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文选课的实践看教学理念的转变

从文选课的实践看教学理念的转变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根据近两年开设中国历史文选课程的实践,总结了进行教学方式改革的一次尝试,发现教学方式的改革和教学理念的转变不仅仅是拿来主义这么简单,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关键是教学理念和方式需要根据形势转变,由广种薄收变为精耕细作。目前这门课的教学目的,已经突破了最初陈垣先生开创时的仅为提高历史系学生古文阅读能力的范畴。以此看来,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文选课的核心目的。

从文选课的实践看教学理念的转变

姜 勇

【摘 要】本文根据近两年开设中国历史文选课程的实践,总结了进行教学方式改革的一次尝试,发现教学方式的改革和教学理念的转变不仅仅是拿来主义这么简单,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既需要教师改变思路,也需要学生学习习惯的转变,更需要学校制度及条件的配合。

【关键字】历史文选课 讨论课 理念转变

历史系的本科生招生到2013年已经是第四届了,从历年的招生情况看,每年的招生人数基本维持在十几个左右。直到2013届,才第一次能够达到20个的名额上限。但即便如此,在全国甚至全省的高校历史系中,我们的规模仍然是相对较小的。而且,每个学期还会受到转专业的冲击,所剩学生也就寥寥无几。如何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善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质量是历史系一直以来在探讨的问题。

在2013级历史学培养方案论证会上,无论是海外归来的专家还是国内通晓国内外教育现状的学者一致提出,人数少其实也是一种优势,可以让本科生提前享受到研究生的待遇。关键是教学理念和方式需要根据形势转变,由广种薄收变为精耕细作。如在授课方式上,可以多展开seminar形式的讨论课或读书课,这种方式在世界各大学以及国内很多重点高校开展得很普遍,是效果良好的小班授课方式。不过,真正要实施这种授课方式并不容易。在“中国历史文选”课程当中,笔者曾进行过相关的尝试,但效果并不太理想

历史文选课是历史学一门独立的基础课,通过对语言规范、风格多样的名文名篇进行阅读,结合重大史实、事件、人物、典制、史籍体例进行讲授,配合通史、史学史、文献学、古汉语等多学科知识,带给学生综合的素质训练,开启史学知识的窗口。目前这门课的教学目的,已经突破了最初陈垣先生开创时的仅为提高历史系学生古文阅读能力的范畴。周予同先生进而提出历史文选作为高等学校文科历史专业的课程之一,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各种典型的历史作品,培养学生阅读并运用一般文言文史料的能力,也向学生介绍一点有关中国史料学和中国史学发展概况的常识。虽然学者对阅读和应用哪个更重要还有一些争论,但总体而言对历史文选课程的教学目的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尽量提高学生的文史素质是他们共同的总目标。以此看来,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文选课的核心目的。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必须对传统的知识讲授型教学模式做出改变,而让学生更多参与进来与老师进行互动。

笔者在历史系2012级和2013级均开设过历史文选的课程,并在2012级01班尝试了国外高校较为流行的seminar形式的教学方法。

在最初的几次课中,集中讲授古籍目录学和现代目录学的基础知识,以及常用工具书、数据库资源的检索和利用方式方法,如《辞海》《辞源》《汉语大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繁体字本》以及中国学术期刊全文库、读秀知识库等。并给学生时间去图书馆进行实习,熟悉这些资源的用法。

随后的教学当中,特别强调学生的课前预习,主要是督促学生学会利用各种工具书,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各种疑难,如文中生僻字词的读音、释义,相关的典章制度、名物掌故,相关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等。通过去图书馆翻阅书籍,能对各种类型的历史典籍有自己的初步印象。具体内容包括每一类目的文献典籍的源流、体例、价值、代表性书目,以及代表性典籍的发展概况、作者简况、成书年代、主要内容、编纂体例、史料价值、版本信息等。在学生的这些初步认知的基础之上,就不必再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细细讲授那些基础的字词含义。尤其是在文选课程的课时量已经紧缩到以前的一半的状况之下,采用这种方式的教学可以充分利用课堂的宝贵时间,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可以大大提高。

针对2012级文理科同学兼招的情况,笔者特意将全班16名同学分为四个小组,每组四人,并将文理科的同学混合编排。而且,特别要求他们课下一起进行课程的学习。希望通过这种集体学习的方式,让同学们能够相互之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避免因为基础的参差而让学习成绩的差距越拉越大的情况。在课堂上,以每个小组为单位,轮流准备并主讲部分课文段落,其他小组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之上随时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一方面,可以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另一方面,通过相互之间的讨论,也让同学们加深对所读文章的印象。最后,由老师进行评判和总结,梳理出文章的线索,并对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着重进行强调,让同学们对知识点有个明确的把握。

每读到一篇文章,笔者都会推荐一些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并鼓励学生尽量去图书馆或数据库中查找更多相关的研究成果,并尽量多地阅读,仔细思考这些著作对史料的分析和运用有哪些异同之处,以加深对史料的理解,并拓宽自己的思维,培养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这样,文选课上的古文阅读就可以与古代史的学习结合起来,相互增益。平时的授课过程中,注意将精读、泛读、背诵及抄写相结合,以培养学生对古汉语的语感,并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常用词汇的积累,注意对古汉语语法的总结,加强对古代历史文化知识的了解,并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同时,还推荐一些趣味性较强的繁体版古文小说,适当调节、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以避免枯燥的“煎熬”。

这种方式的教学,有着明显的优势。仅就教学进度而言,笔者在2013级采取的还是传统的讲授式授课方式,进度就要比同时期的2012级要慢一些,毕竟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很多,基础的词汇会占用大量的时间,其他内容的讲授也难以充分展开。

同时,这种方式也暴露出了多方面的突出问题。首先,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并不太适应。中学的教学模式主要还是以传统讲授为主,常年积累的灌输式教育,早已让学生习惯了被动接受式的教育模式。刚刚步入大学的一年级新生,对于大学的生活和学习尚需一定的适应时间。讨论课的教学形式,更是与他们的学习习惯不相适应,相比较而言,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感到新颖的同时,更多的是感到力不从心。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对他们而言倒是显得驾轻就熟。另外,历史学是一门需要长期积累的学科,大量的课外阅读是必不可少的。就这两年的教学实践来看,同学们似乎对读书的兴致并不太高,许多同学每个学期两本专业书籍的读书作业都很难完成。读书习惯的缺陷和读书意识的薄弱使得这种讨论课也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

其次,学校的配套条件并不充分。从软件而言,学生平时就比较缺少团队锻炼的机会,共同学习和团队分工协作的意识自然较为淡薄。社团活动能够提供类似的锻炼机会,但对于学生的专业学习似乎帮助不太明显。从硬件上来说,无论是图书馆还是教室,我们学校都没有设置可供六七个人共同使用的小教室或学习室,学生的团队学习很难找到合适的地点。这与国外各大学教室普遍小型化有着明显的差异。再者,学校的图书储备也稍显薄弱。对于历史学的教学而言,图书馆的书籍普及性有余,而专业性略显不足。我们学院的图书,虽然已经进行过大量采购,但目前还没有条件对学生开放使用。使得目前不得不主要借助网络平台,大量使用电子类图书来代替。

再次,总体的课程设置让学生没有充裕的自由支配时间。我们的课程普遍课时较少、学分较低,但课程数量却是非常庞大。学生除了专业课之外,还要修英语、马哲等公共课程,每个学期少则七八门,多则十余门。而国外很多高校学生每个学期四门课就已经是极限了。如此众多的课程,势必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也占据了学生许多平时读书学习的时间。要平均分摊到每一门课,学生的时间分配上难免捉襟见肘,对于讨论课的准备自然也不可能太充分,课程的教学效果也就打了折扣。

总体来看,历史文选课上seminar教学方式的尝试,并不能算是成功,但投石问路,这次探索还是有所收获的。仅仅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变有时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学理念的改变,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程,它需要各方面的配套措施相互协调。学生应该逐步根据大学的特点改变自己的学习习惯,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模式在打基础阶段或许管用,但主动探索知识的方式更能快速丰富自己的知识,锻炼自己的认知能力。学校的总体规划也必不可少,不仅仅是在硬件设施上要有所改善,建立完备的专业教学的基础,在制度的制定上,更是要通盘考虑,用制度调整来引导教师进行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这往往是最为奏效的方式。教师也要不断尝试和探索更加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工作。当然,这还要看学校是否能给教师足够的权限。

参考文献

[1]张大可,邓瑞全.中国历史文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4.

[2]杨燕起,陈泽延.中国历史文选教学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76.

[3]周予同.中国历史文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

[4]余敏辉.中国历史文选教学目的再认识[J].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52—55.

[5]郭天祥.围绕教学目的,注重能力培养——中国历史文选课教改之我见[J].湛江师院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9(2):97—9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