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立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建立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袁文才的协助下,工农革命军在茅坪设立了后方留守处和医院。10月21日宛希先率部攻入茶陵县城救出监禁的革命干部和群众,并于当天撤出茶陵,回师宁冈到达大井,10月27日,工农革命军进驻井冈山的茨坪。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10月进驻井冈山地区后,11月再次攻克茶陵县城,宣布成立了茶陵县工农兵政府。割据区域的面积达246平方公里,人口13.5万人。时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初创时期。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全盛时期,割据区域内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大革命失败以后,领导湘赣边界广大人民群众,经过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开辟的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是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由城市到农村的伟大战略转移,井冈山的斗争,为中国革命积累了多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从理论到实践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奠定了基础,它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具有伟大而深运的历史意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从1927年10月开始建立的,1927年7月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决定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时最主要的任务。会后,毛泽东作为中央特派员回湘与湖南省委于9月9日领导和发动了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当起义部队在进攻长沙的战斗中受挫后,毛泽东命令部队到浏阳县文家市集中,在党的前委会议上说服一些同志放弃了继续攻打长沙的计划,决定部队向敌人统治力量比较簿弱的农村退却,9月20日毛泽东率部向罗霄山脉中段进军,开始了伟大的战略转移。9月底部队经莲花进入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地区,在永新的三湾村进行了著名“三湾改编”。十月初到达宁冈古城。毛泽东在这里主持召开了前委扩大会议,总结了秋收起义的经验教训,讨论并决定在罗霄山脉中段建立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以及争取和改造袁文才、王佐两支地方武装等问题。在袁文才的协助下,工农革命军在茅坪设立了后方留守处和医院。随后,毛泽东率领部队到湖南县水口发展了第一批工农骨干分子入党,并派出一批干部返回宁冈帮助袁文才部工作,接着部队分两路:一路由营党代表宛希先带领往安仁、茶陵两县游击,毛泽东则率主力折往江西遂川,于10月24日到达大井与王佐部队会合,得到王佐的支持和帮助。10月21日宛希先率部攻入茶陵县城救出监禁的革命干部和群众,并于当天撤出茶陵,回师宁冈到达大井,10月27日,工农革命军进驻井冈山的茨坪。

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10月进驻井冈山地区后,11月再次攻克茶陵县城,宣布成立了茶陵县工农兵政府。1928年1月初,又打垮了肖家壁的反动武装,乘胜占领遂川县城,24日成立了遂川县工农兵政府。2月中旬,回师宁冈,全歼赣敌一个营和宁冈县靖卫团,缴枪数百,活捉伪县长张开阳,随即成立了宁冈县工农兵政府,随着军事斗争的胜利,工农武装得到发展,莲花、遂川、宁冈等县的赤卫大队相继成立,茶陵县游击队200余人上山参加工农革命军,编为第一团第二营。与此同时,经过对袁文才、王佐两部的军事训练和政治工作,将袁、王两部整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二团,从而使工农革命军由三湾改编时的一个团扩大到两个团。在此期间,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在宁冈砻市创办了军官教导队,并为工农革命军提出了“三大任务”,“三项纪律”,“六项注意”,还提出了宽待俘虏和保护中小商人的政策,使工农革命军的政治,军事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从1927年10月到1928年2月,在五个月的时间内先后攻克了茶陵、遂川、宁冈三座县城,建立了三个县的工农兵政府,遂川的新遂边陲特别工农兵政府和永新的小江区工农兵政府等区,乡两级政权机关也相继成立了。与此同时,恢复重建了党的宁冈、永新、茶陵、遂川四个县委以及县特别区委和莲花特别支部,使边界各级党的组织得到普遍恢复和发展。工农革命军在边界各县进行了多次的打倒豪绅、地主阶级、广泛地发动群众的游击暴动,揭开了土地革命的序幕,至此,以宁冈为大本营的井冈山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的“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已形成。它的割据范围,拥有宁冈全县,遂川北部的黄坳,上下烟、车坳,新遂军陲四个区的大部,永新西南部的龙源口、烟阁、九陇、三湾等地,莲花南部的崇市,田南等地,县十部水口等地,以及茶陵东南部的湖口、马江、浣溪等地。割据区域的面积达246平方公里,人口13.5万人。时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初创时期。

毛泽东在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实际出发,认为在四周白色政权包围中间所产生的红色割据地区,在统治阶级政权暂时稳定或者破裂的不同时期,所采取的斗争策略必须不同,也就是在统治阶级政权比较稳定的时期,我们的策略可以逐渐地推进,切忌在军事上分兵冒进,而在统治阶级内部发生破裂的时期,我们的策略可以比较冒进些,用军事发展割据的地方可以比较地扩大些,但仍然需要建立中心区域的坚实基础。在井冈山工农武装割据的过程中,由“左”倾错误政策的干扰和影响,曾出现过几次曲折发展的阶段,使刚刚恢复起来的革命事业受到了不应有的损失,完全违背了毛泽东制定的正确斗争策略。

1928年3月上旬,由于受中共中央1927年11月扩大会议“左”倾盲动主义错误的影响,湖南省委通过湘南特委派代表来到井冈山,指责军界“烧杀太少”,“行动太右”,否定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实行的正确政策,取消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将工农革命军调离边界去策应湘南暴动,结果造成边界被敌人占领一个多月的三月失败,使刚建立起来的井冈山根据地受到了严重的损失。

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等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分队伍及湘南农军转移到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 5月4日正式建立了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红四军),革命力量大大加强。从四月到七月,红四军先后取得五斗江,草市坳,龙源口战斗的胜利,三次占领永新县城,粉碎了湘赣敌军对井冈山根据地的第一次联合“围剿”,从而“使割据地区一天一天扩大,土地革命一天一天深入,民众政权的组织一天一天推广,红军和赤卫队一天一天壮大。”[39]根据地内党、政、军及各种群众组织的建设也得到很大发展。这时,井冈山根据地的割据区域拥有宁冈,永新、莲花三个全县,吉安的宣化、承安两区、安福的彭坊、观形、官田等地,遂川北部的黄坳、车坳、上下烟、新遂边陲等四个区,县东南部的青石岗,大院、中村三个区,茶陵的浣溪、马江等地,红色割据区域的面积达到74220平方公里,五十多万人口,井冈山根据地进入自创建以来的全盛时期。

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全盛时期,割据区域内还建立了两个巩固的军事根据地:第一个是宁冈、县、遂川、永新四县交界的以大小五井,茨坪为中心的井冈山军事根据地,方圆五百五十华里,有两万人口,在这个军事根据地内的五井,茨坪、行州、罗浮等地,面积为400平方公里,有两千人口,在这个军事根据地的四周,筑有黄洋界八面山、双马石、朱砂冲、桐木岭五个坚固的哨口工事。第二个是九陇山军事根据地,位于宁冈、永新、莲花、茶陵四县交界处,面积为100平方公里,约3000人口,它是四县地方武装的根据地。

但是,正当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日益巩固和发展的时候,1928年7月底,湘赣两省敌军开始了对井冈山的第二次“会剿”。湖南省委的代表杜修经及派到湘赣边界来的特委书记杨克敏,坚持湖南省将红四军拉往湘南的错误主张,并导致红四军29团欲回湘南宜章家乡的情绪,强行将红军大队(28、29团)拉往湘南,结果导致了湘赣边界的八月失败。八月失败使割据区域内各县县城及大部分平原地区被敌人占领,白色恐怖遍满城乡,使割据地区的面积缩小为22400平方公里,人口减少到7.6万余人。

1928年9月上旬,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军大队,从湘南回师井冈山,在根据地军民的密切配合下,先后于9月、10月、11月三战三捷攻克遂川、宁冈和永新县城,收复了大部分失地,并从各方面全面开展了巩固根据地的工作,使根据地在土地革命、政权建设、群众组织以及军事武装斗争等方面有一进步的发展。12月中旬,彭德怀,腾代远率红五军上了井冈山下红四军会合,进一步加强了边界割据的武装力量,到1929年初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入了巩固发展时期。

1929年1月,湘赣两省敌军调集18个团的兵力,采取分进合击的战术分五路对井冈山根据地实行第三次联合“会剿”,为了打破敌人的“会剿”计划,红四军前委于1月4日在宁冈的柏露村召开联席会议,决定红四军主力出击赣南,红五军会同红四军32团及边界地方武装留守井冈山,采用“围魏救赵”的方针来粉碎敌人的“会剿”。但在实践过程中,因敌我力量过于悬殊,根据地军民虽尽力奋战,终未能粉碎敌军的进犯。红四军主力也未能回援,红五军被迫突出重围,井冈山根据地又一次被敌人占领,不久,湖南政局发生变化,各省军阀又重新开展混战,加上根据地军民不断对占领的敌军进行日夜骚扰、袭击,迫使各路“会剿”敌军纷纷撤退,四月底红五军重返井冈山,五月边界各项工作已逐步恢复,特委及各县党的组织也恢复正常工作,湘赣边界特委将留守边界的王佐部和红五军李灿部及各县赤卫大队,组建成红军独立第一团,其中一营王佐部以大小五井为游击中心,向遂川、县、宁冈等县游击,二营李灿部以九陇山为游击中心,向永新、宁冈、茶等县游击,红军独立团很快打败了宁冈砻市,古城的敌人,粉碎了茶、永、、宁四县地主反动武装联防军对龙陇山的进攻,收复了部分失地。这时,永新的小江区、鄱梅、天龙山区,缓元等地,宁冈的三、九两堡和小亚山区、井冈山的大小井,茨坪等地都恢复了公开的苏维埃政权,莲花县也恢复了红色割据区域。边界各县都程度不同的建立了秘密的苏维埃政权,被敌人一度占领的失地又都逐步得到了恢复。

红五军重返井冈山后,带来了红军前委给边界特委的指示信,边界特委根据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依照新的形势,结合井冈山根据地一年多的斗争实践,决定转变工作方式,以便在更广大区域内推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发展和扩大。

毛泽东在领导创建我党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以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胆略和开拓精神,坚决依靠和发动了人民群众,创建了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初步形成了一套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建立了各级红色政权,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制定了我党第一个土地法,积累了在农村建党的丰富经验,培育了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树立了坚定彻底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成功地摸索到了一条通过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井冈山的斗争情况及宝贵经验,经过曲折的过程,得到了中共中央的肯定和支持,1928年6月,中央在给井冈山前委的指示示信中,同意毛泽东提出的建立以永新、宁冈、遂川、万安、茶陵,攸县和县为范围的武装割据。7月党的六大肯定毛泽东创建井冈山根据地是正确的,11月28日,中央在给共产国际的报告中称赞:“惟朱、毛在湘赣边界所影响之赣西数县土地革命确实深入了群众。”与此同时,中央在给各地指示信中,介绍了井冈山和红四军的成功经验,7月30日在给四川省委的信中说:“朱、毛的发展最主要的就是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到处都与广大群众的斗争发生了密切的联系,你们必须认识这一极可宝贵的教训,”11月13日在给福建省委的指示信中要求他们“尤应注意朱毛许多战争的经验与他们行动的规范。”中央主办各种刊物,多次指导或转载有关井冈山斗争情况及经验,1929年初出版的《红旗》高度称赞毛泽东、朱德领导的武装斗争时说:“只有朱毛所领导的农民游击队能以代表着一切革命民众的武装反抗的要求,横行于湘、鄂、闽、粤各处,这种英勇的斗争无论它这一次结果是胜利与失败,它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些评价都是符合实际的,总之,毛泽东创建的井冈山革命革命根据地,推动了全国革命的发展,对其他根据地的各项斗争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注释】

[1]《毛泽东选集》第17页

[2]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上)第126页。

[3]《毛泽东选集》第一卷14—16页。

[4]《湖南党史通讯》1983年10期28—29页。

[5]《湖南党史通讯》1983年10期29页。

[6]《湖南党史通讯》1983年11期23页。

[7]见1927年5月30日汉口《民国日报》。

[8]见1927年5月30日汉口《民国日报》。

[9]见1927年5月30日汉口《民国日报》

[10]《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文献资料》第31—32页第40页。

[11]《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文献资料》第31—32页,第40页。

[12]《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文献资料》10页。

[13]《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文献资料》第20页。

[14]《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文献资料》27—28页。

[15]《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文献资料》第4页。

[16]《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任务策略决议案》1927年8月21日。

[17]《秋收起义资料迭辑》16—17页。

[18]《秋收起义资料选辑》第16页。

[19]《秋收起义资料选辑》第16页。

[20]《秋收起义资料选集》23—24页。

[21]《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任务与策略的决议案》1927年8月21日。

[22]《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会宣言》1927年9月16日。

[23]《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任务与策略的决议案》1927年8月21日。

[24]《周恩来选集》(上)167页。

[25]《中共中央致安徽函》1927年8月25日。

[26]斯大林《国际形势与苏联国防》1927年8月。

[27]《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第14册13页。

[28]《杨克敏关于湘赣边界苏区情况的综合报告》 1929年2月25日。

[29]《井冈山前委对中央的报告》 1928年10月25日。

[30]《井冈山前委对中央的报告》 1927年11月25日

[31]《井冈山前委对中央的报告》 1928年11月25日。

[32]《井冈山前委对中央的报告》 1928年11月25日。

[33]《井冈山前委对中央的报告》 1928年11月25日。

[34]陈正人《毛泽东同志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伟大实践》 1970年12月。

[35]《井冈山前委对中央的报告》1928年11月25日

[36]《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第十四册。

[37]《井冈山前委对中央的报告》1928年11月25日。

[38]《井冈山前委对中央的报告》 1928年11月25日。

[39]《井冈山前委对中央的报告》1928年11月25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