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升群众收入水平

提升群众收入水平

时间:2022-0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提起这一切,村民们会毫不掩饰地说:这都归功于我们村的老书记杨科年。的确,已是65岁的杨科年,自1976年担任芦湾村支部书记,这一干就是30年。目前,芦湾村已被确定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的样板,杨科年被评为全省“十大陇原骄子”。杨科年上任伊始,芦湾村群众没有几家不是缺粮断顿、缺衣少穿的。杨科年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到邻近村为群众借粮。

致富乡亲的好支书——记全省“十大陇原骄子”临泽县芦湾村总支书记杨科年(上)

金秋时节,记者来到临泽县平川镇芦湾村,恍如进入一个乡村别墅小区:柏油路四通八达,连接着村社农家;葡萄架沿街蔽道,累累硕果点缀着农舍庭院;红墙黛顶的一排排小康新居,掩映在丰收在望的万顷农田中,显得富裕而和谐;高耸的村农科教大楼、商贸娱乐中心高大气派、引人注目,新修的村小学教学楼里传出欢愉的朗朗书声。家家通闭路电视、程控电话,户户用自来水、沼气,村民们出门有车骑,做饭不用柴,过得是让城里人都羡慕的现代田园式生活。提起这一切,村民们会毫不掩饰地说:这都归功于我们村的老书记杨科年。的确,已是65岁的杨科年,自1976年担任芦湾村支部书记,这一干就是30年。是他三十年如一日,殚精竭虑,鞠躬尽瘁,带领乡亲们治贫治愚、脱贫致富,使昔日濒临黑河的一个芦苇丛生、盐碱遍地、有风沙起、下雨泥塘的穷村,变成了全省鼎鼎有名的富裕村、先进村,先后被中央文明委,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文明村”、“文明创建先进村”、“安全示范村”、“军民共建模范村”,芦湾村党支部也被文化部、全国妇联等中央、省、市及有关部门命名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模范村委会”等。目前,芦湾村已被确定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的样板,杨科年被评为全省“十大陇原骄子”。

芦湾村群众有句顺口溜:“杨科年胆子大,他说干啥就干啥。”杨科年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位村里的当家人,如果没有为了群众过上好日子舍得一身剐的豁劲,那就啥事也干不成。”

杨科年上任伊始,芦湾村群众没有几家不是缺粮断顿、缺衣少穿的。当时,生产队每年分给群众的粮食人均不足100公斤,村民把每天能够吃上白面馍作为自己最大的愿望。杨科年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到邻近村为群众借粮。“群众连肚子都吃不饱,我当支部书记还有什么意思?”1977年春,杨科年不顾被“斗私批修”和“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危险,率先在全村实行按劳力负责土地的“责任到劳的生产责任制”。这个破天荒的举动,在当时可谓“大逆不道”。杨科年说:“为了群众能吃饭,就是坐牢也值。”他的这一举措,彻底解决了大集体“上地一条龙、干活一窝蜂”的现象,当年秋天全村粮食增产23万多公斤,亩增100多公斤,增幅居全县第一,受到了县上领导的关注。大包干后,杨科年彻底放开了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手脚,从此,他一门心思地带领群众挖穷根、创富路。“第一把火”就是在组织群众种好人均1亩多点薄地的同时,带领群众拦河筑堤、栽柳护堤,硬是把“黑河发水水汪汪,黑河没水碱茫茫”的一片片芦苇塘改造成旱涝保收的吨粮田。几年后,群众手里有了余粮,再不为吃粮发愁。为了让群众手里都有闲钱,杨科年又在农家空闲的庭院里大做文章,他不顾群众骂爹骂娘,大刀阔斧地砍去沿街的白杨树,逼着群众在家门外两侧定植葡萄,这叫“送走杨家将,请来花木兰”。

同时,发动群众在前院栽植果树,后院发展养殖。如今,全村已建成葡萄长廊5.6公里,每年庭院经济家家户户收入都在2000元以上,被命名为“全国庭院经济发展专业示范村”。杨科年的“第三把火”是瞄准村子南靠黑河的滩涂洼地,搞河滩荒地综合开发,引进推广旱育稀植水稻技术,新增高产稻田600亩,亩均收入1300元左右,使昔日的荒滩变成了农民增收的“宝地”。

群众说:“自从杨科年当上村支书,我们就没有消停过,今年修渠,明年筑路,后年又要定植果园,完了又要搞暖棚养殖……当时我们有意见,但现在回过头看,不知不觉我们村各方面都走到别村的前头了。”杨科年说:为“官”一任,就要为群众多办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

当村干部多年的杨科年深知,农民最为实际,只要让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农民才能明白你的苦心,心里才能记得你的好。但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都需要钱,向群众分摊也要掌握好度,更不能加重群众的负担,村里没有钱,村干部说话底气就不足。杨科年明白,增加集体收入的路子只有一条,那就是办村办企业。1989年,杨科年想方设法,东借西挪,筹资办起了村面粉厂,不但极大地方便了群众,而且有效地增加了集体收入。1992年,杨科年用面粉厂的积累办起了村砖厂。此后,随着村里集体收入的增加,杨科年先后办起了筷子厂、瓶盖厂、石英沙厂,去年投资60万元办起了胶合板厂,今年又购进设备投产模板厂。几乎每两年就有一个村办企业在芦湾村建成投产。这些成功的背后,都凝聚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付出。在创办面粉厂之初,为了打开销路,杨科年亲自随车到兰州、西宁等地,既当“联络员”,又当“装卸工”。有一次为了赶路,他两天没有眨一眼,只吃了一顿饭。在办厂过程中,没有资金,他自己首先带头倾其所有集资,并动员共产党员带头集资。有的群众有顾虑,他表态说:“如果企业亏损破产,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你们的集资款还了。”没有技术,他亲自到外地聘请技术人才,使村办企业一年年滚雪球般发展壮大。如今,村集体经济年纯收入达30万元以上。杨科年利用发展集体经济积累的收入,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入手,先后打井拉电、修建学校、通自来水、硬化道路,在全县乃至全市、全省率先建起了文明生态家园,使那些过去群众想都不敢想的事一件件变成了现实。

(《张掖日报》2006年9月22日二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