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足自成的修为

自足自成的修为

时间:2022-0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最重要的是不要让变迁扰乱心的安泰平和。德者,成和之修也。德,乃是达成与一切人与物和谐共相生息的修养。说明道家的人生观和宇宙观,人与大自然是一体的,不可分割。个人的修养如果达成这三方面的和谐,就是修养的最高境界了。前者是生命的种种自由活动,后者是自由活动中的心智和心情表现,是人所独有的审美情趣。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这些,庄子在两千

修养重心

当前世界的一大问题是怎样修养身心人格,连带的问题是,父母和教师怎样自修人格,然后以身作则,教育后代。再向上引申,各级社会领导也必须严格面对这一问题。

庄子就这问题提供了不少智慧和方法。在三十多篇文章里,过半载有相关的寓言或陈述,三番四次地说明一些大道理,其应用价值超越时空,适用于今天一般人的情况。

《庄子·德充符》有一段阐释“才全”,即一种处理自己和社会关系至为重要的能力,原文说:

哀公曰:“何谓才全?”仲尼曰:“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日夜相代乎前,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故不足以滑和,不可入于灵府。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兑,使日夜无隙而与物为春,是接而生时于心者也。是之谓才全。”

哀公问:“什么是才全呢?”孔子答:“死生、得失、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都是事情变化及生的运行也。好比日夜的轮转一样,人的知觉不能知道是怎样开始的,所以不会感到混乱,不让烦恼侵扰心灵。使心灵安逸而不失怡悦,在时光流转中推动物的运作,一如春天充满生气。这样,我们的心即能与物共相生息。这就叫做才全。”

这段话借孔子之口,说明修养着重心智和情感,要反映大自然的节奏和积极性。庄子巧妙地把自然拟人化了。人在生命旅程中一定会遇到种种变故和纠结,如生、死、成功、失败,皆在时光流转中、事物变化中进行,有的可以由主观努力改善,有的只能全盘接受。最重要的是不要让变迁扰乱心的安泰平和。

庄子创造了“灵府”的概念,把人的心智和情感包括在里面。2000年后的西方心理学用科学方法,把“智商”和“情商”分别度量,又结合起来,解释人的“动力”。

庄子说心,不是指抽象的东西。它的潜能可以在喜悦中(不失于兑)超越时间,依照大自然的规律共相生息(与物为春),充满生气。这是审美情趣,也是“和气”价值的表述。庄子在《则阳》中也有解说:“其于物也,与之为娱矣;其于人也,乐物之通……饮人以和。”

最后,如“是接而生时于心者”,修养通达的一面,在于接受客观事物变化和变化所生的时机,顺应时流而积极掌控人生,即用乐观饱满的精神“解释”一切问题,取得成功和快乐。

心与德

修养是心的东西,是内在而不是外在的。心的完美由“德”充实。庄子接着借孔子之口说明“德不形”的道理:

何谓德不形?曰:平者,水停之盛也。其可以为法也,内保之而外不荡也。德者,成和之修也。德不形者,物不能离也。

译为白话文:什么是德不形呢?答:平是水在停静中的状态,可以成为木匠(或工程师)度量平的法则(准绳)。人的内心保持平静,即可以不为外境外事所摇动。德,乃是达成与一切人与物和谐共相生息的修养。德不着形迹,万物自然和谐亲附而不肯分离。

庄子确认“德在心中,不要外露”。在心中自信和谦虚有礼。这就是保持内在精神稳定充实的意思。

庄子在前面说过:“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它说明一个人安静可以感染他人安静,造就和平安泰的社会境况。这就是那些德高望重的人的魅力。

这一段另有一句:“德者,成和之修也。”说明道家的人生观和宇宙观,人与大自然是一体的,不可分割。中华文化以“和为贵”为主导思想。孔子说“和”的话很多。庄子倡导“三和”的观念,即“天和”、“人和”、“心和”。就是说,“和”要包括宇宙的和谐、人间的和谐以及个人内心的和谐。个人的修养如果达成这三方面的和谐,就是修养的最高境界了。

庄子智慧的特点是阐扬“游”和“游心”。前者是生命的种种自由活动,后者是自由活动中的心智和心情表现,是人所独有的审美情趣。有了两者,一个人不但积极工作、生产、创造,而且达成最平静美好的心理平衡,与大自然、与他人、与自己都和平快乐、满足。

人格的最高境界

《庄子》末篇《天下》总结全书所言,呈现了中华文化中的最理想人格,同时又提及庄子本人的风范。

《天下》最早批评先秦各家学术,其中所论的一些古籍已经失传,它指出,人类的最高学问是“道术”,论说宇宙人生整体关系和运作。在它里面,各家各派的表述都不过是片面的。道术描述一种中华民族普遍传承的理想人格,以“外圣内王”为名,衍生为“内足外足”的境界,即对自己有信心和快乐,对社会环境也有贡献。

原文颇长,这里分段引述,并加添适用于今天的解释。

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皆以其有为不可加矣。古之所谓道术者,果恶乎在?曰:“无乎不在。”曰:“神何由降?明何由出?”“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

译为白话文:世上研究某一方面学问的人很多。他们认为自己的学问够完美了,不可能有需要增加的。古代的道术不同,究竟是什么呢?回答说:“无处不在。”又问:“神圣从哪里来?明王出现在何处?”回答说:“两者各有出生和成就的地方。他们都源于道。”

庄子接着解释达道的三种层次,分别见于“神人”、“圣人”和“君子”的行为:

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薰然慈仁,谓之君子……古之人其备乎!配神明,醇天地,育万物,和天下,泽及百姓……其明而在数度者……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

译为白话文:天人坚守道的根本,神人明白道的精微,至人实行道的真谛。圣人则认大自然为主宰,认德性为准则,认道为门径,并预见变化的征兆。还有君子,他对人仁慈,本着义气关爱他人,以礼待人接物,又用音乐调剂自己的性情,乐在其中……古代人都兼备这些品质。他们与大自然的变化同进退,依从自然法则,化育万物,协调一切人事物变,以期对百姓有用……明白这些智慧的古人……用《诗》表达情志,用《书》讲述政事,用《礼》解释行为准则,用《乐》调和性情,用《易》思考阴阳变化,用《春秋》学历史。他们用这些经典所载的智慧教育大众,同大家一起学习及施行。

庄子在这段话里表明传承文化的重要性。而传承不是由读书人在他们群体内学习和抄写,而是落实到百姓身上,形成一种尊重和珍惜祖先文化的风气。

结语

内圣外王的人格理想,过去被认为是知识分子(士大夫)所专有的。庄子把它放到民间百姓身上,由神人至君子,都必须与大自然共相生息,即不能张开口食“残废餐”,而需投入生产,为大众、万物的福祉而奋斗。只有这样,方是才全,方为内足与外足,可以做顶天立地的“有用人”。

现代心理学发展到了20世纪60年代,注重改善人的状况,人的本性奋斗(striving)、真诚(authenticity)和自我完成(self-actualization)。这是心理学的“第三思潮”(The Third Force),尊重人的潜力、权能和志气,同时也设计可行的方法,解救困障,化解偏执,自由自足,使生命满足圆和而尊贵。这些,庄子在两千多年前已经讲了又讲,用完重言又用寓言,可谓语重心长。

好像庄子也不是特别爱劳动的人,不论是体力的或脑力的。他喜欢“游”,更乐意生活恬淡,所谓“就蔽泽,处闲旷,钓鱼闲处,无为而已矣”。不过,适应自然的恬淡生活,如果配上高贵的人格,实在美上加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