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文选”说到《中华传世文选》

从“文选”说到《中华传世文选》

时间:2022-0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让编辑和记者了解《中华传世文选》,与殿富社长一起,对此书做了简要的介绍。唐李善长为《昭明文选》做注,进一步扩大了《昭明文选》的影响。宫梦仁针对宋“四大书”之一的《文苑英华》收文浮滥、数量过大的缺陷而选编的《文苑英华选》,删汰繁芜,使精华毕出。民国时期的文选中,郑振铎的《晚清文选》别树一帜。我们所编的《中华传世文选》一书,是在卷帙浩繁、种类万千的文选类古籍中选出22种,而组成的一套丛书。

与殿富社长一起,去中国社会科学院与汝信先生商议《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前沿丛书》问题,去康乾风图书发行公司与刘春女士研究图书发行问题,又去《中国图书商报》联系《中华传世文选》一书的宣传问题。为了让编辑和记者了解《中华传世文选》,与殿富社长一起,对此书做了简要的介绍。

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是古代文化典籍。在数量极为丰富的古代文化典籍中,“文选”类古籍占有相当的比重。所谓“文选”,就是古人从当代或前代的文人著作中精选篇章、分门别类、详加评点、编纂而成的大众性文学读物。在我国现今传世的文选中,以梁萧统主编的《昭明文选》最早且最有影响,但编纂文选的历史却要久远得多。春秋时孔子编定六经,实际上就是一次编纂“文选”的活动,《尚书》、《诗经》都可以视为“文选”。秦汉魏晋间,已有专门的文选作品行世。如西晋杜预的《善文》、挚虞的《文章流别集》等,惜已佚。而《昭明文选》所以著名,不但是因为它的资历老,更重要的是它选文精严,首次把文学作品与其他作品做了区分,开创了“文学的自觉时代”。它的编排与分类的原则方法,一直为后来的选家所遵循,所以影响非常深远,乃至形成“文选学”,成为科举应试和文学入室登堂的必备读物。

唐宋以降,文选日趋发展。唐李善长为《昭明文选》做注,进一步扩大了《昭明文选》的影响。宋姚铉编《唐文粹》一百卷,为唐诗文最早的选本,取文以古雅为标准,对后世影响较大,《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论唐文者,终以是书为总汇。”南宋吕祖谦仿昭明体例,编纂了《宋文鉴》(又称《皇朝文鉴》),选文自宋初讫于南渡,包含了北宋文坛的精华。真德秀的《文章正宗》收先秦至北宋诗文,以理学为取文标准,“其体必本乎古,其旨近乎经”,为正统儒学“卫道”类的选本。元代诗文选本,则以苏天爵的《元文类》最为著名,是书选文自元初至延祐,此时正是元代诗文的繁盛时期,代表了元代诗文水平,颇获后人称许,与《唐文粹》、《宋文鉴》鼎足而三,并称于世。明代的文选编纂更加普遍,仅续《昭明文选》者就有胡震享、汤绍、马维铭数人。茅坤、杨慎等文学大家也参与文选的编纂活动。由张溥编纂的《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选汉至隋名家103人的作品,颇有影响,惜贪多务得,未能尽善。后有清人吴汝纶又从百三家中选出68人,编为《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选》,校勘精良,并附有名家批注,为汉魏六朝作品的代表性文集之一。明代诗文的代表性选本则有程敏政奉旨编成的《明文衡》(《皇明文衡》),选明初至弘治间诗文,反映了明前期的文学成就。

清代的文选编纂活动达到了高潮。其特点有二。一是参与编选的人员广泛,不仅有文学大家和名不见经传的山野文人,还有帝王厕身其中。清代两个最杰出的皇帝康熙和乾隆都主持过文选的编纂活动;其二是文选种类空前齐备,有通代文选、断代文选、类别文选、专题文选,极为丰富。今天人们见到的文选名著,多是清人所编,如吴楚材、吴调侯所编的《古文观止》,脍炙人口,是家喻户晓的启蒙读物。宫梦仁针对宋“四大书”之一的《文苑英华》收文浮滥、数量过大的缺陷而选编的《文苑英华选》,删汰繁芜,使精华毕出。庄仲方《南宋文苑》弥补了《宋文鉴》止于南渡的缺憾,薛熙的《明文在》则是明通代诗文的代表性选本。一直为人们忽视的辽、金两代文学也在清代有了选本。辽代文禁极严,罕有著作传世,缪荃孙多方辑录而成《辽文存》一书。庄仲方“广搜典籍,汰其粗率,取其雅训”,将金代诗文精华汇为《金文雅》。二人均有开创之功,使人们对我国北方两个少数民族政权的文学与文化得窥一斑。康熙帝主持编选的《古文渊鉴》以载道禅世为选文标准,每篇均有评点,备载前人评说,且有康熙帝自己的见解。乾隆帝主持编选的《唐宋文醇》选唐宋十大家散文,文后有古今人评跋及诗文论说,也颇具特点。类别文选中,王先谦的《骈文类纂》集先秦至清代骈文之名篇,周寿昌的《宫闺文选》是历代妇女作品选,不可多得。反映有清一代文赋成就的文选以吴翌凤编选的《清朝文征》(《国朝文征》)为著名,是书选顺治至嘉庆间266家作品1900余篇,选文突破唐宋八家规范,考据及专言心性的文章弃而不录。清代文选中,不可忽视的还有姚鼐的《古文辞类纂》和曾国藩的《经史百家杂抄》。姚鼐是在清代文坛上极有影响的桐城派开山人,是书以桐城义法为衡,旨在使师古者有所师法。近人徐树铮将是书编为诸家评点本,每篇选文后附诸家评语及姚氏的见解,很有影响。曾国藩是清末重要政治人物,也是著名学者,一生勤学,著述丰夥,文宗桐城而创湘乡一派,选文自成一家,体现了经世文风的特点。此外,各种经世文编也值得重视,反映了社会巨变对文风与学风的影响。

清代文选编纂之盛,令人叹为观止。流风所及,民国后仍有不少人热衷于各类文选的编纂,较有影响的《历代名人书札》、《续古文观止》均成书于民国年间。高步瀛、张相、吴闿生、姚永概等著名选家,丹黄甲乙,为人推服。民国时期的文选中,郑振铎的《晚清文选》别树一帜。该书选文自鸦片战争讫于辛亥革命前后,凡127家,文400余篇。晚清为中国社会变化最为剧烈的时期,欧风美雨的震荡冲击,使文风丕变,五色缤纷。有关这一时期的文选或重守旧,或主开新,独是书兼收并蓄,不偏不倚,不仅反映了文潮流变,也折射出政坛波澜,体现了时代特色。

我们所编的《中华传世文选》一书,是在卷帙浩繁、种类万千的文选类古籍中选出22种,而组成的一套丛书。这22种是:1.《昭明文选》,梁·萧统编,唐·李善长注,60卷,清乾隆五十年重镌汲古阁校刊本。2.《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选》,清·吴汝纶选,103卷,清光绪刻本。3.《唐文粹》,宋·姚铉编,100卷,明嘉靖刻本。4.《宋文鉴》,宋·吕祖谦编,105卷,四库全书荟要本。5.《南宋文范》,清·庄仲方编,74卷,道光十七年活字本。6.《辽文存》,清·缪荃孙编,6卷,清光绪二十二年上海来青阁刻本。7.《金文雅》,清·庄仲方编,16卷,清光绪七年刻本。8.《元文类》,元·苏天爵编,70卷,四库全书荟要本。9.《明文衡》,明·程敏政编,100卷,四库全书荟要本。10.《明文在》,清·薛熙编,100卷,清康熙三十二年刻本。11.《清朝文征》,清·吴翌凤编,40卷,清咸丰元年刻本。12.《晚清文选》,郑振铎编,3卷,民国二十六年生活书店版。13.《古文渊鉴》,清·康熙帝选,徐乾学等编注,64卷,清康熙四十九年内府本。14.《文苑英华选》,宋·李昉等原编,清·宫梦仁选,60卷,康熙四十一年刻本。15.《古文辞类纂》,清·姚鼐编,74卷,民国五年诸家评点本。16.《经史百家杂钞》,清·曾国藩编,26卷,清光绪三十二年上海商务印书馆铅印本。17.《骈文类纂》,清·王先谦编,46卷,清光绪二十八年刻本。18.《古文观止》,清·吴楚材、吴调侯编,12卷,清乾隆刻本。19.《续古文观止》,王文濡编,8卷,民国铅印本。20.《宫闺文选》,清·周寿昌编,26卷,清道光二十六年刻本。21.《明文才调集》、《清文才调集》,清·许振祎编,不分卷,光绪十八年刻本。22.《历代名人书札》,吴曾祺编,4卷,民国铅印本。

认真研究以上22种文选,我们不难发现,《中华传世文选》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一是涵盖广。从纵向上看,它涵盖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金元、明清、近代和现代等朝代和历史时段。从横向上看,它包括了论辩、奏议、诏令、序跋、经世文、八股文、诗赋、尺牍等各种文体。可称是,悠悠五千年一脉相承,总总文章体尽收一书。二是内容精。文选类古籍虽经历代水火兵虫四大厄的摧残,但流传至今的仍有近百种。《中华传世文选》从中精选出22种。这22种基本都是名家编纂、史有定评、流传不衰的名著,有着传世的价值。其中有16种是国内首次横排简体标点出版。因此,《中华传世文选》名副其实,定能传世。当然,这也表明了选家的学识、见地及水平。三是版本价值高。《中华传世文选》在版本的选择上,尽可能地选择了珍本、善本和精校本作底本。其中最早的有明嘉靖刻本;清康、乾之前的刻本有9种;清中叶以后编成出版的文选,选择了时间最为接近的本子;个别文选选用了民国年间的精校集评本。因此,该书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版本上也能传世,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1999年4月22日(星期四)(在北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