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王老师工作

王老师工作

时间:2022-0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王老师前前后后一共开了八门新闻专业课,其中,他自己编写的四门课的讲义,最后变成了四本教学参考书。大概这段时光里的三五年内,王老师的头发掉光了。王老师工作的形象,永远定格在每一个学生心中。直到2006年,已经70岁的王老师才正式告别讲台。我讲王老师47岁才开始的人生,每个人都被激励。以此为书名并做成这本书的愿望是:礼赞我们敬爱的王老师;传扬钟爱工作、永不言倦的生命价值观!

编者的话——永不厌倦

张强

2010年5月中旬的一天,我出差到深圳,与在这个城市工作的大学同学尚浩相见。我们一起喝酒聊天,回望大学二十多年前的青春岁月,谈起王庆同老师,他说:“我们的学校环境、实力、声誉不是最好,但我们遇到了一位好老师。”我说:“大学四年好些课连教材都没有,有王老师我们就不缺什么。”

敬爱的王老师,1983年10月初的一个黄昏,您和陈森老师来到宿舍看望刚刚入校的我们。我们这些跨进大学而满心惊喜、好奇、向往的学子,第一次看到了您像父亲般慈祥、善良、疼爱的目光。这一年您刚从劳动和改造了十几年的盐池举家迁回银川,开始参与创办宁大新闻专业,迎接新的生活和工作,这一年您已经47岁了。您的身上甚至还没有完全抖落掉盐池的泥土。

从1983年47岁起,历经磨难、困窘、无助之后的王老师拥有了最喜欢的工作,因为工作,王老师没有一天早睡过。王老师前前后后一共开了八门新闻专业课,其中,他自己编写的四门课的讲义,最后变成了四本教学参考书。大概这段时光里的三五年内,王老师的头发掉光了。

王老师工作的形象,永远定格在每一个学生心中。他手中的笔在47岁之后一刻都没有停过。虽然60岁就退休了,但他还是应邀在学校上课。直到2006年,已经70岁的王老师才正式告别讲台。

47岁以后宝贵的时光,王老师把所有的精力用在新闻专业教学上,使他的精神、专业知识,能在几百名学生身上延续下去。学生在宁夏和祖国各地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作用,王老师说:“这是我一辈子的光荣,一辈子的幸福。”

2004年王老师结束校外兼职的时候,我向他表达希望他在《现代生活报》开设个人评论专栏的想法,他愉快地答应下来。从这一年起,他把看到的、感受到的、思考过的东西开始与读者一起分享。六年过去了,年过七旬的王老师几乎每天都要敲打电脑键盘,内心的思考与和谐在键盘上流淌成数十万的文字。《现代生活报》“话一段”,《法治新报》“今日声音”,《法治新报》“每周阅评”等,这些个人评论和报评,基本上都是通过我的邮箱接收,变成报纸上的文字与读者见面。每个周末,我的手机都会接收到王老师“阅评已发”四个字,我看到后总是回复三个字:“谢谢您。”

我是王老师数百名学生中最幸运的一个,因为近十年来,我能与王老师一起工作,一起办报,一起分享工作的价值和乐趣。在这个过程中,我比别的同学更大面积地阅读、学习、领悟、感受王老师的历练、智慧、专注和清晰。我总是在一种被激励、被关爱的精神推动中前行。

47岁才开始。王老师的经历和精神品质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无限宽度和广度,感受到生命从任何一天或每时每刻起都可以是起点,都可以走向一个无限开放、灿烂的空间。

47岁才开始。我向认识的朋友、同事讲起王老师的经历,每个人都会被感动。我讲王老师47岁才开始的人生,每个人都被激励。

47岁才开始。以此为书名并做成这本书的愿望是:礼赞我们敬爱的王老师;传扬钟爱工作、永不言倦的生命价值观

看到这本书的同学、校友和读者朋友,让我们共勉,47岁才开始,无限的希望总在“开始”的后头呢!

(本文作者系宁夏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1987届学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