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克服“留学病”

克服“留学病”

时间:2022-0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外读书”听起来很美,一直是不少中国学生和家长的梦想,但因为英语毕竟不是母语,语言障碍依然是中国学子融入当地生活的一大障碍。相应地,语言障碍也削弱了中国留学生和外国人的深层交流,束缚了他们融入当地人圈子。我的梦想变得清晰了。在香港以及国外名牌大学的中国内地留学生的学习都非常优异,他们的勤奋也是有目共睹的。

战胜语言关 克服“留学病”

“在外读书”听起来很美,一直是不少中国学生和家长的梦想,但因为英语毕竟不是母语,语言障碍依然是中国学子融入当地生活的一大障碍。有的中国学子语言不过关,在外“融而不入”[4],这是一个值得理性思考的问题。与其他西方国家的学生相比,中国学子较爱扎堆,他们更愿意结识其他中国学子。因此,尽管他们身处异国,但仍生活在“中式圈子”中。虽然“中式圈子”给许多中国学子带来了心灵慰藉,例如使他们更快地拥有归属感,也能有更多共同话题,但也有可能成为他们学业和社交的“绊脚石”。例如很多中国留学生除了在课堂上使用外语,其余时间几乎完全处在中文环境中,导致语言水平难以提高。相应地,语言障碍也削弱了中国留学生和外国人的深层交流,束缚了他们融入当地人圈子。

刚进入港大学习时,我也同样存在语言障碍。记得我入学的第一学期有两门课,同班同学中除了我之外,其他都是香港在职的中小学数学老师。港大是英文授课的,除了要听得懂任课老师讲课外,也需要与同班或者同组的人进行合作与交流。我当时的英文程度进行日常的对话和咨询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要用英文进行深入的思想交流,这是一种挑战,特别是大部分交流的内容是与数学教育有关的问题。因为之前我所学到的数学知识都是中文传授的,对英文专业术语几乎一窍不通。当要用英文来精确地表达所想表述的意识,有时候需要先花很多的时间去思考和组织。同时,在探讨教育理念和数学课程时,香港和内地课程内容的设置以及两地的教育问题存在着巨大差异,这也使得我之前学习并累积的教育研究相关经验完全没了用武之地。意识到差异的存在,对我而言是一个新的起点。我告诉自己,要抓住这次机会更深入地了解两地的教育情况,通过比较获得更多的相似点和共同点。但是当差异增多,并且更多的差异是来自于潜在语言底层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冲突时,便开始不断挑战我的心理素质。到底如何正视这些差异,如何在恰当地表现我重视差异的同时,还能准确地表达我的个人想法,这些都是需要重新学习的。我记得在博士论文开题的时候,我的表现竟然惹恼了在场的一名老师。原因是,我在回应在场观众对我的研究课题提出的问题时,被认为表现得过激,给人一种过于坚持己见的印象。我自我反省后感到,当时由于自己缺乏自信,而当别人给你建议的时候,我很容易将其理解成是一种批评和挑衅,而不是一种善意的建议。我至今仍然很感谢一位老师在我的开题报告结束后给我写了一份长长的邮件,分享了她自己的故事。她肯定我是一个很有前途的年轻学者,但更希望我能改变自己狭隘的思维方式,更开放、更积极地接受各种意见,这会有助于我在国际舞台上走得更远。

这次经历对我触动很大,它不仅让我意识到我需要具备国际视野,更重要的是,它促使我开始从自身反思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因为这些都是我的教育经历中所欠缺的。在我那个年代的中国教育追求的是共性多过于个性。应试考试将我们训练成回答“标准答案”的机器;我们与师长对话,很少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除了顺从,更要学会揣测对方的心理而回答出一个令对方满意的“标准答案”。我们极少有机会看到,原来除了“权威”给定的正确答案A之外,其实还有答案B、C和D也是可行的。我们极少有机会在别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更少向别人解释我们的想法。我们惧怕“权威”,当前辈尤其是“权威”质疑你的答案的时候,我们就会惊慌失措,认为我们做“错”了,认为我们失败了。但是我们从没有思考过“对”与“错”、“成功”与“失败”都是相对的概念,都是限于时间和情境,更制约于很多其他因素,因为我们的应试教育已经让我们无法思考除了标准答案之外的可能性。每当这个时候,我早前播种的“梦想种子”便被激活了,它开始跃跃欲试。我的梦想变得清晰了。我希望中国的教育能让每个孩子都变得更自信,更真诚,更尊重差异,更懂得与别人分享信息和经验。而我也开始慢慢改变自己,我学习接受世界对我的不同声音和看法。我不能因为害怕产生不必要的冲突,就关闭自己,盲目附和,不敢表达自我。相反地,我应该更主动、积极地去改变自己表达自我的方式,真诚地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想法;在充分并准确地了解对方的意思后再作判断,而不要轻易下结论;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分享学习成果。在之后的多次国际会议上进行学术汇报时,我变得能够很从容地面对别人对我的提问,也乐于以及善于与他们分享,因而结交了很多国际朋友。

文化的融入是相互的。当我们期待被另外一种文化接受时,也要仔细研读并接受新的文化。我认为,既然在外读书,就应当抛开中国式传统的观念,尝试用一种新的角度思考问题。只有不固步自封,敞开心扉,才能够从心底认同并接受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我的另一个反思是关于中外学习生活方式的差异,譬如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更好地平衡学习和生活。这个体会最初源自对在港的内地学生和外国学生的比较,而之后在美国的观感也同样证实了这点。在香港以及国外名牌大学的中国内地留学生的学习都非常优异,他们的勤奋也是有目共睹的。例如很多同学在图书馆一泡就是一整天,生活就是简单的四点一线:寝室、学校、餐厅和图书馆,除了偶尔的同学聚餐,几乎没有其他娱乐休闲活动,更没有时间培养除学业之外的兴趣爱好。这点和外国学生不同,比较而言,外国学生更善于安排时间,该学习的时间学习,该放松的时间放松。他们的兴趣和知识面显得更广泛,他们都愿意和舍得花时间让自己沉迷于这些看似与学业和工作“无关”的“兴趣”,比如电影文艺、娱乐聚会、体育运动等,还有许多中国学生想象不到的领域。对他们而言,在大学期间除了学习专业之外,培养社交能力也是非常重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将能陶冶情操,使自己变得更有趣,与人交流时也能因此增加谈资,更易于结交新的朋友。关于这些方面的体会也是我在与很多香港地区的朋友和外国朋友接触交往后了解的。他们在评价对中国内地学生的印象是:中国内地学生知识结构单一,通常只是在某一个专业领域表现异常优异,但是对其他方面的知识例如通识可能就很欠缺,甚至一窍不通。中国内地学生学习知识的方式主要是来自书本(包括网络呈现的知识),而香港地区和外国学生学习的方式更多样,除文本知识外,还有很多是通过动手实践、真实体验和同伴交流获得的。从某种程度来讲,他们获取的知识是从实践中来的,更有助于他们将多学科和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以及更广泛应用于实际情境中。回顾我在香港的学习生活,除了紧张的学习和研究外,我还是能见缝插针地挤出时间享受生活,而且我越来越意识到放松娱乐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比如我酷爱运动,即使再忙碌,基本上我还是能保持一周三次的定期运动,简单的比如游泳和跑步,一旦有时间就会约朋友打网球和爬山等。香港既继承了中西方文化也具有自身丰富的艺术资源,特别重视人文艺术的熏陶。香港大学提供了大量教育平台,多数建立在中西方的人文思想交流的基础上,使得我也有很多机会去观赏艺术展、电影、话剧、音乐剧等。同时我也很爱旅游,喜欢结交世界各地的朋友,通过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我也体验到了不同的世界。敢于和勇于尝试和学习新的事物,是我积极的人生态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