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难忘的松江人民

难忘的松江人民

时间:2022-0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保卫已取得的革命胜利果实,在三年解放战争中,作为东北战场的大后方,松江人民在参加和支援伟大的解放战争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农业生产的发展,保证了前线军粮供给与后方人民生活的需要。在以后进行的战争中,松江省的支前任务一直是很繁重的。因此,松江省将成为敌人进攻的第一个目标,成为整个北满斗争的主要战场。剩下的三分之一作为区县重建武装的基础和骨干。

土地改革的胜利,彻底摧毁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人民群众真正成了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为了保卫已取得的革命胜利果实,在三年解放战争中,作为东北战场的大后方,松江人民在参加和支援伟大的解放战争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战争形势的发展,要求大力发展生产,增强财力物力,增强根据地经济实力,以保证战争的供给和人民生活。为此,松江全省党组织和各级政府都把发展农业生产作为中心任务,把生产与支前结合起来,组织开展了大生产运动。

由于农民在土改中得到了土地,群众性的生产热潮很快就形成了。各地政府还抽调了大批党员、干部奔赴农村生产第一线,参加指导农业大生产运动。为了解决劳力、畜力不足的困难,我们引导农民进行换工,组织互助组,并发放生产贷款,解决贫困农民生产资金短缺的问题。此外,政府还制定了精耕细作、奖励开荒、兴修水利、防治病虫害、保护牲畜、选择良种、改良农具、推广新技术、发展农副业生产等项措施。这些政策和措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1948年,松江省开荒132万垧,收获粮食645万石,每垧单产比1947年增产1.53石。农业生产的发展,保证了前线军粮供给与后方人民生活的需要。

与此同时,军需、民用工业也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日本投降后,我党一进入北满,便将日伪所经营的煤矿、金矿、森林工业及一些较大的工厂、企业全部接收,组织力量尽快恢复生产。

当时北满工业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生产设备不全,技术力量缺乏,资金、管理人员不足。我们刚进到哈尔滨时,城市的经济基本处在瘫痪状态,工厂停产,工人失业情况严重,物资极度缺乏,群众生活极为贫苦。面对这些困难,党紧紧依靠工人群众,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共同出主意想办法。经过艰苦的努力,工业生产得到了较快的恢复。煤矿在短时间内就出了煤,电力工业得到恢复,保证了工业生产和军、民用电。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还在北满地区建立了14家兵工厂,各省也建起了数百家被服厂。工人们加紧生产,很快为前线提供了大批物资。仅哈尔滨市1948年一年,就生产六〇炮1323门,炮弹18万余发,爆破筒4000多根,信号弹1000多发,军鞋23万双,军衣50万套。

党在领导工农业生产的同时,也加强了对财经工作的领导。为实行财政统一计划、统一管理,以克服“分散经营”的盲目性和浪费现象,保证战争供应,解决财政困难,我们加强了财政经济工作和税收工作。1947年1月,在哈尔滨市召开的北满财经工作会议上,制定了“长期打算,发展生产,增进贸易,厉行节约,保障供给,支援战争”的基本方针,确定了统一税收,统一金融,统一征收公粮,统一对外贸易的财政统一的管理制度。由于加强了领导和管理,财政收入逐年增加,财政收支实现了基本平衡。财政工作为保证战争供给,促进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摆脱国民党对我根据地进行经济封锁造成的物资供应紧张的困境,从1946年起,我们要求各级人民政府重视商业工作,开办国营商业和贸易公司,进行物资的收购、储存和销售。并积极出口粮食,换回所需的工业品、布匹、食盐等物资,保障军需民用。国营商业在抑制私营商业哄抬物价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保证了物价稳定与人民生活的需要,为更好地支援前线提供了必要的经济支持。

在根据地的初创年代,遇到的困难是多方面的,各级党委和政府以百折不挠的精神,不但保障和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还动员人民积极地投身到伟大的解放战争中。

1946年5月21日,东北局迁到哈尔滨,东北民主联军主力撤到北满。6月6日开始,国共双方停战近四个月。在这期间,大部分部队都在松江省内休整,松江成为主要的兵力补充基地。在以后进行的战争中,松江省的支前任务一直是很繁重的。

1946年9月,根据东北局补充主力部队的指示,松江省委要求各地要加紧整编、扩大和训练部队,为我军主力提供一流的补充兵团。

为了保证迅速完成任务,我在会上提出:必须进行深入的政治动员工作。首先说服县委和带兵首长,要充分认识到支援主力部队的重要性。主力部队是我党的“拳头”,是我党的骨干,没有主力便没有地方。今天要打大仗,要打硬仗,主要靠主力。我多次对干部们讲:我们在地方工作的干部,都应自觉地当好“兵贩子”。

由于省委果断,干部思想一致,从地方兵团、八个县的地方武装中,成建制地整团、整连抽调4500人,补充主力部队的任务半个月中就完成了。

1946年10月,经过三个月的休战后,国民党军调集八个师的兵力,向南满根据地发起进攻。尤其热河战役结束后,战争锋芒很快指向哈尔滨或安东(今丹东)。哈尔滨是北满的经济中心,交通枢纽,又为敌人进攻北满的前线。因此,松江省将成为敌人进攻的第一个目标,成为整个北满斗争的主要战场。

这时,肖华率领的我南满部队兵力尚不足四万人,南满局势十分危机。中央和东北局指示,南满军队要迅速加紧补充兵员。

为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和坚持松江省的斗争,9月19日,省委和省军区对松江军区部队在扩军整军,以及县、区武装、民兵自卫队的组织工作作以下指示:

分区部队:各军分区要经过半年多的时间,根据各地区人口和群众发动情况,分别建立了两至三个团的地方武装部队。在新形势下,各分区部队在三个月内,将部队进一步充实起来,扩建5000至7000人,除了担负补充主力部队的任务外,一、二分区须在11月底前,将1、3、4、6、7团,每团补充到2000至2500人,使之成为松江省的地方主力(拳头)部队,担负剿匪和与主力部队共同对敌作战的任务。

县区武装:为适应战争环境,各县区都要建立直属部队。各县建立300至600人的警卫大队,县长和县委书记兼任队长和政委,配合各分区武装部队作战。县武装是各县坚持斗争的中心力量。各区根据人口,成立30至50人的警卫中队,在本区内进行剿匪,当敌人来时与民兵自卫队配合作战。区县的地方武装是主力兵团的后备军,随时要做好准备,将三分之二的人员输送到主力部队。剩下的三分之一作为区县重建武装的基础和骨干。

群众武装:已经分得土地的地区,随着群众斗争运动的开展,农民为保卫在清算分地斗争中取得的胜利果实,广泛组织起民兵自卫队。平时在交通要道和重要路口放哨,敌人来了,则配合部队担任侦察,破坏敌人交通线,组织担架队及后方勤务工作,并随时做好补充野战部队的准备。

1946年11月17日、11月26日、12月19日,松江省委根据东北局的指示,三次作出补充主力的决定。

与此同时,松江省委还作出了建设新兵团的决定,以便在老兵团转入主力部队后,有新的部队能立即担负起防务任务。省委要求在12月中旬前,五常、宾县等八个县各成立一个团,珠河、苇河等四个县各成立一个营,总计新建八个独立团、四个独立营,各团兵员在1200至1500人。在缺乏军事干部的情况下,团长、政委均由县长、县委书记兼任。独立团、营均受各分区直接指挥。

不久,我们又接到东北局指示,要松江省尽快补充主力部队3000兵力。我们立即抽调双城独立团1600人,阿城独立团1100人,延寿600人,共3300人补充主力部队。在地方主力转移到前方后,为维持地方治安和坚持各地斗争,省委决定各军分区立即在各独立团的基础上建设一个正规团。

1946年12月,为配合一下江南作战,东北局指示松江省抽建一个主力师。我们决定将1、4、7团整编为独立2师。又组织了3500名新兵补充主力部队。

1947年1月底,二下江南作战开始前,松江省军区将一分区的2团、二分区的5团、军区直属的炮兵团直接补充主力,使松江省军区各分区仅剩下一个团和县区的地方武装。

2月,为三下江南作战,我们抽调松江省主力部队,组成独立4师,直接开赴前线。

1947年,我军在取得四保临江,三下江南作战的辉煌胜利后,东北战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敌人从战略进攻逐步转入战略防御,我军则从战略防御逐渐转入战略进攻。随后,我军又发动了夏、秋、冬三季攻势,拉开了全歼东北地区国民党军的序幕。

踊跃参军

5月5日,东北局作出《关于东北目前形势与任务的决议》,指出,东北全党目前的主要任务是,积极组织力量,全力准备大反攻。要求后方继续以人力物力支援前线,保证兵源补充和物资供给,全力以赴支援前线。

7月,东北局作出组建二线兵团,扩充兵源的决定。东北民主联军政委罗荣桓主持召开北满扩军会议。会上分配给松江省的扩军任务是五万人,之前我们已经动员了三万人。这对只有210万人口的松江省来说,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

罗荣桓对参加会议的李德仲副书记说:“给你们的扩军数量是大了一些,但东北局是充分考虑到你们省的情况后,才下达这个数字的。你们松江土改运动搞得是好的,有群众基础,就是大一点,也是能完成的。你回去和张秀山同志商量一下,把结果尽快告诉我。”

李德仲回来向我作了汇报。我们分析全省的实际情况,困难是有的,但我们决心执行东北局的决定,说服好各级领导。经过我们的大力宣传动员工作,松江省报名参军的人数达5.3万人。经过筛选,实际完成的人数达5.1万人,比罗荣桓提出的数字还多了1000人。

12月,我军发起持续三个月的冬季攻势。

1948年1月,松江省委根据东北局指示,作出《关于扩军与补充兵员的决定》,从七个县大队抽调1650人,成立松江省独立第7师,参加作战。另外,决定在4月扩大7500名新兵,成立三个独立团,每团2500人。同时,全省县大队人数要达到7000人。广大翻身农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报名参军。许多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干部、农会骨干成为踊跃参军的带头人。出现了父送子,妻送郎,兄弟争先上战场的动人场面。

据不完全统计,1946年至1948年,松江省共扩军12.7万多人。其中补充主力部队的人员有8.7万多人。四野第12纵队就有松江的独立2师和独立4师。之后,松江省的独立7师也编入了四野。这些部队进关作战,一直打到两广。对于只有210万人口的松江省,能提供这么多的兵源(还不包括各县的县大队、区中队与地方民兵和自卫队),充分显示了翻身后的广大人民群众所具有的高度革命热情和献身精神。(31)

东北解放战争初期,创建根据地的工作刚刚开始,群众对我党我军能否站稳脚有很大怀疑,不敢积极参加斗争。没有得到群众的基本理解和支持,打起仗来,我军战勤工作基本上是靠部队自身承担。像秀水河战斗中,伤员都由战士抬运。四平保卫战时,反奸清算开始,群众得到初步的发动,但是战勤规模很小,能够动员起四五百副担架就已经很困难了。

但是,到北满根据地建立起来后,在四保临江,三下江南作战中,和夏、秋、冬季攻势开始后,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需要大量的战勤支持。为此,我们成立了战勤动员委员会。松江省的战勤动员从1946年11月开始,直到1948年9月,历时23个月。

战勤工作,是组织群众参战。经过对群众宣传教育,启发其阶级觉悟,认识战争目的,在党的领导下自愿有组织地开往前线,帮助作战部队做战争勤务工作。这一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战争的胜败,是争取战争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

松江省党和政府多次发出关于战勤动员的紧急指示。要求各市、县要完成收容一万伤员的任务,按计划动员民夫,组织担架队、大车队、医疗救护队开赴前线。对民夫工作最重要的是宣传教育、组织教育、生活管理。

宣传教育民夫,主要是从政治上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将民夫的切身利益与部队打仗、保卫翻身后的果实等联系起来,这要经过一个过程。我们提出总的宣传口号是:保卫翻身,保卫民主。

我对干部们说,宣传教育不能只有口号,还要向群众反复说明,民主联军为什么打仗?为谁打仗?列举一些因打胜仗而帮助翻身的实例,使群众了解战争的性质与目的。民主联军怎样打仗?打什么仗?说明战略方针。列举群众参战的事例,如抬伤兵、运子弹、送粮草、筑工事等,说明战争勤务与群众参战的问题。打通思想不能只讲大道理,比如说县长第一个就报名了,大家就觉得县长能去,我为什么不能去?打通思想不止对群众,首先应打通干部思想。将总部命令、省委决定成为干部自己的事情,执行起来就有保证。

我们特别强调打通思想要采取群众路线的方法。一些新干部,常常在群众中忘记“讨论”两个字。认为上面讨论过了,有了工作方法和决定,只要对群众传达就行了。传达时,口气不由得很生硬,结果变成了命令。这种情况越到下面越严重。我们要求,干部把动员民夫问题提出来给群众讨论,把“决定”交给群众去修改,在讨论中把办法一条条定下来,成为群众自己的决定。

做好民夫的宣传教育工作后,就是组织工作。各县的民夫以各村人数编组,互相都认识,好组织。我们规定,六个人一副担架,两副担架为一个小组;六副担架为一分队;20副担架为一中队。大车10辆为一个组,100辆为一中队。各区县组织民夫事先做好担架,商量好六个人如何配合,研究出担架怎样抬使伤员舒服等。同时,对民夫参战前的衣着、用品、伙食等都作好充分准备。对民夫的家属也予以照顾,按军属优待。一切准备工作做好了,战时才有保证。

支前担架队

北满先后动员参战的有16个县,其中松江省有10个县。差不多每次战役,松江省都要有几万或十多万民夫到前线担负战勤。每个县的主要负责同志,几乎都轮流带领过担架队、大车队去前方。

战勤队伍随军行动,服从配属部队的指挥调动。在战区或战区附近的交通要道上设兵站,负责接收、调动战勤队伍和粮秣供给。参加支前和战争的广大干部、群众,在前线不顾敌人炮火和敌机的狂轰滥炸,冒着生命危险,夜以继日地向前线输送弹药、粮食和作战物资,向后方运送伤员。在支前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许多支前民工立功受奖,获得“战勤模范”的荣誉称号。

松江省阿城县人民四次参加支援前线战争,共出动近两万人,占全县人口的7.4%。在严寒天气和极度疲劳条件下,群众手脚冻坏了,腿破了,还忍饥挨饿抬运伤兵。夜间困不得眠,白天亦少得安睡,最紧急的情况常是昼夜奔忙,并两餐为一食。疲劳到极点时,群众都卧雪而眠。但群众参战的热情未减,反而愈增,出现了许多令人感奋的爱护伤员的事迹。有的人拿饭碗为伤员接尿;有的人将皮衣给伤员盖而自己却受冻;有的人长途抬运伤兵疲劳行军后,自己饥饿不堪,还给伤兵买果品饺子。这些爱护,感动得伤兵同志落下泪来,他们说:有了你们这样亲切的爱护,就是死了也甘心。如果不死,我就要杀更多的敌人,以报答你们。

在23个月中,松江省参加战勤民工20多万人次。哈尔滨市有1000多名司机和2000多名医护人员开赴前线,参加运输和救护工作,有2.5万副担架、13万马匹、3万台大车活动在前线。双城县战勤民工占全县人口的22%,支前牲畜占全县牲畜总数的132%(按匹算)。此外,各地在救护伤员、供应粮食武器、战地服务、战地慰问、捐款献物、优待军属、安置荣军、收容战俘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1947年,北满地区缴纳公粮130万吨,各地捐献慰劳金几百亿元,慰问袋数万件。这些人力、物力,有力地支援了前线,保证了战争的胜利。

东北解放战争中,北满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为创建巩固的东北根据地,为夺取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实现我党争夺东北的战略决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历史将永远记住北满根据地党和人民在东北解放战争中的伟大功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