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沙·水一色的世界

沙·水一色的世界

时间:2022-0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你是黄河我是沙》也不同程度地照出了塞北江南的影子,山水其实并不相隔。“智者乐水”,这些关于水的箴言在阅读《你是黄河我是沙》的时候,总容易联想起来。自然是人类既不能完全读懂,又无法确切说明的话题,作者以此来比喻黄河与他个体成长的关系,也概括了所有生活在黄河岸边的人们,对黄河共同的情感。与黄河相伴而生,与黄河相依而存,这种母子天性,已成为生命中与生俱来的养分,无法分离。

黄河离得很近,像亲人和朋友陪伴着两岸的生命,每次从岸边经过,像走过了乡邻的大门。熟悉了黄河的风情韵致,感觉与山峦相隔的长江截然不同,江南水乡的山川风貌、温婉性情令人难忘崔颢的《长干曲》: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这两首诗引起的联想,常常会打破思维局域的隔膜,虽然,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风土人情相异,但九曲黄河的荡气回肠却是长江流域少有的开阔气势。《你是黄河我是沙》也不同程度地照出了塞北江南的影子,山水其实并不相隔。这些怀旧的浓浓情谊,都在新时空、新维度上重又洗练了精神。黄河具有包容性、坚定性,举着黄土高原的“旗帜”、沿着自然流淌的方向,绵延不息。上善若水可以反过来概括黄河的品与德,生命之源,孕育生命,奔腾不息的黄河象征着的大地生命的欣欣向荣。黄河又是文化之源,黄河之水天上来,李白从远古走来,寻找家园,作者在水边感受着欣喜,从古人家国情怀的血脉里获得的营养,渗进了沙滩、水草、森林和天空。

包作军是一位在黄河岸边长大的作家,他与水相伴而生,接受来自水的智慧与启迪更多一些。“智者乐水”,这些关于水的箴言在阅读《你是黄河我是沙》的时候,总容易联想起来。智慧的泉水源源不断,就汇聚到这里,作者创作的灵感源泉与黄河——母亲河的感情息息相关,作品写水的内容极多,阅读中时时能感觉到来自水的启示:潮起潮落,滋润心田的还是那些细微而令人回味的浪花,散文不求真而自真的境界,在这里自然地流露出来了。

“母亲河胸怀宽广,博大精深,我只是她一握中不经意间遗落的一粒沙。”

记忆深处的东西是因景生情,与电影里为情造景截然不同。自然是人类既不能完全读懂,又无法确切说明的话题,作者以此来比喻黄河与他个体成长的关系,也概括了所有生活在黄河岸边的人们,对黄河共同的情感。与黄河相伴而生,与黄河相依而存,这种母子天性,已成为生命中与生俱来的养分,无法分离。

作者在水边人家成长起来,周边必见一座小桥相伴。“日晚爱行深竹里,月明多上小桥头”。小桥立在村头成为乡情的标志,一座小桥的两端,联结起游子和故乡,延伸了通往外界的路途,也延展了作者想象的世界。

“赤脚走在浪花翻卷的河滩上,沙可历历数,渐行渐远,自己也成为其中的一粒。”

生长在黄河边,感觉无形中已成为黄河岸边的一粒沙,成为黄河时间和空间里无法隔离的一分子,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丝丝缕缕都与黄河息息相关,从母亲河里获得的独立经验和对母亲的感情一样,仿佛心灵世界里来自情感的错觉。黄河母亲用无言的慈悲昭示和涵盖了一切自然美的真谛,把孩子对母亲近距离的爱无限释放,由母亲到母亲河,没有能比在黄河岸边长大的人能更深地体会,黄河在五千年文明史长河中,无法读懂却可以相亲。

读这本书,慢慢感觉那些逝去的岁月,伴随着作者成长的脚步,在时空里打下的烙印,见证历史和令人回味的,还是那样一个黄河岸边的普通小村子。那些已经消逝的情景,又在作者记忆的银幕上还原出来,在曾经的情景中丰富、热闹的生活,成为最宝贵的记忆。

对黄河的感情也与一些亲人的生死相连,越是乡土的越触动心灵。

自古有九曲黄河九十九道弯之说,生长在黄河岸边的人,尤其能体会人生中的一些弯路是必须走的。一生的时间并不长,失落和迷茫总是难免的。心绪落寞的时候,到黄河母亲的身边倾诉,尽管是无言,但还是感受到了母亲潺潺流动的抚慰。一位前辈说过,大河深处埋着黄金,埋着火焰,埋着汉朝的月亮,唐朝的星星……这些历史文化的积淀,至今还在现实生活的摇篮里生动鲜活地闪着灵光,那些古人曾经感受过的曲折心路历程,今人也在同样的历史“蓄积”里挣扎。

一些乡风民俗也引人关注,特别体现了散文真切而细微的感情。

比如对“磨”的解释:包三爷爷说,磨是老天派到人间的神,人吃的粮食得先让磨吃,人才能吃。豆腐与水有极大的关系:俗语说“阎王是鬼,豆腐是水”,母亲磨的豆腐里,总是含着母亲的味道。父亲喜欢树,喜欢栽树,父亲常说“这世上,没别的啥都行,要是没了树,那看会是个啥世道?”父亲永远是一棵树,这棵树支撑着子女的精神世界。在父亲的身旁,相伴的还有玉米、豆腐坊、村头的小桥、井、瓜田李下的事儿,共同连缀成故乡的风景。“井是村庄的眼睛,村庄有了井,也就有了神韵,变得温馨,变得妩媚了。”正是这口记忆中的井,也融化了一位堂姐的生命。一些人在痛苦的时候,把自己的生命全部投入河中,河水还是无言地容纳了,像对待水中的鱼,在那广阔的怀抱里,河水,已无悲无喜。曾经听老人说,黄河,在开河闭河的时候会伤人,不知道原因何在,就被那样一个谜一样的命题困扰着,千百年来,潮涨潮落,水裹挟在浪花的翅膀下,带走的无论是什么,都不会在意人的情绪变化,两岸附着在沙滩上的,都是从水里逃跑出来的精灵。

作者说,麻雀一啁啾,我就回到了童年,所有童年的一切都在不经意间回溯到思维的河流里来了。

在乡村麦场上看电影,真是一个令人怀念的情景:太阳还在西边的山上挂得老高,孩子们就去麦场上抢占地盘,粉笔画圈,砖头排方,草灰打圈……整个电影场地被“圈地运动”给瓜分了,有时双方为了争一块地盘还大动干戈。装着放映设备的车子一到,孩子们就一拥而上帮忙搬箱子、提片子、接电线、挂银幕……这样的忙碌总是让心里充满了美滋滋的感觉。放映前和放映后,还有个小插曲:当一道雪白的光束打到幕布上,小孩子则挤在镜头前,用手在幕布上做各种造型,像麻雀,像老鹰……在记忆的屏幕上复原那些渐行渐远的童年生活,朴实而细腻,令人身临其境,没有人能重复你的思维,你的足迹和你的情感,把这份独特奉献给世界,你就走进了世间最美的风景。

作者是一个被黄河打上烙印的人,他的文字散发出一种被黄河浸润过的人特有的温暖,字里行间被文字笼罩过的人身上带有的温暖,这种温暖会伴随他一生,又让他在与黄河对话的时候,刻意保持了一定的距离,介于投入和跳出之间,让读者看清黄河的容颜,也照见了作者坐在黄河岸边的影子,水带走了河岸,却回馈了无尽的情思。

蜂拥而来的经济潮流带走了一个抒情的时代,在黄河周边,还能感受到这样充满温暖的情谊,慢慢地随着流水的声音,在心底回响,这是水漫出来的一种境界,全然与心灵同频共振的一种节拍,散发的气息,人不知不觉沉在其中,细细地品味,那是心灵的波光滴进黄河水里的倒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