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郭初阳《愚公移山》一课的点评

关于郭初阳《愚公移山》一课的点评

时间:2022-0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这堂课,我们的确感到郭老师的课有“窗”的特点,视野开阔,气象万千。这堂课上,他又让学生把愚公移山跟夸父逐日、精卫填海两个故事进行比较:共同点是什么?特别是公开课,老师课前“打埋伏”已是公开的秘密。如果是那样,还有“愚公移山”这个故事流传吗?

一、郭初阳的学生曾这样评价郭初阳的课:如果其他老师的课是墙的话,那么郭老师的课则是窗!怎么理解这句话呢?“墙”的特点是限制,而“窗”的特点是开放;“墙”是有限的,而“窗”则是无限的。通过这堂课,我们的确感到郭老师的课有“窗”的特点,视野开阔,气象万千。整堂课洋溢着浓郁的人文气息和生命气息!课堂就是老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他就是善于营造一种轻松愉快、自由和谐的平等对话的氛围,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透过这扇窗,我们不仅看到了中国古今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更看到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二、颠覆传统,敢于向权威挑战。传统观念里愚公是一个大智大勇、大智若愚(钱梦龙的课就是这样分析的)的正面形象,而在本课里,愚公竟成了“阴谋家”“一根筋”“很自私的人”,甚至是“害群之马”。

三、善于比较,长于假设。有比较才有鉴别,有比较才能突出其特点。记得2005年在成都听过他执教的《项链》一课,课堂上,他引领同学们把玛蒂尔德和灰姑娘作了比较。这堂课上,他又让学生把愚公移山跟夸父逐日、精卫填海两个故事进行比较:共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通过比较,不仅突出了各自的特点,也拓展了课堂内容,积累了学生语言。至于“假设”,那更是郭大侠的拿手好戏,可以这么说,这堂课的主要内容都是“假如”出来的:1.假如,我们再给智叟一个发言的机会,假如让智叟最后一个来发言,永远做一个(愚公的)反对者,他会怎么说?2.假如愚公早就料到帝会“感其诚”;或者呢,他老早就和帝达成了某种协议、或者契约,那我们如何来重新评价愚公?3.假如结尾是刚才同学念的(“后三年,愚公死,子孙承其志,世代挖山。时至今日,尚未休矣……”),那么你又如何来重新评价愚公?——通过这些“假如”,让学生更深入地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并学会换位思考。

四、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个同学。尽管我们的方针是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所谓“两全”),但实际上课堂还是老师与个别优秀学生的对话。特别是公开课,老师课前“打埋伏”已是公开的秘密。但郭老师的公开课却不是这样,他关注每一个同学,课堂极富人文情怀:怎么老是这么几位同学举手呢?我请一个不太爱说话的。(递话筒)你来!我请后排的同学,最后几位同学被人遗忘了。

以下几点,我认为还值得商榷。

1.作为文言文,读得少了些。课堂只让学生听了一遍录音。中学生当中不是流传这样一句话吗: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所以文言文的学习,尤其是初中学生,我以为还是要多读,以至于熟读成诵。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2.“人文”有余,“工具”不足。课堂更多关注的是思想内容,关注的是审美熏陶,关注的是人文情怀的培养,关注的是“文化密码”的阐释,关注的是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训练。而作为文言文,对文意的疏通,特别是一些重点字词句的翻译,譬如“阴”“阳”“诸”“焉”“厝”等字的意义和用法,再如“如(太行王屋)——何”“甚矣,汝之不惠”等句子也应该作为重点和难点加以突破,而郭老师的课几乎对文意的疏通忽略不计,要知道我们面对的是才开始接触文言文的初中学生啊!

3.似乎遗忘了课文是一篇寓言故事这一体裁特点。古时候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劳动人民就把“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寄托在神灵身上,这是很正常的。本文旨在赞美一种精神,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这实际上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如果明确了这是一篇寓言故事,那么老外肯定不会有那样的奇谈怪论了!因为外国也有寓言啊!而关于寓言的体裁特点课堂自始至终似乎只字未提。

4.有些“引导”有“诱供”之嫌。比如:张远山的思路,假如愚公早就料到帝会“感其诚”;或者呢,他老早就和帝达成了某种协议或者契约,那我们如何来重新评价愚公?(首先这是一个非常拙劣的“假如”,凡人怎么会跟天帝达成协议呢?如果是那样,还有“愚公移山”这个故事流传吗?)请看老师是如何“诱导”的:……我倒是想到三国里面的一个故事,周瑜和黄盖的故事,后来引申出一个词语叫作……什么计啊?学生:苦肉计。

老师:那也许他们(天帝和愚公)有更大的阴谋呢?也许这更加能够帮助建立帝的秩序呢?可能他们有着更多不可告人的东西,所以他们要上演一出戏。但是不管怎么样,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会发现:愚公,他给我们的形象,感觉有点……学生:(轻声)狡猾。这样的引导,与其说是“引导”,不如说是“诱供”,挖好了陷阱等着学生往里面跳!

希望之为虚妄,正与绝望相同。以鲁迅的这句话作为结束语,似不太恰当,这与故事的寓意(也就是课文的主题)是相悖的。因为从故事的结局来看,愚公的希望已经变成了现实,并非“虚妄”的希望。虚妄的希望就等于失望!以此结尾,似乎把老师大屏幕显示的三句话(这三句话实际上也就是故事的寓意所在)“知其不可而为之”“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及学生自己感悟出来的“坚持不懈”“团结一致”“老人崇拜”“心灵寄托”等思想全盘否定了!

“愚公虽然说出了可圈可点的豪言壮语,但最后还是没有靠自己的力量完成壮举。”——张远山的言论是太偏激,愚公不只有豪言壮语,更有挖山不止的行动。神话结尾不但说明不了愚公是无能的,而且更说明愚公精神的惊天地,泣鬼神!

为什么他不在年轻力壮的时候做这件事呢?——至于外教所提的问题,也可以这样来回答:任何理想的形成都有一个过程,由于长期的“出入之迂”,所以产生“毕力平险”的想法应该是很正常的。以“残年余力”来做这件事更显得愚公态度之诚恳,意志之坚定,精神之伟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