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知不觉中走出好远

不知不觉中走出好远

时间:2022-0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去南京不能不去夫子庙,也不能不去秦淮河,作为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背景的城市,无论是它的文化气质还是单就建筑群体,它都是亮丽的风景。秦淮河惹得天南海北的游人慕名而来,不远千里拜谒夫子庙,这无疑是对南京这所城市的点缀和褒奖。走进江南贡院不觉让人心灵一动,那是中国科举时代最光辉的产物,也是培养和选拔官员的绝好考场。忽然回头我发现自己走得太远了,同伴说,可不是嘛,不知不觉就走了这么远。

去南京不能不去夫子庙,也不能不去秦淮河,作为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背景的城市,无论是它的文化气质还是单就建筑群体,它都是亮丽的风景。夫子庙成就着秦淮河的繁荣,秦淮河见证着夫子庙的历史沧桑,这不仅是南京人的骄傲,更是近现代历史上每一位涉足于此游客的骄傲。仅存文化名胜来讲,秦淮河就成就了一大批富有才华的江南才子和他们的美梦,构筑了一种文化,讲述着秦淮故事。江南人是享福的,享受着天下的美味、天下的美景和天下的美女,这不能不让人艳羡嫉妒。

五月的秦淮河是美的,沿着河边漫步,舒畅温存之感飘荡于怀。这倒不是说江南就应该给它最美丽的装束,就应该抬高它的身价,就应该把它渲染得更像江南,而是秦淮河给予人们太多的迷恋,文化的福音重重地敲打在秦淮河畔,让人不得不用仰视的眼光去打量、去端详它的美丽与迷离。秦淮河惹得天南海北的游人慕名而来,不远千里拜谒夫子庙,这无疑是对南京这所城市的点缀和褒奖。对于文化的追寻,从来都是优秀民族不断发扬本民族文化的借口。否则,没有文化的民族是不堪想象的,就像一位只会涂脂抹粉的美人一样,缺少气韵。

晚间时分,秦淮河畔的灯影渐渐地悬挂在不很透明的天空中,热闹繁华之气映入眼帘,到处都是摆满南国特色小吃的商铺,两旁店铺敞开着大门,迎接着南来北往的游客,这无疑又给秦淮河、夫子庙徒增了负担,这种负担是无形的,是大经济时代的必然产物,让它没有商业气息似乎显得很离谱。任何一个时代如果没有经济的繁荣,那么文化的繁荣也可能就是一种奢望,甚至是空谈。当然,这不是有意夸大商业的推动力,而是经济繁荣与文化发展的相互作用。不过,太浓厚的商业味又弱化了秦淮河的底蕴。

有时选择一种文化也是注定的,就像选择朋友一样。

秦淮河很长,有里秦淮和外秦淮,而夫子庙这一段算是最热闹最繁华的了。一条长长的秦淮流韵图展现在我们面前,李白、杜甫、李香君、董小宛等历史名流镌刻其上,无疑给人的就是一段历史的回味,蕴味绵长。我佩服设计者的眼光,完全打破了旧有的思维模式,这不仅是对传统观念的挑战,而更多的是对文化名人的一种赞扬和褒奖。无论才子佳丽,无论地位尊卑,只要他们创造过美,让人去感受过美,那么这段文化就是刻骨的,就是值得让人欣赏的,再赋予他们太多的符号都显得多余了。金陵帝王州,秦淮佳丽地,杜牧的《泊秦淮》让人思绪万千:“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种萧瑟冷寂、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情景跃然面前,徒增了几分惆怅。

文化有时也是贴着标签出现的,不管是文化名流还是艺妓,能产生出令人难以忘怀久唱不衰甚至成为千古绝唱的美文佳句,那么不管他们出生在哪个时代处在什么样的位置,总会得到最公正的评价和合理的解释。

一个时代文化的开端和消融,总是撩拨着人们的种种情结。

走进江南贡院不觉让人心灵一动,那是中国科举时代最光辉的产物,也是培养和选拔官员的绝好考场。这里决定着读书人的生死和读书人的未来。青铜铸造的雕塑不觉让人生发感慨,时光能够抹杀人,看着那幅专注的神情,对功名的追求,我就知道这是封建制度在那个时代最圆满的发挥,一种制度发展到极致总是令人神往的。科举制度不仅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官员,同时也埋没了不少奇才。历史往往就在演绎着重复着创造着悲喜剧。吴承恩、唐寅、郑板桥、吴敬梓等一批优秀的奇才从这里走出去,岁月没有辜负他们的才情,甚至让他们发挥到了极致,成为中国古代文坛的座上客,这也算是对文化人的一种善待了。

峰回路转,说到底,命运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

又一个傍晚,我从另一个角度走向了秦淮河,她是那样的安静深邃,似乎装满了故事,故事里的事总会令人产生好奇,总想追寻一种让人能够找寻到的东西,让人能够享受的东西,值得让人揣摩和回味的东西。沿河阔步的南京人迷恋的神态依然挂在脸上,那种自恋似乎与生俱来,又似乎是天经地义,谁让他们是秦淮人家呢!

河对面的灯光倒映在水面上,为秦淮河徒增了几分迷离,照亮了曾经为之倾倒的秦淮八艳,静谧里埋藏着忧伤。胭脂泪辛酸史全部抛洒在了秦淮河里,流淌了千年,也包容了无数朝代里或沉重或清浅的失意倦怠,文人骚客,仕人遗老,带着一身的落寞半世的羁绊,在这十里秦淮上,在微凉却又飘荡着梦幻的夜色里,听着江南小调,品着香茗佳肴,享受着,快乐着,困顿着。

“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似乎早已为南京为秦淮河贴上了唯美的标签,这是历史赋予的一种荣光,想摘掉,都难。

听着悠扬的葫芦丝让人想到了云南,想到了丽江,但那是在石头城下,在秦淮河边。七八位老头老太太照着曲谱认真地吹奏,看得出他们的心很年轻并未老去,就像这秦淮河上的灯光,缤纷而亮丽。岁月是遮挡不住他们对生活的热情的。面对着秦淮河他们释放的不仅是一种心情,更是对这座城市的爱恋,对秦淮河的坦白,对生命的关照,对南京这座城市的包容,他们会生活也很会享受,因为他们懂得生活。

悠扬的葫芦丝飘荡在秦淮河两岸,荡起了我绵绵的思绪。忽然回头我发现自己走得太远了,同伴说,可不是嘛,不知不觉就走了这么远。的确,人生亦是如此。

文化是让人能够产生奇迹的,尤其对于一座城市来讲,文化的魂魄是任何时代都不能够轻易拿走的,一旦贴上了标签,就值得敬畏值得赏析。

秦淮河边的故事永远都不会讲完,不知不觉中才有体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