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花园里的村庄

花园里的村庄

时间:2022-0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村民自己也称为“花园村庄”,靠种植花卉苗木快步走上了致富道路。因为县里把“下汤”列入了全县位数不多的“精品村”,这个称号意味着就是要在全县几百号村子中做出好样子,成为佼佼者。在全市首届民间环保公益使者评选中,下汤村龙门竹园的李昕成为9名人物之一。这一工程县水利部门也给予经济上的大力支持,镇里村里和村民各方筹措资金来全力解决。据村里介绍,花卉苗木收入和加上其它收入已占村民人均收入

中秋节前的一个上午,我前往心仪已久的安吉县新农村建设中的美丽村庄——下汤,从县城递铺驾车出发只需20多分钟就到达了目的地。

下汤村南界报福镇,北连古城孝丰,东与上墅乡交界,老石坎水库在其西南。在前不久的全县区域调整中,原来的统溪村又并入了下汤村。为什么叫“下汤”?相传汤姓大户祖居报福镇的汤家村,后人口众多,向外地分居到邦溪坎一带。当时,邦溪坎称中汤,该村称下汤,这个名称就一直沿用下来了。这个村的历史上,一直是以种植稻麦为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村上的农民眼界开阔了,头脑更是活络了。一下子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稻麦结构”,把稻田变成了“玉兰园”、“香樟园”……村民自己也称为“花园村庄”,靠种植花卉苗木快步走上了致富道路。

西苕溪是安吉人民的母亲河,而下汤的百姓群众就是沿着这段称之为“南溪”的这片热土安居乐业,创新创业。特别是新农村建设县里提出把全县打造成为“中国美丽乡村”,村子里的干部群众从心底里赞成和拥护。因为县里把“下汤”列入了全县位数不多的“精品村”,这个称号意味着就是要在全县几百号村子中做出好样子,成为佼佼者。

百姓群众对建设“美丽乡村”有着怎样的热切期盼?因为村民就是从现实一个个的变化中形成了共识。就说村子中的王家庄吧,紧贴清清流淌的“南溪”,这里是孝丰至安徽省宁国、孝丰至章村的要道分叉处。据说,在解放前,这里是荒山丘陵,只有少数住户;解放后,改为果园,住户陆续增加。1971年原下汤乡驻地迁此后,发展成自然新村,于是乡里的信用社、广播站、农机修理厂、乡中学、汽车站、商店、饮食店等均设此。说明这里早已是商家云集,车水马龙,被称之为“老集镇”。前几年11省道建设途经此地,这里又被列入全县计划整治的6个村之一。沿线有一长排街面房,因没有经过规划,显得凌乱不堪,整治起来成了“老大难”。当初老百姓怎么也不理解,好端端的街面房“金饭碗”说拆就拆?村里的党员干部多次上门做工作,宣传发展是大事,灌输“今天的拆是为了明天更好的富”的道理。当年担任村支书的周世定面对变化发出这样的感叹:“11省道途径我们村,是去大汉七十二峰、龙王山等著名景点的主要道路,惠及我村,整治是多么的重要啊!”

省道跨村而过,省道成了致富道,村民们出行过上了像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因为到孝丰城里只需几分钟的时间。但美中不足的是,沿线新增100多个道路接岔口和工业园区的入口处并没有完成绿化,目及之处均是些光秃秃的“牛皮藓”,下汤村与沿线的潴口溪、老石坎和城北社区一起并肩作战,加入到这场“四村连成一片,一路连成一线”的“景观长廊”建设之中,凸现“‘珍珠’镶嵌,‘红花’点缀”,使美丽乡村装扮得更加靓丽。村民杨阿九说出了这样的内心话:“再也不用看着自家门前光秃秃的道路接岔口‘不顺眼’了!”

话说稻田变成“玉兰园”和“香樟园”,黄文德书记兴致盎然,如数家珍。因为黄书记原是两村合并前的统溪村书记。统溪早在10多年前就是全国有名的竹乡安吉花卉苗木专业村。几百户人家几乎家家户户与花卉苗木结缘,日子过得像芝麻开花节节高,鹅卵石铺成的小径旁,各色苗木花草争奇斗艳,规则干净的条条村道,百年古树郁郁葱葱,尤显生态文明。村民栽种的有香樟、广玉兰、桂花等,这些苗木在市场上最为抢手,因而绿色苗木是统溪的致富金钥匙。其实,统溪与下汤可谓是村靠村的“姻亲”关系,没有并村前,两村的经济发展意识和理念是相通的。就说现任村副书记的周世定,今年的前9个月,仅自家田里的“花草”收入就达3万多元。周世定说:“只要能使群众走上富裕的路子,我们村干部就要带好头。”

是啊!老百姓不仅靠1800多亩花卉苗木富了,而且环境又变得更美了,整个村子就像一座农家大花园。环境美离不开治水,村里有一个“土”办法来治理家家户户排出的污水。那就是家家户户屋后都有一个神奇魅力的小池塘,绿油油的兰花长得正艳,黑糊糊的生活污水从家里排放到这,从另一头流出来的却成了清水。在向村民讨教这个做法时,村里的男女老少都会说出这个“技巧”:先挖一个土坑,然后铺上两层鹅卵石和泥沙,再种上植被。用鹅卵石表面上长出的微生物来吸附污水中的污染物,再用植物的根部来吸附鹅卵石的微生物,既处理了家用污水,又为院落里添上一个绿色景观。下汤村家家户户的“花园”建设,镇里还请来了专家进行“把脉”,提出“纯自然包装”,草木绿化要错落有致,芬芳纯朴;人居环境要拓景观路,修听水桥,景美人自来,要让精品村在景观走廊上熠熠生辉。村里抓住机遇,还实施花卉苗木旅游观光开发项目,成立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村民靠“花草”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宽广。在全市首届民间环保公益使者评选中,下汤村龙门竹园的李昕成为9名人物之一。1996年李昕和妻子廖小红承包了村里300多亩荒山,听取专家意见种植了观赏竹苗。从安吉竹种园引进紫竹、斑竹、金镶玉竹、方竹等优良观赏竹苗;还从报福统里引种了100多枝花毛竹苗种,每年的观赏竹苗收入十分可观。国家级绿色家庭户方如水还和其他村民一起成立了花卉苗木销售网络,实现了网上采购,效益大增,绿色产业大户在村里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难怪,现在连农家的破墙烂壁也不见了,替代的是以珊瑚为绿篱,还能起到美观的作用。这个办法村里还为每家农户补助每平方米80元钱的奖励呢。

村民对饮水思源有着特殊的感悟。下汤村早些年一直是靠“南溪”的河水饮用,因而家家户户盛水的大缸总是汪清汪清,用竹勺舀起喝上一口顿觉甘甜,沁人心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水源污染问题显得突出。特别是近几年气候异常,加上河道采砂现象失控,地表千疮百孔,使河床水位急剧下降,百姓群众连吃上干净水就成了一大难事。村里的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把“吃水”问题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广泛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后,村里上县城请来了“水利专家”进村“会诊”。很快形成共识,结束了河道疏浚工程,责令业主停止开采砂石,还“南溪”昔日的风采。还积极响应全县十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号召,采取了从老石坎水库饮水等措施,彻底解决群众的生活用水。这一工程县水利部门也给予经济上的大力支持,镇里村里和村民各方筹措资金来全力解决。

据村里介绍,花卉苗木收入和加上其它收入已占村民人均收入的80%以上。村民们对新农村建设充满希望。村里还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开展文明户、绿色家庭和孝顺之家评选,建立读书人之家,老年活动室还成为省级规范化建设示范点和市三星级活动室。村党支部从95年以来一直是“五好党支部”和先进党组织。下汤村以只争朝夕、不断进取的精神去描绘美丽乡村的新蓝图,让“南溪”变得更清纯、富庶和青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