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源远流长鹦垴拳

源远流长鹦垴拳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就在前不久,第三批河北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选结果揭晓,这个村却榜上有名。这株古树在村民心中地位极高,他们把它看作梁家村的村标。梁家村目前有一百五十多户人家,四百多口人。村民经常对外界说,梁家村只有一户人家,那就是梁家。说起当地的名人,梁家村村民可谓如数家珍。此外,武将家风在梁家村也是世代相传。这几年,梁家村的鹦垴拳先后被井陉县、石家庄市、河北省列







神秘古宅,击掌之声缘何酷似阵阵鸟鸣?鹦垴祖拳,是谁拳打日寇成为民族英雄?劈山修路,十三年中又有哪些故事令人感动?


井陉县西部有一个小山村,现在全村有一百五十多户,人口四百多人。许多年来,这个村里的人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因为山梁隔闭,外人很少来,村民也很少出去,甚至在十多年前,井陉县的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村。

⊙ 梁家村

可就在前不久,第三批河北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选结果揭晓,这个村却榜上有名。这个小村庄就是井陉县天长镇的梁家村。这样一个偏远的、几乎长期与世隔绝的梁家村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为何能得到评审专家的青睐呢?这还得从这个村子的历史说起。


千年古村生鹦垴


古时,梁家村还有一个看似出自武侠小说的神秘村名——鹦垴山庄,这源于一件令人称奇的事。在梁家村西南部,有一株千年的古黄连树,之所以说它神奇,是因为这棵古树就长在一块圆形石垴的缝隙中。一没水,二没土,在一块大石垴上竟然长出了黄连树,这让村民啧啧称奇。因为这株黄连树据山峦走势,似银龙飞舞,而山垴又好像珍珠,村民们称此景观为“二龙戏珠”。

这株树高15米,周长达到了3.8米,一年四季变化迷人。村里有顺口溜称赞此树:“春絮夏绿秋叶黄,霜降之后穿红装,冬季挺拔傲风雪,历年三月才换装。”这株古树在村民心中地位极高,他们把它看作梁家村的村标。

梁家村四周环山,古时就有六山九嘴绕山庄之说,也就是说该村四周有六座山;而这九嘴指的就是九个山嘴,喻九只鹦鹉;垴是小山头。古时候,鹦垴山庄的名字就是这么得来的。


文武双全属梁家


后来,直到梁姓人家在这里定居后,才把这里改名为梁家村。梁家村目前有一百五十多户人家,四百多口人。村民经常对外界说,梁家村只有一户人家,那就是梁家。因为梁家村建村几百年来只有一个姓氏,那就是“梁”姓,全村是一个大家族。

⊙ 黄连树

⊙ 梁家家谱

井陉县志记载,梁家村建于元末明初。据此推算,梁家村至少已经有六百年以上的历史。

说起当地的名人,梁家村村民可谓如数家珍。论文,梁家三世祖公梁稷在明朝初年任凤阳县训导,十七世生员梁栋选曾任民国时期北京女师大国文教授、河北省民政厅厅长;论武则有梁效、梁世祯等。

在梁家家谱中我们发现,梁家村始祖梁士忠,是元末明初从山西平定娘子关城西迁徙到这儿的。当年梁士忠大概是看准了这块土地的封闭、幽静、安全、环境宜人,所以在这里定居了下来。

相传梁士忠系一位将军之后,文武双全。梁氏家族在他的训导下,诗书继世,文人辈出,武将家风也是世代相传。

梁成元,梁家第十六代子孙。清朝光绪四年,朝廷赏赐梁成元功德四品顶戴,原因就是梁成元在山西等地经商发财后,在山西省出钱出力,帮助朝廷办理团练等诸多事务。功牌上面写着“有直隶正定府井陉县梁成元合行赏给四品军功顶戴”。朝廷赏赐后,梁成元便在当地建了十几处豪宅,当地人称其为“豪主家”。其中还有一座神秘的古宅,它就是梁成元的后府——鸟鸣楼,是梁家村的最高点。


科学解密鸟鸣楼


鸟鸣楼的主上房房顶上设有拦马墙,既保安又防洪,还可做打谷场。在梁家村有个说法,站在这里“人靠拦马墙,面向院中央,双手一击掌,吱吱鸟鸣响”,就是说只要有人站在这主上房的屋顶面朝院中央击掌,便会传回类似鸟鸣的“吱吱”的清脆声音。关于这神奇的声音,也有一段小故事。

⊙ 鸟鸣楼

传说梁成元买下这里之前,原有一处宅子,有人在这里住,但是晚上老有黑影忽隐忽现。但“人有十年旺,神鬼不敢挡”,正在发达之际的梁成元却买下这里,并选择了一个良辰吉日,书写“太公在此诸神退位”的红帖,挂上“洪福齐天”的横幅,烧香点纸,大炮三声,小炮齐鸣,锣鼓喧天,破土动工。当时原有的老房子房顶上杂草旺盛、灌木茂密,很多鸟在此栖居。房屋一动工,鸟群基本上全都受惊飞走了。让人称奇的是,仍有一只小鸟盘旋在房顶附近,久久不肯离开。几经驱赶,那只小鸟才恋恋不舍地飞走了,之后便无影无踪。工程竣工后,在房顶的打谷场上,有人无意间拍手,发现有鸟的鸣叫声。于是梁家视此为吉祥的“脉系”,给下一代取名为鹏来、燕来、鸿来等名字,以示后府人财两旺。

梁家后府的这一神奇现象,也吸引了很多媒体和学者的关注。北京电视台曾特邀国家大剧院舞台设备部高级工程师,用手提电脑、话筒测试仪、高灵敏度的专业声卡进行测试分析,认为百年老宅的“鸟鸣”现象是典型的建筑声学现象,即声音传出去后发生反射,出现了声波染色。北京的天坛回音壁,河北邺城北魏孝静帝墓的台阶,都有这样的“染声”功能。后府远山环绕,形成一个圆弧状,又位于中心位置,是声音聚焦的地方,这样就可以使拍掌声形成连续的颤动回声。此外,后府屋顶上沟和垄的排列十分均匀,屋顶的材料为石瓦类材料,十分光滑,令染声现象更加明显。

媒体的报道使得鸟鸣楼名声在外,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一探究竟。

此外,武将家风在梁家村也是世代相传。据家谱记载,三世祖梁稷在明朝初年任凤阳县训导,自创家拳。十世祖梁效曾在河南少林寺学习了三年并打出少林寺,与祖拳融合创建了“鹦垴拳”。

鹦垴拳创立之后,吸收了不少历史名拳之精华,逐步积累出十三路拳,七个故事回子,刀枪剑戟、棍流星、单路及九锁链环阵。鹦垴拳“手眼身法,斜行拗步,计上加计,刚柔并济”的套路,具有擒拿格斗、强身健体的实用性和观赏性,在周边地区极为少见,对于中华武术传承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


鹦垴名拳显气节


鹦垴拳还有着非常高的实用价值。在抗日战争时期,梁家村的一位村民曾用鹦垴拳痛打日本武士。

这个人叫梁世祯。梁世祯从小刻苦习武,平时用石锁、木架、木板等练功,1936年在井陉县国术馆学习深造,后来到井陉黄沟煤矿当了矿工。1942年,日本武士在矿区横涧召集比武,梁世祯应邀参加。比武前,汉奸私下动员说只许日本武士胜,如果武艺比日本武士高,要让着日本武士。但梁世祯对占领中国国土、烧杀劫掠、无恶不作的日本武士无比仇恨,这口气此时不出,更待何时!为中国人报仇的决心让他在比武中大胜日本武士。恼羞成怒的日本人命令日本兵挡住出口,不许梁世祯出场,但梁世祯的轻功非常了得,三窜两跳便上了房。日本武士岂肯放过,几天后,梁世祯在黄沟煤矿被捕,家人为他保释几次都未能成功,不久便被日本人杀害。

⊙ 鹦垴拳

梁世祯的举动让外界对梁家村这个小山村刮目相看,他为井陉、为石家庄老百姓争了口气,体现出了中华民族面对外来侵略不畏强暴、抗击外侮的斗争精神,我们应该为拥有这样的英雄而感到骄傲。

历史上,鹦垴拳是用来保卫村子、免受匪人侵扰的,后来渐渐演变成一种民间的社火活动。每逢正月十五,全村就会组织在一起,参加县里的社火花会。

最近几年,梁家村的鹦垴拳社火开始结合军鼓、舞蹈以及各种民间文艺活动,形成了自己的特殊体系。这几年,梁家村的鹦垴拳先后被井陉县、石家庄市、河北省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现在正在做向国家级申报的准备工作。

以上因素,使得梁家村这样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在第三批河北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选活动中,能得到很多评审专家的青睐,并最终榜上有名,成为河北省历史文化名村。


劈山修路求发展


在梁家村的村东,竖着一座碑,这座碑上记载的是梁家村村民做的一件在石家庄引起轰动的大事。这件大事就是修路。

仔细看这篇这碑文就会明白,说的就是梁家村人艰辛修路的事情。梁家村人历经十三年风雨洗礼在大山中开凿出来一条路,梁家村人坚强的意志堪比愚公移山。

六百年前,梁家祖辈从山西平定迁移至井陉县天长镇梁家村定居。梁家村出行条件特别差,“路难认,道难走,出门爬坡尽石头”。村民要到天长镇,就要走一条5000多米的崎岖山路,这条路最宽处不过1米,窄的地方只能勉强通过一个人,来回一趟得花五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能有一条宽阔的出村路成了梁家村人几百年来的愿望。

村里人出不去,村外人进不来。几个世纪村里几乎与外界隔绝,村民仅靠种地维持生计。在兵荒马乱的时代,这种地形曾经是梁家村的天然屏障。而如今国泰民安,改革开放后,邻村纷纷修了公路,逐渐都富了起来,而梁家村却被崎岖的山路阻碍了发展。难道梁家村人还要继续过着这种几百年来与世隔绝的苦日子吗?答案是“不!”他们要结束几百年来爬山路的历史。

1995年5月,伴随着喜庆的鞭炮声,梁家村正式动工修路。全村四百多人纷纷响应村委会的号召,加入到义务修路的队伍中,大家都希望赶紧把路修好,改变出行难、发展落后的现状。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村民完成了一期工程,修成了1500米的水泥路。就在全村人欢欣鼓舞继续向前推进的时候,一座30多米高的大山拦住了修路大军的脚步。为穿越这座山,村民想了各种办法,都因技术原因而未能成功。直到2004年,无奈之下,村民只得先放弃该段路程,改修大山西侧剩余路段。2005年3月,眼看大山西侧路段也即将竣工,可中间矗立的大山却将两段修好的路生生隔开,怎么办?已经修了十年的致富路难道就要因为这座无法逾越的大山而功亏一篑吗?

为此,村委会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劈山,但村里的经济、人力资源有限,很难完成这一工程。最终,村委会通过与附近一家采石厂洽谈达成了协议:采石厂负责将大山劈开70米的断面,而开出的石料归采石厂所有。2008年4月,大山终于被劈开,东西两侧的路“会合”了。全村四百多人盼了十几年的路终于通了,大家都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想想其中的艰辛,很多人都禁不住流下了热泪。经过了十三年的风雨洗礼,梁家村终于以愚公移山的精神赢得了这次胜利。“要想富,先修路”,通往外界的大路修通后,梁家村的村民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

为纪念这段“全村齐动员,上下一心修路”的难忘记忆,梁家村特意在村东修建了那座碑。村里的领导说,立这个碑,一方面是为纪念村民们十三年来义务修路的不朽功德;另一方面是为激励后人,希望他们能继续发扬坚持不懈的光荣传统,把梁家村建设得更美好。如今,梁家村正在联合天长镇、井陉县有关部门谋划着村子未来的发展,主要的方向便是大力发展旅游业。梁家村定会在村民的努力中变得更加美好。

这正是:

鹦垴山庄古黄莲,凌厉拳法世代传。

愚公移山十三载,梁家成为桃花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