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回忆胞兄田辛甫

回忆胞兄田辛甫

时间:2022-0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  1985年5月3日下午,我怀着极其悲痛的心情,在石家庄市殡仪馆,向胞兄田辛甫的遗体告别。  他的画服从革命战争需要,发挥了极大战斗作用,在当时有很大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全省美术战线领导工作,先后创办《河北画报》《河北美术》等画刊。总之他的画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新中国成立后他精心作画,反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田辛茹/口述 陈献德/整理

  1985年5月3日下午,我怀着极其悲痛的心情,在石家庄市殡仪馆,向胞兄田辛甫的遗体告别。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与世长辞,但他一生勤奋作画,精心育人,为我省美术事业呕心沥血的精神,却令人永不忘怀。

  我家在河北省大名县樊河道村,几辈子务农。祖父田体让是个前清秀才。父亲弟兄四个,大伯田玠、父亲田坷、三叔田璐、四叔田埗。我弟兄三个,大哥辛甫、二哥孝一、我是老三。我父亲会画戏剧人物,每年春节总画些画糊成灯笼,到集市上卖。四叔擅画花鸟。由于家庭熏陶,大哥从小就喜欢画画。

  他从小聪明、勤劳、好学。十来岁时,除上学念书外,放学后总是帮家里干零活。割草喂牛,踏遍田野,寻遍百草,每天割几十斤草,从不喊累。回家后,其他孩子总凑在一起玩耍,可他一头钻到我家小草屋,在一张破旧小地桌上,坐个草墩画画。草屋、地桌、草墩,像磁铁一样吸引着他。不管春夏秋冬,从不轻易离开。夏天汗水洗面,蚊叮虫咬,他毫不在意。冬天脚冻僵,手打颤,也不忍离去。有一回,我们为了逗他出来玩,把他研好的墨水泼在纸上,目的是不让他再画。谁知他借着我们泼下的墨水,在纸上又画了起来。学画画,他像中了“邪”,入了“迷”,有时连饭都忘了吃。别人都叫他“画迷”。

  在父辈指教下,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开始学画的是人物,如包公、武松等,后又学画花草,如芦苇、南瓜。他心细手巧,画啥像啥,乡亲们都不住地夸奖。后来他考取省立第七师范学校,跟白寿章老师学画画。在白老师精心指教下,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学会了绘画基础知识,提高了绘画技能。

  参加革命后,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艰苦岁月里,他整天东奔西跑,到处打游击,很少在家住。那时他身背钢板、钢笔、绘画工具,随机关辗转农村,与农民一起坚持斗争。别人工作他工作,别人行军他行军,但一停下来,别人休息,他就作画。他利用绘画一技之长,不知劳苦地画宣传画、连环画。在环境相当艰苦、条件相当简陋、力量相当薄弱的情况下,他创办了《冀南画报》,总计出版23期。

  他的画服从革命战争需要,发挥了极大战斗作用,在当时有很大影响。由于他不间断地苦练,绘画技术也有了显著提高,在我省已有了一定威望。

  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全省美术战线领导工作,先后创办《河北画报》《河北美术》等画刊。在繁忙工作中,他没有居官自满,仍挤时间辛勤作画。家人有时劝他,工作那么繁忙、劳累,还画它干啥?他说:“美术是一门艺术科学,不懂科学的人,怎能领导好科学工作呢?”尽管别人都夸他绘画技艺高超,但他从不满足于自己的绘画,对每幅画总是反复斟酌,不停地改进。 

1955年他已45岁,为了向艺术更高境界攀登,他不慕官位,不享安逸生活,毅然离职到中央美术学院进修。在三年学习中,他受齐白石、李苦禅诸名家熏陶和指点,虚心学习,刻苦练习。他将西方画技,揉和在国画之中,使他有着田园风味的花鸟画,更为饱满、苍劲。 

60年代前期,他一直钻研探讨中国花鸟画,选题立意,另辟蹊径,刻意求新。他生在农村,熟悉农村、热爱农村。总想把常见的农作物和百花野草入画,如千谷穗、牛舌草、鸡冠花、老玉米等,把那些一般人不注意的自然生命,赋以艺术的新意,并激发人们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 

文革”期间,批判他是“白专道路”和“资产阶级艺术权威”,使他的身心倍遭摧残,耽误了宝贵艺术年华。粉碎“四人帮”后,他焕发了青春,以极大政治热忱投入创作。他的《胜似春光》《大地回春》《百花齐放》等大幅作品,比前期更老练。特别是《藤萝》《瓜蒌》《芦雁》《葫芦》等,更显得苍劲古拙。 

离休后,他本应舒舒适适安度晚年,但为了亲朋好友及社会需要,他每天仍坚持画3~5幅画,从不间断。晚辈人曾多次劝他:要注意身体,他却置之不顾。他常说:“人的一生是短暂的,要在晚年好好学习、实践,努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几十年来,他心不离画,手不离笔。绘画是他一生中最大的乐趣,是生活中的精神食粮。由于他勤学苦练,辛勤作画,终于成为著名国画家。 

他一生除自己辛勤作画外,还为发展我省美术事业、精心培育后人而孜孜不倦地工作。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开展我省美术工作,他领导组织了美术干部的培训,先后举办三期美术训练班,每次都亲自给学员讲课。他还多次组织举行各种形式的美术展览,互相交流经验,推动了我省美术事业的发展。 

他还接受慕名求师的美术爱好者到家学习。每到星期六晚上或星期天,美术爱好者接连不断地登门求教,他放弃家务牺牲休息,总是耐心地为求学者指导。他说:“我的一技之长,就是为了毫无保留地传给后人,服务于社会。不然,艺术再高超,又有什么用?” 

他之所以享有崇高威望,不仅有高超的绘画技巧,更主要的是有毫无自私自利的高尚品质和精心育人的精神。 

大哥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参加工作后也从未脱离过农村。他担任省美术界领导后,虽住城市,却经常不断地下乡接触农民,体验生活。因此,他非常熟悉农村,了解农民,热爱农村的一草一木。 

他经常以农民的感情,描绘农村的景物。花草、鸟兽、山水,都是描绘的主要对象。他善画花鸟、山水,尤其是芦雁、藤萝和葫芦享有盛誉。老省长李尔重曾评价他的画:“朴实淳厚、溢于自然,清新丰满,花卉景色,庄重轻盈。篇幅不多,百景臻集,晴朗、雄浑、尽驱沉暗,流畅圆润、广开新宇,道出了浩翰的时代气息”,还说:“《大地回春》上的群鸭,是以动物的形象出现,而涌现出了人民的心情,欢情絮语,是迎春,是群雄赴战的情意。不是伤春,感春‘好过的年,难过的春’的情绪。这就是画面与时代精神融通之处”。 

他致力国画艺术创作几十年,既继承了中国画的传统画法,又超出了传统画法。艺术造诣颇深,笔底尤见功力,运笔、授色、布局,都匠心独具。总之他的画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在艰苦战争年代里,大哥奔东跑西,每到一处都作画留念。在永年、魏县举行的军民庆功会上,他绘制了大幅连环画,为此,冀南三分区奖给他“人民功臣”本一个。他创办的《冀南画报》广泛散发于解放区,发挥了极大地战斗作用,赢得了人民的热爱。 

新中国成立后他精心作画,反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1965年秋他回大名,到过营镇,画了东营大队的牲口棚,骡马成群,膘肥马壮,这幅画还拿到大名进行过展览;还画了西营生产队的大谷垛,旁边还有几个欢蹦欢跳的小鸡,形象逼真,歌颂了农村大丰收的景象。 

他的画深受我省人民,特别是大名家乡人的喜爱。亲朋好友、社会名人总是千方百计地求他作画留念,托人求他作画的不计其数。不管谁他总是有求必应,从不推辞。1984年秋他来到大名,县领导和知名人士纷纷要求他作画留念,于是便举行了“大名一日展”,他不顾74岁高龄,从早到晚一气作画30多幅。后来,别人看他实在劳累,经多次劝说,他才勉强停笔。 

1981年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北分会,举办了“田辛甫画展”。随后,他的画展多次在石家庄、保定等地举行,参观者络绎不绝。1984年由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田辛甫画集》,畅销于国内外。 

他的国画不仅在国内有广泛影响,在国外也有声望。1980年我到石家庄开会,晚上到大哥家去玩,不一会来了几个日本客人,登门向他求取国画,于是他精心作画,赠送给国际友人,留作纪念。这说明他的国画是受日本人民欢迎的,特别是他画的葫芦,更受到广大日本朋友的喜爱。 

大哥田辛甫高高的个儿,身体方正魁梧,年轻时是“七师”有名的一号篮球健将,每次篮球比赛,他都是主力队员,他还擅长音乐,会拉胡琴、弹风琴、吹口琴,每次文艺晚会总得由他参加伴奏。他一生勤勤恳恳,很少安逸闲坐。他性格温柔和蔼,从来没见他发过急。他一生不吸烟,不喝洒,不讲吃穿,始终保持着农民憨厚、朴实的作风。 

1983年离休后,他人虽离职,但心仍时刻关心着我省美术事业。他编写了《河北省美术工作三十年大事记》。1985年1月他撰写了《美术活动五十年》回忆文章,这既是他一生绘画生涯的总结,也是我省美术发展的历史。他打算辑印大型画集,他还准备5月1日参加在济南召开的全国文代会。 

不幸的是,1985年4月24日,他在参加省文化厅老干部活动时,可能是由于心情过分激动、身体过于劳累,心脏病突然暴发,经抢救无效,与世长辞,享年75岁。 

早在“七师”学习时,他就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他以崭新的精神面貌,投身于艰巨、光荣的革命斗争中。几十年他忠实地遵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兢兢业业地勤奋地作画,可以说他为事业,一直奋斗到心脏停止跳动。 

5月3日下午,省直及来自全省各地的上千人沉痛悼念,很多美术爱好者痛哭失声,久久不停。 

备注:辑入本书时有删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