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你是在哪儿玩大的

你是在哪儿玩大的

时间:2022-0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0年12月31日作家史铁生去世,网上有许多怀念史铁生的文章,其中一篇的标题是《那个在地坛玩耍的孩子回去了》。比如沈从文二十岁就离开了凤凰古城到外面的世界打拼,他作品里的故事却一直发生在沱江边的这座小城。沈从文八十六岁离世后,他的骨灰依然回到故乡,葬在他童年时代玩耍的凤凰城外的山坡上,临着他最喜欢光着屁股玩水的沱江。我是在一个偏僻的山村长大的,童年时代读的课外书很少,父母也从来没有在床边念过故事给我听。

2010年12月31日作家史铁生去世,网上有许多怀念史铁生的文章,其中一篇的标题是《那个在地坛玩耍的孩子回去了》。史铁生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是《我与地坛》,那个曾经废弃的古园在史铁生的生命里无比重要,他曾经有十五年摇着轮椅在这个园子里流连和冥想,与草木对话,思考生命的意义。对于作家、艺术家来说,一处园子、一个湖、一座城市,往往不只是一个地标,更是精神的家园。比如沈从文二十岁就离开了凤凰古城到外面的世界打拼,他作品里的故事却一直发生在沱江边的这座小城。沈从文八十六岁离世后,他的骨灰依然回到故乡,葬在他童年时代玩耍的凤凰城外的山坡上,临着他最喜欢光着屁股玩水的沱江。

不只作家、艺术家如此,历史上许多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都曾从大自然中、从童年的游戏中获得启发,把童年的兴趣保持终生。比如达尔文从小就喜欢观察花鸟虫鱼。比如温斯顿·丘吉尔童年时代喜欢收集锡兵,他收集了一千五百个小锡兵,把它们组成一个步兵师和一个骑兵旅,从那时起,他就希望自己将来能考入圣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当个将军带兵打仗。

我是在一个偏僻的山村长大的,童年时代读的课外书很少,父母也从来没有在床边念过故事给我听。每到夏天,全村的孩子在宽阔的打谷坪里玩游戏,男孩子玩打仗,女孩子玩丢手绢,有时候男孩子女孩子一起玩老鹰抓小鸡。到了冬天,天冷了,教室里没有炉子,下课后大家挨着墙站成一排玩“挤油渣”,一个个使出吃奶的劲儿拼命挤,不一会儿就全身发热。除了游戏之外,我们还要参加很多劳动—割草、砍柴、扯猪菜、摸鱼虾。孩子们干活总是一边干一边玩,常常玩得忘记了干活。于是,有一个伙伴提醒:“哎呀,太阳要落山了!”抬起头,看见太阳落在山脊上,西天一片霞光,这才猛然惊觉,发现自己的背篼还是空的呢!于是飞快地舞动手中的砍刀,争取在天黑之前把柴草装满背篼……沉重的背篼虽然曾勒痛过我的肩膀,锋利的刀也不止一次割伤过我的手指,但青草的味道,松涛的声浪,太阳的光芒,天空的颜色,正是从那个时候起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记忆里,成为今天我的童话花园里斑斓的背景。

今天的父母都非常重视孩子,尤其重视早期教育,都不愿意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给孩子提供尽可能富足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给孩子提供名目繁多的早期教育,各种特长班和兴趣班,把孩子的时间塞得满满当当的。孩子们确实也越来越聪明了,神童也越来越多。三岁就能读会写了,十岁就能上大学了。父母和全社会让孩子们加速发育,快速成长,一味强调的是知识的掌握,智力的开发,这是纵向的加速—早日成材,却忽略了孩子“横向的丰富”—孩子的感觉和体验,而孩子的成长需要“横向的丰富”,远胜于“纵向的加速”。

今天的孩子被电视机、计算机、电子游戏和工业玩具包围在一个人造的世界里,他们和自然的接触非常有限。城市越来越大,楼越来越高,邻居之间互不相识,以往的大院文化已经消失了,孩子缺少玩伴。到学校和幼儿园,老师忙着教给孩子知识和技能,为了孩子的安全,很少会安排孩子们到户外活动。没有了和大自然的接触,孩子们不知道季节是如何更替的,不知道五谷是如何种植的,更没有体验过大自然的晨昏美景。曾经有一个孩子问我,她总是写不好写景的作文,这是为什么?我说:那是因为你没有真正看过大自然的美景。我到学校去讲座的时候,喜欢问同学们一个问题:有多少人看过日出?几百个学生中,往往只有寥寥数只手举起来,还举得犹犹豫豫的。孩子们都喜欢过节,除了儿童节之外,今天的孩子还喜欢过洋节—圣诞节、感恩节、万圣节。每到节日,商店和儿童餐厅披上盛装,各种节日商品琳琅满目。但孩子们过了这一天,得到一大堆礼物,很快就忘记了。从我自己的童年来说,我所记得的每一个节日都和季节的更替、不同的食物和活动相关。比如立夏吃立夏砣,中秋吃月饼,三月三要挖地菜回家煮鸡蛋,端午要包粽子,还要在门框上插艾叶,七夕乞巧,重九登高,过年守岁。过完一个节日盼下一个节日。清明节跟着大人去上坟踏青,回来时就会留意路边的粽粑叶多大了,要早点儿把它采回家晒干,留待端午包粽子。七月七到了,不忙着乞巧,先要看看村头树上的喜鹊是不是还在窝里,飞没飞上天去架鹊桥?这样的节日体验,让我从小就知道季节的更替、自然的轮回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感恩生命的时候,不忘记感恩大自然。

今天的孩子除了缺少自然的接触外,还缺少游戏。游戏不只让孩子的身体得到锻炼,更是孩子的精神营养。在游戏中,孩子学会了创造,孩子也开始认识自我和他人。比如一根木棍在孩子的手中就变成了神奇的魔杖,老鹰抓小鸡的游戏让一方的孩子们懂得如何逃避、保护与合作,另一方的孩子练就偷袭和追捕的功夫。

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但今天的玩具太精致了,比如芭比娃娃,一切都美丽得合乎标准,让孩子完全没有了想象的空间。而且今天每个孩子拥有的玩具太多了,多得让孩子顺手就能拿到,睁开眼睛就看见。孩子完全用不着自己动手制作玩具了,所以,孩子的动手能力越来越差,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越来越差。

孩子需要有自由的时间和空间去发现自我,建立友谊,去探索和了解这个世界,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玩具,接受教育,接受爱抚,接受一个被家长们安排好了的童年。

今天是双休日,我在家里读书读得累了,想出门散会儿步。走出门后,想起要买一些日用品。超市离家大约有两里地,平时买东西都是开车去的,今天已经出门了,不愿再折回家去开车,心想不如走过去吧。于是一边走,一边想起小时候,奶奶准备刷锅炒菜,突然发现盐不够了,说:“素妹子,快到代销店跑一趟,给奶奶买一包盐回来!”奶奶把够买一包盐的钱给我,再给我一个两分硬币,说:“这两分钱给你买糖吃!”我赤着脚在山路上飞奔,用最快的速度跑到代销店,买好奶奶要的盐,再买上两粒红薯糖。回家的路上我手里拎着盐,嘴里含着糖,走得不急不忙。脚板有时候踩在碎石砂砾上,生生地疼,有时踩在柔软的青草上,脚心痒痒的。有时候踩着一坨新鲜的牛粪,热烘烘的,有时候踏在头天下雨积成的水洼里,溅起一脚泥泞……替家里买东西是一种美妙的体验,日本有一本著名的图画书就叫《第一次上街买东西》。今天的小孩子还替父母到小店买东西吗?好像很少了。倒是常常能看到一堆孩子挤在学校附近的小店里,用自己的零花钱买大把的垃圾食品吃。

孩子生活在成年人为他们创设的环境、提供的教育里。爱因斯坦说:“现代的教学方法还没有完全扼杀神圣的求知欲,这已经是一个奇迹。因为这纤细的幼苗,除了需要鼓励,还需要自由,如果没有自由,这棵幼苗注定会遭受摧残和毁灭。”我们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对孩子束缚得太多,包裹得太严了,这层厚厚的茧是由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殷切希望和对孩子安全的担忧织成的。孩子远离自然和伙伴,没有游戏的时间和空间,只能在虚拟的世界里去穿越,去发泄剩余的精力,释放自己的能量。我们这一代人在回想起自己的童年的时候,虽然物质并不丰富,但还会说:我是在山里长大的,你是在海滨长大的,他是在军营里长大的。我们有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同的生命体验,我们共同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当今天的孩子长大之后,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时代,他们该说什么呢?他们会说:玩?那是什么感觉啊?我不太清楚哎。在哪儿长大的?当然是在家里长大的啊。如果一定要说到有什么好玩的,孩子们也许会说:“我是在家里玩《魔兽世界》长大的,我们都是在家里玩《魔兽世界》长大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