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西方画论的影响

中西方画论的影响

时间:2022-0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闻一多早年学习绘画,造诣很深,讨论绘画的文章也很多,如《论形体》、《匡斋谈艺》等。中西绘画的表现形态是有很大差异的。由此可见,作为深谙中国传统画艺术的闻一多,在自己的新诗创作中,十分娴熟地引入了中国传统画的表现技法。由此可见,闻一多诗歌当中的绘画美受到了两种不同的影响,一种是西方的写实手法的影响,一种是东方的写意手法的影响。与写实的西方的油画相比较,中国古代的写意画更接近诗。

二、中西方画论的影响

闻一多早年学习绘画,造诣很深,讨论绘画的文章也很多,如《论形体》、《匡斋谈艺》等。同时他也十分注重绘画与诗歌之间的关系,在《〈冬夜〉评论》、《诗的格律》、《〈女神〉之地方色彩》、《先拉飞主义》等文中提出了自己对诗与绘画关系的看法。由于语言文字的自由性,诗歌能够吸取绘画的写景状物的优点,即色彩美、线条美、布局美等因素来增强自身的艺术表现力,丰富自身的美感。早年长期的美术熏陶,使闻一多在以后的诗歌创作实践过程中,表现出画家对形式美的敏锐和超乎常人的表现力。他自己就曾说过这样的话:“我是受过绘画训练的,诗是外表的形式,我总不能忘记。”[4]“我学习美术是为帮助文学起见的。”[5]因此,闻一多很注重将绘画的原理和技艺与诗歌的创作融会贯通,从而在理论和实践上总结出“绘画美”的美学原理。

中西绘画的表现形态是有很大差异的。中国传统画注重主观精神境界的表现,主张精婺八极、心游万仞。而西方绘画则善于用数理分析的眼光描绘景物、人物,注重光线与色彩的表现力。闻一多对于中国的传统国画是非常擅长和熟悉的,并且对于书法和篆刻都有自己的独到认识。闻一多非常喜爱中国清末民初陈师曾的山水画传统,认为陈氏画的技法、书法都十足体现了中国书画传统。在闻一多的《红烛》、《死水》中的一些作品里,就充分吸收了中国传统画的艺术表现技法,如《二月庐漫记》中所展现的画面就具有一种东方传统的审美趣味:“面对一幅淡山明水的画屏/在一块棋盘似的稻田边上/蹲着一座看棋的瓦屋/紧紧地被捏在小山的拳心里。”[6]在这里,淡山、明水、阡陌、稻田、小屋,空疏而淡远,含蓄而蕴藉,构成了一幅空灵清逸的田园山水画。呈现在这首诗中的布局,如画家精心构思的画面,借自然景物,充分调动了读者最大的想象空间,在画面之中留下了大量的空白艺术,以有限传达无限,写社会和人生的重大命题。由此可见,作为深谙中国传统画艺术的闻一多,在自己的新诗创作中,十分娴熟地引入了中国传统画的表现技法。另外,在他的《死水》一诗中,色彩基调是素雅、柔和的,回避了对现实生活的写实,而用“影射的形”,从立意、内质达到了高度的艺术真实,这种表现手法很显然也是受了国画写意手法的启发和影响。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闻一多的诗中的“绘画美”及其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中国传统国画的滋养和熏陶。

闻一多既注重中国传统画的泼墨写意,又为西方画的色彩、光线的表现力所吸引。在早年留美的习画生涯中,闻一多对盛行于19世纪后期以法国莫奈为代表的印象主义画派非常感兴趣。印象主义强调观察对象时所感受到的直接感性的印象,尤其是重视捕捉景色给人的光感,所以非常重视光与线的表现力,尤其注重户外强烈光线下直接描绘景物和人物的瞬间的运动变化。另外,法国画家塞尚对形色、空间、节奏的讲究也深深影响着他。闻一多诗作中的《秋色》、《笑》,就是在这种印象主义思潮影响下的杰作。《秋色》追求的是一种“绘画美”,是诗人对秋日阳光下的主观印象的描绘和外化。因此,在他的诗中,“绘画美”也同时表现出另外一种不同的文化审美趣味来。在《秋色》、《忆菊》中,色彩绚烂,错金缕彩,注重色彩质感,光与影的和谐,仿佛一幅幅温馨绚丽的西洋古典油画。

由此可见,闻一多诗歌当中的绘画美受到了两种不同的影响,一种是西方的写实手法的影响,一种是东方的写意手法的影响。绘画用色彩给人直觉印象,诗歌却是语言的艺术,要依靠读者的理解与想象。与写实的西方的油画相比较,中国古代的写意画更接近诗。写意手法因其“传神”,而更受闻一多的欣赏从而多有借鉴。闻一多将绘画的因素融化到诗里,注意色彩的表现力,追求画面的完整,一方面是继承了中国古代诗歌绘画相通的艺术哲学,另一方面也是接受了西方“诗画同一”,“画与诗的眼界”等艺术观点,并且以他在《红烛》、《死水》中的创作实践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