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代留学路

三代留学路

时间:2022-0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39年,王之卓成为我国第一个获得博士学位的航测专家。在改革开放风起潮涌的时代,李德仁这一代学人心里,最强烈的便是爱国激情和历史使命感。许多外国友人殷切挽留。时至20世纪90年代,李德仁在给自己的学生龚健雅的信中写道。作为王之卓与李德仁两位教授联合招收的博士生,1989年,龚健雅被两位老师送往丹麦技术大学进修。龚健雅毫不犹豫地回国了。

杨欣欣 肖 珊

1934年,怀抱科学救国理想,立志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拯救危难中的祖国的王之卓,远渡重洋,以庚款公费留学,赴伦敦专攻测绘

在伦敦大学帝国学院苦读一年后,王之卓在李四光帮助下转赴当时世界上测量科学最先进的德国,在柏林工业大学测量学院深造。1939年,王之卓成为我国第一个获得博士学位的航测专家。他带着全家回到了战火纷飞、满目疮痍的祖国,在日本飞机的轰炸声中艰难地开展中国的航空摄影测量研究。

1944年,他参与商谈和签署中美合作航测合同,抗战胜利前夕率团赴美国考察航测技术,1946年回国,担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上海解放前夕,国民党政府方面为王之卓等知识界人士准备好了去台湾的飞机,但他们巧妙地回避了特务的软硬兼施,在新中国曙光初露之际,毅然留了下来。

距王之卓求学德国近半个世纪后,1982年,王之卓写信给国际著名学者阿克曼教授,力荐自己的学生李德仁赴其门下攻读博士学位。德国这个仍然是全世界航测理论最先进的国家,迎来了新中国第一位航测专家。

在改革开放风起潮涌的时代,李德仁这一代学人心里,最强烈的便是爱国激情和历史使命感。他焚膏继晷,追星逐月,跑进了世界航测研究的前列。他解决了测量学上“一个百年来的难题”;仅用两年多就学完了一般人要学五六年的课程,并至今保持着斯图加特大学博士论文得分最高的纪录。

戴上博士桂冠和博士项链之时,李德仁的目光越过崇山重洋,他的心已经飞回了等待自己去开拓耕耘的国土。“李博士,留下吧!我们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试验设备,凭您的聪明才智,完全可以摘取一颗又一颗科学明珠。”许多外国友人殷切挽留。李德仁回答:“我的根在中国,我的事业在中国。我要和我的祖国一起,去承担历史的重任。”

“你看世界杯足球赛,各国球员都要回国为自己的国家踢球,你也回国‘踢球’吧!”时至20世纪90年代,李德仁在给自己的学生龚健雅的信中写道。

作为王之卓与李德仁两位教授联合招收的博士生,1989年,龚健雅被两位老师送往丹麦技术大学进修。他骑着一辆自行车,每天花一个多小时往返于公寓和研究所之间。丹麦的冬天出奇的冷,他也从未间断过学习和工作。

1990年,在阿姆斯特丹举行的国际会议上,龚健雅的论文引起了专家的极大关注,丹麦农业部致信邀请他到该部工作。当时国内一场政治风波刚过,不少人找借口滞留国外。两位导师多次写信给他,谆谆教诲。

龚健雅毫不犹豫地回国了。此后又多次接到国外邀请,他都婉言拒绝。1995年,美国麻省大学开出极有利的条件,力邀他作两年的访问教授。他在美国只待了三个月,就迫不及待地回国,投入到实验室的研究工作中。

(原载《武汉大学报》,2009年9月25日,原文题为《三代学者的留学报国路》,本书有删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