕像,使整个陵园突出了国际主义精神。


以医生名字命名的医院


白求恩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镇人。他自幼倔强好胜,富有主见。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白求恩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于1938年1月8日,率医疗队启程前往中国,3月到达延安,受到毛泽东同志的热情接见。1938年冬,他先后随部队奔赴冀中、冀西,发明了“马背医院”,并在军区创建的“卫生学校”里教学授课,培养了大批医务骨干。白求恩夜以继日,紧张工作,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到前线抢救伤员。不幸的是,1939年的冬天,他因抢救伤员左手中指感染中毒,在河北唐县黄石口村逝世。

⊙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 白求恩像

⊙ 柯棣华

白求恩这样一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不仅将他的身躯留在了西里,还将他的精神一直留存在西里这片土地上。作为他精神承载的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这家医院建于1937年11月7日,原名“晋察冀军区后方医院”。1938年白求恩来到医院,将其创建成为八路军“模范医院”和“特种外科医院”。1939年11月12日,白求恩不幸以身殉职,为纪念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1940年1月医院命名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印度援华医疗队柯棣华大夫担任了医院的首任院长。

自建院以来,这家医院一直秉承着白求恩、柯棣华大夫的精神,治病救人,救死扶伤,多年来一直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目前,医院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保健和急救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继续为人民服务,为病患服务。


“农民电影院”探源


与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遥相对应的地方,则是石家庄市首家农民电影院——光明电影院的所在地。虽然现在的光明影院已经不复存在,可是当我们提起它时,还是可以勾连起许多石家庄人美好的记忆。

说起剧院的兴建,我们来看一份当时石家庄市计划委员会关于建设剧院的计划任务书的批复。批复上是这么说的:

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经研究,批复如下:

一、同意该公司在友谊大街以东,原石太铁路以西新建一千五百座位的影剧院,定名为光明影剧院。

二、总建筑面积控制在五千平方米,总投资暂定为七十五万元。

三、改影剧院隶属于你区农工商联合公司集体所有。

请按此规模编制扩大的初步设计,报市建委审批。

一九八一年八月五日 

就在西里村收到这份批复文件后,便开始筹划建设光明影院。1983年3月,电影院正式破土动工,到初冬季节,这座宏伟的光明电影院便在石邑路与红旗大街的交叉路口上巍然耸立起来。影院建成后,西里村向上级相关部门请示,希望及时开映。在这份请示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年影院的规模及放映设备等情况:我影院专映电影,总面积5000平方米,座位一千五百个。于1983年11月底竣工,计划在1984年1月1日放映。电影设备齐全,放映机型号:松花江5502x3kw灯放映机。内有空调,暖气设备,消防栓底层四个,二楼四个,三楼一个,共九个,室外两个。

在当时,这样的规模和设备配备已经是非常好了。西里村承担建设这家影院的公司——桥西区工农商联合公司,是村里的集体企业。它从最初的工农商联合公司到现在的西里股份有限公司,这个村里的集体企业带领着西里的村民们,已经走过了二十多个春秋。现今,西里村的村民们不仅住上了村里分下来的福利房,还享受着村里集体企业提供的各种福利保障。西里人正在以更加崭新的姿态为蒸蒸日上的省会增光添彩。

这正是:

石邑城中西里村,千年文脉历风云。

领袖白楼留著作,烈士陵园慰忠魂。

⊙ 光明影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