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动物从骨架推测外貌

动物从骨架推测外貌

时间:2022-02-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哺乳动物分类开心问答人在哺乳动物分类中的地位?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可以分为不同的目。每一个目的哺乳动物都有些相同的特点。哺乳类动物也叫兽类,在分类上属脊索动物门、哺乳纲,是脊椎动物中最高等的类群,身体结构、功能和行为最复杂。哺乳纲分类系统有袋目Marsupialia维珍尼亚负鼠 负鼠科最原始的有袋哺乳类族群,成体长约80厘米,尾长约30厘米,体重可达6公斤以上。
哺乳动物分类_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分类

开心问答

人在哺乳动物分类中的地位?

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可以分为不同的目。每一个目的哺乳动物都有些相同的特点。如贫齿目动物,都没有牙齿,像食蚁兽就是一种;有袋目动物,都在腹前有个育儿的袋子,比如袋鼠。

哺乳纲包括:长鼻目、蹄兔目、奇蹄目、偶蹄目、单孔目、有袋目、食虫目、灵长目、皮翼目、翼手目、贫齿目、鳞甲目、啮齿目、鲸目、食肉目、兔形目、管齿目、海牛目。

世界上约有4 000种哺乳类分布在世界各地:有的在寒冷的极地,如企鹅;有的在炎热的沙漠,如骆驼;有的能在天上飞,如蝙蝠;有的能在海中游,如鲸鱼。

哺乳类动物也叫兽类,在分类上属脊索动物门、哺乳纲,是脊椎动物中最高等的类群,身体结构、功能和行为最复杂。其身体一般分为头、颈、躯干、尾和四肢五部分。体腔以膈区分为胸腔和腹腔;体表一般有毛;牙齿分为门齿、犬齿、臼齿和前臼齿,有口腔咀嚼和消化的能力;体温恒定;心脏分为两个心室和两个心房;神经系统和感官高度发达;绝大多数种类为胎生,都以乳汁哺育幼体,保证后代有较高的成活率。

哺乳纲分类系统

(1)有袋目Marsupialia(后兽亚纲)

维珍尼亚负鼠 负鼠科

最原始的有袋哺乳类族群,成体长约80厘米,尾长约30厘米,体重可达6公斤以上。雄性体型较大,雌兽有育儿袋。外形如啮齿目动物,头部尖长,披毛白色至微黄白色,眼睛为黑色,鼻部粉红色,耳部皮肤裸露,体毛长而粗糙,以灰白色为主,上体及腿后的披毛颜色较深。尾长,基部呈黑色,末端黄白或粉红色,表层呈鳞状。夜间活动的动物,栖息于近溪的密林中,机警性高,擅以尾部定位在树间攀爬,食性多样化,但偏好蜗牛、蚯蚓、昆虫、鸟类及其卵、蛙及其他动物,此外也吃一些谷类。繁殖时经13日的妊娠期产下5~13个(平均为9个)长度少于1.2厘米的幼体,借与生俱来有力的前肢和指爪爬入育儿袋中,并在其中吸食母乳,经过约80天,幼兽体形大如家鼠,便离开育儿袋,而当育儿袋被挤满时,一部分幼兽便骑在母兽背上赖以生存,大约到第100天,幼兽因为能独立生活才离开母兽,去过自己的生活。分布于北美洲,美国的西岸东部地区及中美洲

(2)食虫目(真兽亚纲)

臭鼩鼱 鼩鼱科

外表像家鼠的夜行小型哺乳类。头躯干长约11~15厘米,体背部灰黑色,腹部为淡灰色;耳壳裸露,嘴部尖长;眼细而视力弱,靠灵敏的嗅觉捕猎;毛软且很浓密,脚部短,尾长约6~9厘米,基部粗大,刚毛明显,鼠蹊部有四个,乳腺体侧有麝香腺,能分泌臭味。受干扰时会发出尖而短的叫声。杂食性动物,以蠕虫,昆虫及厨馀为食。与人类共栖,主要分布于旧宅及乡村地区,不见于城市化新区,但偶尔可在野外发现。

(3)翼手目Chiroptera

大蝙蝠亚目Macrochiroptera

短鼻果蝠 狐蝠科

体长约10厘米,翼长可达35厘米,体重40~50克,为较大型的食果蝙蝠。体呈深褐色,毛质柔软,肩上带有红色斑块,第二指有爪,眼很大,因脸颊外形似犬而得名。白天多潜伏于大型棕榈科植物的叶下,黄昏时出来觅食,多以榕属的果汁为生,但也吃其他野果。由于它常窃取人类的农作物果实,被称为害兽,因种群较为稀少,所以危害不大。

小蝙蝠亚目Microchiroptera

伏翼蝠 蝙蝠科

体色为深褐色,腹毛灰褐色,体长约5厘米(雌性较雄性为大),翼长约20厘米,尾长3~4厘米,有阻伸至尾末端的股骨间膜,翼指仅第一指有爪。飞行时耳部的耳屏不断地发射超声波,以灵敏的耳接收折回波,以超声波进行定位探测的方法,能有效感知障碍物及空气中微小飞行的昆虫。夜间行动,白天群居于残旧的建筑物或树穴内,天黑后鼓翼飞行,以捕捉飞行中的趋光性昆虫为食。冬季有冬眠习性。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

(4)灵长目Primates

原猴亚目Prosimii

懒猴 懒猴科

体长32~35厘米,体重约1千克。头部呈圆形,鼻短而眼睛大,四肢有利爪。背部正中有一黑褐色条纹,自背部延伸至尾部。眼、耳有黑色环形斑块。为树栖的夜行性动物,喜单独活动。白天卷曲成球状隐蔽在大树的树洞里或树叶浓密的枝丫间休息。夜晚外出觅食。平时运动十分缓慢,因而叫“懒猴”。但捕捉食物时出手动作迅速且准确,用手和嘴在树干和树枝间捕捉猎物或摘取果实。以昆虫、小鸟及水果为主要食物。怀孕期5~6个月,每胎产一仔。幼仔稍大后,会攀附在母亲背上随母亲外出觅食活动。分布于中国云南南部,中国广西南部,孟加拉至越南,马来西亚,苏门答腊,爪哇婆罗洲等地的雨林。由此种的手掌及足部呈黑色所以看起来有同于一般典型形式,其外表酷似国内学者认为极为罕见的间蜂猴(Nycticebus intermedous),但上述物种相信是懒猴的其中一亚种而已。

类人猿亚目Anthropoid

现代人(额骨) 人科

唯一以两脚直立行走的过着社会生活的灵长动物。一般体高不超过200厘米,没有体毛,肤色由黄白至深褐色,手足分工极为精细,身体直立,由于大脑高度发达,人类能用手制造工具,而有繁复的结构语言,能进行复杂的思维分析,使其在动物界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世界上现代人种大致可分三个族类:黑人种、蒙古人种、高加索人种等种族,虽然遗传性状基本一致,其于外表有显著的差异。现代人遍布全球各地。

(5)贫齿目Xenarthra

九带犰狳 犰狳科

原始的哺乳类,全长60~80厘米,体重4~8千克。除腹面及四肢内侧具有着生刚毛的柔软皮肤外,全身覆盖坚硬的骨质盾板,与很多板状或带状的角质化皮肤构成高度装甲的体表,头盾位于额部至上唇的上方。眼部细小,位于头盾的以外。腹部盾带一般有9~11节,各盾带及四肢盾板之间都是通过柔软的皮肤加以连接,皮上长有稀疏的毛。夜行性动物,但偶尔也在白天活动。以擅长挖土的四肢找寻蚂蚁、白蚁及其他昆虫幼虫等动物为主食,但也吃浆果。它们的牙齿无珐琅质,视力不佳但嗅觉却很敏锐,善于游泳。主要生活在美国南部至阿根廷的半沙漠及干燥草原地区。

(6)兔形目Lagomorpha

家兔 兔科

古兔(右侧下颌骨碎片) 兔科

美国加州的内布拉斯第三纪渐新白江形成层出土,是现今兔类的祖先。

(7)啮齿目Rodentia

鼠形亚目Myomorpha

褐家鼠 鼠科

原产地在挪威,是分布最广的一种较大型鼠类。由于与人类关系密切,故名家鼠。体长可达28厘米,尾披有极稀疏体毛,尾节间有鳞环,其尾长略长于体长。身体上有柔软毛披,背部呈灰褐、褐黄及黑褐色互相交杂的条纹,腹毛呈灰白至灰色。眼睛大,四肢短小,后足较长。栖息于人类活动的各种环境中,适应能力极强,食性很复杂,主要以盗窃粮食,此外还咬噬其他物品,传播多种疾病,是世界性害兽。

(8)食肉目Carnivora

白鼬 鼬科

小型食肉兽类,体长约40厘米,尾长接近30厘米,为鼬属较大的品种。颈部及身体长而四肢短,尾长与身长比例较同属动物略小,尾毛蓬松,体毛随季节不同而变化;夏毛呈棕黄色,冬毛纯白色是适于雪地生活的保护色。四肢都有5趾,雄性体型比雌性较大,以鼠类为主食,擅钻入鼠洞内捕杀猎物,亦食幼鸟及鸟卵、鱼类、蛙类及昆虫。分布于欧、亚北部和北美洲,中国仅见于北方几个省。

(9)长鼻目Proboscidae

美洲猛玛象 象科

产于美国阿拉斯加州。更新世至全新世早期全部灭绝的披毛象类。生活在冰河时期披毛象类,肩高160~450厘米,大约于一万年前绝灭,但保存于永久冻土的遗体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研究资料。体毛呈褐黄带光泽,生活于寒冷且干燥大草原中,吃草。迄今为止,北美洲至少有三种大型长毛象和一种侏儒长毛象被发现。

(10)偶蹄目Artiodactyla

反刍亚目Ruminamtia

盘羊(绵羊) 牛科

中型的有蹄类,成年体长120~180厘米,尾长7~15厘米,肩高65~125厘米,体重可达230千克。雄性角大并且呈螺旋状盘曲。体毛为白色,卷曲状,质柔软,密布于体表各处。一般认为由野生盘羊驯化而来,野生盘羊栖息于高原、高山或丘陵地带,善于在崎岖不平的岩石上奔跑。群居性动物,一般由单一或数只成年雄羊负责向导,率领雌羊及幼羊成十余只小群活动。植食性动物,以草及灌木的嫩枝及叶为主要食物。秋季或初冬时发情交配,雄性之间常为追求异性而发生激烈的斗争。盘羊属现存7种,分布于欧亚大陆及北美洲。绵羊为欧洲畜牧业的极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作肉食及毛制品的原料。羊毛制品广用于人类生活场所中。

答:人在哺乳动物分类系统中属于灵长目,人科,人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