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摊儿”江湖

“地摊儿”江湖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距离袁世平30多米远的地方,一位中年男子被十几个老年人围在中间,男子正在推销一款老花镜,一柄锤子不断地捶打眼镜腿。此前,他爱人在北站地区开小旅店。这是江湖上的老规矩。今年55岁的黄利德老家在黑龙江绥化,袁世平在沈阳摆地摊儿时跟他结识。2009年发生的一件事“震动”了整个江湖生意行。那年,一个姓杨的老江湖在锦州一早市上卖环保布时,跟市场上一个混混发生冲突,厮打中,杨的剪刀刺死了对方,结果被判刑12年。

□主任记者 李战洲

从古至今,这就是一个特殊而神秘的群体。凭脚下一块立锥之地、一张伶牙俐齿,他们能安身立命。

他们是四海为家的北方江湖生意人。北雁南飞时,他们流向南方,春暖花开,他们又随候鸟返回北方。

在自由中实现财富梦想是江湖生意人的追求,但经过打拼之后,他们意识到江湖之路原来也只是一条草根之路……

早市江湖人“袁部长”的4个小时

2012年7月26日凌晨4点,抚顺市顺城区北站。

天蒙蒙亮,59岁的袁世平已经起床收拾自己的行头:一张特制的折叠桌、一个小塑料盆、几瓶矿泉水、一个可以别在腰间的扩音器、两箱擦玻璃器(100个)。他刻意打扮一下自己:换上刚洗过的白衬衫,衬衫掖进裤腰带,临出门又擦了擦皮鞋。

“现在江湖生意人跟早年的不一样了,必须注意形象,老百姓都围着你,闻到你身上有汗味,没准会走开。”袁世平笑着解释。笑,是袁世平的符号,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平时总是面带微笑,也正是如此,他觉得自己特别适合干江湖生意。

袁世平出门搭上一辆出租车,他当天的目标是到抚顺市望花海城地区的一个大型早市撂地(摆地摊儿),把100个擦玻璃器卖光。但在袁世平眼里,江湖生意跟摆地摊儿不能同日而语。

5点钟的时候,早市开始人流涌动。在两份卖菜者中间,袁世平找到一块刚好能容下折叠桌的地方,他依旧笑容满面地跟周遭的熟人打招呼,摆开桌儿。

“今天咋不卖膏药了?”有人问。

“啥赚钱卖啥!”他随便应和着。

“擦玻璃器可真巧,红面能擦,黑面能刮,一擦就干,一刮就净……”袁世平开始吆喝,虽然人们对这种叫价10块钱的小物件已经司空见惯,但仍不断有人围拢上来,他并不着急卖货,依旧笑呵呵地演示。

逛早市的人以中老年居多,他们不见得非得买点什么,逛早市看热闹已经成了一部分人的生活习惯,但不论是谁,只要兜里揣着钱,总有冲动的时候,何况江湖生意卖的都是不值钱的小东西,这些东西小巧实用,的确能给生活带来很多方便。

与其说是货吸引人,不如说是生意人的“说口”(推销商品的语言)吸引人。

距离袁世平30多米远的地方,一位中年男子被十几个老年人围在中间,男子正在推销一款老花镜,一柄锤子不断地捶打眼镜腿。

“砸不断,撅不折,放在兜里还不用眼镜盒;人到七十古来稀,你没见到我这好东西;奇中奇,怪中怪,谁见过眼镜用锤子砸不坏?”男子的“说口”很快见效,不断有人掏钱购买。

将近9点钟,早市散了,“多了赚不了,也就三百两百吧,混个酒钱。”他边喝水边笑呵呵地打车回家。

袁世平原来是抚顺市一家国企的宣传部长,七八年前企业改制,他被“改下来”提前退休。此前,他爱人在北站地区开小旅店。住店的大都是来自黑龙江、吉林跑江湖生意的,小旅店成了生意人们的“窑口(住处)”。从那时起,他开始对江湖生意感兴趣,并拜师学艺。

每年四五月,生意人们从南方回到他的小旅店,有的拉家带口,有的独自一人,一只或几只皮箱是他们的全部家当,只要不下雨,他们每天天不亮起床,各自收拾自己的地摊儿货:电池、擦玻璃器、头花、眼药水、脚气水……然后奔向散落在市内的早市,开始一天的忙碌。

进入10月,北方天气转冷,候鸟南飞,生意人们也打点行囊,或坐火车,或坐飞机,去南方寻找新市场或是回到老地方,来年四五月份再返回东北。

每次同行们南下,袁世平都给他们送行,老朋友回到抚顺,再忙,袁世平也要去接站,给他们接风。这是江湖上的老规矩。

行走江湖 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在江湖生意人中,袁世平是另类,他并不缺钱,但他总想干点什么。

现在他也成了一只“候鸟”,成都、厦门、泉州、沈阳、大连、长春、辽源、梅河口……有些到过的地方他已经想不起来。

赶往南方之前,他会跟先期到达的同行联系,询问哪里的生意好做,“地平不平”(有没有乱收费的),这点很重要,几乎所有跑江湖的心里都有数,哪里能去哪里不能去。有时候他也会突然喜欢上一个地方,虽然那里没有朋友,也会一个人前往。

袁世平告诉记者,他认识的同行都很讲究,每到一个新地方,同行们照例给他接站接风,还要送他一本当地市场的“集谱”。集谱是手抄本的,上面标注着当地市场的具体位置、乘车路线等,更让他感动的是,同行们都会把市场上最好的位置让给他干3天,然后他再去寻找自己的“商机”。

过了中午是袁世平最幸福的时光,他喜欢喝茶、捏脚、聊天,偶尔写点什么,然后投给杂志社,收入足够他养活自己。

“远行不背柴与米,吃喝穿戴皆无忧”,袁世平这样形容他的惬意心情。但一天要连续几小时站立,不停地重复“说口”让他们口干舌燥,还要应付各种复杂局面,辛苦,是大部分跑江湖的共同感受。所以每逢见面,同行们的问候语都是“辛苦了”,这个规矩从古传到今。

“说实话,哪好也不如家好。”8月18日下午,63岁的谷师傅向记者感叹,虽然他已经在抚顺生活了15年,但依然对家十分眷恋。

谷师傅老家在葫芦岛兴城,15年前到抚顺卖布,并住在袁世平的小旅店。现在,老家那面跟他沾亲带故的亲戚大都来抚顺做江湖生意。

14岁的孙女绕着他跑来跑去,孩子每年假期都来看他,谷师傅说,对于孩子的未来,家里人都没想过,但“上大学、找个正经工作是肯定的”。

为了早点到市场找个好位置,谷师傅一家早上不吃饭,饿了就在市场上随便买点什么对付一下。每天下午三四点钟是家里人最幸福的时候,家里人围成一桌,女人们做好饭菜,男人们喝酒。

今年55岁的黄利德老家在黑龙江绥化,袁世平在沈阳摆地摊儿时跟他结识。黄利德在这个行当里干了十几年,直到孩子们初中毕业,他才带着媳妇一起跑,有些生意媳妇是他的“托儿”。

“要不是为养家糊口谁干这行?”曾经是下岗工人的黄利德告诉记者。由于常年念叨“说口”,他嗓音沙哑。从最初在农村大集“挑水滚子(卖肥皂)”、“挑粘汉(卖胶水)”、“观炉啃(卖膏药)”,到现在五花八门的地摊儿货,什么销路好卖什么,靠着赚辛苦钱两口子给俩儿子娶了媳妇,现在给自己赚养老钱,再过几年就“金盆洗手”。

对于收入,黄利德并不掩饰:除去刮风下雨不算,只要肯吃苦,每天两人平均净赚五六百元不成问题。但在黄利德看来,他们的收入仍属于小巫见大巫。有些早年开始跑江湖的,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团队,从策划营销模式、编制“说口”,到进货、开发市场,一年下来收入可观。更有的老江湖,现在已经专门做起产品开发兼批发,这样的人年收入百万不在话下。

即便如此,在黄利德眼里,做江湖生意的仍是小商小贩,而不是正经商人。

“哪个商人像我们这样常年风吹日晒、撇下老婆孩子流浪?”黄利德感慨,跑江湖的在一起唠着唠着,经常不由自主地就提到这个话题。每当闲下来,家、老婆、孩子、父母占据他们的大脑。

江湖并不总是风平浪静。最大的麻烦是各地市场上的“牛二儿”,伸手跟你要东西,不给就找麻烦,这样的情景袁世平和黄利德经常遇到,他们的战术是“不能示弱,但也要讲策略”,毕竟离家在外安全最重要。

2009年发生的一件事“震动”了整个江湖生意行。那年,一个姓杨的老江湖在锦州一早市上卖环保布时,跟市场上一个混混发生冲突,厮打中,杨的剪刀刺死了对方,结果被判刑12年。

虽然是一起普通案件,但老杨的遭遇让跑江湖的认识到生存的不易。

大学生入行 迷茫中的“江湖新生代”

身高一米七,皮肤黝黑、肌肉结实、操标准的普通话、干活麻利,26岁的男孩朴警勋站在记者面前,身上几乎找不到一点孩子气。

朴警勋老家吉林辽源,2009年从抚顺大学毕业,为了找个合适的工作,他把沈抚两地的人才市场跑个遍,但由于专业普通,个人又没什么值得称道的履历,都无功而返。这其间,他住在袁世平的小旅店,在江湖生意人的鼓动下他入行了。由于担心被老师和同学撞见,他把沈阳作为根据地“练手”,由于思维活跃,口才好,记忆力好,他很快“上道”了。

当年10月份,他到抚顺找袁世平,说要到成都去“闯一闯”。

2010年“五一”过后,朴警勋回到抚顺,身边多了个泼辣的女孩,她是朴警勋的对象姜林(化名)。

袁世平后来得知,朴警勋之所以要去成都,是因为在网上聊天时认识了姜林,他打算到成都见姜林,如果有合适的机会,就留在成都另谋生路。结果他在成都跑江湖很顺利,姜林劝他继续干下去,于是两人回了抚顺。

现在,姜林每天照顾朴警勋的起居,两人依旧住在小旅店内。朴警勋去跑江湖,姜林逛街,下午他们到网吧上网,有时候也去看电影,虽然朴警勋的收入还可以,但两人基本也是“月光族”。

两人都没想到过结婚。“干吗非得结婚?跟他一点安全感也没有。”姜林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她爸妈根本看不上我,说我没正经工作,整天悠悠荡荡的,谁一生下来就是百万富翁?”朴警勋不耐烦地回敬着姜林。朴警勋说,他已经陷入思维三段论:早晨睁眼想到辛苦几小时就能赚到三两百块钱或者更多就兴奋;想起跟姜林在一起,偶尔还能给家里汇点钱很幸福;晚间盯着天花板发呆:自己这么跑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

更让两个年轻人苦恼的是,除了跑江湖的同行,他们在抚顺没有同龄朋友,没有归属感。

朴警勋的经历不是个例。

江湖生意人有自己的论坛,记者浏览论坛发现,像朴警勋这样大学毕业后从事江湖生意的不在少数,正打算进入这行的也大有人在。他们从事这个行当多数的想法是“寻找自由,不甘于过平庸的生活,不想被父母继续养活,为创业打基础”。

极少数小有所成的毕业生对自己从业经历的讲述显然很有鼓动力,“月收入几千元,不需要太多创业资金,不需要看老板脸色行事,自己支配时间,赚钱容易”等字眼吸引着年轻人的眼球。

但失意者的帖子也在警醒着毕业生。“入行时一切都是新鲜的,陌生城市的风景、小桥流水、不一样的云彩……时间久了,再美的风景也跟我无关,明天从哪坐车、到哪里去、午饭吃什么。毕竟赚到钱的是少数,多数只能维持温饱。”这则帖子引来大量跟帖,帖子为一个入行几年的小伙子所发。

“虽然跑江湖和摆地摊儿不是一回事,但我更愿意把自己称为摆地摊儿的,创业教父马云就是靠摆地摊儿起家的。”哈尔滨小伙孙立(化名)愿意把自己跟马云相提并论,2010年他大学毕业,至今还没有稳定工作,他已经决定跑江湖。现在他正在背诵这个行当里的春典(行话),他说自己年轻有闯劲,唯一担心的就是“放不下面子”。在他眼里,自己好赖不济是大学生,有身份上的优越感,但是他担心一旦这种优越感丢失便会泄气。

“现在的江湖不是以前的江湖了”

今年50多岁的张喜军是现在江湖生意中的知名人物之一,30多岁那年,他离开老家开始跑江湖,现在已经干起产品批发,所收的500多个徒弟遍布全国各大小城市,包括沈阳。

提起过去张喜军一声叹息,只说了8个字:“风餐露宿,苦不堪言。”而对于现状他表示:“现在的江湖不是以前的江湖了。”

张喜军说,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跑江湖,江湖有江湖的规矩,进入这个行当首先要学会做人而不是赚钱,因为这个行当不能让你大富大贵,即使发达了,赚的也是辛苦钱。他给徒弟们上的第一堂课主题都是“赚到第一桶金后,一定别忘了感谢父母和帮助过你的人”。但现实是,越来越多的人出于各种目的进入这个行当,这个行当里有很多偏门,一旦品质不好的人掌握了偏门贻害无穷。

“有些同行为了点蝇头小利就互相拆台,大打出手,毫无江湖风范。”朴警勋评论当下的江湖现状。

网络的兴起,也让江湖生意这个靠“口口相传”的古老的行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

袁世平告诉记者,江湖行当里素有“宁舍一锭金,不舍一句春”的说法。“春”就是“春典”,老江湖人认为“春典”是江湖生意人安身立命的重要手段,如果江湖的暗语被外人知道,行业内幕就可能泄露,所以“春典”只在同行间流传,但现实是,一些新入行的年轻人经常在网络上披露“春典”,有的甚至把一些江湖生意的具体操作方法拿出来在网上晒。

不同流派的江湖人在现实中的争论同样蔓延到网络。记者浏览一些论坛发现,有跑江湖的经常在网上曝光偏门,以引起人们的警觉,曝光率最高的是一种叫“倒插”的销售手段。倒插在江湖上叫“奇门咣当”,是一种以人爱贪小便宜、从而在无意中接受洗脑灌输的偏门生意,比如先赠送后购买之类的,所以江湖上有“不怕挨打的干倒插”的说法。

“也真有被识破后挨打的。现在行里赚大钱的大都是干倒插的。”朴警勋告诉记者。但也有人认为倒插根本不是偏门,已经有人把倒插跟现代营销结合在一起,专门跟一些大商家、企业通过办展会赚钱,而且收入颇丰。

对于江湖生意,不论张喜军、袁世平还是朴警勋,都预想不到它的未来。但他们承认,信息的开放、透明对江湖生意冲击很大。

“虽然江湖生意人认为自己从事的是一种行业,但准确地说,他们是选择了一种生存状态,或者说他们是一种非主流文化现象的外在表象,这个群体自古漂泊于政府意识形态和主流生活方式之外。”省内从事民俗文化研究的学者这样认为。他介绍,江湖生意人是古代社会最早的流动人口,现在虽然这个行当很多规矩已经改变,但流动性这个根本特点一直没变。另外江湖生意属于边缘性经济活动,过去有人认为江湖生意的存在是城市不发达的标志,但今天看来,他既是传统文化,也是一种娱乐,更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从古至今,这就是一个特殊而神秘的群体。凭脚下一块立锥之地、一张伶牙俐齿,他们能安身立命。

他们是四海为家的北方江湖生意人,北雁南飞时,他们流向南方;春暖花开,他们又随候鸟返回北方。

在自由中实现财富梦想是江湖生意人的追求,但经过打拼之后,他们意识到江湖之路原来也只是一条草根之路……

(原载于《华商晨报》2012年8月21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