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中的高原

心中的高原

时间:2022-0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在老家一样,我仍然是“两点一线”,从家里到办公室,再从办公室回到家里。所不同的是,“一线”的距离比在老家扩大了数十倍,由步行改为骑自行车,天天沉浮在闹市的人海车流和污浊空气中。事实上,所有的人生驿站都不可能成为我心中的高原。这,应该就是心中的高原。而心中的高原却是可以去构筑与营造的,用一颗正直、善良、诚实、高尚的心!

心中的高原

说到底,人是环境的产物。英雄尚需时势来造就,而众多的普通人就只有去适应环境了。

这是一个再浅显不过的道理。然而,世上许多事情却充满了悖论。很多道理,如果拿去解释、评判或论证发生在他人身上的事情,总是十分正确、完全成立的;若是拿来证明属于自己的事情,则往往苍白无力,甚至完全失灵。

“我的心呀在高原,我的心不在这里……”

我从老家调到省城工作已有好几年,至今都怀有这样一种心态。我弄不明白,是这座城市不肯完全接纳我,还是我没有主动融入这座城市。总之,我对这座城市仍有些隔膜与疏远。按理说,我无法让这座城市为我而作出丝毫的改变,只有自己努力去适应它。在这方面,我还不如从乡间挖来的树。它们被连根拔起,砍掉枝丫,甚至拦腰斩断,失去了乡村肥沃的土壤、清新的空气和灿烂的阳光,直至断绝了与乡村的任何联系,被移栽到城市某个土地贫瘠、空气污浊的地方,没过几年,竟然郁郁葱葱,俨然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

对老家的怀恋如影随形,常入梦境。也许,怀恋老家仅仅是出于这样一种普遍的情绪:属于自己的时空,拥有时可能觉得太平常,不经意间就像流水一样逝去、梦境一般消失了;蓦然回首,才弥足珍贵,值得怀念。然而,怀恋归怀恋,老家并非我心中的高原。县城是一个熟人社会,在那种环境里面,你不可能完全为自己活着。很多人,熟悉的和不熟悉的,都在有意或无意地关注你,议论你,让你感到某种无形的、难以承受的压力,以致活得太累。与此相反,在省城没有多少人认识你,更没有什么人关注和在意你,这样倒能获得更大更自由的生存空间。这是我人到中年决意离开老家的重要原因之一。

省城是我心中的高原吗?显然也不是。除了生活节奏的加快与工作要求的提高外,我的生存状态与生活方式并没有多大改变。与在老家一样,我仍然是“两点一线”,从家里到办公室,再从办公室回到家里。在办公室里照样爬格子,那方格子虽然很小很小,却似乎有着无边的魔力,怎么也爬不出来。回到家里,照样是一边吸烟喝茶,一边看电视或读杂志与书籍。所不同的是,“一线”的距离比在老家扩大了数十倍,由步行改为骑自行车,天天沉浮在闹市的人海车流和污浊空气中。当然,城市的红尘滚滚,物欲横流,灯红酒绿,乃至醉生梦死,不可能不使我顿生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慨。有时候,真的感到难以抵挡其诱惑,渴望置身其中。然而,在这个城市中,别说权势与金钱犹如一座高墙,将我与城市的奢华隔断;就算置身上流,位高权重,金钱万贯,也应该坚守做人的底线。我无力改变污浊不堪的都市环境,但决不能同流合污。我不赞赏那些古代文人墨客,如“竹林七贤”,他们另类的形象、反世俗的生存方式和放荡不羁的生活状态,与其说是对其所处时代的叛逆和对自己怀才不遇的不满,倒不如说是他们认可和追求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的极端表现方式。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我忽然发觉,自己生活工作过的每一个地方,都只不过是人生的驿站。作为一个过客,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所有的喧哗与荣耀都是过眼云烟。繁华散尽,终归是无尽的寂寥。一切的一切都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事实上,所有的人生驿站都不可能成为我心中的高原。无论何时何地,也无论贫贱富贵、如意还是失意,都坚守做人做事的底线,固守淡泊宁静,这样就自然能够进入一种难以言喻的美好精神境界。这,应该就是心中的高原。

对于生存的环境,芸芸众生只能去适应,而无法改变它。而心中的高原却是可以去构筑与营造的,用一颗正直、善良、诚实、高尚的心!

2007年8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