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时间:2022-0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幼年时期,苏轼便聪颖过人,10岁时已经达到出口成章的地步,当时很多年长的前辈因欣赏苏轼的才华纷纷前来请教,久而久之,便已名声远播。在小苏轼看来,这都是很简单的事,没有他不认识的字。故事中,我们看出,“读尽人间书”,也许有着些许的自大与浮夸,“立志读尽人间书”,添加的“立志”一词,更好地展现出了苏轼做学问的态度与决心。

“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这句豪言到底出自谁口?这就是一代文豪苏轼幼年时期在书房为自己写下的对联。小小年纪的他就已经志存高远,目标远大。

幼年时期,苏轼便聪颖过人,10岁时已经达到出口成章的地步,当时很多年长的前辈因欣赏苏轼的才华纷纷前来请教,久而久之,便已名声远播。

时间久了,苏轼逐渐成为了大家眼中的神童,他也逐渐骄傲起来,他觉得无论是唐代的诗歌,还是秦汉文学,他已经到了无所不知、无不涉猎的地步,可称是“学富五车”。这时,他便自豪的在书房为自己写下一副对联:

识遍天下字

读尽人间书

自负、自满的心理会阻碍人的成长,就在这时,恰巧一位智者及时点醒了小苏轼。有一天,一位老人前来请教大家口中的神童。他对小苏轼说:“我问了好多文人,但他们都不认识这本书上的字。听说你博学多识,大家都把你叫神童,你肯定认识,所以我走了好远的路专门来找你,希望能得到你的帮助。”在小苏轼看来,这都是很简单的事,没有他不认识的字。可是当他看到书时,顿时就愣住了,这本书他压根没见过,而且有很多生字展现在面前。

此刻,他终于明白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意思。面对老人眼睛传达出的深意,他只好惭愧地摇了摇头。

通过这件事,苏轼觉醒了,觉得自己需要学习的知识还有很多,以前那么骄傲实在不应该。他又想起自己作的那令人脸红的对联,于是苏轼连忙回到书房,准备扯下来。但就在动手的一瞬间,他忽然停住了,只见他略一思索,拿来笔墨,在上下联的前面各加两字,然后端详一番,满意地摊开书本又发愤用功去了。这一切都被站在窗外的母亲看得很清楚。于是她来到书房,只见对联变成:

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母亲微笑着点点头。

此后,苏轼更加勤奋学习,严格要求自己,不再骄傲自大,而是更多地向别人请教、不断学习,终究成为了文学史上的一代大家。

故事中,我们看出,“读尽人间书”,也许有着些许的自大与浮夸,“立志读尽人间书”,添加的“立志”一词,更好地展现出了苏轼做学问的态度与决心。所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则是关于志气的最好证明。在学习中,我们要向苏轼学习,树立远大目标,自小培养高远的志向,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知识窗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是什么意思?

出处:《史记·陈涉世家》:“嗟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燕雀:麻雇,这里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鸿鹄:天鵝,这里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

释义: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呢!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为你支招

那么,男孩们,要想实现远大理想,怎么从小培养自己的志气呢?

1.要学会过“苦日子”

现代社会,孩子们的物质生活很优越,其实这极易滋生享乐主义、攀比之心等。因此,要严格律己,在优质的生活中不要忘记当下生活的来之不易,要学会过“苦日子”,勤奋学习,志存高远,不要养成好逸恶劳的恶习。

2.体验挫折感

温室里的花朵承受不了狂风暴雨的侵袭,困境更能养成坚强不屈的志气。遇到挫折,不要总是依赖家长和老师,要学会自己去尝试解决,这样才能更好地磨练自己的志气。

3.自立自强,敢于担当

很多学生,生活中的琐事总是离不开父母,一切都是父母包办,这种行为对今后的成长极为不利。你要明白,你的学习中会面临各种问题,长大后也会面临各种挑战,所以你要从小培养自立自强的品质,独立承担力所能及的事,做一个有担当、有理想的人。

4.做事有始有终

做事情“三分钟热度”,做一半就开始抱怨,想要停下来,这能有什么出息呢?我们做事要有始有终,困难面前要适当地给自己打气,鼓励自己去完成挑战,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如果有一次允许自己半途而废,那么下次,再下次,就会养成拖拉、不认真、有困难就放弃的性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