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李讷的严格要求

对李讷的严格要求

时间:2022-0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李讷的李是来自毛泽东的化名李德胜,还是来自江青的原名李云鹤?李讷若在此之前已起此名,便与“李德胜”无关。北平解放后,李讷在育英学校接受了良好的小学和中学教育。李讷天性聪颖,学习用功,有理想,有志气,生活上又能较严格地要求自己。毛泽东对她的影响极大,不仅表现在人格、气质的塑造方面,而且表现在学科专业的选择方面。毛泽东对李讷的要求很严格,李讷的自觉性与自制力也极高。但毛泽东也未让派小汽车去接女儿。

李讷是毛泽东与江青所生,出生于1940年。

毛泽东对女儿的名字,颇费了一番心思。不姓毛姓李,取单字“讷”。李讷的李是来自毛泽东的化名李德胜,还是来自江青的原名李云鹤?这是一个谜,不好断言。毛泽东到1947年撤出延安后才使用这个名字的。李讷若在此之前已起此名,便与“李德胜”无关。

让女儿姓李,江青十分满意。

“讷”字是有典的。《论语·里仁》中有一句:“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毛泽东特别欣赏这句话,因与《实践论》“不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的理论恰好一致。

北平解放后,李讷在育英学校接受了良好的小学和中学教育。地处北京西郊的育英学校是专门为中共高干及烈士子女设的学校。

毛泽东对李讷的要求极其严格。从读中学起,就让李讷寄宿在学校,每逢周末才回家。

毛泽东非常注意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教育她。有时还把孩子搞得很紧张。

1946年1月的一天,毛泽东住的窑洞的窗户坏了,后勤部门派一位50来岁的老木工来为他修理。

窗户修理好,到吃午饭的时候了。毛泽东就留下老木工一起吃午饭。在座的自然少不了宝贝女儿李讷。那时她还只有6岁左右。

饭和往常一样,是“金银元宝饭”——这是毛泽东起的雅名,黄色的小米干饭中掺一点白色的大米,还有几块红薯。菜也和往常一样,很简单,当然,少不了要有点儿辣椒

那天,毛泽东兴致很好,吃饭中间,一直和老木工交谈。初上饭桌时,老木工还有些拘束,但很快就和毛泽东拉起家常来,谈笑自如了。

毛泽东先问他是哪里人,参加八路军有多久了。谈着谈着,老木工谈起自己小时候挨打的事来。他说他经常挨父亲的打,有时挨了打还不知是为什么挨打。他说,同村有几个孩子,也经常挨父亲的打。有一次孩子被父亲打坏了一只眼,事后父亲很后悔,竟一病不起。

小李讷听得入了神,连夹菜都忘了,小脸上还露出一副同情的神色。当老木工谈完之后,稍隔一会儿,她脸上忽然出现了一丝笑容,一面夹菜一面说:“我爸爸好,我爸爸一下也没打过我。”

大家看着她天真的样子,都笑了起来。可是,毛泽东却一点也没有笑。

“如果你爸爸没有这个,也会打你的。”毛泽东用筷子指着自己碗里的饭对女儿说。

桌面上沉寂了下来。女儿听这句话之后,眼圈都红了,差点儿要哭出来。

瞧这当爸爸的,你说是好爸爸,还是坏爸爸?当然,爸爸并不总是如此严厉,也有非常随便的时候,父女之间能随便到一般人不敢想象的程度。

李讷天性聪颖,学习用功,有理想,有志气,生活上又能较严格地要求自己。毛泽东对她的影响极大,不仅表现在人格、气质的塑造方面,而且表现在学科专业的选择方面。毛泽东本人酷爱历史与中国古典文学,他从小就培养李讷这方面的兴趣,逐渐地,李讷也喜爱历史学科了。

1959年秋天,李讷考入中国的最高学府——北京大学,就读于历史系。

毛泽东对李讷的要求很严格,李讷的自觉性与自制力也极高。大学5年,她始终吃住在北大校园内,每周只到周末才回家与父母共进晚餐。李讷从北京大学回家,从不坐小汽车,全是挤公共汽车。

北大地处北京西北郊,从北大到中南海,要换两次车,还要走很长一段路。

有一个星期六,李讷感冒发烧,仍坚持要乘公共汽车回家,老师怕她路上出事,只好不让她回去。李讷未回家,晚上江青打电话给北大询问才知李讷生病。但毛泽东也未让派小汽车去接女儿。

可见毛泽东对女儿不是溺爱,而是在艰苦的条件下,锻炼她的刻苦精神和坚强意志。

(参见雷云峰、肖东波编著:《修身处事风范》,国际黄炎出版社2003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