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命的家园

生命的家园

时间:2022-0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8年4月15日至16日,我随陇南市文联组织的采访团到甘肃省白水江自然保护区进行采访,这里是国家林业局直属管理的三个以大熊猫为主的珍稀动物自然保护区之一。在保护区管理局黄局长和办公室何主任的带领下,我们首先参观了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博物馆,然后深入保护区当年的大熊猫之家邱家坝采访。

生命的家园

○王东祥

2008年4月15日至16日,我随陇南市文联组织的采访团到甘肃省白水江自然保护区进行采访,这里是国家林业局直属管理的三个以大熊猫为主的珍稀动物自然保护区之一。在保护区管理局黄局长和办公室何主任的带领下,我们首先参观了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博物馆,然后深入保护区当年的大熊猫之家邱家坝采访。邱家坝距文县县城40多公里,地处白马峪河的上游,是一块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坡地,站在这儿眺望,远处的山坡云雾缭绕,是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眼前是一片人工种植的落叶松,千姿百态的植物尽情地舒展着自己的身姿,鸟儿发出多情的鸣唱,溪流淙淙,草地如毯,保护区领导热情而专业的介绍,使我们第一次认识了好几种高山杜鹃花、认识了大熊猫的主要食物箭竹,参观了当年大熊猫的驯养场、职工宿舍,大家兴趣盎然地在草地上奔跑,在大熊猫生活过的圈舍前拍照、合影。在这短暂的时间里,我们虽然没有亲眼看见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野生动物,但我似乎已听到它们欢快的歌喉,感到它们正在高山之巅、在森林深处注视着我们的行动,我的眼前幻化出来的是它们那黑白相间或金丝如长发,或攀爬、或跃动的美丽的倩影。过了一会儿,天空突然乌云翻滚,飘起了雨点,凉风一吹,大家感觉有点冷,保护区的领导急忙把我们招进职工宿舍。保护区的职工个个精神饱满,他们每周在这深山密林中轮流值班,主要是防止盗猎和森林火灾。保护区的领导向我们介绍了他们当中许多感人的事迹,有的大学生从遥远的城市来这里工作,一干就是十几年,许多人在这里奉献了青春,洒下了汗水。

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走过了曲折的道路。建立保护区是人类在无奈之中的选择。本来地球是一个生命的乐园,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各种生物都应和谐相处,由于人类的贪婪、掠夺和杀戮,才使人类以外的物种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人类在发展经济时,常常破坏大自然的生态系统,人类为开发资源而竞争,造成大部分资源的灭绝。科学家说:当我们人类进入21世纪时,由于过去200多年的工业化运动,地球上一半以上的动植物资源已经灭绝。这个损失和遗憾是人类永远的伤痛。

在白水江自然保护区为我们提供的资料中,我看到了这样一段文字和数字,反映了建立自然保护区的艰难历程。

“1958年,当地政府在店坝乡清水沟村办起金丝猴养殖场,捕捉金丝猴177只进行人工圈养,因缺乏技术和设施,四年之内大部分死亡,到1962年只剩下30只。

“70年代初,白水江大熊猫栖息地变成了林业采伐场,伐木声每天震耳欲聋,使大熊猫无藏身之地。1974年至1976年,文县发现死亡的大熊猫尸体36具,其中林业采伐区白马峪河和岷堡沟就发现26具。1976年12月,文县组织大熊猫抢救队,正式提出建立自然保护区,要求停止白马峪河流域的森林采伐,并从野外救回大熊猫13只,分别送往北京、天津等动物园进行饲养。

“1978年5月,经甘肃省革命委员会批准,白水江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14名来自林业采伐场的人员开始了建立保护区的创业历程。1979年8月,保护区由地方划归林业部领导,199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白水江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确定编制132人,由林业部直属管理。”

我们看到,是大熊猫和金丝猴等珍贵动物的大量死亡才唤醒了人们的保护意识,珍稀野生动物栖息地砍伐树木的隆隆机器声是在有识之士的强烈呼吁下才被迫停止的。

在保护区博物馆中参观时,那儿展出的一组图片让我驻足良久:那是过去法庭审判时留下的一个场面,一排身着制服目光严肃的法官和检察官,正在审讯一个30多岁的青年,他一次就猎杀了3只大熊猫。3只大熊猫的毛皮作为物证,陈列在他的面前。经高级人民法院核准,他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这件事发生在20世纪的80年代。和我们在一起的参观者议论说:如果犯罪分子杀害的不是3只大熊猫而是3个人,他一定会被判处死刑。据说当年做出这样的判决是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我想地球上当时生存着45亿人口,而大熊猫当年在全世界只有几百只,45亿与几百只相比,孰轻孰重?大熊猫只能流泪,因为与人相比,它是弱者,它不会说话,也不会找律师来辩护,只能含恨死去。

从白水江保护区的发展史,我联想到了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路。500多年前,那个对黄金和香料着迷到疯狂的意大利人克利斯托弗·哥伦布,在西班牙女王伊萨贝拉的支持下,率领三艘帆船到了美洲的西海岸,由此而带来了欧洲人对美洲的入侵。他们把欧洲的猎枪和铁制工具带到那里,美洲大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遭到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破坏,他们毁林开矿,捕杀动物,大片的森林被焚烧,大量的动植物被灭绝。美国西部的国家公园黄石公园,在19世纪以前是美国最大的狩猎场,那儿一年四季枪声不断,那里是野生动物的地狱。19世纪80年代,当那里的最后一只食肉动物——狼被猎人屠杀之后,生物链断裂,食草动物大量繁殖,大片草场被毁,大片树木死亡。到20世纪中期,美国人不得不从国外引进150只种狼,放归自然,以恢复那里的生物链条。在经历了无数惨痛的教训之后,美国人终于把过去的狩猎场改成了自然保护区。他们中的智者开始向全世界呼吁要保护野生动物。建立野生动物保护区,是人类良知的回归。

我出生的地方属于长江支流嘉陵江的上游,不是自然保护区,但我小时候却亲眼见过许多的野生动物,包括野山羊、野鹿、狗熊、乌鸦、喜鹊、猫头鹰、锦鸡之类,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猎杀动物的人越来越多,乌鸦、喜鹊、猫头鹰早都不见了,野山羊、野猪、野鹿之类更是多年不见了。

后来从电视上、报纸上无数次地看见过和听说过保护区,但那些狮子和老虎在森林中出没的画面不是电影中人工合成的镜头,就是外国人的动物园。在我们国家,听到和见到的许多都是不幸的消息,数量少得可怜、频临灭绝的野生动物仍然在被人猎杀,边远地区的农贸市场上,出售被猎杀的各种野生动物,是经常会遇到的现实。我常常在思考,我的同胞们,心灵为何如此阴暗、手段为何如此残忍!自己一群一群地活着,无节制地繁衍着,为什么不让野生动物们生存,为什么不让树上的鸟儿、水中的鱼儿、林中的野兽也有一块自由的天地呢?

我们人类曾经也和野兽一样,在森林中生活、在岩洞中繁衍。几万年、几十万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是极其短暂的一个瞬间,而人类已经占据了地球上的各个角落,把大面积的森林和湖泊毁掉,变成了自己独占的领地,把人类童年的伙伴——各种野生动物残忍地杀害灭绝,剩下的一部分被赶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在生命的孤岛上,野兽们失去了同伴,失去了遗传基因的交流,也就失去了适应环境的能力,灭绝成了它们最后的必然归宿。

人类作为一种高级动物,多么需要一种自省意识,人类的进化、发展,从另一个侧面把自己变成了动物世界的另类,变成了大自然的对立面,人类无限制、无休止的欲望,把各种野生动物变成了吞食的对象。人们从狭隘的利益出发,把对自然的掠夺和损害确定为自己的发展目标,只顾局部不顾全局,只顾现在不顾将来,只顾人类不顾环境。我们忘记了各种野生动物都是我们曾经并肩行走、共同生存过的伙伴,忘记了它们也有生命、情感,也有在这个地球上的生存权,是我们发达的大脑愚蠢的行为剥夺了它们的生命。创造了万物的上帝,如果要主持公道,一定会报复人类,其实上帝已经开始惩罚人类了,生态失衡以后产生的各种疾病,正在使人类中的相当一部分躺在病床上打吊针,被麻醉,被开刀,这已经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了。

在保护区博物馆中,我们见到了各种动植物标本,我为我们生存的这个地球上生活着这样多物种而高兴、而喜爱、而骄傲,但是在保护区之外我们什么动物也见不到。保护区的人介绍说,由于人类的长期猎杀,各种野生动物对人类都有一种本能的警惕,远远地感受到人的信息,就会逃之夭夭,就是在保护区森林中工作的科研人员,亲眼见到珍稀野生动物的机会也很少。看来即便是生存在保护区的野生动物要消除它们对人类的恐惧感,也还有十分漫长的路程要走。何时我们才能与野生动物们和谐相处,其乐融融呢?湖北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的姚辉先生经过三年多时间的努力,现在能与野生金丝猴进行零距离的接触和交流,对保护野生动物作出了飞跃式的探索。

人类对自己的反省才刚刚开始,但这已经是对自己生命的真正关怀。地球是生命的家园,对于野生动物,这个家园早已支离破碎,它们的生命仍然受到人类的威胁,无法自由地生存。保护区给我们带来了生命的欢乐和希望。生活在保护区的动物是幸运的,因为只有在保护区,它们才有可能逃脱人类无情的杀戮。我们呼吁,我们呐喊,我们渴望人类素质能不断提高,我们盼望白水江保护区的大熊猫数量不断增多,可可西里的藏羚羊能永远自由奔跑,天山脚下的野骆驼不再因人而死亡,长白山的老虎不再孤独和减少。我们也盼望非洲的雄狮不再对人类怒吼,南极的企鹅能更加安详。亚马逊平原的雨林能永远郁郁葱葱。我们盼望星星点点的生命家园能不断扩大,扩大到整个中国,扩大到整个世界,使我们地球的每一个地方都变成人类和野生动物共同的乐园!

原载《开拓文学》2008年第3期

王东祥,现供职于成县政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