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微言大义王老师

微言大义王老师

时间:2022-0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尽快处理完公务,晚上8时许,我赶到王老师下榻的宾馆。说着,王老师拿出一本相册递给我。无论在校期间还是工作以来,王老师对每一个学生都付出了真情和爱心,既是师长又是亲人。大家都知道,王老师曾因本着一个记者的良知说真话,反映实情而遭受迫害长达近二十年,境况之惨,时间之久令人不忍回首。多年来,对王老师曾经的遭遇和磨难,学生们从不敢问,也不愿提,生怕撕开流血的伤痕。

微言大义王老师

王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这里的环境艰苦一些,工作难度也比川区大一些,但我相信这些对你都不会是问题。我想提醒你的是,要处理好事业与家庭的关系。千万不能因为工作忙,因为工作地点离家远而忽视了对丈夫和孩子的关心。记住啊,家庭是你永远的大后方。”当得知我每天早晨要给远在银川家中还在读初中的女儿打一个叫醒电话时,王老师欣慰的笑了:“无论官儿当到多大,你首先是一个母亲啊!”

陈红缨(宁夏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1988届,现工作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计生委

2003年深秋的一天,已经退休的王庆同老师在固原市参加一个会议。会结束后他没有立即回银川,而是拨打了我的手机。尽快处理完公务,晚上8时许,我赶到王老师下榻的宾馆。一见面,王老师便关切地询问:身体怎么样?工作顺利吗?望着眼前慈爱如父亲般的老师,我“竹筒倒豆子”似的把一年多来工作中的酸甜苦辣倾倒出来。他听着,时而颔首,时而插上两句鼓励的话。不知不觉间已到深夜11点,恐怕影响了老师休息,我赶紧起身告辞,王老师执意要送我到宾馆门口。下楼时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这里的环境艰苦一些,工作难度也比川区大一些,但我相信这些对你都不会是问题。我想提醒你的是,要处理好事业与家庭的关系。千万不能因为工作忙,因为工作地点离家远而忽视了对丈夫和孩子的关心。记住啊,家庭是你永远的大后方。”当得知我每天早晨要给远在银川家中还在读初中的女儿打一个叫醒电话时,王老师欣慰地笑了:“无论官儿当到多大,你首先是一个母亲啊!”

山区深秋的夜晚寒气袭人,我的内心却是无比的温暖和感动。握着老师的手,我的眼眶有些潮湿……从那以后,我一直谨记着老师的教诲,无论多忙多累,不曾忘记一个妻子和母亲的责任

在我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正在读大三的女儿从成都打来电话,欣喜地告诉我,她被评为校优秀学生干部,学校党组织已批准她为中共预备党员,她还领取了年度奖学金,可以少寄些生活费给她。

张泉慧(宁夏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1988届,现工作单位:宁夏广播电视总台)

1990年2月18日,银川宾馆。我和爱人郭明华新婚喜宴敬酒到了王庆同老师的时候,王老师问我:“泉慧,你的新房在什么地方?”我说:“是报社四楼大约20平方米的一间集体宿舍,用纸板隔开的一半,也没有重新粉刷,就打扫了一下。”王老师慈祥地看着我,说:“泉慧,你只身一人到宁夏,父母家人都不在身边,很不容易。现在大学毕业了,有了自己喜欢的工作,又娶了银川姑娘做媳妇,要好好干。慢慢来,新房以后会有的,面包也会有的。”说着,王老师拿出一本相册递给我。我双手接过来低头一看,大红色的相册封面印着龙凤呈祥的图案。王老师接着说:“祝愿你们以后的日子红红火火,夫妻相爱白头到老。工作上、生活上有困难就告诉我,你们都和我的孩子一样。记住啊。”听着王老师的一席话,我的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无论在校期间还是工作以来,王老师对每一个学生都付出了真情和爱心,既是师长又是亲人。如今,这本红色相册是我一生最珍贵的记忆。20多年来,我把自己和家庭重要时期的照片都保存在这本相册里。

赵伟(宁夏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1988届,现在工作单位:《宁夏日报》新闻研究部)

曾几何时,所谓精神在我看来是一个空泛的东西。刚进校的一天,在校园的林阴路上碰上一个“小老头”,和他个头“悬殊”的加重自行车前梁上坐着两个男孩,我们一伙兴高采烈地打着招呼,逗弄着孩子。“王老师,您儿子真好玩”,“呵呵,一个是大儿子,一个是小儿子”……再上课时,偷偷对着王庆同老师仔细端量:天庭不怎么饱满,地阁不怎么方圆……不久听说王庆同老师的爱人被水烫伤了,老师骑着那辆“大车”,医院、学校之间不停地奔波,让他的爱人终于住进了医院。望着守在病榻旁瘦弱憔悴的老师,开始慢慢地细细地读他:曾经一样的青春年少,一样的抱负满腔,可是一场无情的政治运动击碎了美好的一切,并带给他长达17年的苦难。然而他却坦然的承接了这一切。人生的变故,多舛的命运都被他当做了生活的财富,从不伤感,从不抱怨生活,依然对明天充满信心。王老师,我曾好奇您对往事的豁达,不解您对生活的专注,多年后,当我亲身经历了磨难,我才读懂了这一切。感谢老师,感谢生活!

郑峥(宁夏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1993届,现工作单位:《宁夏日报》总编室)

时光荏苒,青春飞扬的日子一去不再复返,但其中的一些片段却已镶嵌在生命中,成为永存的记忆。记得大四领完毕业证后,我们簇拥着王庆同老师再次回到教室,王老师语重心长地叮嘱我们,工作后一定要不断充实自己,其中有一句话让我铭记至今,他说:“我希望你们以后每年能读两本好书。”同学们听了这话,彼此窃窃私语,“一年就读两本?”“两本?少了吧?”王老师看出了我们的疑惑,再次强调说:“工作以后,每年能好好读两本书就不错了,希望你们能记住我今天说的话!”等我走上工作岗位后,才发现能静下心来好好读本书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记得毕业十周年同学聚会的时候,我问在座的同学,还记得王老师说的这句话吗?大家尴尬的表情已告诉了我答案。我当时十分感慨,难怪王老师要把“每年读两本好书”作为毕业赠言,送给我们这些涉世不深的学生。王老师作为一位尝遍生活甜酸苦辣的长辈,把自己对生活最深的理解赠给了我们,他希望我们带着诗意栖息在大地上,可我们却不以为然,惭愧啊!

何淑芳(宁夏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1989届,现工作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

2011年10月的一天,从同学处借到了王庆同老师的新作《毕竟东流去——几只狗和一个人的记忆》。挑灯夜读,看完已是凌晨一点。当全书合上的那一刻,我已是热泪长流。那分明是感动的泪,我被王老师那博大的胸怀和对祖国的赤子之心深深感动了。我想对所有的人说:王庆同老师,他是一个把心捧给了祖国的人啊!

大家都知道,王老师曾因本着一个记者的良知说真话,反映实情而遭受迫害长达近二十年,境况之惨,时间之久令人不忍回首。多年来,对王老师曾经的遭遇和磨难,学生们从不敢问,也不愿提,生怕撕开流血的伤痕。作为当事人,他也完全可以做到竭力忘却过去,把那一扇不幸之门紧紧关闭。但王老师在人生的晚年,忆往事,思来者,他以血为墨,以情为笔,透过自己的苦难岁月,还原了一段扭曲的时代,分析了产生社会悲剧的根源。他写书,不是要停留在往昔的伤痛中无法释怀和不能自拔,而是要给国家留下一份财富。正如他在序言中写到:写书的目的是“把苦难换来的教训具体的留下来,可以让后人以史为鉴,真正把‘历史灾难’换来的‘历史的进步’这个补偿落到实处,以求有助于我们这个民族永不重蹈覆辙。”掩卷长思,这需要何等的情怀和境界啊,一个对祖国、对人民没有倾注深情大爱的人,是断然不会有如此赤诚之举的。

他对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充满了信心和期待。他在全书的最后写道:“历史选择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驾驶十三亿人的航船,驶向光明的前方!”而他在这个伟大的征程上,又何尝又不是做了一块铺路石呢。

王庆同老师,我们敬重您。

刘庆功(宁夏大学新华学院新闻专业2007届,现工作单位:宁夏金斯宇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我是宁夏大学新华学院2003级新闻专业的学生,也是王庆同老师的“关门弟子”。2009年年底,我去王老师家提前拜年,才知他不久前遭遇车祸。我心中十分难过,但老师并不多提他的伤情,反倒关心我的工作。毕业后,我到一家贸易公司做管理,与所学专业“绝缘”,这让我面对恩师颇为惭愧。但他给了我很大的安慰,并在我迷茫时给予引导和安慰。每每想起老师的和蔼和鼓励,我的心中总会升起一缕温暖。

吴新芳(宁夏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1988届,现工作单位: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企业文化部)

记得那是1987年6月的一天,王老师到《西安晚报》看望毕业实习的学生。问及当记者最深的体会是什么时,我回答:“讲真话、讲心话。”王老师随即引用了陶行知的一句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并说这是当记者最为宝贵的。王老师言如其心,文如其人。“水润无声”,他的人品、师德至今激励着我、影响着我一路前行。

张雅妮(宁夏大学人文学院新闻系2004届,现工作单位:《固原日报》综合新闻部)

在我上大学四年级时,学校开设了“外国新闻作品选评”课,讲课的是王庆同老师。王老师讲课时的专注、细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王老师每次讲到关键处,都会摘掉眼镜,手不停地在空中比划,不时地点头,加重语气说出此处作者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是如何观察,怎样展现细节,如何运用背景等。每一篇作品,王老师都跟讲故事一样讲得活灵活现,形象生动。《东京湾沉默的和平》《诺曼底登陆现场广播》《威斯康星:救救水吧!》等,他分析过的外国新闻名篇,我至今难忘。

伍文龙(宁夏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1998届,现工作单位:杭州大英机构)

记忆中的王庆同老师夏日蓝色束腰衬衣、冬天短呢子灰色大衣穿了四年,朴实得紧。他整天总是乐呵呵的,没见对那个学生红过脸瞪过眼,感觉与他相处如沐春风。传道、授业、解惑有千百种方法,“润物细无声”却是难得的境界,做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若干年后,读了王老师关于前半生的自传,在那些满是伤痕的文字背后,却频频闪烁着人性中最美的东西:坚强、乐观、豁达、善良……虽然在大学只有四年的短暂时光,但王庆同老师一直教我到现在。

王老师对学生言传身教,立的是德。

刘启生(宁夏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1989届,现工作单位:《法治新报》办公室)

2011年,有一次王庆同老师给《法治新报》的全体员工讲课,我见到王老师说:“王老师你现在的样子,跟我上大学时见到您的样子一样。”王老师嘿嘿一笑说:“我那时候一下就老到底了。”老人家风趣幽默,乐观豁达的精神,常常激励着我。

王老师在我的印象中,始终平易近人,和蔼和亲,没有架子。讲起课来,娓娓道来,引经据典,实例剖析,内容翔实,作为学生很快就能领会学习要领。

我还记得1989年7月,大学毕业了,那时就想留在银川。一个人天天东奔西跑,到处联系单位。自治区有一家银行办公室主任说认识王老师,我就请王老师给说说,看有没有希望。王老师二话没说,亲自上门去推荐,看能不能留下我这个学生。之后,我最终进了《法治新报》(原《宁夏法制报》)。我只是王老师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他不辞劳苦,尽其所能,去为一个学生的前途着想,让我深深感动。

姚莉娜(宁夏大学人文学院新闻系2006届,现工作单位:《法治新报》新闻部)

王老师给我们授课时,已是年近七旬的老人,我们被他的敬业精神所感动,我们这届学生私下亲切地称他为“老爷爷”。我和老公大学时都得到过“老爷爷”的亲切教导,工作后也得到他许多指导,在2010年12月31日的婚礼上,我们请他来做证婚人。“老爷爷”从家庭、工作、社会三个角度给我们提出了三点希望,真诚而朴实的话语感动、鼓舞了在场数百人,也让我们的婚礼因此变得更加庄重而有意义。

薛社娇(宁夏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1993届,现工作单位:河南省安阳市广播电视网络总台)

2011年春节,在阔别母校18年之后,再次回到宁夏和老师同学欢聚。本来准备专程去看望王老师,一直视我们为孩子与朋友的王老师却不顾自己不久前刚刚做完大手术,兴高采烈地打车早早赶到聚会的地方。那天的阳光很好,当古稀之年的王老师小心翼翼地护着自己被钢板保护起来的背走下出租车,依然是当年和蔼可亲的面容,依然是当年清澈如孩子般的眼神……光晕中,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父亲。我急忙迎上前去,抱住王老师,像个孩子一样哭了。

宫京成(宁夏大学人文学院新闻系2000届,现工作单位:宁夏大学人文学院)

在宁夏大学读书一年,我结识了不少教授。这其中印象最深的便是王庆同教授。

王教授是我的基础写作课老师,他个儿不高,操着一口南方普通话,一见面就会给你一种特别精神的感觉。从他著的一本书的序言中我得知,先生20世纪50年代毕业于北京大学新闻系。他与千千万万同时代的知识分子一样,曾饱经世态风霜,在人生最宝贵的时候失去了工作机会,可他却从未有抱怨之情。相反,先生把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之中。仿佛在用自己精彩的授课、一本本高质量的著作弥补失去的大好时光,他的身上凝聚着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典型性格:严谨的治学精神,高度的责任感,平易近人的生活态度。

王教授严谨的治学精神足以让我们每一位年轻人为之折服。许多次他从厚厚的课本中挑出一个个极难辨析的错别字,令我们这些弱冠青年不得不佩服这位花甲老人的“火眼金睛”。刚开学时,我们交给教授的作业上总是被先生在许多句子的末尾用红笔重新画上一个又一个句号,因为我们平时写句号总喜欢顺笔一点,用一个小黑点来代替。先生说,这样是不好的,句号就是句号,是一个空心的小圆圈,而不是一个实心的小圆点,这是两回事。开始我们都在背地里说老头儿真啰唆,但几次作业发下来,先生都是这样一个个改正。大家被先生的这种求实精神深深感动,从此交上去的作业不光是写对标点符号,连遣词造句、篇章结构都更加注意严谨了。

作为宁夏新闻界一位著名学者,先生在教学之余还要参加许多社会活动,而他却从没有因为外出活动耽误过我们的课程。上学期先生到广州参加一个学术会议,临走前地给我们布置了作文,并规定了一个日期,要我们按时投入他的信箱,说是等他回来后的那节课讲评。我们想这次作业他是不会批改,而只做讲评练习了。谁知作业发下来,每一篇作文的标点符号到篇章结构他都一一改过。透过张张薄笺,我们仿佛看到了先生在广州奔忙的身影,在家中批用作业时疲倦的面容。

朱岱云(宁夏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1993届,现工作单位:《法治新报》广告部)

我大学毕业后,找工作很不顺利,因为家不在银川,所以吃了很多苦。王老师知道我的境况后,极力向他所熟识的新闻单位的领导推荐我。我现在依然清楚记得,他向当时的宁夏人民广播电台、《银川晚报》《宁夏法制报》的领导推荐过我,宁夏人民广播电台和《宁夏法制报》都答应要我。经过慎重选择,我决定到《宁夏法制报》工作。这些年,我工作一直很努力,就是想用自己的工作能力向选择我的领导证明:王老师当初的推荐没有错!现在,我已从编采岗位转到了更有挑战性的经营岗位,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感谢王老师,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向我伸出温暖之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