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议罗斯福新政

小议罗斯福新政

时间:2022-0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罗斯福新政,归纳起来主要是“三R”对策。从1935年开始,罗斯福新政以立法的形式巩固新政成果。到1939年,几乎涉及美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的罗斯福新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罗斯福新政是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无法医治资本主义疾病的非常情况下,实行的国家干预经济的疗法。虽然新政难免失误、不足,甚至遭到罗斯福政敌的发难和利益受损阶层的抵制和诽谤。从这一点讲,罗斯福新政也功不可没。

1929年爆发于美国、横扫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不仅时间长、范围广、破坏大,而且影响深,甚至动摇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信心。面对危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寻求对策,德、日强力干预经济,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走上法西斯战争的不归之路。以美国为代表的民主国家则进行开创性改革,平稳地度过危机。

1929年10月24日前的美国,到处莺歌燕舞,一片经济繁荣。但是,10月24日星期四这一天,股票暴跌,金融崩溃,美国陷入了经济危机的黑暗深渊。霎时间,工人失业、商店关门、企业破产、银行倒闭。人们多年的积蓄化为乌有,前途一片渺茫。真是“黑色星期四”。

面对危机,胡佛政府束手无策。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横空出世,竞选成功,取代焦头烂额的胡佛,驾驭美国这艘巨轮顶着狂风暴雨远航。他凭借美国雄厚的财政基础,依靠较为完善的民主制度,顺应广大民众的意志,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被人们称为“新政”。

罗斯福新政,归纳起来主要是“三R”对策。即复兴(Recover)、救济(Relief)、改革(Reform)三结合。

复兴:整顿金融、整顿农业、整顿工业,稳定人心,复兴经济。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实行审查颁发许可证制度,对有偿付能力的银行,允许尽快复业。停止黄金出口,放弃金本位、美元贬值,加强商品对外的竞争能力。解决银行问题的同时,国会先后通过了《农业调整法》和《全国工业复兴法》,强调“公平竞争”,订出各企业生产的规模、价格、销售范围;给工人们订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规定。从而,限制垄断,缓和阶级矛盾。

救济:跟以往各国的社会救济不同,罗斯福新政以工代赈最具特色和最有成效。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公共工程署等机构,不仅将各种救济款物迅速拨往各州,更给失业者提供从事公共事业的机会。到二战前夕,联邦政府支出的工程费用、直接救济费用达180亿美元,在全国范围内兴建了十多万个小型工程项目,先后吸引了几百万人工作,为广大非熟练失业工人找到了用武之地。后来又继续建立了工程兴办署和全国青年总署,总计雇员达两千多万,占全国劳动力的一半以上。美国政府借此修筑了许多飞机场、运动场、校舍、医院。这巨额费用成为以政府投资刺激私人消费和个人投资的巨型杠杆

改革:作为“新政”支柱的救济、复兴,是与改革相互联系的。从1935年开始,罗斯福新政以立法的形式巩固新政成果。制定了《社会保险法》,规定凡年满65岁退休的工资劳动者,根据不同的工资水平,每月可得一定的养老金。《公平劳动标准法》(又称《工资工时法》),规定每周40小时工时,每小时40分最低工资;禁止使用16岁以下童工,在危险性工业中禁止使用18岁以下工人。为了解决社会保险制度的经费来源,又实行按收入和资产的多寡而征收的累进税。

到1939年,几乎涉及美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的罗斯福新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1935年开始,美国几乎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稳步回升,失业人数稳步下降,许多基础设施建设更使美国未来经济受益无穷。

罗斯福新政是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无法医治资本主义疾病的非常情况下,实行的国家干预经济的疗法。虽然一些做法和英国凯恩斯所主张的相类似,但它深深植根于美国文明土壤和历史经验之中,在实践上比凯恩斯理论走得远得多。虽然新政难免失误、不足,甚至遭到罗斯福政敌的发难和利益受损阶层的抵制和诽谤。但它从美国国情出发,使人们有工可做,有饭可吃,刺激了经济的早日复苏,恢复了国民对国家制度的信心,摆脱了法西斯主义对民主制度的威胁。既符合广大劳动者的眼前利益,也符合美国国家的长远利益。后来美国成为二次大战中民主国家的兵工厂和大后方,就与新政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新政是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转变过程中的典型产物。它留下的措施和政策,使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以空前的规模与速度迅速发展起来,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从这一点讲,罗斯福新政也功不可没。

(《考试报》2007年10月5日总1245期2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